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2015年第3期(总第452期 张家川县2013年农业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王苍胜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甘肃张家川741500) 摘要:文章通过对张家川县全县乡镇人口、耕地面积、粮作面积、撂荒面积、产量等随机抽样调查,以调查基数和比例为依 据,以全县总人口为样本,推算全县农业生产实际现状,分析存在特点,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产;调查;张家川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5)03—0032—03 为了准确掌握张家川县2013年农业生产现状,2013年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两天时间,抽调农技、植保、经管三站 9名技术人员,分三组、每组5个乡镇进村入户,对全县农作 物种植结构、投入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结 果总结如下。 报面积37 626.67 hm。,增加1 505.73 hm2,增4%。其中,撂荒 面积4 653.93 hm:,占调查耕地面积的11.9%;土地流转(指租 出)面积2 079.73 hmz,占调查全县耕地面积的5.3%。农作物 播种面积30 916.4 hm ,占调查耕地面积的79%,较2012年 年报农作物面积29 380 hm。增加1 536.6 hm2,增5.2%。 2.2.1粮食作物调查粮食作物面积24 240.07 hm ,占农 1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次调查内容包括耕地面积、2013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 积、冬小麦面积、种植业、油料作物面积、种草面积、蔬菜面积 作物总面积的78.4%,较2012年年报30 026.2 hm 减少 5 786.13 hm ,减19_3%。 及药材播种面积、种植业投入费用、农业机械拥有量等调查 项目,调查方法以每乡镇随机抽取两村,每村随机调查6—10 户。经统计,全县共抽查30个行政村,农户t68户,调查耕地 面积104.99 hmz,农作物播种面积82.95 hm 。然后汇总,以15 个乡镇调查总数及各作物调查面积为依据,以全县总农户数 62 616户为总体(2012年年报数)推算各调查内容的总值。 在粮食作物中,夏粮面积16 426.73 hm ,占粮食作物面 积24 240.07 hm 的67.8%,较2012年年报14 587.73 hm 增 加t 839 hm ,增12.6%;夏粮中冬小麦面积15 326 hm ,占夏 粮面积的93.3%,较2013年年报小麦面积12400hm2增加 2 926 hmz,增23.6%;蚕豆面积1 100.73 hm。,占夏粮面积的 6.7%,较2012年年报蚕豆面积2 187.73 hm 减少1 087 hm , 减49.7%。 2 调查内容 2.1人口 秋粮面积7 813.33 hm ,占粮食作物总面积24 240.07 hm 的32.2%,较2012年年报秋粮面积15 438.47 hm 减少 7 625.13 hm ,减49.4%。在秋粮中玉米面积为5 221.73 hm , 根据本次调查、汇总、推算结果,2013年农业人口313 825 人,较2012年年报数310 740人增加3 085人,增1%。其中 劳动力16 995人,占调查农业总人口的54%,较2012年年报 数216 100人减少46 142人,减21%。外出务工(包括全年J性 和季节性务工)59 634人,占调查农业总人口的19%。 2.2耕地面积 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1.5%,占秋粮面积的66.8%,较2012年 年报玉米面积8 412 hm 减少3 190.27 hm2,,减37.9%。马铃薯 面积2 591.6 hm2,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0.7%,占秋粮面积的 33.2%,较2012年年报洋芋面积7 026.47 hm 减少4434.87 hm , 减63.1%。 调查2013年全县耕地面积39 132.4 hm ,较2012年年 作者简介:王苍胜(1964-),男,甘肃秦安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种子管理工作。 3 2皇 咎 与 传 . 2015年第3期r总第452 业经 nongYejingJ1 2.2.2经济作物经济作物面积6 676.53 hm:,占农作物总 300元;尿素225 kg,450元;磷肥450 kg,450元;农药225 元;劳务费960元),纯收益4257元/hm ,产投比2.9:1。 播种面积30 916.6 hm 的21.6%,较2012年年报经济作物面 积9 423.33 hm2减少2 746.8 hm ,减29.2%。在经济作物中, 4.2.2胡麻由于2013年异常气候影响,据农户反映,80% 冬油菜面积3 528.33 hm ,占经济作物面积的52.9%,较2012 年年报冬油菜面积3 686.67 hm 减少158.33 hm2,减少4.3%; 胡麻面积2 204 hm ,占经济作物面积的33%,较2012年年报 胡麻面积1 303.33 hm 增加900.67 hm ,增69.1%;大麻面积 的胡麻绝收,仅20%左右的胡麻平均产量在240 kg/l1m 左 右。胡麻投入1 350元/hm (种子45 kg,450元;尿素225 kg, 450元;磷肥450 kg,450元)。 4.2.3大麻主要分布在马鹿乡,平均产麻籽1 875 kg/hmz, 944.2 hm ,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4.1%。 2.2.3种草、还林种草和退耕还林1 482.13 hm2,占调查 全县总耕地面积3.8%。 3 各作物种植结构比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 3年张家川县农作物种植结构比 例中粮经草比为74.8:20.6:4.6,夏秋粮比例为67.8:32.2。 