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掌握其内容、意义及各民族共同发 展的政策。
3、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的表现及西部大开发战略。
4、讲述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树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背景:(1)前提:中国是一个由____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民族关系:各民族形成了___________的民族关系。 (3)民族分布特点: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______、______的格局。 2、提出:(1)时间:筹建新中国的时候。
(2)概况: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________ 的建议 3、内容:①在______________的领导下,在____________的地方设 立自治区;②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 民族地方性的_________,行使自治权利。
4、实施:全国已建立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5、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________和地区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二、 各民族共同发展
1、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__________。 2、 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的政策。 3、 结果: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4、表现:(1)______________废除封建农奴制,成为我国重要牧区。
(2)____________的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 品粮基地。
(3)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1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6、影响:(1)_______________地区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自主检测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是一个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 观察下图,请回答:
(1) 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 (2)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和
______。
(3) 我国民族分布呈何种格局?
3、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何时提出?
4、 目前我国建立了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
何意义?
5、面对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实行何种政策?
(三)合作探究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实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
材料一: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二: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通过“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等,既满足了中原农业、交通和军事对马匹的需求,也满足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所需,促进了经济互补和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在制度建立、疆土治理方面,明显吸收了汉族中原政权的统治经验,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很多元素。塞北、西域优美的曲调和乐器不断传入中原,对中原音乐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和融合程度的加深,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逐步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日趋稳固。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材料三: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列强入侵,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并肩反抗外国的入侵。1888年和1904年,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战
2
争。英勇的西藏军民奋起抵抗,连僧人都行动起来,他们用土枪、大刀、长矛等落后武器,同用快枪、火炮武装起来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斗争。抗日战争时期,鄂伦春族子弟积极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奋战。当地鄂伦春族人民不顾日本侵略军的残酷迫害,为抗联带路、送信、运粮、侦察敌情,配合抗联攻打据点,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宗教领袖班禅大师致电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2. 维护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提示:可从民族意识、民族政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思考 】
(四)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1、学了《民族团结》这一课,试归纳总结你学到了哪些?
(五)堂清过关,落实双基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 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的格局( )
A.大杂居、小聚居 B.小杂居、大聚居 C.汉族在东、少数民族在西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C.实行西部大开发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 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 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对外开放的实行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 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
3
D.按民族划分居住区域
2、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
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广泛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② 少数民族的 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 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 的义务 ④ 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6、在衢州对口支援的新疆乌什县传诵着独特的“三字经”:“乌什县, 大家庭,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这 一事实说明援疆工作有利于( )
A.和平统一 B.民族团结 C.民族自治 D.同步发展
7、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为了达到民族共同发展, 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 )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8、西藏解放六十多年来, 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 设已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投入,党 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9、《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著作, 这篇文章提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 的团结,来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此,我国实行了 民族区域自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C.民族区域自治是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 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 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将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1990年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自治区 5个 自治州 30
个 124 (旗) 个
材料三: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
行。会议充分肯定了新疆成立自治区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真总 结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经验;并对下一阶段 新疆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包括批准在新疆西南的地市喀什打造 经济特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援助与扶持,拥有特区
发展经验、对口援疆的南方城市„„将支援喀什展开有关建设。 ——摘编自人民网2 010年5月23日文
材料四: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在贵
州省毕节市摆摊卖烤羊肉串,卖一串羊肉串,毛利不过3毛钱。9年 来,他把主要靠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捐赠出来资 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1)材料一中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实现这个原则的 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什么政策?
目前为止,我国建立了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得到发展的主要原
因。
(4)看了材料四阿里木的事迹后,你准备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作出
自己的贡献?
5
自治县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