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金属离子与硫化物离子反应显色,通过与制备的标准铅溶液目视比较测定,以确证供试品中重金属杂质含量不超过各论项下规定的限度(以供试品中铅的百分比表示,以重量计)。【见分光光度法和光散射项下测定法目视比较法<851>】【注意:对本试验有反应的典型物质有铅、汞、铋、砷、锑、锡、镉、银、铜和钼等】
除各论另有规定外,按第一法测定重金属。第一法适用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能产生澄清、无色溶液的物质。第二法适用于在第一法规定试验条件下不能产生澄清、无色溶液的物质,或者适用于由于性质复杂, 易干扰硫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物质,或者是不易挥发的和易挥发的油类物质。第三法为湿消化法,仅用于第一法、第二法都不适合的情况。?
特殊试剂?
硝酸铅贮备液制备:取硝酸铅159.8mg, 溶于100ml水中,加1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制备和贮存本溶液的玻璃容器应不含可溶性铅。?
标准铅溶液制备:使用当天,取硝酸铅贮备液10.0ml, 用水稀释至100.0ml。每1mL的标准铅溶液含相当于10μg的铅。按每克供试品取100μL标准铅溶液制备的对照溶液, 相当于供试品含百万分之一的铅。
方法Ⅰ pH3.5醋酸盐缓冲液的取醋酸铵25.0g溶于25mL水中, 加6N盐酸液38.0mL, 必制备: 要时, 用6N氢氧化铵液或6N盐酸液调节pH至3.5, 用水稀释至100mL, 混匀。 标准溶液制备: 取标准铅溶液2.0mL(相当于20 μg铅)于50mL比色管中, 加水稀释至25mL,以pH计或精密pH试纸作为外指示剂,用1N醋酸液或6N氢氧化铵液调节pH至3.0~4.0, 用水稀释至40mL, 混匀。?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各论项下规定的供试品溶液25mL于50mL比色管中,或用各论项下规定用量的酸溶液样品, 用水稀释至25mL,供试品以g计,按下式计算:? 2.0/(1000L) 式中L是重金属限度(%)。以pH计或是精密pH试纸作为外指示剂,用1N醋酸液或6N氢氧化铵液调节pH至3.0~4.0, 用水稀释至40mL, 混匀。? 对照溶液制备 取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溶液25mL于50mL比色管中, 加标准铅溶液2.0mL,以pH计或是精密pH试纸作为外指示剂,用1N醋酸液或6N氢氧化铵液调节pH至3.0~4.0, 用水稀释至40mL, 混匀。 检查法: 在上述三试管中,分别加入pH3.5的醋酸盐缓冲液2mL, 然后再加硫代乙酰胺-甘油试液1.2mL,用水稀释至50mL, 混匀,放置2分钟, 在白色平面自上向下观察:供试品溶液产生的颜色与标准品溶液产生的颜色相比,不得更深。对照溶液产生的颜色比标准溶液深或相当。[注意:如果对照溶液的颜色比标准溶液浅,用方法II代替方法I测定供试品]。
方法Ⅱ 注意:方法Ⅱ无法检查汞金属。 pH3.5醋酸盐缓冲液的按方法I配制。 制备: 标准溶液制备: 供试品溶液制备: 按方法I配制。 供试品以g计, 按下式计算 2.0/(1000L) 式中L是重金属限度(%)。取供试品适量,称重, 置适宜的坩埚中,加适量的硫酸使湿润, 低温小心灼烧, 直至全部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坩埚不可盖严), 加硝酸2mL和硫酸5滴至炭化物上, 小心加热直到白烟不再逸出,置马富炉中500~600度灼烧, 直至完全灰化,放冷,加6N盐酸液4mL, 加盖, 置蒸气浴上加热15分钟, 去盖, 在蒸汽浴上慢慢蒸发至干,用1滴盐酸湿润残渣, 加热水10mL, 蒸煮2分钟,滴加6N氢氧化铵液, 直到溶液刚好对石蕊试纸呈碱性,用水稀释至25mL,以精密pH试纸作为外指示剂,用1N醋酸液调节pH至3.0~4.0, 必要时, 滤过, 用10mL水洗涤坩埚和滤器,合并滤液和洗液于50mL比色管中, 用水稀释至40mL, 混匀。 检查法: 在上述二试管中,分别加入pH3.5的醋酸盐缓冲液2mL,然后再加硫代乙酰胺—甘油试液1.2mL,用水稀释至50mL,混匀,放置2分钟,在白色平面?自上向下观察:供试品溶液产生的颜色与标准品溶液产生的颜色相比,不得更深。
