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

来源:伴沃教育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

宁波市中城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

围棋是传统的东方游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它是我们祖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双翼并展的智慧。

我们宁波市中城小学,是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的创立者——应昌期先生的母校。基于我们学校的围棋教育传统,我们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把围棋活动作为校本课程进行了重点开发。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的围棋教学目标系列,建立了包括学校围棋活动,围棋文化建设,家校合作活动,网络围棋活动等围棋校本课程框架,在围棋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自主合作学习、集中教学、阅读内化三大策略。

我们的围棋课题研究成果体现在:

首先,围棋活动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陶冶了学生人格情操和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韧性和毅力

其次,围棋活动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学校不但在各级各类的围棋比赛中频频获奖,培养了一批批颇具发展潜能的小棋手,他们参加各种少儿围棋比赛,曾获宁波市、浙江省、全国,乃至世界业余围棋比赛的冠军,而且通过围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声誉,近几年来学校获得市文明单位等四十余项区级以上荣誉,在宁波市内具有较大影响。

我们的研究实践还证明围棋能够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品质的智力游戏。

我们学校的围棋教育特色在于:通过构建校园围棋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浓郁的校园围棋文化氛围中受到陶冶,,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使中城小学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质量规格。

1

目 录

一、研究背景

(一)历史的根源及积淀

(二)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

(三)学校在围棋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理论依据

1、隐性课程的理论及本质特征 2、活动课程理论 3、博弈学习理论

4、儿童学习围棋是最佳年龄期 (四)研究方法

三、实践探索

(一)围棋校本课程的开发

1、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设计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趣味性和可学性 3、教学内容的建构 4、教材适用范围 (二)围棋教学的实施 1、自主合作学习策略 2、集中教学策略 3、阅读内化策略

(三)营造浓厚的围棋校园文化 1、围棋物质文化的建设 2、围棋活动文化的建设 3、围棋文化的提升 (四)开展围棋网络教学

四、研究成果

(一)围棋活动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 1、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2、陶冶了学生人格情操和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 3、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2

4、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5、培养了学生的韧性和毅力 (二)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发展 1、围棋比赛频频获奖 2、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3、家长与孩子因为围棋而一起成长

(三)实践证明围棋能够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品质的智力游戏 1、目标指向性 2、操作系列性 3、操作认知性

五、研究的体会与反思

(一)围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二)围棋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 (三)围棋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尽早教会学生数棋子以独立判断胜负 2、要推广下联棋 3、要给学生定段位 4、重视围棋活动的纪律 (四)孩子学围棋的特殊意义

结语:让学生乐在“棋”中,“棋”乐融融

附件

附件一:围棋比赛获奖情况

附件二:媒体对学校围棋教学情况的报道

附件三:博士论文:《围棋对小学生智力与学习的影响研究》 附件四:教师论文:1、《创建围棋特色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2、《学棋艺树棋品》 附件五:围棋网络学习平台

附件六:人物介绍——世界业余围棋双人赛冠军黄晨 附件七:学生体会 附件八:围棋手抄报 附件九:围棋作业本 附件十:围棋歌

附件十一:围棋校本教材(共三套)

3

让儿童在围棋活动中得到发展

宁波市中城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一)历史的根源及积淀

围棋是传统的东方游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它是我们祖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双翼并展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的伟大创造和对全人类文化的贡献之一。我校成立于1904年,具有百年历史,有慎选良师、从严治校、注重特色、全面发展的优良办学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便是一所享誉乡里的名校。尤其是学校的围棋教育,在当时更是名噪一时。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创建人应昌期先生的父亲应星耀曾在中城小学任了35年的校长,当时学校就把围棋列入课程表中,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棋、弈棋的氛围,为中城围棋文化的初步形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91年应昌期先生(图一)捐资重建母校。至此我校开展围棋教学历史具有15年之久,逐步形成了“学棋艺、悟棋道、树棋品、促智力”的校园文化,

(二)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大部分。一个学校是否发展得有特色,不取决于国家课程,甚至也不取决于地方课程,而是取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001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出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等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司函2001 7号)。据闻,复旦、南开、北师大等著名院校已将围棋列入选修课,各地有许多小学纳入正式课程,“围棋之乡”不断涌现。远在大洋彼岸,围棋也受到了西方人士的特别关注。美国不少大学都开设围棋课,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围棋是逻辑学课程的一部分;在威廉·玛丽学院,围棋是关于东方哲学的普通课程;在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围棋是东方商业课程的一部分。一些美国人认为,日本在经济、商业领域领先于美国,是因为日本人运用了围棋思维,所以要想战胜日本人,必须学会下围棋。

在这个背景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我们找到了围棋与儿童智力开发的契合点:第一, 少儿是人生的早晨,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兴奋强于抑制,好动好奇,记忆力强,模仿性强,可塑性亦强;但注意力往往不易集中,还有依赖和任性表现,思维也正处于自然发展阶段。这便是少儿的特点。第二, 围棋布阵于方格之中,黑白两子开展激烈捕杀,具有游戏性与竞争性,寓动脑于兴趣之中,极易吸引少儿的注意力。这便是围棋的魅力。

4

(三)学校在围棋上取得的显著成绩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中城小学自1991年起开展围棋教学以来,多次承办和参加省市青少年围棋比赛,并屡获佳绩。近年来,学校培养了宁波市最年轻的围棋专业棋手——黄晨(图二),该学生曾参加世界青少年业余围棋比赛,荣获亚军。1995年,学校派出围棋队员访问台湾,随后又接待台湾小棋手来访,开海峡两岸小学生围棋交流之先河(图三)。几年来的围棋教学实践还表明,围棋学得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的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有的各科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我们调查了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发现那些围棋学得好的学生,大多进了效实中学、宁波中学等省重点学校;一部分学生还进入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我校96届毕业生苏盛同学,是校围棋队高级组队员,他学棋刻苦,成绩优秀,考入效实中学后,以其在围棋队中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如鱼得水,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段中名列前茅,2000年9月,他被学校推荐保送到新加坡求学。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使中城的围棋文化底蕴日臻深厚,是中城所在地——慈城的一个响亮文化品牌(图四)。

认识到围棋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我们对围棋教学更加关注,深入研究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围棋活动的特点,请教了有关专家,自编了四册围棋教材和两册围棋辅助练习题,为有效开展围棋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要想在学生中把围棋这一活动从原来的课外活动提升为必修课,普及开来,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对于学围棋的态度。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调查时间分别是在开设围棋普及课之前和之后的一年时间。

2003年9月调查(四年级段共186人):

1、你喜欢学围棋吗?很喜欢(184人)一般(0人)不喜欢(2人)

2、课外活动的时候你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22人)有时候下围棋(11人)从不下围棋(153人)

3、在家里,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22人)有时候下围棋(35人)从不下围棋(129人)

4、你的父母或亲戚中有人会下围棋吗?有(18人)没有(168人) 5、请列举学围棋的几个好处(由学生任意列举,教师进行了归类统计):

开发智力(74人次)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情况(4人次)了解韩国和日本(2人次)告别电子游戏(0人次)可以懂得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1人次)是一种健康的娱乐(4人次) 2004年5月调查(四年级段共187人):

1、你喜欢学围棋吗?很喜欢(131人)一般(45人)不喜欢(11人)

2、课外活动的时候你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72人)有时候下围棋(101人)从不下围棋(14人)

3、在家里,你下围棋吗?经常下围棋(66人)有时候下围棋(84人)从不

5

下围棋(37人)

4、你的父母或亲戚中有人会下围棋吗?有(148人)没有(39人) 5、请列举学围棋的几个好处(由学生任意列举,教师进行了归类统计): 开发智力(174人次)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情况(122人次)了解韩国和日本(22人次)告别电子游戏(7人次)可以懂得一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156人次)是一种健康的娱乐(66人次) 两次调查表明:在四年级开设围棋普及课以后,多数学生喜欢下围棋了,但也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学生不喜欢下围棋;在学生学会下围棋之后,也自然而然地带动了围棋在学生家庭中的普及;围棋开始成为学生的业余爱好;学生也开始懂得学围棋的好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变化发生在四年级开设围棋普及课以后,在此之前,学校也通过各种围棋活动营造围棋校园文化,从而使一部分学生较早地接触到了围棋。

依据以上认识,我们把围棋作为校本课程进行重点开发。现已形成了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围棋教学目标系列,建立了包括学校围棋活动,围棋文化建设,家校合作活动,网络围棋活动等围棋校本课程框架,在围棋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集中教学、阅读内化三大策略。学校把围棋列入校本课程,通过构建校园围棋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浓郁的校园围棋文化氛围中受到陶冶,使中城小学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质量规格,让围棋伴随学生成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通过创编一套行之有效的围棋活动课教材,设置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体系、评价体系,以围棋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增长聪明与智慧;让每位学生在“学棋艺、树棋品、悟棋道”中“激创造、促素质”,以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充实人生内涵,使中城小学的毕业生具有独特的质量规格。

(二)研究目标

我们之所以开发围棋校本课程,旨在:以围棋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增长聪明与智慧;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围棋发展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用富有哲理的围棋故事、围棋格言和棋理启迪人生;用棋规、棋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围棋作为一项头脑竞技体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耐心、细致、自信、自省的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以棋会友促进乐学、合群与交往;充分挖掘与围棋有关的诗、书、画资源,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让

6

更多的学生学会下围棋以丰富课余生活。

(三)理论依据

1、隐性课程的理论及本质特征

隐性课程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它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即品德培养、作用养成、文化修养、身心培育和潜能开发。在本质上规定着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潜隐性、预期性、非智能性、非程序性等基本特征。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以围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举办传统围棋赛事等等,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围棋气氛,让每一个中城师生时时刻刻感觉到围棋的存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围棋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围棋隐性的巨大的教育功能。 2、活动课程理论

从围棋教学的本质来说,我们认为,围棋教学可划入活动课程的范围。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和指导纲要(讨论五稿)认为》: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这是我们学校开展围棋教学的直接依据。综观围棋活动,它具有活动课程的实质,即“为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促进学生情意、动作技能和认知协调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和方式”;又具有活动课程的特征,即强调“体验、整合、开放、自主”。

3、博弈学习理论

“博弈”的英文名字叫“Game Theory”,即“游戏理论”,也称“对策理论”。 “博弈”理论与围棋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博弈来自于围棋,因为每下一步棋,都要研究对策:需要筛选、比较和整合各种信息,根据具体情境采取适当而灵活的解决办法,因为围棋的每一步都是千变万化的,在棋盘面前,没有确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没有明确的唯一正确或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它迫使你迅速寻求已有的积累,作出抉择;既要遵循游戏规则,又要寻求最佳对策,达到最优战略组合,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收益。长此训练,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事物的表面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或新方案的洞察力,以及在现实情境中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知识和经验的应变水平,创造出一种动态的、非线型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儿童学习围棋是最佳年龄期

儿童阶段是学习围棋的最佳年龄期。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大脑处在高速发育之中,最适合开发智力。日本的专家曾经研究过,0--6岁的孩

7

子大脑发育为80%,而7--18岁大脑发育只增加了20%,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要重点关注,不要错过开发智力的时机。

(四)研究方法

研究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有计划地干预, 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根据需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及经验总结法。

三、实践探索

(一)围棋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学校教育里,教材是传递知识、经验、真理、价值的重要媒介,教材仍是现阶段课程的核心因素。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材的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设计与编写教材的思路大致如下:

1、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具体的导向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编排体系存在必然的联系,确定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师生进一步了解教材内容。因此,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是其整个个性的和谐发展。教学不能光指向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既要指向智力发展(掌握丰富的知识不等于智力发展),也要指向情感、意志品质、行为动机、道德、审美情操等被称作“心灵”的方面,指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等,并且要使这些方面的发展在学生的个性中和谐地结合起来。

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路,我们认为围棋活动的教学必须根据知识和技能、方法

和过程、情感态度三个维度来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上述能力素质的学生。

围棋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以围棋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增长智慧;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围棋发展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用富有哲理的围棋故事、围棋格言和棋理启迪人生;用棋规、棋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围棋作为一项头脑竞技体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耐心、细致、自信、自省的心理特征,促进心理健康;以棋会友促进乐学、合群与交往;充分挖掘与围棋有关的诗、书、画资源,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下围棋以丰富课余生活。

