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项活动,培育时代新人
——“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总结
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传承-修身”德育模式,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使学生心怀公平正义、常念感恩珍重,弘扬核心价值观,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实施感恩教育,夯牢道德根基
我校始终坚持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来抓,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一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主阵地,向学生宣传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等内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二是精心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通过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在算算、想想、讲讲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用心血养育他们,用无私的爱呵护他们,使学生树立了关爱父母、孝敬父母之心;三是开展活动,积蓄感情。组织开展了“歌颂祖国”征文比赛、“写给父母的一封感恩信”、“感谢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我的老师”演讲比赛、卡拉OK“感恩歌曲”大奖赛、为特困学生捐款等系列感恩活动。通过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净化了学生心灵,让每一位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养育、师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同学的帮助。
通过实施感恩教育,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学会和他人相处。从“接受爱”到“表达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1
二、传承传统文化,醇化道德人格
一是景物传情,文化育人。为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建设以“追真求美”为主题、以“二园一场”(思圣园、知行园,青年广场)建设为载体,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孔子“六艺”思想为主题的“思圣园”,是三大载体之一,内有孔子塑像,有孔子带领72个弟子讲学的巨幅画像,有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文字;二是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诵经典、铸师魂”活动,每月例会组织全体教师诵读《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使教师在诵读中汲取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丰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涵养和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诵经典,塑品行”活动,以《弟子规》及中华优秀诗文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课前十分钟时间,开展诵读活动,做到熟读成诵,用传统文化承载的道德伦理观,构建核心价值观,醇化学生道德人格;三是增加国学经典课程。学校在国家规划德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实际,增加了《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课程,语文课增加了中华诗文名篇学习内容;四是学期中组织开展国学经典、中华诗文诵读评选活动。通过评选“诵读之星”、“书香班级”等活动,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和中华诗文诵读活动,使师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了传统文化素养,醇化了道德人格,形成了“敬业、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明德、笃学、勤练、致用”的学风和“追真求美”校风。
三、开展社团活动,展示学生才艺
2
为给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挥潜能的舞台,学校十分重视社团组织建设,广泛开展读书、体育、艺术、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校先后组建了“海天文学社”、“龙之队篮球队”、“天使之音合唱团”、“俏百灵舞蹈队”、“十字绣坊”、“美食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近800名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诵读美文、运动健身、唱歌跳舞、写字作画、十字绣花、烹饪美食等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挖掘潜力、树立自信、展示风采,感受成功的快乐。
为使学生社团活动正常开展,学校一是精心布置,提供活动场所;二是选拔22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具体负责社团活动的组织管理;三是投入资金购置了10万元的图书和体育器械、购置了2万元的文艺演出服装和道具,为社团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定期组织艺术展示和竞技比赛,学生才艺技能得到普遍提高。参加莱西市职业学校第二届篮球赛我校男队团体总分第一名,女队团体总分第二名。在莱西市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汇演中,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学生诵读《祖国在我心中》获得优秀奖;舞蹈团排练的花棍秧歌《赶水集》代表莱西市文化局参加青岛市第三届民间艺术舞蹈比赛获得最佳创作奖。今年,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青岛市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8个;获山东省二等奖3个;获全国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
2012年8月10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