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健康与辅导作业练习(一)(二)

来源:伴沃教育
《心理健康与辅导》作业练习(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心理辅导 3.强化法 二、填空题

1.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主要出现在:亲子关系方面、 、同伴关系方面和 。

2.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 、生活辅导和生涯辅导。

3.中学生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有:强化法、 、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和 。

4.RET是 的简称,是20世纪50年代由 在美国创立的。 5. 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6.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 和社交恐惧症。 7.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 。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9.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创立的。

10.理性情绪疗法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 所引起的。

11.修通阶段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有: 、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布置家庭作业。 三、单项选择题

1.小王总是怀疑自家的门没有锁好,因此经常反复检查,这种情况属于 。

A.焦虑 B. 强迫行为 C. 强迫观念 D. 恐惧症 2.对于考试焦虑症,以下说话不正确的是 。

A. 考试焦虑症需要心理治疗并配合抗焦虑症的药物治疗

B. 学业压力与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使考试焦虑愈来愈严重

C.考试焦虑症形成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即可

D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3.可采用 来治疗对动物的恐惧。

A. 系统脱敏疗法 B 肌肉松弛法 C. 代币奖励法 D. 强化法 4.经常伴有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极度敏感、心跳加快的症状,这可能是 的表现。

A. 焦虑症 B. 恐惧症 C. 强迫症 D. 抑郁症

5.半年以来,小王总是心境低落,而且经常感觉焦虑、躯体不适,并伴有睡眠障碍,她很有可能患上了 。

A. 焦虑症 B. 恐惧症 C. 强迫症 D. 抑郁症

6.小花性格孤僻、害羞,当她主动与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时,老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 来访者中心疗法 D. 理性情绪疗法 7.来访者中心疗法最基本的治疗态度不包括 。

A.共情 B. 真诚 C. 无条件积极关注 D. 同情

8.小辉因为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为自己肯定考上不上理想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小辉的不合理理念属于 。

A. 主观要求 B. 绝对化 C. 糟糕至极 D. 片面化

9.( )是通过采用心理量表 ,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 ,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

A.调查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问卷法 10.性心理辅导的目标是( )。

A. 性健康教育 B. 性道德

C. 性意志训练 D. 增进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11.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哪一项?( )

A. 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 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 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 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12.根据所含医学模式因素从多到少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

A.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B. 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C. 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D.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13.神经症:( )。

A. 是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 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 C. 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D. 是突发性的

14.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

A. 副目标 B. 首级目标 C. 主目标 D. 第一级目标 15.社交辅导,又称( )。

A.人际交往教育 B. 交往培训 C. 人际关系学 D. 社交教育 1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 )

A.问题学生 B.品德不良的学生 C.正常的学生 D.学习困难的学生

17.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18.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19.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20.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

A.提高学生的成绩 B.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辨析题

1.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 2. 经常上网的人是网络成瘾患者。 五、问答题

1.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3.简述抑郁症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 4.简述网络成瘾的含义及其表现 5.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6.简述系统脱敏法的三个步骤。 7.简述认知疗法的四个基本辅导过程。 8.简述不合理观念的特征。 9.简述理性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 10.简述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 11.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六、材料分析题

某中学生小王,小学成绩很好,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小学期间上网,父母没有反对,因为时间较短。因为考上了重点中学,爸妈答应小王的要求买了一台电脑。在上初中前的暑期期间,小王的上网时间增加了,因为上网玩游戏太吸引人了,他甚至忘了吃饭。进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没有改变,父母发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习,便要求他减少上网时间。刚开始一周还能坚持,但以后又恢复原样,甚至作业都不做了。在小王上网时间过长时,父母亲强行阻止,他异常不满,以摔东西、绝食进行抗议。最终父母妥协。以后上网时间越来越长,父干预时甚至与父亲动手,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与家人关系很僵。

根据以上所述,你认为小王是不是网络成瘾?为什么?怎么帮助小王?

《心理健康与辅导》作业练习(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小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老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尔有一次,她想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地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小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小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强化法 B.自控法 C.脱敏法 D.放松法 2.心理辅导老师帮小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按焦虑等级依次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配合松弛活动,直至完全放松,以考试缓解焦虑。这种方法是( )。

A. 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 理性-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3.中学生小杨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这让他很苦恼,希望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杨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

A. 放松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情绪疗法 D.代币强化法 4.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引导他梳理了错误的观念,使其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 行为分析法 B.理性情绪疗法 C. 系统脱敏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5.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 情绪宣泄 B. 精神升华 C. 行为补偿 D.认知改变 6.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其主要问题是( )

A. 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惧

7.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 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8.小孙经常想:“人为什么有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控制,以致影响生活和学习。她的心理问题属于( )

A. 恐怖症 B.焦虑症 C. 强迫症 D.抑郁症

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A. 应有的责任感 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 D.应有的道德面貌

10.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A. 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11.在艾里斯的情绪ABC理论中,B指的是( )

A. 诱发性事件 B.个体态度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12.在艾里斯的情绪ABC理论中,A指的是( )

A. 诱发性事件 B.个体态度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13.在艾里斯的情绪ABC理论中,C指的是( )

A. 诱发性事件 B.个体态度 C.对事件的看法 D.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14.学生害怕在社会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

A. 抑郁症 B.焦虑症 C.恐怖症 D.强迫症 15.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

A. 提高学生的成绩 B.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6.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或观念的神经症属于( )

A.恐怖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17.王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擦,反反复复。她明知道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恐怖症 D.强迫症

18.小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老师时,韩老师给予肯定,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

A. 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 理性-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9.小尹认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情绪。这种心理辅导方

法属于( )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 消退法 D.理性情绪疗法 2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 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1.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克服障碍 D.学会调适 22.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

A.寻求发展 B.矫正行为 C.学会调适 D.开发潜能

23.针对小敏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敏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24.对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思想放松方法属于( )

A.行为疗法 B.艺术疗法 C. 认知疗法 D.精神分析疗法 二、判断正误

(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 )2.健康就是指不生病。

( )3.人的心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是否健康。

( )4.智力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 )5.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观察,然后根据观察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方法。

( )6.情绪辅导有两个目标,一是调控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 )7.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 )8.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关注活动过程的价值和意义,重视活动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重。

( )9.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素质的高低。

( )10.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

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三、简答题

1.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 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3. 简述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材料分析题

1.小丽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认为自己长得难看,不被人喜欢。看见同学聚在一块“咯咯”地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同学们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是自己长相的原因。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成绩下降。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小丽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高中生程某,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她越来越害怕考试,每天从家里出来都觉得非常紧张。她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和家长均对其抱有很大期望,邻居也常以她为榜样教育孩子。近日上课她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有时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个问题对她造成了很大困扰。

(1)程某出翔了什么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2)针对她的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