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DCA循环联合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应急演练实战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伴沃教育
PDCA循环联合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应急演练实战效果评价中

的应用

张慧颖;鱼国盛

【摘 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与灾害脆弱性分析联合应用于10个院级应急演练的效果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PDCA循环管理步骤对医院应急演练的策划、演练、评价、改进进行指导,同时联合运用灾害脆弱性分析,观察响应效果并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应急演练实战能力提升、灾害脆弱性下降.结论 以PDCA循环加强应急演练质量控制,同时以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价响应能力,有助于客观评价并提升应急演练实战效果.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07 【总页数】3页(P36-38)

【关键词】PDCA循环;灾害脆弱性分析;应急演练 【作 者】张慧颖;鱼国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办公室 / 应急办,江苏 常州 213001;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办公室 / 应急办,江苏 常州 21300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9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考验了医院对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治和应对能力[1]。在医院工作中重视应急演练并不断提高其规范性具有现实意义。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将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归纳为4个阶段,即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不断循环的过程[2]。按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要求,医院需在日常管理中全面运用PDCA循环进行质控,并在应急管理中定期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制订应急预案[3]。本文将PDCA循环和灾害脆弱性分析联合运用于应急演练效果的评价中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9月,某三级医院对院级十大院级预案进行两轮演练。 1.2 准备阶段

组织应急办在2015年10月组织全院106位管理干部对可能在医院发生的5类(43个)危险事件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估(将反应可能性的发生概率和反应严重性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反应等七个要素分别按高3分、中2分、低1分、无0分进行赋分)的结果进行KAISER 模型分析[4],确立流行病暴发、火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重大医疗纠纷、供电故障、信息系统故障、电梯意外、病人走失、患者自杀及倾向、台风为十大院级应急事件。在2015年11月组织应急事件的各扎口科室编制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组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讨论、确立应急演练评价赋分标准(将内部反应的人员就位、履职、生命意识、和个人防护等四个指标按优5分、良4分、中3分、差0分赋分;内部反应的物资准备、组织协调、配合、实战效果和外部反应的信息上报、资源调配、医疗协作、舆情控制等八个指标按优10分、良8分、中6分、差0分赋分)和综评权重(科室自评15%、观摩科室互评15%、扎口科室和应急办

他评各15%、总指挥和外援单位他评各20%),得出综合评价和得分[5],排定2016年1-9月10个预案的两轮演练计划。培训与讨论应急办于2015年12月编写《医院应急知识十知道》和十大应急预案一起组织全院职工学习、讨论,征询职工建议31条、择优采纳12条;每次实演之前进行桌演、温习演练内容,并推敲演练方案的细节。在督查并处理在流程设计方面:应急办对预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由扎口部门进行修改;在知识掌握方面:应急办对员工应急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并对掌握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在物料准备方面:应急办组织对应急仓库进行巡检,其中重点督查并整顿了台账真实性、物品效期和取用的便捷度[6]。在实战能力方面,综评小组对演练的实际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并根据实演发生的问题,如道具人落在门诊屋顶平台上、灭火干粉飘入周边民居、以及病区消防门防火效果不佳等,及时调整和补充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 1.3 工具

采用自制的应急演练效果评价表对十大院级应急事件预案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轮演练后的评价情况;运用KAISER模型分析对演练前和两轮演练后医院的灾害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比较。管控过程中运用PDCA 循环持续改进。 1.4 实施

在制订应急工作计划环节持续改进:每年10月进行新一轮的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重新确定新的十大院级应急事件[7],在次年的1-9月进行两轮演练增加演练计划的针对性,实现年度应急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有改进。在预案编制和剧本编写环节持续改进:通过扎口部门拟初稿、应急办审稿、全院公示征求意见,增加演练预案和剧本的可行性,实现预案编制有计划、有执行、有改进。在演练执行和总结环节持续改进:通过桌演和实战演练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并讨论替代方案,不断增加演练的科学性,实现应急演练有方案、有实践、有反思和改进。 2.1 对两轮十大院级应急预案演练后的评价

进行六人小组综评比结果(第一次综评分、第二次综评分)如下:流行病暴发(80、92),火灾(76、90),突发公卫事件(80、88),重大医疗纠纷(82、88),供电故障(78、86),信息系统故障(78、88),电梯意外(78、91),病人走失(82、87),病人自杀(76、86),台风(72、85)。 2.2 对两轮十大院级应急预案演练前后的灾害脆弱性分析

由106位管理干部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估结果(2015年10月评价、2016年10月评价)如下:流行病暴发(54.0、45.5),火灾(50.2、40.2),突发公卫事件(48.8、43.3),重大医疗纠纷(47.8、42.6),供电故障(46.4、36.2),信息系统故障(45.7、35.1),电梯意外(44.4、34.1),病人走失(42.9、38.2),患者自杀(42.9、37.3),台风(42.8、30.5)。

两轮演练后,综评均有提高。其中演练前曾有过实战经验的4个应急事件在第一次综评得分较高,均在80分以上,而从未经历过的台风得分最低;与医疗业务和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3个应急事件在第二次综评得分较高;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3个应急事件和一个以前无应对经验的事件在二次演练后综评提高幅度较大,超过12分。 说明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应急演练对提高应急能力帮助明显,而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事件由于易引起重视成效更为显著;对于未接触过的应急事件,基于原有基础差,应急能力提升亦比较明显。

在演练前和二轮演练后进行脆弱性分析发现:十大院级应急事件的脆弱性在二轮演练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与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三个应急事件(流行病、火灾、电梯)、对技术支持要求较高的三个应急事件(停电、信息、电梯)和一个以前无应对经验的事件(台风)在二次演练后脆弱性改善幅度较大;而随机性强的四个应急事件(公卫、纠纷、病人走失、自杀)在二次演练后脆弱性改善幅度相对较小。六人小组综评得出的应急能力改善效果和106人灾害脆弱性分析改善结果基本一致。

PDCA 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次循环都能够提高工作质量[8]。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应急演练可帮助医院提高应急能力。

综上所述,以PDCA循环加强应急演练质量控制,同时以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价响应能力的改善,有助于客观评价并提升应急演练实战效果,从而提高医院应急能力。

【相关文献】

[1] 樊丽平,赵庆华,肖明朝,等. 重庆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6):553-556.

[2] 郭丽,廖志,张静. PDCA循环模式在护理不良及隐患缺陷事件中的应用[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16,31(5):309-311.

[3] 江苏省卫生厅.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z].2012.

[4] 赵大仁,刘志会,何思长,等. 医院灾害脆弱性概念及评价方法初探[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4(9):520-523.

[5] 陈晋,桂鸿斌,闫若玉,等.基于Kaiser 模型的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3):40-43.

[6] 张亚宁,李俊.上海市金山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初探[J].应用预防医学,2016,22(4):339-343.

[7] 张燕,高玉明,王伟.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5):31-33. [8] 杨丽,杨红,付美蓉.PDCA 循环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2016,10(6):2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