4 农作物收益及产投比 4.1粮食作物 4.1.1冬小麦据调查,全县冬小麦平均3 813 kg/hm2,按 市场价2.06元/kg计,产值7 854.78元/hm2投入4425元/hm2 (包括种子平均450 kg,4元/kg计,需1 800元;施尿素 375 kg/hm2,2元/kg计,需750元;磷肥750 kg,1元/kg计,需 750元;农药225元;机械和雇工费平均900元)。纯收益 3430.5元/hm ,产投比为1.8:1。 4.1.2 玉米玉米平均产量8 550 kg,hm ,按当前市场价 2.1元/kg计,产值17 955元/hm ,投入5 745元/hm (包括: 种子3O kg,900元;尿素375 kg,750元;磷肥750 kg,750元; 地膜90 kg,1 170元;机械费和雇工费平均2 175元),纯收益 12 210元,产投比为3.1:1。 4.1.3马铃薯马铃薯平均产量13 321.5 kg/hm2,按1元/kg 计,产值13 321.5元/hm ,投入6 015元/hm (种子2 250 kg, 4 500元;化肥:碳铵用量300kg/hm2,300元;磷肥750kg/hm , 750元;机械费和雇工费用465元/hmz),纯收益4 257元/hm 。 产投比2.2:1。 4.1.4蚕豆据调查,2013年蚕豆受连阴雨影响,减产幅度 很大,平均产量600 k ̄hm2,产值3 000元/hm (5元/kg计), 投入4 575元/hm (种子525 kg,2 625元;二胺750 kg,1 800 元;农药150元)。 4.2油料 4.2.1 冬油菜冬油菜平均产量1 107 k hmz,产值 6 642元/hm (6元/kg计),投入2 385元/hm (种子15 kg, 产值7 875元/hm:(麻籽4.2元/kg计),麻皮产值在18 000~ 30 000元/hm ,平均24 000元/hm ,总产值31 875元/hm。, 投入1 872元/hm (种子30 kg,72元;尿素600 kg,1 200元; 磷肥375 kg,375元;农药225元),纯收益29 955元Pare2,产 投比为16.6:1。其间从种到收及剥麻皮均由农户自己操作, 无劳务费。 5机械拥有量 本次对全县农户大型机械、四轮、拖拉机、收割机、清粮 机、脱粒机、旋耕机、播种机和铡草机等农业机械拥有量进行 了调查,其中四轮1 252台,占调查总数的2%;拖拉机28 177 台,占45%;微耕机626台,占1%;收割机626台,占1%;清 粮机13 776台,占22%;脱粒机6 262台,占10%;旋耕机 6 888台,占11%;播种机3 131台,占5%;铡草机10 645台, 占17%。 6 调查结构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并与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 积(年报数)的比较,总结出以下特点。 6.1冬小麦播种面积居高不下,玉米、马铃薯、蚕豆面积减少 根据本次调查,冬小麦仍是张家全县播种面积最大的粮 食作物,为15 326 hm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9.6%,比 2012--2013年冬小麦年报数12 400 hm 增加2 926 hm ,提 高了23.6个百分点,播种面积较大。而玉米、马铃薯和蚕豆面 积与2012年年报数相比呈现减少趋势。本次调查全县玉米、 马铃薯和蚕豆面积分别为5 221.73 hm2,2 591.6 hm 和1 100.73 hm ,占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为16.9%、8.4%和3.6%, 分别比2012年年报数减少40个、63个和50个百分点。出现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冬小麦为张家川县农民的主要口 粮,虽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产量忽高忽低,但为保证足够口 粮,每户必须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解决日常食用。二是农村 劳动力短缺,农民种植冬小麦较其他作物省工省事,田问管 理相对简单,收割、打碾较为容易。农民更乐意种植田问管理 l0 穗鸯 冬 l 薮《 l X 翼 33 业 nong)rejmgJ1 2015年第3期(总第452期 方便、用工少的冬小麦,把更多的时间腾出用于外出务工和 从事其他二三产业。三是由于每户约70%的土地用于播种冬 7 建议 7.1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因 此,应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步伐,紧紧围绕全县农业结 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切实做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推广, 小麦,所剩不足30%的土地用于播种地膜玉米、马铃薯和其 他作物,加上地膜玉米生产成本高,收获相对麻烦等原因。这 些因素造成冬小麦播种面积居高不下,玉米、马铃薯实际种 植面积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6.2耕地种植油料作物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成品植物油连年上扬,大部分农民无能力购买食 用。近年来,全县占用耕地种植油料作物面积呈现不断扩大 的趋势。根据本次调查,全县耕地种植冬油菜、胡麻面积 5 732.33 hmz,占调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8.5%,其中以胡麻 面积最大,达到2 204 hm ,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 676.53 hm 的33%。较2012年年报面积增69.1个百分点。 6.3种植蔬菜、种草面积减少 根据本次调查,调查农户均未种植蔬菜,种草面积为 652.27 hm ,仅占调查农作物面积的2.1%。较2013年年报数 减少2.1个百分点。分析原因主要是除张家川县张川、龙山两 镇城郊农民有商品蔬菜基地外,其它离城镇较远的村(组)农 户,只在气温适宜季节露天零星种植自家食用蔬菜,种植面 积相当少,是蔬菜种植面积上不去的主要原因。