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指标释义.

来源:伴沃教育


《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指标释义

一、区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步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应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计算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品支出总额×100%。

(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指报告期内工资总额与报告期内平均人数的比值。

(四)人均GDP:当年本地生产总值与年平均人口的比值。

(五)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 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报告期生产总值/土地面积。

(六)万元GDP能耗:反映了由技术水平、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等多方因素形成的能源消费水平和经济产出的比例关系。

(七)万元GDP水耗:万元GDP水耗=报告期内全市总供水量/报告期生产总值。

(八)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将报告期的生产总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报告期生产总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九)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城市地区各工业企业当年综合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量)之和占当年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之和(包括综合利用往年量)的百分比。

(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量/工业用水总量×100%。

(十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工业用水总量×100%。

(十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查处率: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查处率=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投诉查处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投诉受理总数。

(十三)违法抢建查处率:违法抢建查处率=查处新增违法抢建面积/新增违法抢建总面积×100%。

(十四)无照经营查处率:无照经营查处率=举报投诉无照经营办结数/举报投诉无照经营总数×100%。

(十五)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指报告期对药品进行安全抽样检查合格率。用药品计划监督抽检合格率作为考核数值。

(十六)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标率:指报告期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平均超标率、畜产品“瘦肉精”污染平均检出率、大宗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检出率,超标率越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标率(1)=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0.4)+畜产品“瘦肉精”污染平均检出率(0.3)+大宗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检出率(0.3)。

(十七)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刑事案件立案数与年末总人口之比。

(十八)交通事故死亡率:指报告期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占平均常住人口的比率。

(十九)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率:是由城市规划和市政收费项目听证率、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领导干部任免公示率、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咨询率等构成的复合指标,用于反映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二十)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用来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收入分配而得。把洛伦茨图中绝对平均线a与实际收入曲线b之间的面积计为A,以实际收入曲线把b以下的面积

计为B。基尼系数=A/(A+B),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这时收入绝对平均;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1,这时收入绝对不平均。

(二十一)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指报告期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与财政支出的比值。

(二十二)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主要是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项因子的指数加和,可用于评价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年际变化以及城市间空气污染程度的比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越大,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影响越大。综合污染指数不同于日报空气污染指数。

(二十三)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指经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污水量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二十四)生活垃圾资源化率: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量与生活垃圾填埋发电处理量(万吨)/生产垃圾产生总量(万吨)×100%。

(二十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市区生活垃圾数量占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

(二十六)户籍人口政策内生育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户籍人口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的政策内出生人数与同期全部出生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户籍人口政策内生育率=期内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要求的政策内出生人数/同期出生人口总数×100%。

(二十七)财政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指报告期财政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值。

(二十八)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指住房使用面积与常住人口的比值。

(二十九)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指报告期期末拥有的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与期末常住人口的比值。

(三十)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报告期末区域内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三十一)公共交通分担率:指报告期期末区域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数占使用机动化出行人数的百分比。

(三十二)财政性教科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指报告期财政性教育支出、财政性科学经费支出、财政性文化经费支出、财政性卫生经费支出、财政性体育经费支出之和与财政支出的比值。

(三十三)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报告期15-64岁人群受教育年数总量与该年龄段总人数的比值。

(三十四)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网络平台替代原有传统的服务方式,信息资源的共享,快捷的网上受理,显示了现代化政府服务的效率与透明度。

(三十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指报告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财政支出的比值。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企业关闭破产补助、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镇社会救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红十字事务等。

(三十六)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指报告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商保险、生育保险已参保人数占法定应参保人数的比重。鉴于我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及统计口径,该指标只是统计户籍人口。

计算公式: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基本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基本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比重+(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比重+(工商保险实际参保人/工商保险应参保人)×比重+(失业保险实际参保人/失业保险应参保人)×比重+(生育保险实际参保人/生育保险应参保人)×比重,

其中,比重=各险种参保人/5项险种参保人之和。

(三十七)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率:指报告期已参加劳务工医疗保险的劳务工人数占登记居住证劳务工人数的比重。