8

围棋课程的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 一级 1、懂得围棋的起源与规则;认识棋盘和棋子; 2、掌握棋子的生存条件,围棋着法的名称、二级 并通过吃子来激发学生对围棋的兴趣; 2、掌握三步以内的计算方法; 3、分清真眼和假眼、活棋、死棋等; 4、学会连接、切断的方法; 5、掌握围棋“围”的概念,了解围地盘的原则、间的关系。 1、培养把教师教的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2、初步的及时发现敌我缺陷,以及分析敌我双方力量的能力; 3、初步的注意力、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和想象能力。 4、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级 本知识; 2、掌握各种基础技巧,如对杀技巧、弃子的技四级 1、懂得战术方面的知识,如布局、攻、守的知识; 2、掌握下棋先后顺1、掌握简单的吃子技巧,1、掌握布局、定式等基巧、边角死活知识、攻击、序。 防守技巧等十种技巧。 3、了解比较基本的全局性知识,如急所跟大场,强跟弱之间的 关系; 4、掌握先后手知识、大小知识。 知识与技能 眼的概念和死活的概念; 3、学会简单的对杀和紧气的方法以及布局的原理; 4、逐步掌握吃子、死收官的规则。 1、培养初步的分析棋盘形势的能力; 3、具有初步的全局观活、围地、布局、中盘、方法,分清角边、中央之1、学习各种思考方法,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 2、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强全局观念和辨证观念。 1、有较强的分析形势的能力、计算能力; 2、能做到完整复盘,有较强的记忆力; 3、判断棋的大小、强弱的能力; 4、从大局出发,融会贯通地处理整局棋的能力。 2、能判断强弱、大小; 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念、计算能力。 4、培养初步的形象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5、初步的效率观念与适度原则。 1、培养初步的心理稳定性,胜不骄败不馁,谦虚谨慎的气度; 2、培养初步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 3、讲究下棋时的社交礼仪。 4、培养良好的棋风。 5、培养对围棋活动的兴趣。 6、对围棋的文化内涵的初步认识。 1、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1、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如自律、自控的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棋星故事。 5、培养对围棋文化内涵的感受力。 素质,如赢了棋不骄傲自灰心丧气,及时总结经验,迎头赶上等; 较强的竞争意识; 3、树立拼搏进取,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 2、培养初步的全局观念; 满,得意洋洋;输了棋不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取舍观、得失观,懂得有得必有失,“欲得之先予之”等道理; 3、培养交际能力. 4、通过讲解死活题培养学生较强的注意能力。 情感态度 4、能初步欣赏棋坛见闻、2、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和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趣味性和可学性

我们选择的教材内容首先必须是有效的,对学生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非常有帮助,在教学中引入最新的围棋知识与技艺;其次还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尽量使教学内容儿童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

9

性和想象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枯燥乏味引起的厌学情绪;之后还要注意内容的可学性,这含有“适宜性”的意思。我们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和力所能及的活动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与学生已有的围棋知识水平有关联。

3、教学内容的建构

在确立围棋校本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构筑了围棋教学内容的框架(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围棋校本课程包括围棋教学活动、围棋文化建设、网络围棋活动、家校合作活动和社区活动。

围 棋教 学活 动围棋文化建设 围棋校本课程框架 家校合作活动网络围棋活动 围棋教学包括:故事轶闻篇、黑白文艺篇、棋道育人篇、棋理事理篇、围棋大家谈、世界风云篇。黑白文艺篇包括围棋小百科、围棋历史及棋艺学习;故事轶闻篇包括围棋成语故事、棋人介绍、棋人故事。围棋大家谈包括家长谈围棋、教师看围棋、学生眼中的围棋及名人手下的围棋。

围棋教学内容 黑白文艺篇棋道育人篇故事轶闻篇棋理事理篇围棋大家谈世界风云篇网络围棋篇 10

4、教材适用范围

我们在四年级开设围棋必修课,这是一种文化奠基。之所以选择在四年级,是因为在校园围棋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学生早已经学会了下围棋,此时再开设围棋普及课,教师只需要进行一些技艺上的点拨,就能事半功倍,使学生的棋艺产生一次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四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更好地进行有关围棋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了。因此,我们开发的教材限于四年级使用。

(二)围棋教学的实施

我们采用“活页教材”的形式,不是以教材指导活动,而是以活动选择教材,从活动出发来使用教材,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就使用相应的教材。教师在进行围棋教学时,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注重对棋局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围棋基本知识,最终达到“弈棋增智”的目的。主要教学策略有:

1、自主合作学习策略

我们认识到,围棋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首先是一项游戏,它不适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应该以活动为主,以授课为辅,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电视、书刊、向周围人求教等多种途径自学围棋,甚至可能无师自通。

比如《吃子练习与吃子着法 (一)》、《中国围棋规则摘要(一)》、《技艺指导——戏说围棋十诀》等,可以为学生自学棋艺提供材料。

吃子练习与吃子着法 (一)

在同学们学会了围棋的一些基础知识后,我们现在可以学习大家都想学的吃子方法了,的确吃子是很有意思的,很有兴趣的。下面重点给同学们讲三种吃子着法。

例题:1-6题,黑先

1 抱吃

1-2正解 2 门吃

2-2正解 3 双吃

3-2正解

1题的白子有A、B两个打吃,在B处打吃,白A长跑了。而在A位打吃白只

能走B,还是被吃。这叫抱吃。

2题有A、B两个打吃,在B处打吃,白A粘就跑了。而在A位打吃白只能走B,还是被吃。这叫门吃。

3题3个有A、B、C打吃,但走A、B都不能吃住,只有走C位同时双打吃,

11

白棋A、B只能跑走其一,黑A、B可得其一。这叫双吃。

4 双吃

5门吃

5-2 正解 6 抱吃

6-2正解

双吃:在我们下一个子后,同时使对方两个子或两部分棋子被打吃。如图 1。

门吃:在对方长一子的地方,两边各有一子,对方长一子又不长气,还是一气吃,是门吃。如图 2。

抱吃:在对方长一子的地方,迎面有一子,对方长一子又不长气,还是一气吃,是报吃。如图 3。

注意: 门吃和双吃的区别是:门吃的前方没子,而是两边有子等着。报吃是前方有子等着。

门吃和双吃的相同是:门吃和报吃出现后,对方的棋子就跑不了了。

在学会吃子后,大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人走一手,结果却不一样:有的吃子,有的被吃。

同时,我们还编写了围棋活动的规章制度,以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依法”管理和学习,为管理活动提供依据。比如《弈德》的自主学习。

弈 德

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手再拿子、不应抓子、翻打或玩弄棋子。 5.下棋时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拍子。 6.尽量不要推子。 7.落子无悔。

8.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更不应边评边弈。 9.对局时不应吃东西,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

10.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 11.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12.对局时,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 13. “胜固欣然、败亦喜”。局后,双方应复盘研究,切磋棋艺,谦逊待人,增进友谊。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

14.对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

在自主学习中,棋力高的学生主动教棋力差的学生,使孩子之间形成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风气;长期坚持做死活手筋练习,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建立学生围棋学习小组相互切磋;当小老师,教家长下围棋;向身边的围棋高手

12

请教,以棋会友;推广围棋的四人下法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围棋等级分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这样在围棋活动中不仅进行了智力开发,也进行了礼仪规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图五:下联棋培养团队精神)

2、集中教学策略

教学生下围棋,首先应该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最初的启蒙,然后进行大量的长期的实战练习,这其间主要采用活动式教学而非满堂灌的形式。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围棋基础,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棋艺,并加深对围棋文化的感悟,此时就需要再次采取集中授课(图六:教练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点拨。教师应抓住关键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使围棋成为学生的终生爱好。

在集中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来选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以下是一份教师在集体授课时的讲稿。

课外指导——提高胜率的奥秘

同学们在对弈时,都希望自己的胜率有所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对弈时的胜率呢?棋力加上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提高胜率的唯一方法。

棋力的高与低,是能否提高胜率的基础。对弈时,如果和对方,在棋力上存在着较大差距,那么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重棋力的训练,培养良好的大局观和对弈技巧。在棋力训练时,要努力勤奋,做到长期坚持不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相信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能获取成功。

提高棋力的方法一般有:(1)做死活手筋的练习:经常做死活手筋可以加强我们的计算能力,发现棋形缺陷的敏锐的观察能力。(2)打谱: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棋谱。如中盘水平欠缺的,可看一些“力战型”棋手的对局。布局的思路不够开阔的,可以看一些名家的布局构思。达到吸收他人长处,为己所用的目的。(3)实战练习:只有更多的实战对弈,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这样才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解决问题,提高棋力。

在双方棋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一个好的心态,是左右整盘棋胜负的关键。(1)不要畏惧对手:有的同学见到对手名气大,段位高,还没对弈时就已经无信心了,那么胜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就要求我们,不管碰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要有一股“舍我其谁”的锐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是最棒的,只有对自己有了自信,才能使自己的棋艺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2)遇到不利的局面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相信对手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有沉着,只有冷静,才会在对方出现失误时,抓住对方的毛病,才有可能挽回不利的局面,甚至夺取

13

最后的胜利。如果心情急躁,急于把不利的局面扳回,那么就容易出现过分的招法(无理棋),就会被对方抓住机会反击,失败也会更早的降临。(3):即使在棋艺上双方有着一定的差距,也要有“永不言弃”的斗志。棋输了不要紧,只要弈出自己的水平,学到对手好的弈棋手法,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即可。

3、阅读内化策略

学棋艺主要靠教学和实战练习,而悟棋道还可以通过阅读内化的办法。学围棋的孩子会越来越多,但不学围棋的孩子数量也很多,围棋并不能成为所有学生的共同爱好。但是,阅读的兴趣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因此围棋文化的启蒙也可以利用阅读内化这一条有效途径。比如《棋心 禅心系列之三——棋子的效率》等小故事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

棋心 禅心系列之三——棋子的效率

有一位商人,想考考他的三个儿子,看看谁最能干。他交给每个儿子十块钱去买一种东西,要求能把一间空房子装满。结果,老大买来一棵大树,装满了大半个房子;老二买来一大堆稻草,把房子塞得满满的;老三呢,买了几支蜡烛,等天一黑,烛光照亮了整个房子。老大、老二的办法好比是下棋走愚形,费力不讨好。商人觉得,还是老三最有办法,你说呢?

棋子力量的大小,并不取决于棋子数量的多寡,而在于是否把它们的力量施展出来。

再比如有关围棋的诗词对于学生的围棋文化启蒙也很有意义,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古人对弈的情景以及对围棋的一种文化情结。如:

《围棋诗词选》

唐.白居易 登观音台望城卷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唐.白居易 池上二绝之一(又见《佩文斋咏物诗选》) 山僧对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唐.杜牧 送国手王逢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猛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消。 唐.杜牧 重送国手王逢

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雨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唐.子兰 观棋

拂局尽消时,能因长路迟。点头初得计,格手待无疑。

寂默亲遗景,凝神入过思。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元.王恽 题谢太傅弈棋图

胜负胸中料已明,又从堂上出奇兵。怡然一笑楸枰里,未碍东山是矫情。

14

(三) 营造浓厚的围棋校园文化 1、围棋物质文化的建设

围棋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目前有专职围棋教练两名,兼职的围棋教练数名;大多数教师能下围棋,在全校内形成浓厚的学棋弈棋氛围。学校还聘请了中国棋院的陈祖德先生作为顾问(图七),定期来校指导;另外,学校有专用围棋教室两间,面积达80多平方米,精致的棋具(棋桌、棋盘、棋子)近两百套,学校还每年拨出数万元的经费用于围棋教学活动,奖励棋艺出色的小棋手。这一切为学校开展围棋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建立校园围棋文化长廊,把编写的围棋手抄报、黑板报,创作的围棋题材的书画作品陈列在文化长廊中,布置校园围棋雕塑,添置各种围棋教学硬件设施,设立班级“围棋一角”等,不断优化学习围棋的外在环境。(图八与图九)

2、围棋活动文化的的建设

开展全校性的围棋文化活动。如围棋手抄报展评活动、“学习围棋,激励人生”的主题演讲比赛、围棋名人故事会、编写围棋儿歌、创作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舞蹈作品等等;开辟围棋宣传阵地,如在宣传橱窗中设立“围棋天地”栏目,宣传棋界名人的轶事,目前世界围棋名人排行榜或是“每周一题”等,内容定期更换,力求使全体学生喜闻乐见;在《红领巾广播站》中开设“围棋之窗”小栏目等等。

举行定期的围棋传统赛事。如“中城百人围棋赛”、“中城围棋十强赛”等等。承办省应氏杯少儿围棋邀请赛及省育苗工程围棋赛等大型赛事。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在班队活动这个时间段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进行围棋知识竞赛、比赛制作围棋手抄报、黑板报的围棋小百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围棋了解的兴趣。有关围棋知识的竞赛比如:

围棋是谁发明的呢?

