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接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生成路由表。 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调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表。同时把拓扑变化以路由
信息的形式向其他路由器宣告。
2,度量值
当到达同一个网段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不同路径时,动态路由协议就会选择一条最优的路径传输数据。这个根据就是度量值: 跳数。 带宽。 负载。
时延。时延(delay)度量数据包经过一条路径所花费的时间 可靠性。拒绝通过会发生故障的路径。
成本。万兆为2,千兆为4,百兆为19.。也可以手工指定cost值。
3,收敛
定义: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叫做收敛(convergence)。全网实现信息共享以及所有路由器计算最优路径所花费的时间的总和就是收敛时间。这个时间过程包含:向其他路由器选择自己的直连网段接受并处理来自其他路由器的同类信息。中继从其他路由器接收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协议计算最优路径,最终使网络上的所有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可达信息必须一致。
4,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主。
5,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
在共同管理域下的一组运行相同路由协议的路由器的集合为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
A,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决策路
由,它包括rip,ospf,is-is等等。
B,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用于在多个自治系统之间执行路
由。它包括bgp协议等,用来连接不同的as。
6,RIP路由协议
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
a) 定期更新(periodic update):每经过特定时间周期就要发送更新信息。频繁就会拥堵,
过长会造成网络收敛时间不能被接受。 b) 邻居(neighbors):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只向邻接的路由器发送更新信息,并依赖邻
接传送更新信息。因此,他也被说成是使用逐跳更新方式。 c) 广播更新(broadcast update):广播地址255.255.255.255,向全网广播更新信息。使用
相同rip协议的路由器都会受到广播。 d) 全路由表更新(full routing table update):更新全部的路由信息。
7, Rip的度量值与更新时间。
a) Rip使用跳数作为唯一的度量值,rip协议规定了最大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 b) Rip的更新时间路由器启动后,凭据每隔30秒就从每个rip路由器的接口不断的发
送出路由更新信息。但是每个路由器开机时间不一样,所以间隔也不一样。
8, 水平分割。
执行水平分割可以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规则是:从一个接口学习到的路由信息,但不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这样也减少了带宽的使用。
9, 有类路由(ripv1)与无类路由(ripv2)
A. 有类路由协议(classful):在宣告路由信息时不携带网络掩码。即ripv1 B. 无类路由协议(classless):他们在宣告路由信息时携带网络掩码。即Ripv2,但是ripv2,
默认情况下在主网络边界上进行路由汇总,因此允许子网通告通过主网络的边界时,需要关闭路由汇总功能(no auto-summary) 有类路由的缺点:
a) 如果数据包(从A接口进入,子网掩码八位)的目的地址是和此rip路由直连的主
网络(B接口)的成员,则路由器认为该目的网络b接口的子网掩码也是8位。 b) 如果数据包(从A接口进入)的目的地址不和路由器直接相连,则路由器仅仅尝试
使用abc类的主网络号。
10, rip的配置
r(config)#router rip
r(config-router)#version 2(版本2)
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在主网络边界关闭路由汇总功能,以允许携带子网掩码的rip2通过
r(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r(config-router)#network 20.0.0.0
r#show ip route 可以看到前面带有R,后面是120/2,120代表管理距离,1表示度量值即跳数。C表示直连,s表示静态,o表示ospf。
R#show ip protocol可以看到default version control后面是版本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