作者:李平
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5期
李平
(揭阳市图书馆 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城市公共图书馆都应该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并把握这一发展的机遇使自身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数字化 公共图书馆 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1 社会需求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立足点
不论是在何种经济、社会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及其公共服务的发展原动力主要在于社会需求,这也是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各项事业获得发展的共同前提。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视所提出的更进一步的要求,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正在形成热潮。目前,我国已有几十个大、中城市提出了各自的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并投资启动了相关的项目。还有许多城市也在研讨这方面的可行性。无可置疑的是作为城市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提供直接的信息化服务重要措施之一,所以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本需求。许多城市在分步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时都把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城市数字化首先实施的主要项目之一,成功的例子之一便是上海图书馆。
2 数字化时代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优势
传统图书馆通常被认为具有三大优势:资源优势,有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馆藏;人员优势,有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信息工作者;读者优势,有一大群稳定的用户群,以及政府的支持。数字化图书馆则彻底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围墙,因此有“无墙图书馆”之称。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使图书馆的概念、功能、服务、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方面有全新的诠释和改变,因此而获得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
3 城市公共图书馆运作模式市场化
公益性与产业性相结合将是未来数字化城市图书馆的办馆方针,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市场化运作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一方面可以通过国家投资来筹集,但另一方面,也应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数字化图书馆的工程建立起自我造血的机制。通过滚动推进,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纳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如可以将数字化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千家万户,将一些富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根据市场的需求,将信息资源组合成面向市场的信息产品,在网上进行电子商务的尝试,如此等等。
4 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产品与服务
4.1 产品
图书馆的信息与知识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将成为可以向公众提供的增值的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向公众有偿提供的数字信息产品应该有以下几点。
(1)特色馆藏数字资源产品。在各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一般都有馆藏特色资源和馆藏一般资源的区别。公共图书馆应将馆藏建设的重点放在突出特色上,突出对社会文献信息总资源的贡献与补充上。特色馆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馆藏长期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特色、并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某学科或某专业的文献资源;二是反映当地历史沿革、社会变迁、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源流、民俗风情等方面情况的地方文献;三是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所迫切需要的某些方面的主导文献信息资源。从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收集后面两种文献信息资源。对于这些其他馆少有收藏或收藏不完整的特色文献,应加大收藏力度,以形成全面、系统、精良的特色藏书体系。
(2)特色文献数据库。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将特色馆藏资源用科学方法加以组合后转化为数字化形式,以提供给特定用户检索和利用。为确保特色数据库的实用性和完整性,要根据用户特定需求,把分散在各种类型、各种文种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加以科学组合成各种专题数据库,为有专业要求和特别指向要求的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3)常规的基础藏书的图书、期刊资料数据库。对保持常规服务、满足读者的一般需求的读者面宽、借阅频繁的基本藏书作适量收藏,除了将原有的馆藏资源数字化还有计划的购进现有的检索类的电子出版物为读者提供信息量大的检索功能的方便的服务以满足各个层次的读者的广泛需求。
4.2 服务
数据化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更深层次的全新的服务模式。
(1)深入化的服务内容。在充分收集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按用户需求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加工,然后提供利用。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可按专题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甄别,去除冗余、无用的信息,然后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序、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信息指南,帮助用户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查找和获取;也可按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形成诸如“综述”、“述评”、“研究报告”之类的信息产品以及各种特色信息包。实现从单纯的对原始文献的物的传递转变为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传递。
(2)利用web提供客户终端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终端即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获取所需的特定信息及把新的需求反馈给图书馆,从而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距离,提高工作效率。公共图书馆要逐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使特色文献数据库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服务方式有:①建立图书馆的web站点,通过站点主页系统为用户提供包括书目信息、图书馆信息、在线阅览、查询及检索服务;②利用数据库和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多途径便捷有效网上查询服务;③利用交互式传输功能为用户提供馆际互借等服务;④通过网络接受用户的请求,提供望上借阅和参考咨询服务;⑤利用信息跟踪功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广泛收集科研动态、研究成果方法等信息建立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网络导航和专题库服务。
(3)开展多元化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社会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公共图书馆除了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需提供社会教育、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等各种服务。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指导市民读好书,推广各种读书活动;开展特色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如: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如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美术展览、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市民参与高雅
的娱乐活动,提高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特色服务是根据本地区社会发展的特点而开展的,特定的社会需求是开展特色服务的基础,可根据不同的地区的不同的社会需求,提供不同的特色服务的内容。
5 结语
数字图书馆的产品与服务方式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和市场化的运作使之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可观的收入来源,是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切实可行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宗义.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图书馆活动—— 兼论“公共图书馆理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
[2] 王旭艳.信息共享空间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机遇[J].情报杂志,2005(11).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b)-0248-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