相传围棋由尧帝发明,为了教导其子丹朱思考与礼仪,是中国最早的智能游戏。

唐朝时,由日本右大臣吉备真备至中国学习回国,日本大为风行,于公元1612年由政府赞助成立围棋四大门派,俸禄给予各门派职业棋士,让其专心研究棋艺参加比赛。后传至韩国,韩国人更为热爱围棋,近年来出现一位围棋世界超级冠军-李昌镐,被韩国人视为国宝,全国为之疯狂。

围棋为什么还叫“烂柯”呢?

15

“烂柯”的说法来自传说故事,柯为斧头,烂柯指烂掉的斧头。

晋朝樵夫王质一日上山砍柴,巧遇仙人对弈,他上前观棋局,仙人赠其枣子,王质吃了身心舒畅。天黑王质回家,发现山中观棋半日,家中已过50年,手中斧头也已锈烂,从此,人将此山称为“烂柯山”。围棋也称为“烂柯”,此为“烂柯”由来。

为什么围棋还叫做“手谈”呢?

围棋是动脑不动嘴的游戏,在对局的过程之中,安静思考互相呼应,在两个人的斗智应对时候,必须有正确的观察与判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高手过招,风起云涌,激烈对战,胜负起伏,心中波涛不定,但仍是无声的一局棋。

围棋被称为“手谈”,外表平静虚无,实则走过千山万水,为东方文化千年流传至今的智能游戏。

棋子要怎样拿才好看呢?

棋子的拿法不是用捏也不是用抓而是用夹的才对。用你的食指跟中指一起合作来夹,中指在上食指在下,稍微出一点力气,再指尖夹住棋子,四平八稳落下,气势与力道十足。

也许你的棋力很弱,但夹的好看吓一吓对手也不错喔!

不过根据观察结果……一般夹棋架式很好的小棋手棋力也都会不错,我想可能是因为经过思考然后落下去的棋子,都会体现出信心与气魄,当然也会是一手好棋。

在班队围棋活动中,我们规定全校各个班级都要有围棋活动计划,并在校园网上公布。这些活动包括:举办各级各类围棋比赛,如班级友谊赛,百人围棋比赛,并让学生担任围棋比赛的服务员、宣传员、讲解员、裁判员;开展以围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如知识竞赛、解题比赛等;搜集围棋故事、棋手资料进行广播宣传;编写围棋手抄报、黑板报,创作围棋题材的书画作品;采访小棋手和围棋名人,写成围棋新闻报道向各媒体投稿进行社会宣传等等。(图十至图十三)

3、围棋文化的提升

建立中城小学业余棋社。我们利用学校的两间围棋专用教室建立中城小学业余棋社,向全体学生开放,平时有教练指导。不论学生的棋力如何,在下完棋后有不解之处,都可以向教练请教。我们看到,社会上的一些棋牌室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在吵杂的环境里,有人打牌甚至赌博,室内烟雾弥漫,更给鱼龙混杂的感觉。而学校的业余棋社,拥有健康幽雅舒适的学棋环境,在此,大家以棋会友、增进棋艺,共享围棋乐园(图十四)。

建立校内考级制度。小棋手分为★级小棋手(入门水平)、★★级小棋手(业余

16

初级)、★★★级小棋手(业余中级以上)三级。有五局及以上对局记录,通过入门考试,授予★级小棋手标志;战胜五名及以上★级小棋手,通过初级考试,授予★★级小棋手标志(图十五: 小棋手标志),依此类推。小棋手标志每于学生集会时颁发。我们定期对学生的棋艺水平进行考级(见附件十四),通过考级的学生授予星级标志。为指导学生开展围棋活动,我们还把教师学围棋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内容,目前,每班的班主任都已学会了下围棋,并能组织本班学生举办小规模的围棋比赛。

完善“中城小学围棋业余训练基地”。我们在围棋教学上形成四个层次: ①每周一、三、四、五中午开设三个围棋初级班,以一、二学生为主,自愿报名参加,目前有学生100多人。(图十六、十七 )

② 每周二、四下午,开设围棋中级班 。(图十八) ③每周一、三、五下午开设围棋提高班。 (图十九)

(四)开展围棋网络教学

①成为围棋网上对弈的注册棋手。

中城小学注册小棋手如:zcxx1d01、zcxx1d02分别为中城小学业余一段水平的小棋手01和02号,zcxx1k01、zcxx1k02分别为中城小学业余一级水平的小棋手01和02号,依此类推,目前我校有业余二级以上水平的网上注册棋手60余名,最高级别为业余五段。如网上注册小棋手的档案: 103班:马悦涛zc103myt 203班:甘成峰zc203gcf 204班:林嘉凯zc204ljk 302班:周 磊zc302zl 403班:王润聪zc403wrc 603班:罗啸超zc603lxc 403班:汪雨博zc103wyb 503班:励嘉道zc203ljd 504班:向 栋zc204xd 602班:陆润璋zc302lrz 601班:郑志浩zc601zzh 602班:李可卉zc602lkh ②以电脑光盘和网上题库为训练平台,练习围棋基本功。

如http://weiqi.tom.com/hubo/sihuoying-all.htm 《棋圣道场》网上围棋题库;

http://lzgo.6to23.com/ (《梁志围棋教室》习题库) ③学习使用电脑围棋软件,从“网上课堂”围棋知识。

如:a.新浪网围棋对弈软件的下载和安装、中国围棋网对弈软件的下载和安装(http://www.go-edu.net/ 《中国大学生围棋网》) b. 进入“网上课堂”学习,如:《棋圣道场》网上课堂(http://weiqi.tom.com/secondary/wskt/wskt_index.htm) c.收看网上赛事直播,如http://gogame.263.net/《263围棋网》

17

④举办远程网络围棋比赛。

在宁波城区和慈城两地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家校之间、兄弟学校之间进行远程网络围棋对弈和比赛。

⑤制作学校围棋网页,编写围棋电子课本。

如:http://www.jbedu.org/zcxx/teseweb/weiqi/index.htm(《小学围棋文化读本电子版》)

⑥从网上搜集围棋文章、图片资源,制作宣传品。如学生围棋网页作品,如http://www.jbedu.org/zcxx/weiqi/family-index.htm(《家园》),撰写围棋征文,制作课件等等。(图二十:学生电脑围棋作品)

四、研究成果

(一)围棋活动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

围棋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心理活动的多方面发展,不仅包括认识过程,而且包括意志和情感。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也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各方面。它丰富的育人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2005年有关研究人员对我校开展围棋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影响作了相关的测试。、研究选择我校(中城小学)作为实验学校,对照组为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以及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庄桥中心小学的特色是排球。中城小学与庄桥中心小学在宁波市江北区的影响相当,招生情况基本一致,地域十分接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宁波市实验小学为市教育局直属小学, 招生经过仔细选择,开展小班化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也居宁波市小学的前列。选择该校作为更高层次的比较。(具体方法见附件“围棋对小学生智力与学习的影响研究”)

表1 三所小学一年级90名学生瑞文高级推理测验结果

被试 n M+SD t12 t13 sig12 sig13 实验组1 30 4.9000+2.2947 -.457 -4.193 .650 .000 对照组1 30 5.1667+2.2296 对照组2 30 7.6333+2.7353 从表中可知,中城小学的学生在智力发展的起点上与庄桥中心小学一致,而明显不如实验小学的学生。

表2 实验组2与对照组3、4GITC测验各项目智商分数的t检验结果

测验项目 实验组2 对照组3 对照组4 t23 t24 sig23 sig24 M+SD(n=48) M+SD(n=48) M+SD(n=48) 常识 13.333+3.669 10.479+3.209 13.750+3.698 4.057 -.554 .000 .581 18

辨异 11.688+3.314 10.833+2.927 12.417+2.500 1.338 -.1.217 .184 .227 类同 12.771+2.998 11.563+2.592 11.188+3.360 2.112 2.438 .037 .017 排列 11.167+3.090 9.833+2.978 11.521+2.658 2.153 -.602 .034 .549 算术 12.729+3.023 11.125+3.547 13.375+3.246 2.385 -1.009 .019 .316 空间 10.730+3.002 8.708+2.895 10.458+3.300 3.357 .421 .001 .675 理解 14.250+3.166 11.292+3.169 13.875+3.313 4.576 .576 .000 .566 译码 11.396+2.533 9.730+2.285 11.521+2.510 3.385 -.243 .001 .809 词汇 12.917+3.293 11.771+3.321 13.792+2.946 1.697 -1.372 .093 .173 拼配 11.125+3.200 10.292+3.209 12.021+3.455 1.274 -1.318 .206 .191 语言智商 119.771+14.742 111.563+16.279 121.292+15.795 2.589 -.488 .011 .627 操作智商 109.104+14.118 102.104+16.453 111.625+13.376 2.237 -.898 .028 .371 总体智商 116.667+14.625 108.229+17.288 118.479+15.285 2.582 -.594 .011 .554 表2说明, 在一年级智力发展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中城小学的学生在五、六年

级却显著高于庄桥中心小学,究其原因,围棋的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这两所小学在地域、师资、生源、规模、学校环境等都很相似。而同实验小学学生的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分析,在一年级时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到高年级时没有差异,这样的智力发展是围棋活动带来的。

研究结果说明,学生经常从事围棋活动既能促进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体智商的良好发展,也能促进智力的结构内容如GITC测验中常识、类同、排列、算术、空间、理解、译码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开掘了学生的洞察力,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从训练学生的智力素质来说,无疑围棋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虽然下围棋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但古人称之为手谈,说明围棋也具有交流的功能,因此能促进语言智商的发展。围棋以图形为认知表象,通过对布局的思考、中盘的决策以及官子的选择,经过不断地分析与综合,能较好地训练人的思维,从而促进非语言智商的发展。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条良好途径,有条件的学校是可以选择围棋这种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的。

① 学习围棋的学生成绩普遍比较好,数学尤为突出。

表3 围棋队学生与其他三组被试语文、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实验组3 对照组2 对照组3 实验组2

M+SD(n=24) M+SD(n=48) M+SD(n=48) M+SD(n=48) 语文成绩 93.167+4.072 81.104+10.173 90.146+5.950 84.354+10.856 数学成绩 97.292+2.820 79.229+16.362 90.563+8.718 87.042+14.419

表4 学习围棋的时间与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检验结果

语文成绩r (n=24) sig 数学成绩r(n=24) sig 学习围棋的时间 -.176 .411 .483 .017

19

将实验组3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同其他三组被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语文成绩t值分别为5.574(P<.001)、3.833(P<.001)、2.235(P<.05),数学成绩的t值分别为5.530(P<.001)、3.438(P<.005)、3.675(P<.001)。由于上学期期末考试五、六年级的试卷是宁波市区的小学都统一的,这样的成绩是具有可比性的,T检验的结果表明围棋队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数学成绩特别突出,说明围棋对学生的学习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验证了马诤的观点:学习围棋的学生成绩普遍比较好,数学尤为突出。

结果表明,学习围棋的时间与语文成绩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数学成绩则存在.05水平的显著相关。围棋的思维方式与数学学习有相通之处,如苏尚云指出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变化的科学,围棋则探讨数与形变化的技巧。

② 学生从事围棋活动不仅不影响学习成绩,反而能提高学习成绩

表5 围棋队学生与其他三组被试语文、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实验组3 对照组2 对照组3 实验组2

M+SD(n=24) M+SD(n=48) M+SD(n=48) M+SD(n=48) 语文成绩 93.167+4.072 81.104+10.173 90.146+5.950 84.354+10.856 数学成绩 97.292+2.820 79.229+16.362 90.563+8.718 87.042+14.419 结果表明从事教练指导下的围棋活动,没有使学生的成绩因为在围棋方面的时间付出而影响学习成绩,反而更能促进成绩的提高。表3的结果说明围棋队的学生智商水平并没有比该校其他学生更胜一筹,但成绩的差异却是明显的,其原因是围棋队学生接受比较规范和持久的训练,除了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忍耐挫折的能力、自尊心、成就动机水平、情绪的稳定性等人格特点以及注意的品质也得到更好的发展。

调查研究证明:学棋的少儿一般学习成绩都较好,不仅数学成绩好,而且语文读写成绩也好。他们解题思路宽,计算步骤清楚、有序,计算的准确性高。写起作文来,也思路顺畅、层次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

2、陶冶了学生人格情操和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

从广义上的作用来说,围棋这种竞赛对青少年社会心理的形成和完善有积极作用。最近发表的国外心理学家的科学报告表明,在平等的条件在遵守各项规则的前提下展开的游戏和竞赛,对刚从家庭这一小环境走向社会这一大环境的青少年,在社会心理的形成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家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单个少年儿童个体和其他个体间的接触机会较少,所以,现有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出自私、任性、凡事以我为中心、不合群等诸种习性。这种现象已为社会学家和家长们深切关注,并积极寻求解决、改善的办法。围棋这种条件对等、规则明确的竞赛活动,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纪律的习惯打消优越感,增强自信心和求胜心。这对少年儿童正常社会心理的形成,在社会大环境中正确处理人与人间的关系以及在事业上的自信、追求和竞争等方面都

