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伴沃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G时代移动IP技术应用展望

来源:伴沃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 :1005—6033(2006)O8—0207 02 SCI—TECH INI,’ORMA F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06年第16巷第8朗 收稿日期:2005一i 2-22 3 G时代移动IP技术应用展望 胡耀华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从介绍移动IP技术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移动IP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讨论 了3G时代移动IP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移动IP技术;移动通信技术;liP网;3G时代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IT产业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移动通信和互 联网业务.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编织的天罗地网.使人深感世界之大,莫 非“网”土。移动通信技术和lP网相融合的结晶——移动lp技术,更是容 纳了全球通信领域业务。 术领域发展的3个目标为:允许用户从专有网络(以太网、无线LAN等) 到公共网络的无缝漫游,这样的漫游需要利用一些标准.如移动IP;简化 通过个人区域网络(PAN)技术(如蓝牙技术)实现的移动计算机与无线 设备之间的连接;IP语音.当地面网络开始利用IP协议传送语音和多媒 体信息时,IP浯音通信延伸到无线设备显得非常重要 1移动IP技术的概念 移动IP技术从广义上讲.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和lP技术的有机结 合,即对IP协议进行扩展.支持终端的移动性.拥有固定的lP地址,而 lP协议对底层承载技术有广泛的适应性,lP核心网络由数年前的软 件路由器加窄带中继发展到吉比特甚至太比特lP路由交换机加宽带传 输网络。IP接入网络由传统的低速调制解调器、ISDN发展到ADSL和 Cable Modem,特别是ADSL的简化版G.Lite是一种实用的低成本宽带 IP接入网。诺基亚已经引入了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络(1I—_HA ).而 Cisco也在其lOS中提供了I对移动IP的支持.以增强网络的扩展性、灵活 且不论移动到什么地区或者通过什么方式连接到lntemet上都是如此。 简单地说,所谓移动lP技术,就是移动用户在跨网络随意移动干口漫游 中.使用基于TCP/1P协议的网络时.不用修改计算机原来的lP地址, 同时继续享有原网络中一切权限。移动IP技术是移动互联时代最基 性以及安全性,这将使用户在不改变其IP地址的情况下在企业网内外 灵活漫游,为Internet提供全面的可移动性 诺基亚和Cisco电将在移动 通信网络和IP网络的互联上展开全面合作,基于这一业羿强者之间的 合作,诺基亚将提供包括其lP移动核心网络和Cisco骨1:路由技术在内 础、吊关键的技术之一.也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任何人通过 任何方式进行任何业务通信”的全球 人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未来的 移动网络将实现全包交换.包括话音和数据都由IP包来承载,话音和 数据的隔阂将消失.移动IP技术是实现全球1、人通信的关键技术和移 动互联网的基石 的全方位互操作乐统解决方案,IP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走向融台和统一 将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移动IP 得以发展的又~动力。 移动II 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节点的移动性问题。传统的IP选路机 理只适用固定主机的路由管理.而移动节点的路由是一种动态路由,冈 此,移动数据网中的移动性管理必须具备对移动节点动态链路上的管理 机制 3 3G时代移动IP的应用大有可为 移动通信技术正由第二代向第三代平滑过渡.目前处于2.5G时朗. 移动IP技术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移动lP首先在企业网中得到应用、因 为企业网中划分有许多不同的子网,在不同的子网『.日J漫游是经常拉生的 事,所以移动Ip大有用武之地 在更大的区域或不同的IsI 之问实 移 动JP,正是移动JP发展的方向 移动数据网制式的不 ,提供的移动性 由于移动IP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前景,它的开发已成为业界研究 的热点,此前,一些相关规定也相继出台,许多商家已经出台了应用技术 方案和设备,移动IP的直用已经悄然开始 2移动IP技术产生的必然性 2.1市场的驱动 解决方案也不同,它们之间都是不兼容的,这对移动lP的实现是不利 的,因而需要一种统一的移动性管理方案.以方便网络之问的互通.实现 真正的网络之间的无缝漫游 GSM网的电路交换模式,满足不了高速接 人互联网的需要。再加之目前II,网络带宽有限,这 接人速度和功能发挥。 索都限制了移动 移动通信和lnternet以其市场潜力最大、应用领域最广、吸纳用户最 多而成为两大支柱产业。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O亿。