方法Ⅲ pH3.5醋酸盐缓冲液: 按方法I所示的方法配制。 标准溶液的制备: 取硫酸8mL和硝酸10mL的混合液,置洁净干燥的100mL凯氏烧瓶中,再加硝酸适量,加入量与供试品溶液中加入的硝酸量相当。加热使之产生浓的白烟,冷却,小心加水10mL,若处理供试品需用过氧化氢,则加30%过氧化氢适量,加入量相当于供试品中消耗的过氧化氢量。缓缓煮沸至产生浓的白烟,再冷却,小心地加水5mL,混匀,缓缓煮沸至产生浓的白烟,浓缩至体积2~3mL,冷却,小心加水数毫升稀释,加标准铅溶液2.0mL(相当于20 μg铅),混匀,移入50mL比色管中,用水洗涤烧瓶,洗液并入比色管中,并稀释至25mL,混匀。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除非各论项另有说明,否则供试品以g计, 按下式计算:? 2.0/(1000L) 式中L是重金属限度(%)。 若供试品为固体:按各论中的规定称取供试品适量,置洁净干燥的100mL凯氏烧瓶中【注意:若反应泡沫过多,可用300mL的烧瓶】,夹住烧瓶使成45度角,加入硫酸8mL和硝酸10mL的混合液适量,其量应足以使样品完全湿润,缓缓加热,至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待反应平息,再分数次加入上述剩余的酸混合液,每次加酸后再加热,直至18mL酸混合液全部加完。继续加热至微沸,直至溶液变黑,冷却,加硝酸2m L,再加热至溶液变黑。继续加热,再加硝酸,直至溶液不再变黑,然后加强热使产生浓的白烟,冷却,小心地加入水5mL,缓缓加热至产生浓的白烟,继续加热直至体积仅剩数毫升,冷却,小心地加水5mL,观察溶液颜色,若呈黄色,则小心地加入30%的过氧化氢1mL,再蒸发至产生浓的白烟且体积仅剩2~3mL,若溶液仍呈黄色,可重复加水5mL及过氧化氢处理。冷却,小心地加水数毫升稀释,并洗入50mL比色管中,注意合并洗液后的体积不得超过25mL。 若供试品为液体:取各论中规定量的供试品,于洁净干燥的100mL凯氏烧瓶中【注意:若反应泡沫过多,可用300mL的烧瓶】,夹住烧瓶使成45度角,小心地加入硫酸8mL与硝酸10mL的混合液数毫升,缓缓温热至反应开始,待反应渐止,按“若供试品为固体”项下自“再分数次加入上述剩余的酸混合液”起,同法处理。 对照溶液制备: 取“若供试品为固体”项下同样量的供试品,并按照该项下操作直至“小心地加水数毫升稀释”这步止,移至50mL比色管,用水洗涤凯氏烧瓶,将洗涤液移至比色管直至25mL,混匀。 检查法: 供试品溶液、标准溶液和对照溶液制备均按以下方法处理:以pH计或是精密pH试纸为外指示剂,用氢氧化铵调节pH值至3.0~4.0(当接近规定的pH值时可用稀氨溶液),然后用水稀释至40mL,混匀。 每支比色管中加入pH3.5的醋酸盐缓冲液2mL,然后加硫乙酰氨-甘油碱性试液1.2mL,再加水稀释至50mL,混匀,静置2分钟,置白色平面上自上向下观察,供试品溶液的颜色与标准品溶液的颜色相比,不得更深;对照溶液产生的颜色比标准溶液深或相当。 EP 版的重金属分析方法 重金属
方法A
供试溶液:12ml待测水溶液,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对照溶液:10ml的标准铅溶液(1ppm or 2ppm Pb), 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 2ml的待测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空白溶液:10ml的水,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的测试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同空白溶液比较,对照溶液显浅棕色。
2分钟后,供试的溶液颜色不得比对照溶液深。 方法B
用含最少量水的溶剂(例如含15%水的二氧杂环乙烷或含15%水的丙酮)溶解规定量的供试品,制成待测液
供试溶液:12ml待测液, 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对照溶液:10ml的标准铅溶液(1ppm or 2ppm Pb), 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 2ml的待测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空白溶液:10ml的水,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的测试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同空白溶液比较,对照溶液显浅棕色。