20

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下围棋要讲究棋品,一个棋品不佳的棋手,难为大家所容。优秀的棋品,要求下棋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作风顽强,意志坚定。尊重对手,服从裁判,胜不骄、败不馁。这些良好的棋品对好品德的形成无疑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围棋比赛是规则范围内的竞争,如对弈过程要“落子无悔”、“观棋不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下围棋应讲究礼仪,如棋手在对弈正式开始之前要相互寒暄致意,对局中要保持谦让的姿态,取子、认输都讲究规范,这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是力图使学生能自知、自信、自控、自律、自强,情绪稳定,承受力强,意志坚定等。而围棋教学对这几方面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

经常下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急躁和优柔寡断的不良性情,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毅力和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学生复盘探讨时,或多或少能使学生接受经验教训,理解胜负之因除技艺之外的意志、毅力、情绪等因素,从而逐步弥补改正之,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境界。

经常下棋会使人在待人接物上言行得体大方,同时也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意志及毅力的培育,反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培育,以及沉着、冷静的个性,自我控制能力、判断能力、临场应急指挥能力的培育。学下围棋的过程就是学会做人的过程。长期下围棋,能重塑儿童的性格,以静制动达到人格、才能、心智的和谐发展。

3、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围棋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项目中的一朵奇葩。在现代社会可以算是体育竞技项目,学校可以把它作为教育载体,引导学生用中华体育精神激励自己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奋进。如果忽视对学生竞争意识和勇敢精神的培养,就将减弱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是一致的——“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我们也可以通过围棋比赛教育学生用平常心对待胜负,懂得一切比赛都不仅仅只有胜负,还包含着“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围棋也有利于精神健康,精神医学专家认为下围棋可以把人们从日常繁杂的工作和学习中解脱出来,作为一种宣泄,维护身心健康。2001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等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这就为围棋进课堂提供了新的契机。

4、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国画大师黄宾虹说中国艺术本是无不相通的,“虽音乐、博弈(围棋),亦有与图画相通之处”。围棋是一门历史悠久、魅力无穷的东方艺术,具有诗歌的意境、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而它那美妙无穷的变化更令人叹为观止。自古以来,诗人们把围棋所蕴涵的美感转化为诗句,将棋妙和诗妙联系起来,再加上数量众多的围棋文献和围棋书画作品,生动地说明了围棋和中国古代文化的血肉联系。

21

和琴、书、画一样,围棋是受到文人雅士赞赏的高雅艺术,合称琴棋书画,都可以用来修身养性,装点美的生活。围棋所蕴涵的哲理能激发出人们的灵感火花,使围棋这一门艺术更具有了智慧之美。下围棋的过程也讲究美感,棋盘上出现愚形被认为是不美的,如果棋型不美就意味着效率不高,必然要影响胜负。

5、培养了学生的韧性和毅力

感情脆弱是孩子的特点之一,对于如何让他们在感情上得到锻炼,不但能够坦然地面对成功,而且能平静地接受失败,是许多家长关注的事情。现在的家长,总是想尽办法把孩子引向成功。对于(如何)让孩子接受失败,并能从失败中重新奋起,既缺乏思想上的认识性,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而围棋恰好能起到这个作用。

一盘棋总是有胜负的。胜利的一方得到成功的喜悦,而失败的一方,必须接受失败的现实。孩子对于自己苦心经营的一盘棋,以失败而结束,感情上是很痛苦的。因为他是为了获胜而开始的,最后以失败告终,已经背离预期目的。这情感上的落差,必须自己承受。往往在比赛中,输棋的孩子会哇哇大哭,就是感情不能承受的表现。哭过以后,教练会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失败的技术原因,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鼓励,而孩子自己也会进行反思。根据观察,这种反思往往进行得非常深刻——一定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围棋是孩子的爱好,他还会继续下棋,还会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还会不断地得到胜利和失败。也就是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喜悦和沮丧两种情绪的不断交替,使孩子逐渐在感情上成熟起来。知道了做一件事总会有两种结果——成功和失败,而且这一切都是暂时的,这次的成功不能保证以后永远成功,暂时的失败也不能判定以后永远失败。这种情感上的韧性和毅力品质的培养,应该是围棋特有的功能之一。

(二)促进了学校整体的发展

1、围棋比赛频频获奖 2、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学校里,教师学围棋、谈围棋、比围棋氛围日渐浓郁,围棋与人生、围棋与教学、围棋与生活成了教师不断感悟和实践的主题,围棋精髓引领下的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近3年来学校取得一些成绩:中国棋院全国棋类课题实验学校;全国经典诗文诵读经典学校;浙江省育苗工程成员单位;浙江省围棋育苗工程基地;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宁波市首批艺术教学特色学校;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宁波市首批现代化建设达纲学校;宁波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宁波市绿色学校;宁波市首批特色创建学校。华东地区纵横码比赛中连续四届获得冠军;每年有二百余人次通过艺术类考级;江北区田径运动会连续几届前三名。教师撰写的50余篇教学论文在省、市各级教育系统获奖;一名教师获省优秀教师;一名教师获省优秀辅导员;二名教师获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一名教师获宁波市“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二名教师的课件和教案获

22

全国综合课一等奖;被评为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达二十余人次。 3、家长与孩子因为围棋而一起成长

下面是两位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学棋的感想: (一)汪雨博家长 发表于《宁波晚报》

我的孩子学棋两年了,在这期间有高潮也有低潮,诚如苏东坡所说“胜故欣然,败亦可喜”,毕竟人生是一连串的学习过程,有失败的经验,才能体会成功的甘甜。而且自己的蛋壳要靠自己来啄破,围棋技艺上的瓶颈有老师的指导,观念上的瓶颈则藉由日常生活的进退应对来体会。

棋有棋理,正如人生行为处事也要依理而行。棋理我不懂,但孩子会教我,人生的事,孩子涉世未深,但是我有经验,从子的连结体会团结合作;从子的效率,甚至布局,攻杀之中体会恰如其分,不能太过或不足;从官子体会求取最大效益的必要性;从做眼求活,体会凡物必有所本;从手顺体会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所以要知所先后的道理……

(二)黄晨家长 发表于第二期《中城之友》

和孩子一起在黑白世界里畅游已经有五年了,从大班开始直到现在他在中城小学读四年级。围棋让我们父子俩的感情更深了,围棋让我的孩子更加有定力,更加有信心。

围棋的型态林林总总,千变万化,有如魔术方块在平面的棋盘上平移旋转,每一个着手背后都有一个细密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小玩怡情,也可以深究炼性。 随着孩子在棋艺上的进步,专注力也更加提升,连带的对于学校课业也更有效率了。对孩子而言,人生是漫长而多变的,我无法陪伴他一辈子,只希望孩子能藉由棋局提早体验人生,领悟人生。

(三)实践证明围棋能够作为一种提高心理品质的智力游戏

围棋是中国最早的智能游戏,流传至今并且影响力扩展到西方国家,这足以说明围棋的魅力。从我们教育的角度来说,它对于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但促进智力的发展,增加智慧,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那么这样一种小小的游戏何以有如此大的魔力,又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呢?我们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研究围棋首先就要了解围棋的本质特点,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重视全局;2)重视不同棋子间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3)重视地域和势力的平衡。下围棋是一个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合一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思维过程,特别是形象思维。这个思维过程也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为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奥秘无穷的思维世界,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解决在学习中是最高级的,对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来说,更需要人们集中力量研究如何使用这些新的知识去解决社会新的问题。无论何种问题都具有三个特征,即着手解决问题的初始状态、希望达到

23

的目标状态和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认知操作。学生下棋的过程就是遇到并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即下棋就是一个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

同人类其它任何活动一样,解决问题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解决问题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它是以目标定向的,旨在求得问题的答案。围棋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从落子布阵中取得优势直至胜利。 2、操作系列性

在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充满了一系列操作,只有单一的操作不能构成问题解决的过程。在下棋过程中,对局双方互相围攻,棋手以序盘布局,中盘搏杀,直到终盘收官,都必须随时审时度势,周密操算,这就是一个连续的操作过程。 3、操作认知性

具备了目标指向性和操作系列性还不是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一系列的操作必须具备重要的认知成分,不能把缺少操作的认知性的活动看作问题解决活动。在下棋的过程中,棋手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内或认知系统内“运筹帷幄”,分析全局形势,考虑自己如何落子,对方又会如何反应等等,这些都是认知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三个特性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统一起来的。在对问题理解后,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指向性,为了达到指向的目标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产生目标指向性是问题解决的前提,进行一系列认知操作是解决问题的条件。 围棋是一项智慧与谋略较量的艺术。棋局变化无穷,我国古代就有“围棋千古无同棋”之说。它不仅在发展思维能力方面得天独厚,而且在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上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望尘莫及的,而创造力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表现。我们已经知道下棋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可以划分为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问题的表征

问题的表征阶段也就是对问题进行分析理解的阶段。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解题者要把问题空间即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认知操作转换到大脑中的短时记忆中,也就是对组成问题空间的种种条件、对象、目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等进行编码,建立表征。表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是语义的也可以是形象的;既可以在头脑中编码,也可以依靠其他手段来编码(以克服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

在下棋的过程中,这个阶段也就是在棋局开始后,棋手开始分析对局双方的形势,对于自己可能会面临怎么样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全局的分析与把握。

24

人在感受一盘棋时,总是首先综观全局,对全局有了大致印象。当一位棋手走近一盘棋时,全局在霎那间落入他的眼中,而不是注视每一个棋子。当他具体计算某一个局部的死活时,他的目光缩小到这一局部,但这一局部的整体是同一时刻被其思考的。也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忽略不重要的细节。同时也要分析对手的心理,分析是对方可能会占优势还是自己可能会占优势。根据分析考虑自己可能会采用那些策略等等。这时棋手充分运用形象思维,表征的形式是表象的,是在头脑中进行编码的。

问题的表征首先在于对问题的分析,即弄清问题的性质,发现问题空间中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问题的关键。问题表征的过程是一个剔除无关信息,保存有关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使问题逐渐明朗化的过程。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与监控

当对问题建立起表征后,就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了。制定计划就是从广阔的问题空间中搜索出能达到目标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搜索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关的信息。在搜索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过去解决同类问题的办法,那么利用这种办法就可能成功地解决当前的问题,在另外的情况下,可能要建构新的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就下棋来说,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决定如何下的过程。比如说第一步,一方棋手对每个棋子可能会有几种移动的方法。接着,对手走一步改变棋盘上的位置。第一位棋手再选择一步。这样一直下到结束。制定计划也需要从全局出发,分析棋局总体状况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决定是用保守的策略还是冒险的策略。如果自己已处于优势,就应该稳扎稳打,以守为攻,巩固已有的优势。如果自己已处于劣势,就应该走一些险棋,说不定会峰回路转。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在每一个选择点上都有的各种可能的通路,而且在考虑某一步棋的时候要也要考虑到接下去的几步棋,因为每一步棋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方会如何应对,根据对方的落子再来考虑和选择应对之招。遇到的情况可能是熟悉的,也可能是第一次碰到。这是一个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合一的过程。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棋手在每一次落子前都会反思自己这样落子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这样落子的合理性,这是对自己的意识的监控。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这种个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意识监控称为反省认知,它是构成智力的最重要成分之一。这种反省认知水平的高低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棋手的优劣。 第三阶段,执行计划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到实际中去的过程,就是执行计划的过程。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案只包含几个可以具体计算出来的步骤,计划就会很快得到执行。在下棋中执行计划就是落子。不过下围棋的过程中不仅条件——行动本身复杂,而且每执行一步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可以这么说,下围棋的过程其实是上述三个步骤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

25

在下棋之前棋手不可能预测到所有的问题,每下一个子都有可能碰到问题,所以就需要不断进行问题的表征、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计划并执行计划。 第四阶段,检验结果与总结反思

对执行计划的结果必须给予评价或检验,这个过程也是反馈过程。解决问题者把问题的答案同开始时的问题表征相匹配,如果利用操作使问题的初始状态转变成了最终的目标状态,问题决计就是成功的。如果通过检验可能发现结论使万的,这就要返回来修订计划,甚至摒弃原来的家华,采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下棋中,检验结果很简单,因为下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从棋盘上看出结果,就是一方胜利另一方败北。对棋手来说,或许最重要的是复盘而不是结果,就是研究下棋的整个过程,对整局棋进行总结反思,分析整盘棋的得失所在。从第一步开始看看自己哪一步走的比较精彩,哪一步失误了,为什么会失误,如果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也是棋手的反省认知,只不过是在棋局结束后对整盘棋的反省认知,这对棋手棋艺的提高很有帮助。