我国移动用户已跃 居全球第一;全球 联网用户已超过6.65亿,我国互联网用户突破5 450 万,仪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 日前两网用户仍呈高速增长趋势。 到2006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将占移动用户的50%。巨大的市场需求, 是移动IP技术发展的第一动力 2.2技术的驱动 进入3G时期,随着制约因素的逐步消除,移动IP的 用会越来越 广泛,3G时期主要特性有3个,其一就是可以使用同一部手机寅现全球 漫游.使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何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其:足具有 高速传输速率,在静止或步行情况下,数据传输速率能达到2 Mbit/s, 车速情况下,数据传输速率达到384 kbit/s;其三就是能提供各项标准的 通信业务。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将产生多方面的改进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宽带化、智能化、 人化,使无线语 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网上娱乐等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 高速接人 在移动环境 提供因特网服务正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 要业务特征 全IP网络结构将由基于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PRS)的通用 网络的改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络采用宽带lP网,第三代移 动通信的发展是在通信网络全面向宽带IP网络发展的大背景F进行 的。II 协议对底层承载技术有广泛的适应性,II 葭心网络发展勾占比特 甚至太比特宽带传输网络,承载着从实时语音、视颁到web浏览、电了 核心网络逐渐过渡。3GPP在Releass4规定了基于lP网络的传输标准, 3GI P在Releass 5中还对IP多媒体系统进行了定义。近几年来,GPRS, WLAN,cdma lx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发展与完善.推动着侈动IP技术的 发展,并为移动 业务的技术宴现提供了平台。 IP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升级.逐步迈向更高的台阶 IP技术向无线技 商务等多种业务,成为电信级的多业务统一网络 宽带的IP网络将是分 层的:物理承载可以是IP over DWDM,IPt r SDH.1t overATM等多种 方式,IP协议是主导的网络路由与寻址协议,网络控制由呼pttH ̄务器实 20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胡耀华3G时代移动IP技术应用腱望 本刊E-mail:bjb@mail,sxinfo.nel 信息技术 现.而网上的业务则由众多的第三方智能业务提供商提供.实现了传输 网络、网络控制、业务提供的分离。相对于传统网络.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业务质量保证、新业务提供的便利性、业务种类的丰富性以及开放系统. 的通信连接,这也正是移动IP的优势所在。 可以预计,随着3G技术的发展,移动工P的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移 动互联网和移动IP技术.将在3G时代竞合共赢。在未来信息无所不在 的时代.网络将依靠其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极强的可扩容性、 建网迅速、维护方便等优势.使人们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 必为广大用户群体所青睐.移动IP将使网络真的动了起来.以其独特的 优势,强大的功能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开发了一个开放的无线数据接入平台。废平台可以 为任何的设备(如PDA、笔记率电脑等)提供IP和数据服务.为移动JP 的发展与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交换模式的改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络交换模式最突出的 变化就是由电路交换为主转向分组交换,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r蚓络 由分组交换机SGSN和GGSN组成 CSCF、起到呼I11-l控制服务器的作 用;MRF提供必要的网络业务资源;网络业务由应用服务器提供和控 制;全IP网络和PSTN/ISDN以及移动网络使用媒体网关(MGW)和媒 4移动IP技术的; 足之处 移动IP是一种新颖技术,它自然存在…些不足之处,这就是:移动 节点连至Interact的链路通常是无线链路.这种链路与传统的有线网络 体网关控制(MGCF)互通;IP网络和七号信令网络使用信令网关(R— SGW)互通。 移动通信在世界上有两大阵营.一是以欧洲GSM为代表的 I'DMA 阵营,另一个是以美国ccIma One为代表的CDMA阵营 前者通过 WCDMA走向3G.后者通过cdma 2000走向3( 。两者的性能目标基本相 相比,其带宽明显低得多.误码率高得多;由于采用lP隧道封装技术,使 得封装后的数据包大于源路由数据包 必须事先知道隧道的出口节点才 能解除封装.取出原始数琚包.