(三十八)劳务工工伤保险参保率:指报告期已参加劳务工工伤保险的劳务工人数占登记居住证劳务工人数的比重。

(三十九)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报告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该指标的统计口径按照国家现有统计标准设定。

计算公式: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聘用港澳台及外方人员)+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城镇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100%。

(四十)零就业家庭户数:指在报告期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要求和就业能力人员的家庭中,没有就业人员的户数。

(四十一)人均预期寿命: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

二、政府职能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一)履行职责:指政府部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及本级政府确定的工作职责。

(二)完成年度重要工作:指政府部门完成区政府年度主要工作责任制一览表中确认的主要工作及部门年度责任目标白皮书确定的主要工作。

(三)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指完成区政府年度重大建设项目责任目标任务书中确定的项目。

(四)完成计划外任务:指政府部门完成本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临时性、指令性的任务。

(五)改革与创新能力:指政府部门组织实施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改革创新方案和本部门改革创新计划及方案的能力。

(六)行政审批:指政府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政府部门应当在本部门的互联网站上公开经区政府同意的行政审批事项及相应的审批实施办法,行政审批的按时办结及提前办结以政府部门公布的行政审批实施办法规定的时限为准。行政审批绩效排名指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每月绩效测评结果。

(七)办文时效:指政府部门办理区委区政府联合发文、区政府发文、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发文的时间期限。

(八)对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处理:指政府部门按时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情况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处理结果的满意情况。

(九)对信访、投诉事件处理:指政府部门按时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信访、投诉事项的处理。

(十)督察督办:指区政府部门办理区政府督察督办事项的情况。

(十一)政风行风:指区政府纠风办公室民主评议政府部门政风行风情况。

(十二)政令检查:指区政府监察机关对政府部门政令执行检查情况。

(十三)效能监察:指区政府监察机关对政府部门效能监察情况。

(十四)廉洁状况:指公务员在廉洁行政方面出现的违法违纪状况。

(十五)重大事故问责:指对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进行调查、追究

责任的情况。

(十六)财经责任问责:指对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发生的违反财经法纪事件进行调查、追究责任的情况。

(十七)基本建设投资情况:指政府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基本建设投资含新建、扩建项目,包括列入本年度基本建设计划的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度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上年度基建计划结转投资继续施工的项目。

(十八)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情况:指政府部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情况及竣工结算审计情况,其中,竣工结算审计核减率为建设单位就某项基本建设项目报送审计总金额与审计机关就该项目审定金额之差与建设单位报送审计总金额的比率。

(十九)电子政务应用:指政府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上申请、查询行政审批以及在线处理行政许可的情况。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指政府部门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其按照规定应当公开的信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指政府部门之间相互获取、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的情况。网上申请行政审批实现率指政府部门的可网上申请行政审批项目数与行政审批项目总数之比。网上查询行政审批实现率指政府部门的可网上查询行政审批结果的项目数与行政审批项目总数之比。在线处理行政许可实现率指政府部门的实现在线处理的行政许可项目数与行政许可项目总数之比。

(二十)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纠正率指行政复议纠正案件数与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之比。行政复议纠正案件指复议机关撤销、变更政府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确认政府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以及责令政府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行政复议案件总数指政府部门为被申请人,由复议机关立案受理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案件总数。行政诉讼败诉率指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总件数之比。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作出撤销判决、变更判决、责令履行判决、确认违法判决的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总数指政府部门为被告,由法院立案受理并作出一审判决的案件总数。

(二十一)行政执法:指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实施行政检察、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的行为。行政执法结案率指行政执法结案件数与行政执法立案数之比。行政执法错案率指被追究行政过错的案

件数与行政执法立案数之比。

(二十二)部门预算支出:指政府部门预算的人员支出、基本公用支出以及项目支出。其中,项目支出指经财政部门核定的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类项目支出、年度预算一次性项目支出及年度预算准备金。

(二十三)财政绩效检查评价:指财政机关、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的500万元以上项目(不含基本建设项目)的财政绩效检查结果评价情况。

(二十四)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指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结果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