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问题解决的过程。由于下棋的过程中棋手可能不断会碰到问题,因此,下棋的过程是迂回曲折的而不是线性发展的。

五、研究的体会与反思

(一)围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学生的智力是影响棋艺进步速度的主要因素,围棋训练又全面地促进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围棋教学开展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训练计划与手段应有针对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智力并非是影响棋艺的唯一因素,在低年龄和才开始学棋的学生中,普通知识的增长和持之以恒的训练是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孩子的动机、兴趣、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和一些社会因素有时往往是影响棋艺进步速度更为重要的因素,因此也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社会背景等状况。相应地,在围棋教学的过程中孩子的诸多非认知领域的品质也得以发展。学生已有的基础影响着围棋教学,而围棋教学的有效与否又影响着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认清两者的关系显得相当重要。

(二)围棋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

个人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是构成智力的最总要成分。认知策略是从认知能力中专门区分出来的,它由人们所掌握的关于如何学习、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知识构成。前面提到的技艺指导——戏说围棋十诀中的这些方法都是一些认知策略。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即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研究表明,学生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都可以通过系统而长期的教学得到改善。下棋的过程中棋手随时审时度势,周密操算,反思自己每一步棋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下,最后复盘的过程更是为棋手提供了一个反省认知的良好机会。优秀棋手的下棋过程始终处于自己的意识的监控之下。在围棋教学中,

26

随时都有时机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

(三)围棋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尽早教会学生数棋子以独立判断胜负。围棋的胜负和象棋、军棋的胜负不同,低段学生往往不能独立判断输赢,这就影响了学生自主学围棋,所以教师要尽早教会学生数子。在小棋盘上,可以先学一个一个数子,不考虑贴目规则,谁的棋子多谁就获胜。学会自己数子,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因此也更具有锻炼价值。

2、要推广下联棋。可以让学生四个人下一盘围棋,两人执黑,两人执白,轮流落子。两个人下围棋,胜负完全取决于个人实力,而下联棋除了个人实力,还需要配合默契,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要求学生懂得“观棋不语”的前提下,也可以提倡小老师教棋,就是先取得对局双方一致同意,随后旁观者也可以在一旁指点,这样既可以活跃气氛,也有利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要给学生定段位。全班学生一起下围棋时,可以规定谁获胜谁就获得两颗小红花,落败的得一颗。以后学生下围棋就按照小红花数量去找适合自己的对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准适合自己的对手,并都有可能通过努力取得胜利,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孩子学围棋的特殊意义

人们常说宁波人头脑灵活,善于机变,崇实务实,敢于创新。而与这些优点并存的缺点也往往就是头脑灵活而性情急躁,善于机变而缺少忍耐,追求实利而不顾长远。围棋有“长善救失”的教育功能,可以陶冶宁波人的性格,开阔宁波人的胸襟和气度。

围棋与博弈论是有渊源关系的,我国古代就把围棋这一类游戏称为“博弈”。博弈论在现代社会的经济领域有着特别广泛的应用,有企业家说,可以用围棋的原则去经商,这实际上就是应用围棋中的博弈思想去指导商业实践。我们宁波人素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世,学围棋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宁波人的经商天赋,使宁波人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结语:让学生乐在“棋”中,“棋”乐融融

英国思想家培根有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学生学下围棋可以说不但“使人明智”、“使人聪慧”,而且“使人精密”、“使人深刻”、“使人高尚”、“使人善辨”。学生通过围棋活动不但促进智力的发展,增加智慧,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学生志存高远,胸有“大局”,乐在“棋”中,“棋”乐融融。

27

附件一:围棋比赛获奖情况

28

附件三:

围棋对小学生智力与学习的影响研究

黄和林 孔克勤

(宁波教育学院,宁波,315010)(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研究采用GITC测验对围棋特色学校小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并与其他学校学生进行比较,同时比较4组被试的语文、数学成绩,结果表明围棋具有很好的益智作用:围棋能促进小学生智力水平与内容的发展;围棋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对数学成绩的促进尤其明显。 关键词:围棋 智力 学习 GITC

This research tested IQ of the pupils in GO characteristic elementary school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upils in other schools by the means of GTTC as well as compared the scores of the subjects of Chinese and mathematics in 4 groups of objec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GO is of great benefit to intelligence ,that is to say ,GO can improve the level and content of pupils’ intelligence and promote the pupils’ scores ,furthermore, it can improve scores of mathematics remarkably. Key words: GO, intelligence, learning GTTC

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虽然曾有人对从事围棋活动是玩物丧志等消极评价,但积极评价是占绝对优势的,主要集中在围棋有益智、修身养性、调适、审美等作用方面。而这些结论都只是一些定性描述,本研究将就围棋对人的智力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一、古今论围棋对人的智力的影响

自古以来,有许多资料记载或论述了围棋对人的智力的影响。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中云:“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而《尹文子》云:“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收放,在我者也。”这些资料明确地提到围棋的益智作用或围棋与智力的关系。

到现代,围棋已经在中、日、韩三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从事围棋活动的专业和业余棋手越来越多,甚至一些学校以围棋为特色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围棋作为一种游戏、竞技甚至是艺术,对人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许多学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如马诤通过对现实的分析,认为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陈更昌认为围

29

棋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围棋能开拓智力,给人予聪明才智。王建新也认为学围棋有助于提高情商、健康心理,有助于提高智商、健全智力基础,有助于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益于辩证思维和系统思想的形成。这些观点也进一步阐明围棋对人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在日本棋院,很早就把围棋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列为围棋的教育大纲,日本的围棋五得也深受中国棋界同行的推崇。

虽然欧美国家围棋活动的开展明显不如亚洲国家,但也有人以围棋为实验工具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如Hiromi Masunaga 和John Horn的通过对263名不同水平的男性围棋选手进行研究,发现职业棋手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专长知识的演绎推理(EDR)和专长知识的工作记忆(EWM)因素伴随认知速度(Gs)的下降,最后表现出智力的下降。横断研究的主效应表明这种下降在流体推理(Gf)、短时工作记忆(STWM)和认知速度(Gs)中是同样存在的。但是,交互作用和成分分析显示在EDR和EWM中的下降不随专家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减少。这样的结果表明随专长水平的提升,专家的智力水平并不下降。该研究说明,围棋在成年期能帮助成人维持智力水平。

二、围棋对小学生智力与学习的影响研究

采用纵向配对研究,就围棋影响智力发展的程度以及智力结构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智力发展水平以智商为指标,智力结构以智力测验的分量表内容为指标。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择宁波市江北区中城小学(应昌棋围棋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应昌棋是当地人,他以及弟弟、子女长期在该校为围棋活动的发展捐资。这所小学为浙江省围棋育苗基地,曾为国家少年围棋队输送过专业棋手,围棋不仅是该校的重要特色,而且走进了该校常规的课堂教学,每周开设一节围棋课,所有学生都接受围棋的熏陶。而校围棋队的学生学习围棋的时间较长,有的甚至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该校有附属幼儿园),他们多次获得浙江省和宁波市的小学各级冠军(学校围棋队教练在文革前与聂卫平同属于国家少年队成员)。对照组为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以及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庄桥中心小学的特色是排球,曾多次获得浙江省小学生排球比赛的优胜。中城小学与庄桥中心小学在宁波市江北区的影响相当,招生情况基本一致,地域十分接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宁波市实验小学为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绝大部分班级是民办性质的,招生经过仔细选择,开展小班化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也居宁波市小学的前列。选择该校作为更高层次的比较。

从三所小学的一年级的2个班级各按照学号的奇数性质选择15人,各30人,

30

分别构成实验组1、对照组1、对照组2。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7:8,1:1,13:17,平均年龄为7.13岁,7.24岁,6.98岁。

从中城小学与庄桥中心小学的五、六年级各一个班级中按照学号的奇数性质选择25人,各50人,分别构成实验组2、对照组3。平均年龄分别为12.02岁,12.14岁,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23:27,13:12。从实验小学的五、六年级4个班中按照学号的奇数性质共选择50人构成对照组4,男女性别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12.36岁。再从中城小学围棋队中选择24名高年级学生构成实验组3,其中男生17人,女生7人,平均年龄11.75岁,学习围棋的平均时间为5.25年(围棋队高年级学生人数较少,无法选择更大的样本进行研究)。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鉴于被试年龄小,一年级学生采用的测试工具为瑞文高级推理测验(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编制),共12个题目,测试时间为15分钟,以团体方式施测。该研究只统计学生做对的题目而不进行智商计算。

五、六年级被试选择华东师范大学金瑜教授编制的《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作为智力测试工具。该测验由常识、辨异、类同、排列、算术、空间、理解、译码、词汇和拼配10个分测验构成,常识、类同、算术、理解和词汇构成语言量表,辨异、排列、空间、译码、拼配构成操作量表。智商换算依据全国城市常模进行。测验以团体方式在每校分2次进行,每次25人,测试时间80分钟。该研究比较GITC各个项目的智商得分。

为了验证本次研究智力测验的有效性,研究过程中收集了上述三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被试上学期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成绩,同GITC的各个项目进行相关分析。

为了分析围棋活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较围棋队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同其他三组被试的成绩差异,并在围棋队被试中进行学习围棋的时间与成绩的相关。

数据处理时一年级有效答卷90份,每校五、六年级各有48份有效答卷,围棋队学生全部有效。所有数据由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三所小学一年级90名学生瑞文高级推理测验结果

表1 实验组1与对照组1、对照组2做对题目数量的t检验结果

被试 n M+SD t12 t13 sig12 sig13 实验组1 30 4.9000+2.2947 -.457 -4.193 .650 .000 对照组1 30 5.1667+2.2296 对照组2 30 7.6333+2.7353 从表中可知,实验组1与对照组1在测验做对的题目数量上是没有显著差异的(P>.05),而与对照组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这个结果与三所小学一年

31

级招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中城小学主要的生源是地段生,庄桥中心小学的生源由地段生和部分民工子女构成,这两所小学不存在择校现象。而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地段生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其他的多数班级是通过择优入学的。这个结果可以说明中城小学的学生在智力发展的起点上与庄桥中心小学一致,而明显不如实验小学的学生。

2、三所小学五、六年级GITC测验结果

表2 实验组2与对照组3、4GITC测验各项目智商分数的t检验结果

测验项目 实验组2 对照组3 对照组4 t23 t24 sig23 sig24 M+SD(n=48) M+SD(n=48) M+SD(n=48) 常识 13.333+3.669 10.479+3.209 13.750+3.698 4.057 -.554 .000 .581 辨异 11.688+3.314 10.833+2.927 12.417+2.500 1.338 -.1.217 .184 .227 类同 12.771+2.998 11.563+2.592 11.188+3.360 2.112 2.438 .037 .017 排列 11.167+3.090 9.833+2.978 11.521+2.658 2.153 -.602 .034 .549 算术 12.729+3.023 11.125+3.547 13.375+3.246 2.385 -1.009 .019 .316 空间 10.730+3.002 8.708+2.895 10.458+3.300 3.357 .421 .001 .675 理解 14.250+3.166 11.292+3.169 13.875+3.313 4.576 .576 .000 .566 译码 11.396+2.533 9.730+2.285 11.521+2.510 3.385 -.243 .001 .809 词汇 12.917+3.293 11.771+3.321 13.792+2.946 1.697 -1.372 .093 .173 拼配 11.125+3.200 10.292+3.209 12.021+3.455 1.274 -1.318 .206 .191 语言智商 119.771+14.742 111.563+16.279 121.292+15.795 2.589 -.488 .011 .627 操作智商 109.104+14.118 102.104+16.453 111.625+13.376 2.237 -.898 .028 .371 总体智商 116.667+14.625 108.229+17.288 118.479+15.285 2.582 -.594 .011 .554 表2说明,实验组2与对照组3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以及总体智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5)。而同对照组4相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5)。而从10个分测验的智商分数分析,除了辨异、词汇和拼配三项指标外,实验组2与对照组3在其它的方面存在.05或.01水平上的差异,智商得分都是实验组3高一些;与对照组4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只有类同分测验(P<.05)。

在一年级智力发展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中城小学的学生在五、六年级却显著高于庄桥中心小学,究其原因,围棋的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这两所小学在地域、师资、生源、规模、学校环境等都很相似。而同实验小学学生的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分析,在一年级时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到高年级时没有差异,这样的智力发展是围棋活动带来的。

