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言文《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伴沃教育
文言文《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一. 庆历四年春……属于作文以记之。 1.“庆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宋仁宗赵桢的年号。 B。唐太宗赵桢的年号。 C。宋高宗赵构的年号。 2.文中赞美滕之京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写作缘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B。百废俱兴。

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属于作文以记之。 4.解词:①守: ②制: 5.翻译“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6.本文段选自_____朝____家_____家_____写的《 》。“记”的意思是_________.

7.滕之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

二. 阅读2.3.4段做题

1. 解释加点的词,给未加点的词注音。 ①胜 ②晖 ③汤 ④霏

2.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晖夕阴/佳木秀而繁阴 B。而或长烟一空/不能指其一端

B.前人之述备矣/水陆草木之花 D。感极而悲者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朗读划线的长句,“情”字要读拖音,其它处要注意连读和读断,请在要读断处(两处)标上“/”。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2.3段写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两种感情,1段中体现由情入景而领出2.3两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3段后面的议论段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且与2.3段所写的情感呼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2.3段中概括说明“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找出来,并讲讲,作者这样写,好处在哪里? 6.概括第三段文字的中心:

7.“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 (99年前各省中考题) 9.解释文中两个“观”字: ①观 ②观 10.用原文填空:

①1段中从空间上总写洞庭湖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段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登楼览物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借代修辞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段1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B。描写,记叙结合 C。说明 D。议论,抒情结合

12.“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

① 去国怀乡( )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委而去之( )④西蜀之去南海( ) 1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5.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____________,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________;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语气语调。

①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②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 17.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04常德) 答:

18.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04吉林) 19.《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嗟乎!……吾与谁归?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求 ②微 ③尝 ④或 ⑤先 ⑥斯

2. 下列句中的“异”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B。使内外异法也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永州之野产异蛇 3. 文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③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A. 居庙堂之高(指朝廷) B。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 B. 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6.“二者之为”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年聊城巿) 答:

8.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02年广东省) 答:

9.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投诸渤海之尾 D。辍耕之垄上 10.在文中,“进”是指_________;“退”是指___________。 11.课文中,与“不以物喜”一句在内容上相照应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与“不以物喜”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