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鉴赏论文
指导教师:张雯 作者:郝娜10040221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精神与智慧高扬的今天,音乐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以它强烈的感人魅力,焕发出时代的朝气,迸发出人类精神文明的火花。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特殊反映,更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高度艺术再现。 关键词:音乐,欣赏,艺术,魅力,旋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人们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更需要音乐——这一美妙的精神食粮。 一、音乐之美
音乐之美,美在它的律,美在它的情。
音乐是美好的,它凝聚了音乐家的精神与灵魂,欣赏者可从中品尝到音乐家的内心与生活。此时,你是否看到了《生命交响曲》的音符在跳动,就像一群美丽的舞者在用她们灵动的身躯伴着旋律飘舞。你是否听到了远方飘来《小夜曲》在对你窃窃私语。听到《梁祝》时,你是否看到两只不离不弃的小蝴蝶在你身边盘绕而舞。而《胡笳十八拍》里头我们能感受到蔡文姬对两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像这样美妙的乐曲数不胜数,音乐家的情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赏后久有余香。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还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更如爱因斯坦还是小提琴演奏家,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二、音乐的魅力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另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寂寞感,枯燥感。
1
艺术鉴赏与创意 音乐艺术鉴赏论文 郝娜10040221
音乐的发展使它越来越离不开乐器的发展,要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离不开对乐器的全面的了解。在音乐这个庞大的家族里,乐器以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张显着包罗万象的王者风范。中国传统乐器中最早的吹奏乐器有骨笛、骨哨等,接着的埙的发展以及管、萧、笙的发展,让古典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还有击奏乐器也极为常见,如罄、鼓。总之,时代的发展,乐器也是 一个最好的见证者。 三、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显得尤为重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才能对音乐作品作出正确的判断。音乐的丰富多彩来源于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生活,而多彩的生活又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反映出来,形成了音乐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音乐鉴赏的经历与生活阅历一样,积累得越多,信息储存量就越大,想像力也就越丰富,对音乐作品就比较容易理解;反之,对音乐鉴赏经历和生活阅历贫乏、信息量储存相对较少的人来说,音乐鉴赏时就可能缺乏想象,甚至无从着手。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决定了音乐鉴赏必须依靠有关的音响资料才能得以完成,这是一个基本的客观条件。基于这一条件,人们才能对审美对象,即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活动。 四、结论
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态和需求,也是各种动物最含蓄最容易的方式。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极其高雅,能带给人听觉美妙享受的艺术,而且音乐也是其创作人心理的一种宣泄。时至今日,音乐也分为不少派流。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欣赏高雅的音乐而改变什么,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用乐器演奏的乐曲也只有在音乐厅里演奏时才能展现它们的魅力,而摇滚音乐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的派流,我觉得它更适合于那些追求潮流,喜欢刺激的青年人身上,而校园民谣是针对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固定的区域,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记。我不知道在我的思维方式里我是怎样定义音乐的,也许喜欢音乐就和喜欢人一样,都是感情在一瞬间的爆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头脑里存有怀古的情感,不管是对音乐还是对待生活,偏爱那些古典而又有些怀旧的音乐,就像《涛声依旧》,《如果再回到从前》,《一生爱你千百回》,《祝你一路顺风》等等。 参考文献:
1、《走进音乐的殿堂:大学音乐鉴赏 》 李莉 2011年5月1日
2、《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西方音乐鉴赏》王大燕 2012年8月1日 3、http://wenku.baidu.com/view/1a78c94a852458fb770b56b5.html 4、http://wenku.baidu.com/view/3b0809060740be1e650e9a08.html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