虽然下围棋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但古人称之为手谈,说明围棋也具有交流的功能,因此能促进语言智商的发展。围棋以图形为认知表象,通过对布局的思考、中盘的决策以及官子的选择,经过不断地分析与综合,能较好地训练人的思维,从而促进非语言智商的发展。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条良好途径,有条件的学校是可以选择围棋这种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的。

32

3、围棋特色学校五、六学生与校围棋队学生GITC测试结果

表3 实验组2与实验组3GITC测验各项目智商分数的t检验结果

测验项目 实验组2 实验组3 t sig M+SD(n=48) M+SD(n=24) 常识 13.333+3.669 14.833+2.514 -2.034 .046 辨异 11.688+3.314 12.708+3.155 -1.272 .209 类同 12.771+2.998 12.625+3.621 .170 .866 排列 11.167+3.090 11.292+3.183 -.159 .875 算术 12.729+3.023 14.125+2.818 -1.933 .059 空间 10.730+3.002 11.292+3.508 -.672 .505 理解 14.250+3.166 15.000+2.766 -1.033 .307 译码 11.396+2.533 11.625+1.974 -.421 .675 词汇 12.917+3.293 13.708+2.349 -1.172 .246 拼配 11.125+3.200 11.458+3.120 -.424 .674 语言智商 119.771+14.742 126.875+12.145 -2.174 .034 操作智商 109.104+14.118 112.625+14.401 -.984 .330 总体智商 116.667+14.625 122.792+13.082 -1.799 .078 实验组2同实验组3相比,在常识、语言智商项目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5),围棋队学生高于该校的一般学生。在其它项目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围棋队的学生在有教练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能更好地发展常识和语言智商的水平。

4、三所小学144名学生GITC测验各个项目的智商分数与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

表4 144名被试GITC各项目智商分数与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检验结果

语文成绩r(n=144) sig 数学成绩r(n=144) sig 常识 .453 .000 .429 .000 辨异 .317 .000 .213 .010 类同 .233 .007 .259 .002 排列 .256 .002 .212 .011 算术 .355 .000 .311 .000 空间 .229 .006 .106 .207 理解 .168 .045 .105 .209 译码 .210 .012 .235 .005 词汇 .308 .000 .294 .000 拼配 .238 .004 .156 .061 语言智商 .432 .000 .376 .000 操作智商 .377 .000 .254 .002 总体智商 .441 .000 .338 .000

表4的相关检验结果表明,GITC的常识、辨异、类同、排列、算术、词汇、拼配、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体智商分数与语文成绩存在.01水平的显著相关,

33

理解、译码则同语文成绩存在.05水平的显著相关。常识、类同、算术、译码、词汇、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体智商与数学成绩存在.01水平的显著相关,辨异、排列同数学成绩存在.05水平的显著相关,而空间、理解、拼配同数学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对智力的测量是有效的。

5、围棋队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与其他三组被试的比较

表5 围棋队学生与其他三组被试语文、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实验组3 对照组2 对照组3 实验组2 M+SD(n=24) M+SD(n=48) M+SD(n=48) M+SD(n=48) 语文成绩 93.167+4.072 81.104+10.173 90.146+5.950 84.354+10.856 数学成绩 97.292+2.820 79.229+16.362 90.563+8.718 87.042+14.419 将实验组3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同其他三组被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语文成绩t值分别为5.574(P<.001)、3.833(P<.001)、2.235(P<.05),数学成绩的t值分别为5.530(P<.001)、3.438(P<.005)、3.675(P<.001)。由于上学期期末考试五、六年级的试卷是宁波市区的小学都统一的,这样的成绩是具有可比性的,T检验的结果表明围棋队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数学成绩特别突出,说明围棋对学生的学习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验证了马诤的观点:学习围棋的学生成绩普遍比较好,数学尤为突出。

6、围棋队学生学习围棋的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检验

表5 学习围棋的时间与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成绩的相关检验结果

语文成绩r (n=24) sig 数学成绩r(n=24) sig 学习围棋的时间 -.176 .411 .483 .017

表5的结果表明,学习围棋的时间与语文成绩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数学成绩则存在.05水平的显著相关。围棋的思维方式与数学学习有相通之处,如苏尚云指出数学是研究数与形变化的科学,围棋则探讨数与形变化的技巧。

三、结论

围棋是游戏,也是竞技,人们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其活动效果受到许多心理品质的影响,而智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反过来,从事有指导的围棋活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尤其明显。本研究从纵向研究的角度比较了围棋特色学校小学生与其他类型小学学生智力结构与智力发展以及学习成绩的差异,证实了以下结论:

(一)从事围棋活动能较好地促进智力的发展

表1、表2、表3的研究结果说明,学生经常从事围棋活动既能促进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体智商的良好发展,也能促进智力的结构内容如GITC测验中常识、类同、排列、算术、空间、理解、译码的发展。从训练学生的智力素质来说,无

34

疑围棋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学生从事围棋活动不仅不影响学习成绩,反而能提高学习成绩

表5、表6的结果表明从事教练指导下的围棋活动,没有使学生的成绩因为在围棋方面的时间付出而影响学习成绩,反而更能促进成绩的提高。表3的结果说明围棋队的学生智商水平并没有比该校其他学生更胜一筹,但成绩的差异却是明显的,其原因是围棋队学生接受比较规范和持久的训练,除了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忍耐挫折的能力、自尊心、成就动机水平、情绪的稳定性等人格特点以及注意的品质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因素与围棋活动的关系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行。

参考文献

1234

话说围棋,马诤著,农村读物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46-47页。 围棋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陈更昌,中国学校体育(J),2003年第5期。 高校围棋教育论研究,王建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J),2001年4月增刊。

围棋与学校素质教育作用探析,邓川雨、饶国桢,江西社会科学(J),2003年第11期,237—238

页。

5

Hiromi Masunaga &John Horn,Expertise and Age-Related Changes in Components of Intelligence,

Psychology and aging,2001,No.2,293—391.

678

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TIC),金瑜,1996年2月。

话说围棋,马诤著,农村读物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47页。

幼儿围棋与潜能开发,苏尚云,徐州教育学院学报(J),2002年第4期,177页

The demonstration research of pupil’s intelligence by GO

Huanghelin Kongkeqin

(Ningbo education institu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research tested the pupil’s intelligence of GO characteristic elementary school.The results showed: the language IQ,non-language IQ and total IQ of pupils who have been trained for a period time by GO were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e norm of GITC.Among 10 test items,except the space test,the scores of these pupils were remarkably higher than of the norm.It demonstrate that adolescence will develop their intelligence better by GO. Key words:GO, pupil,intellegience

35

附件四:

创建围棋特色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宁波市中城小学课题组

摘 要 围棋特色学校是在学校原有的围棋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独特性体现了创新精神,它具有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 关键词 特色学校 办学思想 博弈论 教学策略

中城小学开展围棋教学十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围棋的教育功能,为创建一流的围棋特色学校继续努力。

一、特色学校的内涵

创建特色学校既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也是各个学校自我发展的理想追求。学校的特色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但并非所有具有特色的学校都能成为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独特性,表现在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办学内容和独特的办学策略。特色学校是具有稳定性的成功的学校,表现在:一、成功地确立了办学价值观。二、培养了大批人才。三、成功地确立了一种优化的办学模式。

二、围棋特色学校的内在结构

(一)围棋特色学校以独到的办学思想为灵魂。

素质教育的基本点是学会做人(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学会做事(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开展围棋教育,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这两个基本点。

学生学围棋是在一种玩的状态下、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的理想教具。以围棋教学为途径,可以形成在其他学科上的迁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在现代社会,博弈论被称为是描述和分析人类理性行为的最恰当的工具,它所研究的典型问题是当事人在某种对抗性或竞争性的场合下各自如何作出决策,使自己的一方尽可能得到最有利的结果。博弈论作为方法论可以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所谓“世事纷争一局棋”,正说明其中一些道理。围棋是博弈思想的滥觞,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博弈学习的直观模型。把围棋作为博弈学

36

习的载体,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学围棋还可以提高人的涵养。研究表明,围棋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也具有积极意义。

围棋还是体育竞赛项目。普及围棋运动可以培养更多的围棋人口,进行围棋人才的早期培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总之,围棋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具有人文、竞赛和益智促德的功能。创建围棋特色学校,开展系列的调查研究、教学实验、行为研究和经验总结,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

(二)围棋特色学校以严格稳定的常规为基础。

学校常规是指一定时期内学校成员所认同的规章制度、惯例程序和传统风尚的总和。常规是特色学校坚实可靠的立足点、生长点。我们学校的围棋教育常规有:

集中时间进行围棋的启蒙教育。从91年起,学校专门在四年级开设围棋课,每周两课时,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学棋艺、悟棋道,接受围棋文化的陶冶。

利用分散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围棋的普及和提高。比如:借助电脑教学、观看电视教学片、举办家长围棋学校、学生课外自学、定期举办棋艺讲座等。

每学期开展班级围棋联赛,每班派出十名围棋爱好者,利用周一至周五任何一天的中午时间,轮流与其他班级进行比赛。每周集会时,将流动红旗授予优胜班级。加强比赛过程中的棋风检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围棋对局记录卡,记录平时与同学、家长下棋的时间、地点、胜负、对手签名等内容。建立围棋棋力测试题库和对局考级制度。教会学生上网下棋,利用电脑进行围棋棋艺考级。以完成作业任务和考级的形式引导学生多下棋,使中城小学围棋特长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定期举办围棋活动节,活动内容有知识竞赛、解题比赛、团体和个人赛等。我们还开展了各种与围棋有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围棋手抄报展评、围棋名言收集、围棋书法比赛、围棋黑板报。还有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站》“围棋之窗”小栏目。

学校成立了围棋集训队,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层次,一周四节课时集中训练,积极培养尖子运动员。

(三)围棋特色学校以独特优良的校风为标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校风就是学校的社会心理环境,是对全体师生的心理发挥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即校容校貌,是默默无语的教育力量。特色学校的的校容校貌不仅要追求环境的整洁优美,而且要体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意图。学校的社会环境包括学校集体的需要与目标、多

37

数人的态度与行为倾向、人际关系气氛等。

我们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围棋文化氛围。首先,在环境布置上,突出围棋主题:在连廊、棋室等处张挂著名棋手的画像及他们的名言,还有关于围棋的学生书画作品。同时,在各班级的墙面上开辟“学棋竞赛园地”、“光荣栏”、 “每周一题”等栏目,引导学生学棋的兴趣。

其次,开展各类围棋文化活动,创设浓厚的围棋教育氛围,如围棋手抄报展评活动、“学围棋”演讲比赛、围棋名人故事会、编写围棋儿歌、创作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舞蹈作品等等;开辟围棋宣传阵地,如在宣传橱窗中设立“围棋天地”栏目,宣传棋界名人轶事,世界围棋赛况或是“每周一题”等,内容定期更换,力求使全体学生喜闻乐见;在《红领巾广播站》中开设“围棋之窗”小栏目等等开展介绍围棋知识,设立有奖问答。大队部指导各中队开展围棋系列活动。教师也每年与兄弟单位开展围棋友谊赛,学校工会组织各种围棋比赛,学校还将学围棋列为青年教师校本培训内容。

(四)围棋特色学校以学生的素质特征为归宿。

特色学校的办学成果最终体现在它所培养出的学生身上。经过长期的教育熏陶,学校的办学特色就能转化为众多毕业学生素质上的共同特点。

92年起,学校进行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专题研究,要求中城毕业生除了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外,还应具有\"四会一交\"能力,“四会”之一即会下围棋。在历届毕业生中达“四会一交”能力要求的学生已占90%以上。中城小学围棋特长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在逐年稳步提高。

十余年的围棋教学实践还表明,经过围棋文化的陶冶,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创新意识表现明显,思维活跃。而围棋特长生,也大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调查了近几年来我校围棋特长生的毕业去向,他们大多进入效实中学、宁波中学等省重点学校学习,并且在中学里各方面都表现出色,一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又考进了全国名牌大学。

参加各级围棋比赛也成绩斐然。校围棋队在历届省“育苗杯”应氏计点制围棋比赛中保持前三名,在1996年的全省少儿围棋比赛中打进了前二名;在宁波市第二届围棋赛中勇夺冠军;学校已涌现出诸多高水平的小棋手,最高段位已达专业初段和业余六段,有业余四段三名,业余二段十余名,其中还有全市年龄最小的二段选手。

三、围棋特色学校的创建

(一)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创建围棋特色学校的动力。我们创建围棋

特色学校的目标定位是基于以下思考:

