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胆囊结石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各5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全部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5.3±7.1)ml,对照组出血量为(61.3±8.4)ml,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6/53),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胆结石患者治疗中选择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同时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术后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临床中胆结石尤为常见,且发病率相对较高,此类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为右上腹部和右肩疼痛,恶食油腻[1]。临床中会根据患者结石的大小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针对于小型结石患者临床中通常采用保守治疗,但是针对于结石情况较大的患者则多选择采用手术方式治疗[2]。本次研究将分析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胆囊结石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分成观两组各5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全部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5.3±3.3)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8.4±4.0)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我院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病患者,同时满足胆囊结石病箱管诊断标准,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研究中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帮助患者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服手术治疗: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同时在患者的右肋缘行5cm切口,使用顺逆结合的方式为患者行胆囊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方法如下:取患者平卧位,对患者实施全身全麻,在患者脐部行10mm左右切口,将套管针置入,同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完成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进行全面探查,对患者结石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周围组织情况和是否粘连等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做3个穿刺孔,同时将辅助器械置入体内,将患者胆囊通过电凝器以及钳夹剪刀充分分离,采用齿抓钳将患者的胆囊底部充分夹住,胆囊管和血管采用电凝钩分离,采用钛夹将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夹起,实施胆囊切除,术毕切除的胆囊组织从患者腹部切口彻底取出。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抗感染和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以(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使用t做计量资料对比。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验证,P<0.05则说明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5.3±7.1)ml,对照组出血量为(61.3±8.4)ml,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6/53),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了大部分人群饮食节奏不规律,从而使得胆结石患者人数每年都呈现出增高趋势[3]。胆结石患者若是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如黄疸、胰腺炎和胆管炎等。但是针对于较小结石患者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通常提倡采用保守方式治疗,但是针对于较大结石患者则多数选择采用手术治疗,同时在为患者确定手术时需要注重采用创伤尽可能小,风险小且安全性较高的手术[4]。
随着医学技术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对患者的伤害更小,术中仅需很小的切口便可以完成对患者的治疗,同时腹腔镜能够将患者的病区充分暴露,使操作者在直视下完成手术。由于切口较小减少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使得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短,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这些都是传统开腹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5]。同时,在对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明显较少,认为这与术中患者切口小,减少了患者的暴露面积等有关[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5.3±7.1)ml,对照组出血量为(61.3±8.4)ml,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6/53),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了在对胆结石患者治疗中选择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同时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术后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承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J].当
代医学,2014,(27):58-59.
[2]陆建广.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371.
[3]李嘉.经皮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13):30-31.
[4]许铨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8):432-432.
[5]李安国.传统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9):194-195.
[6]陈海群,邹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2014,(6):314-314.编辑/苏明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