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伴沃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中学众多学科中,历史课是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课程。历史课的内容丰富而生动,学生既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了解,感受历史的各种情感,又可以通过学习活动、师生交往以及与同学的合作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情感,促进情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有情感教育意识。教师只有通过情感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心理。而学生的这种情感心理,又能推动和促进情感教育的氛围,促进情感教育的良性循环。以下是笔者肤浅的体会,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时刻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讲授中国现代史时,我总是精心设计、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把声、色、行作用于自身器官,通过接受多种信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热情,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殿堂,使他们跨越时空,犹如身临其境,拨动其情感,从而让他们对历史产生真切的体验与感悟。

如在讲授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有关内容时,首先,我播放了一段香港回归升国旗录像,让学生再度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回顾完港澳回归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一国两制”的有关问题。然后,我展示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身居台湾思念故乡,在辞世前两年

写下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让学生齐读,体味其中滋味。短短几分钟,我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和期盼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少同学还就台湾统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接受了情感教育的洗礼,由情入史,由史生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得到了熏陶和培养。

二、处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朗读、记忆等,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丰富经验,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中,我就安排了“小老师”上课的活动。具体办法是,把学生分为两个组,分别负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教学。第一堂课进行分工准备,每一大组的组长负责分布任务,并让自己的每个组员分别都有任务(查阅资料、做课件、备课、选出“老师”等);第二堂课就由两位“小老师”正式“上课”,“小老师”们也大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唱革命歌曲、讲故事等丰富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后,学生们不仅

牢固掌握了本课知识,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还感受到老师的苦与乐,坚强、自信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情感教育不但需要学生加强主体认识,更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积极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向学生热情介绍并高度赞扬那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否定,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情感方面的不足,用积极的情感和人生观去感染他们,引导学生向健康方面发展。我们常用的历史情境有实物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声像情境等,但无论哪种情境的创设,都不能使学生只做“听客”和“看客”,而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树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加强“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其学习的责任感,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

优化教学内容是全面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往往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紧密相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图文并茂,画面栩栩如生,让人如身临其境。

例如在学习红军长征时,可以播放《万水千山》电影片段,让

学生通过影片了解长征中的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环境、物资匮乏、饥饿寒冷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学生抗击生活挫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富裕和平的生活环境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鉴往知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对照和透视现实问题,分清历史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了解过去来了解今天,从了解今天而更好地把握明天。积极的情感培养,对学生来说将受益终生,对社会也是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对情感教育的生动性、科学性功能,使学生把情感升华为“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奋斗目标,通过感悟历史,把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输给学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使之长成报国的参天大树。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复镇初级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