38

社会发展给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挑战。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家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我们就在此背景下确定学校的特色建设目标,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我们希望通过对围棋教学实验课题的研究,使得围棋教育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找到一个切入口。今年三月份,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在学校开展围棋等三项棋类活动,这更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社区的文化特色。慈城是千年古镇,千年古镇的开发需要凸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出围棋这一张“文化牌”。围棋在慈城已有一些群众基础,还多次承办各种围棋比赛活动,具有比较好的基础设施。学校的围棋教育和本地区的围棋普及可以相互促进。

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围棋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涵养,丰富业余生活,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所以现在许多学生家长即使孩子将来不能迈入职业大门,也愿意让子女去学棋。而且,看到我校的一批围棋新苗脱颖而出全面发展,更激发了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

学校的需求和能力。我校是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创办人应昌期先生的母校,是省育苗工程成员单位,围棋被省体委列入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目前有专职围棋教练两名,许多教师能下围棋,并且在全校内形成浓厚的学棋氛围。学校还聘请了中国棋院的陈祖德先生作为顾问,定期来校指导。另外,学校有专用围棋教室两间,面积达80多平方米,精致的棋具(棋桌、棋盘、棋子)近两百套,学校还每年拨出数万元的经费用于围棋教学活动,奖励棋艺出色的小棋手。学校还多次承办省应氏杯少儿围棋邀请赛及省育苗工程围棋赛等大型赛事。今年5月,台湾记者来到中城小学,着重就我校开展围棋教学活动,创设校园围棋文化这个主题进行采访,这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策略的优化是创建围棋特色学校的有力保障。

课时安排的策略:学生学围棋,怎样避免重蹈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覆辙?我们意识到不能单纯依靠增加课时的办法,而要拓展围棋教育的途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加快围棋的普及和提高,比如借助电脑教学、观看电视教学片、举办家长围棋学校、学生课外自学、定期举办棋艺讲座等。

课本编写策略:在围棋校本课程的编写中融合了中国围棋史话、围棋规则与基本下法、围棋与博弈、围棋走向世界等四个板块的内容,多方面挖掘围棋的教育内涵。

师资培训策略:拥有围棋教学特长的教师是形成围棋特色学校的前提。我们

39

邀请围棋教练教会教师学围棋,同时帮助围棋教练掌握教学艺术,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兼通围棋和教学。我们还在教师办公室的每台电脑安装围棋教学和游戏软件,使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提高棋艺。

学生的学习策略:我们在学生下棋活动中引入升降级制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努力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改革了围棋的游戏规则,推广四个学生下联棋的玩法,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们给高年级学生布置围棋研究专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使他们掌握和运用自我提高棋艺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我们还将围棋课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把围棋活动和书画创作、音乐欣赏以及情操课训练结合起来,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陶冶。

教学评价策略:对于比较有围棋天赋的学生,我们多采用相对评价的标准,鼓励他们成为围棋高手;对于一般学生则多采用绝对标准和个体标准,使他们更容易感觉到成功。我们建立了围棋棋力测试题库和对局考级制度,教会学生上网下棋,利用电脑进行围棋考试和围棋考级,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测。

参考文献

1、郑友训. 特色学校诠释. 中国教育学刊,2001(6)20~23页

* 本文由董顺德执笔,宁波市慈城中城小学,315031

发表于《创新教育》

40

学棋艺 树棋品

——中城小学围棋教学风光无限

中城小学成立于1904年,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百年名校,英才辈出,中科院朱祖祥院士、谈家帧院士、颜鸣皋院士以及“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的创始人应昌期先生均为中城小学校友。中城教师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教育传统,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路。从1991年起,学校就把围棋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学棋艺、悟棋道、树棋品、促智力”为宗旨,按“普及教学”、“竞技训练”、“实验研究”、“文化宣传”四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地大力倡导和开展围棋教学,并逐步使之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围棋苗子:一名学生获专业初段,四名学生获业余四段,近十名学生获业余二段以上的段位,另有二十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围棋升段赛中升入一级。尤其是我校毕业的黄晨同学,学棋七年,参赛上百场,获奖数十次。2000年7月,他代表中国参加第十七届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获少年组亚军;2003年11月,他和嘉兴市卫生幼儿园的范蔚青联袂合作,参加十二届国际业余(成人)围棋男女双人锦标赛,获得了中国近十年唯一的世界业余混双冠军。

另外,我校的围棋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围棋比赛,成绩斐然:在历届的省应氏杯少儿围棋邀请赛中,我校围棋队保持总分前三名;1995年2月,我校五名棋手应台湾围棋教育基金会之邀,赴台与台湾围棋爱好者切磋棋艺,以七场六胜一负的佳绩载誉而归。我校还是省育苗工程成员单位,省围棋育苗工程基地。2001年十月,中国棋院的陈祖德先生欣然受聘,作为我校围棋教学的顾问,定期来校指导。围棋教学已经成了中城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针对不同对象,加快普及教育

普及是基础工程,也是发展和提高的保证。从1991年起,我们将围棋课列入日课表中,在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了2节围棋普及课。普及课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战演练既让学生了解围棋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术,又培养了他们的学棋兴趣,感受美妙的围棋艺术。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幼儿园、一年级比较适合小班教学,中高年级则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注重个别差异,打破班级和年级段界限进行围棋教学。我们又通过家长辅导、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学生自学、互帮互学、大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相结合、开展班级围棋联赛等多种途径,加快围棋的普及。我们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围棋对局记录卡,记录平进与同学、家长下棋的时间、地点、胜负、对手签名等内容,

41

以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多下棋;建立围棋棋力测试题库和对局考级制度,教会学生上网下棋,利用电脑进行围棋考试和围棋考级,让中城小学围棋特长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我们每班派出十名棋手,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时间,进行班际之间的围棋联赛,每周集会时,将流动红旗授予优胜班级。由于普及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被评为围棋育苗工作先进集体和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二、加强竞技训练,提高竞技水平

竞技性是围棋的魅力所在,又是围棋教学的支撑点之一。学校成立了围棋集训队,分为启蒙班、提高班和高级班三个层次,一周四节课时。我们还不远万里,聘请了围棋届资深教练来校执教。为了让围棋队员多参与实战演练,我们在因特网上开辟了网站,让优秀学生在网上与一些围棋高手对弈。在教练员的精心指导下,一批批颇具潜质的围棋幼苗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年仅6岁的陈哲勇同学曾是全市最年轻的二段选手,他学棋不到一年时,已经在许多全国、全省的围棋大赛中获奖,并已获业余二段段位。我校围棋队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围棋比赛、全国育苗杯围棋赛等大型赛事中,均获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围棋队员们的努力,同时也是我校围棋教育最好的见证。自1990年以来,我们先后接待了来自台湾、上海、杭州等地20多所围棋特色学校的来访;我们也经常组织校围棋队员外出学习,频繁的交流,使围棋队员的棋艺得到快速提高。

三、发掘围棋教学的思维训练和德育教育功能

我们还将围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围棋形象直观,思维严谨,内涵深刻,变化多端,对右脑的开发大有裨益,而右脑革命者恰恰提出“右脑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场所,它是直觉、思象、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性思维的中枢”。斯坦伯格教授认为:“有创造力的个体不是自动地接受已被接受了的观点,而是愿意冒险去尝试新的观点,设想与过去有相当大的区别的未来可能性。”而围棋“千古无同局”,每一局都是新的,几乎每一次选点都是冒险,都可以创新,而且,它又是在一种玩的状态下进行,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们说,围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理想教具。

几年来的围棋教学实践还表明,围棋学得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的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有的各科成绩在班内名列前茅。我们调查了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发现那些围棋学得好的学生,大多进了效实中学、宁波中学等省重点学校。我校96届毕业生苏盛同学,是校围棋队高级组队员,考入

42

效实中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段中名列前茅,2000年9月,他被学校推荐保送到新加坡求学。事实证明学围棋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学校的围棋教学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从而使我校的这一特色教育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还针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深入挖掘围棋中蕴含着的德育因素,发挥围棋的德育功能。我们知道,围棋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材。1961年日本访华团的女棋手伊藤友惠五段竟八战全胜,让中国的八位围棋高手惨败在她手下,到八十年代,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十一连胜,而俞斌在1997年和2000年分别夺得世界快棋赛和LG杯世界围棋赛的两项冠军,更是印证了“国运盛,棋运盛”这句话。这个中的甜酸苦辣,正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再如诞生在“轮椅上的名局”的赵治勋,依靠顽强意志战胜病魔的陈祖德、藤泽秀行等著名棋手的生动事例,也是极好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与学校围棋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实验研究,自编适用教材

我校将围棋列入校本课程,并以实验课题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是具有乡土特色的独特的素质教育载体,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找到一个切入口。省级立项课题《学校围棋文化与博弈学习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我们还针对目前尚无适合小学生不同层次的围棋教材的这一实际,自编了四册围棋教材和两册围棋辅助练习题,一本融合了中国围棋史话、围棋规则与基本下法、围棋与博弈、围棋走向世界等四个板块内容的《围棋校本课本》。

五、营造学棋氛围,培育围棋文化

学校经常举行全校性的围棋活动,有知识竞赛、解题比赛、团体和个人赛等形式;定期举办“百人围棋大赛”、“中城围棋十强赛”,并使之成为中城小学的“围棋世界杯”和全校学生的盛大节日。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全校性的围棋主题文化活动,如围棋手抄报展评、围棋名言收集、围棋书法比赛、围棋黑板报、围棋知识竞赛,“学习围棋,激励人生”的主题演讲比赛、围棋名人故事会、编写围棋儿歌、创作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舞蹈作品等等;开辟围棋宣传阵地,如在宣传橱窗中设立“围棋天地”栏目,宣传棋届名人的轶事,目前世界围棋名人排行榜或是“每周一题”等,内容定期更换,力求使全体学生喜闻乐见;在《红领巾广播站》中开设“围棋之窗”小栏目等等。另外,为了方便师生下棋,我们还在办公室电脑中安装围棋教学和游戏软件,在每个班级配置了棋具,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围棋文化氛围,让每一个中城师生时时刻刻感觉到围棋的存在,在潜移默化中受

43

到围棋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围棋隐性的巨大的教育功能。我校还多次承办大型的围棋赛事。来自省内各地和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的110余名少儿围棋选手在中山广场对弈,场面蔚为壮观。我校的围棋教学活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宁波电视台、围棋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媒体对我校的围棋活动进行了数十次的跟踪报道。今年5月15日上午,来自台湾时代新闻电视台的记者到我校着重就围棋教学活动的开展工作,校园围棋文化的创设这个主题进行采访。记者们还拍摄了围棋教练范玖林老师上围棋普及课和进行围棋兴趣小组训练的情景,他们对中城小学的围棋氛围和校园环境赞不绝口。

44

附件五:围棋网络学习平台

45

附件六:人物介绍——世界业余围棋双人赛冠军黄晨

有志者事竟成

——记世界业余围棋双人赛冠军黄晨

宁波市中城小学 桂月华

宁波晚报讯 在山西晋城进行的2004年全国围棋乙级联赛上传来消息:代表北京海淀世纪经贸队参赛的我市选手黄晨初段取得了6胜1负的骄人战绩,并为该队保级成功立下了头功。

这位年仅16岁的黄晨,在中国围棋届里早已晓有名声。在2001年日本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业余围棋男女双人锦标赛上,他与国少队的搭挡范蔚菁,力挫日、韩业余强豪,以五战全胜的佳绩夺得桂冠。成功的背后总是有漫长而艰辛的路程,黄晨的成长之路也是如此。

从 小 立 志

1988年8月,黄晨出生在依水傍水,风景秀丽的千年古镇——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慈城是台湾著名实业家、围棋活动家应昌期先生的故乡.