造成种草面 积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西部乡镇土地面积小,80%的农户不 饲养大家畜,不种植饲草,只有中西部农户饲养大家畜,有一 定饲草面积。 6.4农作物种植区域化较为明显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张家川县农作物种植已呈现较为明 显的区域化特征。根据全县东、中、西区域划分,玉米主要集 中于中西部乡镇,面积达到5 221.73 hm2,占全县玉米调查面 积的80%以上;冬油菜也集中在中西部,面积为3 333.33 hm2, 占冬油菜调查面积的90%左右;胡麻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乡 镇,面积达到2 066.67 hm ,占胡麻调查面积的94%。蚕豆集 中在东部高寒阴湿区,大麻集中在马鹿乡。这种区域化特征, 对充分发展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区域化具有重要意义。 6.5土地流转和撂荒现象出现 据调查,张家川县土地撂荒面积4 653.93 hm:,占调查耕 地面积的12%,土地流转面积2 079.73 hmz,占调查全县耕地 面积的5.3%。 34鸯 牵}謦 与;譬冬 .提高优新品种的覆盖率;大力推广农业综合技术,重点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旱作农业、病虫综合防治等技 术;加快先进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嫁接与联合,实现优势 互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鼓 励、扶持科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创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基地 和农业科技示范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广 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掌握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县种植业生产与管理的科技含量。 7.2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要按照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 基础作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强化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组 织农民调整作物生产结构。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川县粮 食作物面积所占比重依然很高,尤其是冬小麦面积相当高。 今后应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秋粮、蔬菜、 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在粮食作物中, 压缩冬小麦面积,使冬小麦种植达到自给的情况下,增加玉 米、马铃薯等秋粮的种植面积,达到压夏增秋的目的。同时, 要继续大力发展以饲用玉米、苜蓿等为主的饲料作物的种 植,加快全县种植结构的转变。 7.3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 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市场需求,依托气候、土壤 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规模化、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生产基地。一是马铃薯产业。东部五乡镇应充分利用雨量充 沛,气候冷凉湿润、土壤富含钾素的优势,适当压缩冬小麦面 积,扩大种植马铃薯面积,使东部洋芋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 的70%,面积达到6 666.67 hm ,使张家川县东部五乡镇成为 全县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专业生产基地。二是玉米产业。玉 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是旱作 农业的一场技术革命。应立足中西部乡镇十年九旱的气候特 点,压缩冬小麦面积,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使中西部 乡镇全膜玉米面积达到13 333.33 hm ,成为全县玉米主产基 (下转第36页) 业经 nongyeJ1ngll 2015年第3期(总第452期 2.2村干部任期内执行财经法纪情况 账内和账外相结合,内查和外调相结合,审计组织和村民理 财小组相结合的具体审计方法。在实施审计中要坚持“全面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各项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侵占、 挪用;二是各项支出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财务 规定;三是有无滥用职权搞吃喝招待、铺张浪费等问题;四是 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在摸清村级集体经济家底的同时, 突出对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涉及集体资产出 是否存在未按民主程序,私下交易变卖集体资产和土地等问 题。 租及处置、债权债务管理、土地发包承包、征地款处置、专项 资金管理、村干部收入分配,乡规民约的制订与执行、财务公 开、重大投资及投资效益等方面开展重点审计。同时注意把 握原则性和灵活性。 2.3村干部任期内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集体资产处置情况。