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幽门狭窄(pyloric stenosis)是因幽门的肌肉过度增生而造成其管腔变狭窄。幽门的管腔收缩,会引起胃的扩张,这样会延迟胃的排空,食后呕吐和阻塞。婴儿自出生第3天至第6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病。讨论 幽门狭窄患儿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密切的观察婴儿的情况,如脱水、呕吐、排出物及生命征象。有严重碱中毒时,呼吸可能会不规则和并发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关键词】幽门狭窄 护理
幽门狭窄(pyloric stenosis)是因幽门的肌肉过度增生而造成其管腔变狭窄。幽门的管腔收缩,会引起胃的扩张,这样会延迟胃的排空,食后呕吐和阻塞。婴儿自出生第3天至第6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病。 (一)病因
乃因婴儿先天性的幽门的环状肌过度增生,而导致狭窄的情形,无法使幽门松弛;食物因而不易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 (二)发生率
1.男婴比女婴多,约多4倍。
2.约占出生婴儿肠胃道疾病的1/5。 3.有5%的病儿具有家族史。
4.较常发生于足月儿,早产儿只占3%。 (三)病理生理学
1.幽门的肌肉变大且增厚,约正常的2倍。 2.由于幽门过度增厚,而致管腔变狭窄。
3.由于幽门管腔收缩,引起胃的扩张,而使胃的排空延迟,导致食物积留在胃内而容易引起呕吐和阻塞。 (四)临床特征
在出生的最初三个月内发病; 1.呕吐
(1)呕吐是渐进性的,开始时偶尔吐一两次,然后逐渐加重及经常出现。
(2)在出生后7~10d发作,第1次为非喷射性呕吐,以后则为喷射性的呕吐。 (3)呕吐物带有黏液,但无胆汁。 (4)常发生于食后或正喂食中。
(5)婴儿常于呕吐后呈饥饿状的想吃。
2.在进食后,可显著看到胃的蠕动由左慢慢向右移动,呈后浪逐前浪之状态。 3.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
4.便秘,颜色深呈暗色,尿量极少。
5.腹部触诊时可在幽门(肝边缘)部摸到一橄榄状、2~3cm大小、可移动的坚硬团块。
6.因呕吐吐出胃酸,故开始时可能有碱中毒症状,但如呕吐过久,则因饥饿及组织破坏体内产生多量酸性化合物,可能产生酸中毒、脱水、血浓度升高、肾功能破坏,及上消化道的发炎及渗出电解质等现象。 (五)诊断检查
1.检查有无代谢性碱中毒,因呕吐易损失盐酸和钾离子。 (1)血浆中钠离子浓度降低。 (2)血浆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3)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降低。 (4)血浆中pH值大于7。
(5)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
2.常规尿液分析小便颜色呈深棕色和碱性。 3.因血液变浓,红细胞容积和血红蛋白上升。 4.钡剂X线造影检查可见到 (1)幽门通道狭窄。 (2)胃排空时间增长。 (3)胃扩大。
(4)蠕动波增加。 (5)气体积聚于胃部。
5.腹部X线造影检查,可见到胃部扩张,充满空气,幽门通道并未扩张。 (六)治疗
纠正血管内液体与电解质的平衡
应当喂给浓奶,于喂奶前为防止呕吐,可先洗胃或于每次呕吐后再喂。 1.喂奶前的洗胃 喂奶前的洗胃手续与成人大致相同,而不同之处如下: (1)姿势:保持斜倚姿势或固定小孩的头部,采取仰卧,头部稍抬高的姿势,可用木乃伊约束法(mummy restraint)。
(2)导管选择10~20Fr,接于20~30ml之漏斗或注射器内。 (3)由婴儿口至胃或鼻尖到胸骨尖端约 23cm。
(4)洗胃之溶液,可采用无菌水或l%之重碳酸钠,温度约37℃直至回流水清澄为止。
2.浓奶的喂法
(1)浓奶的黏稠度,需使其不易在斜倾的汤匙内流出。
(2)喂食时,可将浓奶放在一个较大的奶头瓶内(可将奶头孔剪大,如此可得较大的奶洞)让婴儿吸吮。 药物治疗
1.硫酸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1;1000)。 (1)目的:减轻括约肌的痉挛。 (2)用法
①于喂奶前20min内加水喂之。
②开始时由1滴开始,至病儿皮肤发红,这是暂时性而无害的潮红。 ③剂量不可比3~4滴多。
④若有因阿托品(atropine)潮红而发热,则要报告医师。 2.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0.25g/d,每日3次。 外科治疗
采弗瑞德-雷德(Fredet-Ramstedt)氏手术法,即是在增生肥大的肌肉处以纵走
方向切开至黏膜层,使黏膜从切开处膨开来,最后黏膜维持完整、肠胃内无伤口。 (七)手术后的护理包括
1.观察生命征象,预防休克及供给足够的水分与营养。
2.喂食可于手术后4h开始,先喂葡萄糖水而后喂半奶、全奶和正常食物,为预防婴儿吸奶过速而引起呕吐,可于最初几天用滴管喂食,喂完后抬高头部45~60min。
3.伤口处宜维持干燥无菌,尿布包裹时,须注意不要污染伤口。
(八)病儿问题 1.脱水。 2.腹胀。 3.营养缺乏。 (九)护理目标
1.维持适当的体液与电解质平衡。 2.减轻腹胀。
3.能正常进食食物。 (十)护理措施 手术前护理
1.恢复体液和电解质平街
(1)通常给予静脉注射治疗,在溶液中增加电解质以补充。 (2)观察排出物的量和性质,如:小便、大便、呕吐物。 正确记录每天的体重,可作为肠胃外给液需要量的参考。 2.预防或减少呕吐的产生
(1)病儿可能会禁食并插上鼻胃管,以除去残留的钡剂或食物,宜注意鼻胃管的功能及引流液形态。
(2)病儿可能会继续由口进食。 ①采少量多餐制,时常驱气。 ②病儿采直立位置。
③可能医师会要求给予浓稠的食物。 (3)采取适当的姿势。
①抬高床头,婴儿坐姿采75°~80°。
②稍微倾向右边,如此有助于胃的排空。 (4)喂食后,动作应轻柔,并减少给予护理。 3.密切观察
密切的观察婴儿的情况,如脱水、呕吐、排出物及生命征象。有严重碱中毒时,呼吸可能会不规则和并发有呼吸暂停的现象。 4.尽量使婴儿舒适
(1)口腔护理、润湿嘴唇。 (2)可给予安抚奶嘴。
(3)给予听或看的抚慰、刺激。 (4)减少对幽门突出部位的触摸。 手术后护理
1.预防手术后体液容积的缺乏
(1)喂牛奶者,可用滴管喂食,先予少量稀释的牛奶,视病儿的反应再增加量及浓度,基本的原则是不要同时增加牛奶的量和浓度。 (2)喂母奶者则逐渐延长喂食的时间。
(3)喂食时用较硬、奶洞较小的奶嘴,才不会进食太快,也可避免吸入太多空气。
(4)给予家属喂食技术的指导及鼓励。 2.提供舒适的措施
手术后24~48h,小孩会感到疼痛,护理人员可依医嘱给予药物或其他非药物的止痛措施。
参 考 文 献
[1]孙燕华,郑碧环,罗晓勤.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护理.当代护士,2004,10:4. [2]范胜歧,季宏波,韩月萍,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护理.黑龙江医学,1999,7:64. [3]王庆利.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手术期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8,4(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