2分钟后,供试溶液的颜色不得比对照溶液深。 方法C
供试溶液:规定量(不超过2g)的待检测物质置于坩埚内,加4ml的250g/l的硫酸镁溶液(稀硫酸溶解硫酸镁),玻璃棒搅拌混和,小心加热。如果混合物还是液体,则在水浴中蒸发使其干燥。连续加热灼烧,灼烧温度不超过800℃,直到获得白色或灰白色的残渣。取出,冷却后以稀硫酸润湿残渣,加热蒸发后继续灼烧,灼烧的总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取出,冷却。如法制取2份残渣,分别加入5ml稀盐酸,0.1ml的酚酞试液,然后滴加氨水,直到粉红色出现。冷却,滴加冰醋酸至颜色消失,颜色消失后再多加0.5ml冰醋酸。必要时过滤,并洗涤残渣。加水稀释至20ml,制成待测液。取12ml该待测液,加2ml pH3.5的缓冲溶液,混和,加1.2ml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制成供试溶液。
对照溶液:4ml 250g/l的硫酸镁溶液(稀硫酸溶解硫酸镁),规定量的标准铅溶液(10ppmPb)。按供试溶液的制备方法,加热灼烧,加盐酸,加酚酞试液,加氨水及冰醋酸等,并用水稀释至20ml。取10ml的该溶液,加2ml待测液,2ml pH3.5的缓冲溶液,混合。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空白溶液:10ml的水,加2ml待测液,2ml pH3.5的缓冲溶液,混合。加1.2ml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同空白溶液比较,对照溶液显浅棕色。
2分钟后,供试溶液的颜色不得比对照溶液深。 方法D
供试溶液:在坩埚内,充分的混合规定量的待检测物质和0.5克的氧化镁R1,灼烧退去红色,直至出现白色和灰白色的物质。如果灼烧30分钟后仍有颜色,取出冷却,用玻璃棒混和,继续加热。如有必要,重复此项操作。在800℃加热约1小时。分别制备两份残渣,各加5mL溶液(等体积的盐酸R1和水混和),加0.1ml酚酞试液,滴加氨水直至有粉红色出现。冷却,加冰醋酸直到溶液褪去颜色,再多加0.5ml冰醋酸。如有必要,过滤并洗涤残渣。加水稀释至20ml,制成待测液。取12ml待测液,加2ml pH3.5的缓冲溶液,混允,加1.2ml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对照溶液:0.5克的氧化镁R1,加上规定量的标准铅溶液(10ppmPb),在100~105℃烘箱内干燥,然后按供试溶液的制备方法灼烧,加盐酸,加酚酞试液,加氨水及冰醋酸等。并加水稀释至20ml。取10ml的该溶液,加2ml待测液,2ml pH3.5的缓冲溶液,混合。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空白溶液:10ml的水,加2ml待测液,2ml pH3.5的缓冲溶液,混合。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同空白溶液比较,对照溶液显浅棕色。
2分钟后,供试溶液的颜色不得比对照溶液深。 方法E
溶解规定量的待测物质于30ml水中,按下图准备过滤装置,调整注射器容量为50ml,在盘子上放置一个孔径为3μm过滤薄膜,过滤器上有一个前置过滤器(图8-1)。
图8-1重金属检查装置(标出尺寸的单位为mm)
取出活塞,将供试溶液注入注射器,均匀用力压活塞,使供试溶液全部通过滤膜,移开活塞前置的过滤装置,观察薄膜是否被杂质污染,如有杂质,重复以上操作。
在预过滤的溶液中加入pH3.5的缓冲剂2ml,加上1.2ml的硫代乙酰胺溶液,混和后静止10分钟 ,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过滤,过滤液先经过滤膜再经过预滤装置。均
匀压滤,取出用滤纸干燥。用同样的方法取规定量的标准铅溶液(1ppmPb),制备一个标准铅斑。供试溶液的铅斑颜色不得比标准铅斑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