村办集体企业 改制、新农村建设用地等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处置情况;有无 非法转让、转卖和侵吞集体资产行为。二是债权、债务管理情 况。村级组织举债是否经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 论,并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是否存在以兴办公益事业为 3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村级经济组织及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除了要 在财务收支方面作出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的结论外,还要对 村级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作为全面客观公正反映与评 由擅自高息借款;是否擅自为单位和个人贷款提供担保、抵 押,导致新增债务。三是土地流转、承包和基建工程管理情 况。土地流转、发包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是否签订了规范 的合同;村级基建工程建设是否按规定管理并履行招投标程 价村级财务及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根据村 级组织经济活动的特点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目的要求,村级经 济组织及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包括:一是审计依据、 审计时间、审计范围、审计方法;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 况;三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制度建设、资产管 理情况、民主理财情况;四是存在问题;五是审计评价;六是 意见和建议。 序。四是资金管理情况。上级拨入转移支付资金、接受社会捐 赠资金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土地补偿费和拆迁安置补偿 费的管理使用情况;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粮食直补、退耕还 林等各种涉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其他专项资金的 管理使用情况。五是财务公开J晴况。财务公开是否全面、真 在问题的反映上,特别是在确定被审计的“村官”任职期 间所负有的经济责任时应坚持这样几个原则:坚持客观性原 则,划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界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划清集体决策和个人责任的界限;坚持历史性的原则。从而 做到公正确定“村官”任期经济责任,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编辑杨永刚) 实、及时、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是否规范,资金 收取是否超标准、超范围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 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立足于其所在单位财务 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审计,并据以分清村级负责人应 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在审计方法上应当突出采取 (上接第34页) 地。i是蔬菜产业。以张家川县张川、龙山和川王乡三乡镇村 心、村级“信息公告栏”等,及时张贴各种农副产品的供求信 落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力争面积达到2 000 hm:。 7.4强化农业信息服务,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信息服务对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息、价格行情信息、农村种养技术、农业实用科技、农村劳动 力转移信息、农业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信息。让农业信息直 接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流通服务,满足农民对产前、产 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 增强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县级农业信 息中心为枢纽、乡镇、村两级信息网络,实现涉农服务信息资 源延伸到村。推进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等多种方式 中、产后和生活信息服务的需求。 7.5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土地撂荒面积管理 据调查,撂荒的土地分别在离村庄较远,交通不便的边 远高山区,建议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土地撂荒的 耕种和管理。 的有机组合,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 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因地制宜,采取现代方式和传统方式相 结合的方法做好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如通过乡镇农业服务中 (鳊辑杨永刚) 3 6农业种技与 信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