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第Ⅰ卷所选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第Ⅱ卷的答案做在试卷上。考
试终了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来,尽管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了增加日产量等诸多措施,但国际市场上汽油价格仍居高不下。回答第1—2题:
1.汽油价格的高低,归根到底是由 A.价值决定的 B.供求决定的 C.OPEC决定的 D.气候决定的 2.一般来说,汽油价格居高不下会使汽车的销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回答第3—5题。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 A.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 B.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给购买者 C.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D.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4.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是 A.代表商品的价格 B.观念上的货币 C.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D.现实的货币
5.现代社会,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生活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信用卡与转账支票、汇票的共同点是
A.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 B.都属于电子货币
C.都是在转账结算中可使用的信用工具 D.都由国有制商业银行代理
黄金在我国和很多国家长期被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国家控制很严,其他方面的黄金消费一直受到限制。回答第6—8题。
6.市场上供消费的黄金
A.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是一般等价物 C.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
7.黄金长期被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这说明 A.黄金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 B.黄金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取代了纸币 C.作为货币的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D.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
8.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黄金,其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 B.交换媒介 C.结算手段 D.财富代表
近来、美、日等国的一些媒体和政要,把矛头指向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和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中国正通过出口向国际输出通货紧缩,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回答第9—10题。
9.外汇的汇率是指
A.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
B.以100美元外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C.国家的货币在比价上的变化 D.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10.如果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
A.同样的外国货币可以换更多的人民币 B.同样的外国货币换较少的人民币 C.同样的人民币换较少的外国货币 D.我国的外汇汇率升高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回答第11—13题。 11.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是
A.股份制公司和股份合作制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C.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
D.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12.上题中我国法定公司形式的共同点是
①资本都划分为等额股份 ②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③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④都适应于中小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某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控股50%,集体控股25%,外商控股10%,其它民间资本控股15%。该公司属于 A.国有企业 B.民营企业 C.公有制企业 D.混合所有制企业
2001年,德国西部就业者用工资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于1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增长。尽管总体购买力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部分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的价格占工资的比重已大大下降。回答第14—15题。
1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计算
15.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电子产品的价格占工资的比重降低。是因为 A.生产单位电子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生产单位电子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 C.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电子产品的价格成反比 D.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电子产品的价格成正比
温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拟发行建设国债11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并由前几年主要用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为集中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全面发展。第一批国债3月1日发行,已被市民抢购一空。回答第16—17题。
16.从今年国债投资使用方向看,发行国债主要是为了
A.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B.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C.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D.发挥国债对扩大消费的带动作用 17.市民踊跃购买国债,是因为它
A.收益最高,安全性最好 B.是广大市民投资的最佳选择
C.具有风险小、利率比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高等特点 D.由国务院发行,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兼并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光大品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捷径。”回答第18—19题。 18.下面对企业兼并的认识正确的是
A.企业兼并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B.企业兼并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C.企业兼并就是“强强联合”,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D.企业兼并就是企业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19.前不久,英国著名的移动电话巨头沃达丰—空中通信公司并购了德国曼内斯曼公司。合并后的公司股市价值达7000亿马克,用户达5000万户,雄踞世界移动电话头把交椅。这两大公司的合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A.降低成本,摆脱困境 B.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全球一体化 C.增强企业实力,实现资本集中 D.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手机市场日新月异,手机品种和功能越来越多。彩屏的、和弦铃声的、带摄像头的、能换外壳的……回答第20—21题。
20.消费者对手机品种和功能的追求,说明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关注的是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科技含量
21.手机开发商之所以追求越来越全面的手机功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B.实现产品的多样化 C.发展生产力 D.实现商品的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回答第22—23题。
22.“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少数同学的这种消费心理主要由
A.攀比心理引起的 B.从众心理引起的
C.求实心理引起的 D.求异心理引起的
23.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我国国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达到397.42元,体育消费给商家带来巨大的效益。材料主要表明
A.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能拉动经济发展 D.我国已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业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回答第24—26题。
24.保险事故如果发生,经保险公司核定事实后,投保人可以获得 A.蒙受损失的全部赔偿 B.蒙受损失的部分赔偿 C.与交付的保费等额的赔偿 D.合同约定的赔偿
25.公民储蓄、购买债券和购买保险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一种投资方式 ②都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③都具有较高的风险 ④收益率都非常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公民储蓄与购买保险相比,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假如银行一年存款利率为2.25%,利息税税率为20%。张先生将10000元存入银行,在一年之后支取,能获得税后利息收入是
A.225元 B.180元 C.270元 D.135元
在集市上买东西,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价格,买者总是压低价格。而商品的最后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回答第27—28题:
27.材料所述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是受当时的供求关系影响的 D.归根到底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28.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并没有违背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是
A.从单个交换过程来说的
B.从一段较长时间的交换过程来说的 C.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回答第29—30题。
29.上述材料中我国的这一做法
A.必然会使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是为了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有利于优化所有制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D.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0.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国有经济已开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D.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中占支配地位
莱西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分数 阅 卷 人 31 32 33 合 分 人 总分 二、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共3题,共40分。
31.在我国,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炒股的大军中。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股票?(4分)
(2)为什么说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8分)
(3)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分)
32.材料一:200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到十一月份,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80%,全国仍有50多万毕业生没找到工作。
材料二: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招聘不到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12分)
33.近年来,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7%以上。为缓解通货紧缩趋势,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12分)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 2.B 3.A 4.D 5.C 6.A 7.C 8.A 9.D 10.B 11.B 12.B 13.D 14.C 15.A 16.C 17.C 18.A 19.D 20.B 21.D 22.A 23.C 24.D 25.A 26.B 27.C 28.B 29.C 30.A 二、问答题(共40分)
31.(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4分)
(2)股票投资的收入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因而只有公司有盈利才能获得股息和红利收入,如果公司破产倒闭,就要赔本;(4分)再者,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4分)
(3)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分)
32.(1)党和政府应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5分) (2)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2分)
(3)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5分)
33.(1)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成正比。适应买方市场条件下待售商品量的增加,国家增加货币供应量是必要的。(4分)
(2)在当前通货紧缩,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分)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因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必须是适当的,应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