1994年,应先生捐资的倡期开学了,新办的幼儿园倡导围棋教育,对幼儿进行围棋启蒙。黄晨的父母特地把孩子从别的幼儿园转入倡棋幼儿园,从此他便与围棋结下了不解之缘。裘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使极其枯燥乏味的围棋术“叫吃” 、“倒扑”等充满了神密的吸引力.黄晨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他喜欢上了围棋。

在父母的鼓励下,6岁的孩子自己阅读了《儿童学围棋》、《围棋手筋练习》和《定式要领》等这些书本,还买了一副“双元”围棋,并用胶合板做了一块棋盘。每天放学黄晨就一头扑在棋板上,摆弄他的黑子、白子,把书上的定式黑1、白2。。。。。。一一记在心中,更多的时候,他自己与自己对弃,投子布阵,攻防进退,研究围棋的走法。

学棋不到半年,幼儿园举行首届围棋比赛,第一次参赛的黄晨一盘一盘地赢下来,居然得了冠军。第一次夺冠大大地鼓舞了他,增强了他学棋的信心。没过几天,应昌期先生偕夫人来到幼儿园,周雪珍园长把黄晨领到应先生面前,介绍了他学棋的近况,应先生听了周园长的介绍,忘却了旅途的疲劳,饶有兴趣地和黄晨下了一盘指导棋,还摸着他的头说:“你要好好学棋,我下次来时,你一定要超过我。你现在是幼儿园冠军,长大了要做世界冠军。”黄晨腼腆地一笑,重重地点了点头。应先生的话对他以后学棋起到了莫大的激励。那天一回家,他天真而又一本真经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已经答应应爷爷了,一定要好好学棋,将来成为世界冠军。”

46

1995年9月,黄晨要读一年级了,许多与黄晨一起学围棋的小朋友进入了中城小学。中城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早在抗日战争时,学校的围棋教育就名噪一时。应先生捐资重建后的中城小学,学校里学围棋的气氛更浓了,周校长和戴校长对围棋教育抓得很紧,每星期安排四堂围棋课,假日里也把围棋训练排得满满的。围棋高级班老师是宁波市著名围棋教练范玖林,他特别喜欢黄晨,从各方面关心他的成长,上课安排下棋时,经常亲自与黄晨下指导棋。在范老师带领下,他先后到余姚、天台、嵊州、杭州、温州等地进行各种比赛,切磋棋艺。每一次外出参赛,黄晨都记好棋谱,每盘参赛棋,范老师都给予耐心地复盘、讲解。经范老师一年的悉心指导,黄晨开始初露锋芒。1996年7月,8岁的黄晨参加了浙江省少年围棋赛,获男子组第四名,同年8月,他到天台参加了“全国围棋之乡邀请赛”,取得了同龄组亚军的好成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围棋不仅没有影响黄晨的文化学习,还锻练了他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业成绩,增强了竞争意识。几年来,他的各科成绩均在班里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生。他上三年级时,有一次年级段进行识字过关测试,代表301班参赛的黄晨与年级段最好的一位同学相差5个字。黄晨下决心要赶上去,他坚持每天早晨朗读一篇课外作文,把不认识的生词、生字划出来,查字典。一个学期以后,第二次测试时,他的识字量果然赶了上来,名列全年级第一。

外 出 学 艺

到了1996年,黄晨的棋力达到了业余二段的实力,已成为学校围棋队的佼佼者,范老师心想:这孩子聪明肯学,说不定将来能成大器,在学校里已缺少竞争对手,应该让他到宁波市少年围棋队去学棋。于是,就把黄晨推荐给了王亦民老师,王老师是一位职业高手,黄晨能跟着他学棋,当然很高兴。

在当时的交通情况下,慈城到宁波并不方便。每个星期日,黄晨在父母的陪同下坐上三刻钟的汽车,再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达训练的地方,来回要三个小时,对黄晨来说,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学棋,只要能与比自己强的对手下棋,他就心满意足了。这一走就是2年,无论是烈日高照的酷暑,还是风雪交加的严冬,他都坚持不懈。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2年的磨砺,黄晨的棋力得到了突飞猛进,从市少年队的中等水平一跃至第一位。他连续参加了1997、1998年浙江省应氏杯少儿围棋赛,都夺得了冠军,还获得了全国首届围棋育苗杯甲组第6名,被宁波市评为首届青少年英才奖。

范老师、王老师看到黄晨如此钟爱围棋,在慈城一带已缺少竞争对手,建议家长送他到浙江省围棋队去学棋。而此时的小黄晨只有10岁,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学棋、读书行吗?当老师们家长们征求孩子的意见时,黄晨说:“省队里有更多的

47

机会可与职业棋手下棋,生活再路,路再远,我也不怕。”学棋需要一大笔钱,,可是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中城小学周校长得知后就带着黄晨去找应昌期先生的儿子应明皓先生,汇报了黄晨在各次围棋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及今后的打算,希望能资助黄晨学棋,应明皓先生爽快答应了。

1998年10月,黄晨第一次离开父母,到浙江省围棋队去学棋。起初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投入到围棋中,除了每天正常的学棋和读书以外,每天中饭后和晚上,他独自离开寝室,登上六楼的训练室打谱、做题。在省队里有很多围棋资料,有韩国的《围棋年鉴》,有日本的围棋死活题目,有中国程晓流先生解说的围棋死活题精典之作《围棋发阳论》。黄晨在近一年中反复做了3遍《围棋发阳论》题目。在生活上,黄晨也很简朴,不乱花钱。天热时,单薄的汗衫、袜子,他自己动手洗,学会了独立生活。省队教练姜国震评价黄晨说:“这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自觉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

经过在省队10个月的训练后,他参加了1999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儿围棋锦标赛,黄晨一鸣惊人,摘取了儿童组的桂冠。实现了宁波市围棋棋手在全国性大赛中冠军零的突破。

黄晨夺冠后,母校和他的父母亲对他的期望也越来越高。1999年10,黄晨在父母的陪同下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市杏泽围棋学校。在这个围棋竞争异常激烈的学校里,黄晨真是学得不亦乐乎!吴新宇六段、施洲四段、王治国二段等职业棋手经常给黄晨下指导棋,吴老师每天给予复盘指导,王老师经常给黄晨讲怎样做人和怎样下棋的道理,使他对棋的领悟和境界有了较大的提高。黄晨还多次代表杏泽围棋学校参加了北京市少年围棋赛和各种邀请赛及成人业余围棋赛,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少年棋手和在京的业余高手进行竞争。虽然他身处异地,却心系家乡,多次向母校来信报告他的学棋和生活近况。

黄晨经吴新宇老师两年来的精心调教,在长期的竞争中得到磨练,棋艺日益精湛,2000年1月升为宁波市业余六段,2000年他还获世界围棋锦标赛少年组亚军。考虑到黄晨在杏泽围棋学校同学中已渐渐缺少竞争对手,于2001年9月,我们再次把孩子转入聂卫平围棋道场深造,师从围棋国手郑弘九段。郑老师带着他天天打“升降赛”,与专业班的棋手进行对抗,朝着新的目标攀登。

出 国 夺 冠

2000年7月,黄晨接到了去捷克参加世界青少年围棋比赛的通知。出国参加比赛,这是第一次,而且又是世界级的,父母亲为他高兴,老师为他高兴。出发之前,他信心十足,心想我一定要把冠军拿回来,为祖国和学校争光,还要去告诉应明皓伯伯„„

此次比赛非同小可,有来自韩国、日本、台湾及欧美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小棋手。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部分,黄晨在预赛第二轮碰到了实力强劲的韩国少年

48

棋手姜东润,姜东润是韩国棋院的“院生”。“院生”在韩国不但具有很高的围棋水平,而且以职业棋手为自己的目标。黄晨知道“院生”的厉害,所以全力以赴出战。

那盘棋他前面下得挺不错,形势一直领先,但直到棋快要下完时,有一个地方失误了,把一盘赢棋输了。他并没有灰心,因为他觉得那盘棋自己下得挺好,只是后面不小心看错了,只要好好下,还是很有希望夺冠的。结果他以4胜1负的优异成绩进入了半决赛。

黄晨在半决赛赢了台北少年周尹南,决赛又碰到了姜东润,他并没有因为预赛的失利而惧怕对手,但是他太想赢了!不赢回去怎么对得起多年来培养自己的应伯伯和老师们呢?越想越觉得非赢不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完全没有发挥出水平,稀里糊涂就输掉了。输棋之后,他并没有哭,只是想着怎么会下得那么臭呢?平时不是这样的。自下棋以来输过很多盘棋,但这是让他记忆最深的一盘棋。

回国后,黄晨看望了母校,看望了应明皓伯伯,应伯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学围棋不但要刻苦专一,提高棋艺,而且要逐渐培养自己的平常心,不要把一时的胜否看得太重。”还鼓励他要多打吴清源大师和李昌镐的棋谱。听了应伯伯的教诲,黄晨深受启迪,他变得比以前更成熟了,一有空就钻研吴清源和李昌镐的棋谱,下棋时冷静了,无论从棋艺上还是从心里上都有了新的进步。

2001年10月,黄晨接到了中国棋院发来的出国参赛通知书。11月16日至20日在日本举行的十二届世界业余围棋(成人)男女双人锦标赛上,他和国少队的女队员范蔚菁,配合密切,稳扎稳打,终于冲破了日韩业余八段、七段的重重包围,其中连胜3对日方棋手。决出冠亚军的关键一盘比赛是在中韩棋手之间进行的,结果黄晨和范蔚菁执白以二目半的优势胜出,摘取了桂冠,创造了宁波市围棋选手在国际大赛中的最好成绩,也是我国选手十二年来在这一赛事中首次获得冠军,同时也创下了这一赛事夺冠年龄最小的纪录(当时黄晨13岁、范蔚菁14岁)。日方对这次比赛相当重视,不仅报纸、电视全程报道了这一比赛,而且获奖棋手的奖状上还有日本围棋协会会长、外务大臣等人及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的签名。

现在,黄晨仍在学习着,在棋场上战斗着。成功的路上总会有挫折,只有遇到困难不低头,才能攀登更高峰,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职业棋手,做围棋国手,衷心地祝愿他如愿以偿。

发表于《校有特色 教有特点 生有特长》丛书

49

附件七:学生体会

我爱围棋

宁波中城小学602班 朱静钰

从小,我就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子,即使长大了也不例外,仍旧是一个“假小子”,世上所有新鲜事都会让我“暴发”那调皮的性格,唯独围棋却常常让我改头换面,变得不再调皮。

记得有一年暑假,太阳像发了疯似的,不管地上万物的“死活”,火辣辣地炽烤着大地。我待在家里,心烦气燥,汗珠一滴又一滴地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这时,爸爸端着棋盘“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像小孩子一般,说:“咱们下一盘怎么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答应了。

对局开始,我执白先下,俗话说:“金角银边草肚皮。”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将第一子下在了右手下方的一个点上,企图占领那一块地方,以争取自己的眼位。姜还是老的辣,老爸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先不来管我,也将手中的黑子下在“金角”上,我连忙开始了做眼,老爸一看情势不对,用它那野马般的黑子连忙堵住,我一下子乱了手脚,心想:你怎么敢到我的禁区里来闯,现在我要用浑身懈数来跟你搏斗,看你怎么反击。于是,我疯狂地开始进攻老爸的领地,宁失数子,不知一先。这时,门铃响了,有小伙伴叫我去玩,我想,还没跟老爸“决一死战”呢?!对,回去,接着下。于是,我拒绝了她的邀请,又坐到了棋桌边。这回,我得声东击西了,因为我的那块领地快失守了,只要老爸再放一子,就会军覆没了,可一但我连上一子,就立刻东山再起了,这是致关生死的一步,所以,我把棋子放在了一个黑子后方,老爸不知我这突然一击有什么阴谋,先挡了一下。哈哈!我立刻转移方向,终于救出了那块棋,老爸一看中了计,气得两眼冒火,随后,他便不再心慈手软,拿下了这局。哼!下次我一定要努力,“将”你一局。

围棋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游戏,它包含了丰富的博弈思想,把博弈思想运用到生活、学习、工作中去,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有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胜利的大门。让我们好好学习围棋吧!

50

围棋伴我成长

宁波中城小学504班 朱 敏

围棋是我校特色之一,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学围棋了。围棋陪伴了我许多年,它是我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自从我入校以来,学校对我们常常进行围棋指导,常常组织围棋比赛,让我们进行磨炼。学校里的宣传窗上是同学们的围棋成就,是围棋知识„„在“名人长廊”里,是我们中城的才子,是我们中城的骄傲,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几年来,我都很认真地去对待每一次围棋课,专心致志地听,认认真真地下。在班中,我的围棋水平称不上一流,也没参加过一场比赛,但是我热爱围棋,热爱学校的特色。下围棋就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

在家中,我一直和爸爸进行激烈的围棋战斗。在棋场中,我们不管男女老少,就像在战场中奋力杀敌一样。我和爸爸天天拼得你死我活,可开心了。围棋是我的好朋友,我爱它!

我爱围棋,因为围棋的浪漫。围棋的浪漫,首先是它的别称,幽玄、手谈、忘忧、木野狐等等,听来是否风雅之极?围棋的浪漫,还是一个个动听的术语,黄莺扑蝶、村正妖刀、大头鬼、相思断„„比起烦琐的数学公式,枯燥的几何方程,围棋不是浪漫很多很多„„围棋的浪漫还有:

黄梅时节家家语,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我爱围棋,围棋给我带来了很多很多的朋友。曾经在棋室对弈,曾经玄武湖畔踏青手谈,曾经在电视上聆听国手讲棋。围棋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得更多,笑得更多。所以,我深深地爱着围棋!

51

附件八:围棋手抄报

52

附件九:围棋作业本

53

附件十:围棋歌

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