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又见面了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第1课 我们又见面了

2016汉语国际教育班 日期:20180418

一、教学对象与内容

1、教学对象

汉语初级班欧美汉语学习者,已经学习完《目标汉语》1、2两册;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2、教学内容

目标汉语 基础篇3《第一课,我们又见面了》 (刘川平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课时计划

本课分为两讲,每讲两课时,约90分钟。本教案为第一讲。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本课常用生字词,尤其注意读音的规范和黑板演示笔顺的正确书写方式。要求理解运用生词总计39个,仅认识即可生词3个。 2、熟读本课课文,教师引导可以复述。

3、重点掌握“是„„的”; 比较句“„„不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句型:是„„的;A不如B„„

难点生词:咱们;句(名量词);毕业(离合词);结婚(离合词);对; 交际:掌握再次见面的问候用语。

2、教学难点

初级阶段语音的标准程度并不高,汉字笔顺会不规范,需要继续指导纠正;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对生词造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对课堂纪律的把控。

强调句“是„„的”句型,在不同情景下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带读法、举例法、情景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无特殊教具

五、教学环节和步骤

第一讲 (俩课时共90分钟) 1.复习旧课(5分钟)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检查之前预留的作业。 2.新课导入(5分钟)

很高兴,这学期又见到大家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木村来中国后,大卫跟木村再次见面发生的故事。(对课文背景介绍)

3.讲解生词与句型(共计35分钟)

生字词讲解:(字音、字形、字义) 生字词 前年 词性 N 字义(词义) 教学方法、技巧 直观图示法 备注 数轴示意前年(2015年) 出差 V 临时外出办公 翻译法 老师明天出差 接待 V 举例法 你们刚到中国,谁来接待你们呢? 这里 公司 派 代词 N V Here Company 上级安排下级 翻译法、举例 图片法 举例 这里有多少书 图片展示 校长派我来教汉语 进修 v 进一步学习 举例法 你们来中国进修汉语 咱们 不如 流利 关照 手续 代词 连词 形容词 V N 我们 A不如B„ 说话快且清楚 Lookafter 办事的环节 对比法 情景法 举例 翻译法,举例 列举 区别(我们) (重点讲练) 汉语说得流利 多多关照 开学手续包括„„ 句 名量词 搭配法 一句话;几句汉语 建议 分 考试 决定 木村 东京 【重点生词】

V V V、N V、N 人名 地名 提出想法 主张、选择 Tokyo 翻译法 举例 举例 举例 翻译法 翻译法 建议去北京玩 分班 期末考试 决定考试 (认识即可) (认识即可) 咱们:包括说话人跟听话人; “我们”可以包括听话人,也可以不包括。 例如:你们吃饺子,我们吃米饭。 咱们一起吃米饭。

句:名量词。与“话”、“诗”、“歌词”搭配。(可用搭配练习)

例如:一句诗 几句话 三句歌词。 4.讲解运用重点句型(15分钟)

是„„的: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动作对象等。讲解时先提问汉语好的学生(你周末,去做什么了?和谁一起去的?怎么去的?),例句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总结句式:Sub(+是)+时间/地点/方式/对象+V+的。注意只有肯定句“是”可省略。老师提问大家(你们昨天是和家人一起来的学校吗?)然后请同学回答,纠正学生回答的错误,将例句写在黑板上。总结“是„的”句型的否定形式:Sub+不是+时间/地点/方式/对象+V+的。疑问形式:Sub+是+时间/地点/方式/对象+V+的+吗? 老师再利用教室物品提问。之后两人一组互相提问,上周做了什么,具体时间,和谁一起,去哪,请同学上台展示。 A不如B„„:比较句。讲解时先复习比较句基本句式:A比B+形容词。强调A+不如B+内容积极的形容词。例如:他不如我高,不能说他不如我矮。练习时,让同学找出自己和别人的优点,造句接力。(我不如xxx聪明,他不如我努力)。练习二同义替换,他比我聪明=我不如他聪明=我没有他聪明。 5.讲解课文内容(15分钟) 教师领读前布置问题:

木村来中国做什么?大卫之前认识木村吗?木村入学手续办完了吗? 教师整体领读课文(一),回答上述问题。之后教师角色扮演木村,学生扮演大卫再读一遍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总结课文中“再次问候”的常用句,根据学生情况补足空缺信息。

xx你好,咱们又见面了! 我是今年X月来中国的。 是XXX接待我们的! 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关照啊。

6.课后练习讲练(10分钟)

带读语音练习(一)、(二)。注意词语重音及音变。 带领学生完成替换练习(五)P11 7.布置作业(5分钟)

a、读写本课所学生词。每个生词写三遍注意笔顺,写了错别字,下次会罚写。 b、俩人一组,假设过了一个暑假你们又见面了。用“是„„的”句型问问假期都做了些什么?下节课需要两人讲台上展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