否则lP隧道封装技术无法使用;每个移 动【I】节点的成本明显高于有线lI】l斓的节点成本;移动节点是电池供电, 盘u何减小功牦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某些防火墙可能会阻断lI 隧道, 同,就是把晤音和数据都融入lP网络环境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JP化和分 组交换,是一个以包交换为基础的无线网络.这种新型刚络结构正是移 因为它们检验每 数据包的源地址域,而移动节点的数据包归属地址与 外 劂的网络地址不…样,从_析导致防火端阻截 隧道数据包;目前 [ntemet上的大多数设备和ISP 支持移动l【 业务 动IP未来的结构.使得移动IP的包交换数据的传输特性和分组交换特 性如鱼得水,更容易实现。 传输速率的改进: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要求移动通信系统能够 达到的数据传输能力为高速移动(对FDD:500 k|】 ;对TDD:120 km/h): 144 kbit/s;室外至室内.手持机环境(速度30 km/h):38,/.kbit ;室内环境 5结语 移动IP技术集成了穆动通信网络和IP通信l圳络的优势.将开创通 信产业发展的新纪元 未来的3G时代,在一个统一的lP通信网络平台 (速度3 kndh):2 Mbit/s;下行高速包交换数据的传输技术 在传输较高速 率的业务数据时,通过在一 毫间隙使用较高凋制方式(8PSK,16QAM甚 至64QAM)来进行传输.在TD—sc J)MA RTr中,已经使用8I sK来传输 2 Mbit/s的业务 HDR技术在cdma 2000 lx中的某间隙使用16QAM传 输高速数据+在1.25 MHz的 带宽下可能传输2 Mbifs的数据速率 其实 质上就是将TDD技术使用到FDD系统中。3GPP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 来解决FDD传输上、下行不 i寸称业务的问胚。 传输语音、数据、视频、图像、消息等为大势所趋 而移动终端所能提供的 “hfformation anytime.anywhere;lnternet in your pocket”将使互联网的作用 发挥到极点;两者的结合将创造难以估计的产业机会和商业前景 以移 动通信网络和IP信息业务为主题的信息化社会,将深远地影响到整个 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的工作、生活带来 丰富色彩。 (实习编辑:李敏) 高速移动数据的传输能力,满足了II 业务的高速接人,可实现移动 终端的网络化、智能化.如从手机上获得高速网络信息、多媒体业务等; 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的逐步融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人们随时 随地接入因特网,是个人通信的目标,而移动IP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 的技术之一。利用移动IP技术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不用重新启动计算 机.无需重新配置系统,就可以随时随地接人因特网,甚至不要中断当前 第一作者简介:胡耀华,女.1975年7月生.1997年毕业于太原理工 :大学内燃机专业.现为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2004级在渎 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太原市通信分公一J商务客户中心,山西省太原市, ()3o0O1. Look forwar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bile IP Technique in 3G Times HU Yao—hua ABSTRACT:Starting froIn the concept of the mobile IP techniqu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bjectiv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mobile IP technique,and discusses on the appl ication prospect and the shortages of the mobile IP technique jn 3Gtimes. KEY WORDS:mobile。IP teclmique;mohil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IP network;3G times 【上接第205页)Discussion on the Human Resource and Human Investment JIN Quan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uinarl resom’ce,points out that strengthening the fi)recast and analysis On the talents and making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demanded talents quantity are the important precolldition of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analyzes on the problem of the human investment,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ares for building the highland of the human resource. KEY WORDS:human resource:hunmn investment:personnel performance 2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