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练习题3

来源:伴沃教育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 —32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B.制造“神州五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D.人类应与环境和谐相处,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等矿物资源

2.绿色能源是人类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煤 B.氢能 C.太阳能 D.生物质能

3.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

级能源,如H2属高效,无污染二级能源,是因为自然界中现成的H2很少。由此,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一级能源 B.一氧化碳属一级能源 C.电源属一级能源 D.风能属二级能源

4.氢能源是一种极其理想的新能源,因为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生成物不污染环境。

但氢气作为能源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虽然制氢原料不受限制,但制取成本高 B.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还在研究之中 C.高效、价廉的贮氢材料还在研究之中 D.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就会爆炸 5.下列不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

A.聚乙烯(PE) B.聚苯乙烯(PS) C.有机玻璃(PMMA) D.压缩天然气(CNG) 6.制作VCD、DVD光盘的材料和装修时用的“水晶板”,都是一种叫做有机玻璃的塑料.有机

玻璃属于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7.下列不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绦纶 B.羊毛 C.蚕丝 D.棉线 8.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聚乙烯塑料 C.生铁 D.钢筋混凝上 9.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的特性是

①强度高 ②弹性好 ③耐磨 ④透气性好 ⑤吸水性好 ⑥耐化学腐蚀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④⑤ D.①②③⑥ 10.下列措施中不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的是

A.使用清洁的天然气代替煤的直接燃烧 B.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加收或处理

C.提倡用铁锅代替铝锅炒菜 D.研制和使用可自行降解的新型塑料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1.下列物品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A.纸张 B.烂棉絮 C.泡沫饭盒 D.废铜烂铁 12.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蚀其他物品

13.在垃圾回收中,我们提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在街道边的垃圾箱中,绿色箱表示盛装可

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中①废铝线②果皮③易拉罐④口香糖⑤废铁锅⑥空矿泉水瓶⑦一次性塑料饭盒⑧旧书、旧报纸,其中能够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A.③⑤⑥⑧ B.③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⑧ D.①⑤⑥⑧ 14.下列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方法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A.易拉罐、废电线 B.旧报纸、烂菜叶 C.废铁、废电池 D.一次性饭盒、剩饭剩菜 15.下图表示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16.把连接在电流计两极的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装置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装置产生了电流 D.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17.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A.电池用完后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

B.电池是一种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氢氧燃料电池是能够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电池不用时最好从用电器中拆下,防止时间久了电池中的化学物质流出腐蚀用电器 18.下列反应放出的气体中有氢气的是

A.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放出的气体

B.盐酸加入锌和石灰石的混合物中放出的气体

C.向水中插入两个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在电源的负极上产生的气体 D.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后放出的气体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 20.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大气

B.棉花、羊毛、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

C.焚烧聚氯乙烯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 D.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应回收利用

B.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

三、填空题(共计45分) 21.(本题4分)人和其他动物都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性空气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目前危害严重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等。 22.(本题3分)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23.(本题3分)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在燃烧时的气味不同,_________燃烧时有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而且很容易熄灭。棉布、尼龙、羊毛三种布料灼烧时,有焦鸡毛气味产

生的是__________,灼烧后会收缩、碳化的是_________。 24.(本题2分)造成赤潮或水花的原因是水体中的 、 元素严重超标。 25.(本题4分)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

(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2)再通入过量空气,使剩余的CO转化为该种化合

物。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6.(本题3分)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

和石油)燃烧和金属冶炼厂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的。酸雨的危害极大,减少二氧化

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样,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分钟) 0 1 pH 4.73 4.62 2 4.56 3 4.55 (1)从测定的数据可知;在测定的4分钟内酸雨水样的酸性是 (“减弱”或“增强”)。 (2)在测定的时间内,酸雨水样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亚硫酸(化学式是

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本题9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气体

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呼吸作用将________释放到大气中。 (2)人类活动可以经过多种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请写出以下会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①石灰窑生产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汽油(主要含C8H18)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6H2→1( )+4H2O

(4)为了减缓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中可行的是______ 。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1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8.(本题17分)下图装置制取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1的名称 。

⑵与a比较,b装置的优点是

多孔隔板

。 a b ⑶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⑷按图b所示,在多孔塑料板上放锌粒,稀硫酸由_______________中加入,若打开活塞,现象是 ,锌粒表面 ,若关闭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会使容器内 ,将酸液压回________________中,使酸液与锌粒 ,反应即自行停止。

⑸若此装置气密性良好,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检验时,听到 ___ ,发现收集的氢气不纯,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⑹此装置除了能用于制取氢气外,还能用于制取 (填一种即可),其中在塑料隔板上应放置 ,液体试剂应该用 。

⑺下面A、B、C、D四套装置中,哪些可以产生与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编号)。

四、计算题(共计15分)

29.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t就会释放出53.3kg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02+Ca(OH)2==CaSO3+H20,那么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九章检测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答案 C A A D D A A B D C C C C A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16 答案 A 三、填空题(共计45分) 17 CD 18 BC 19 B 20 A 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 可吸入颗粒 22.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3.聚氯乙烯塑料,羊毛布料,尼龙布料。 24.N P 25.2CO+2NO

2CO2+N2 2CO + O2 点燃 2CO2

26.⑴ 增强 ⑵ 2H2SO3+O2 2H2SO4 27.(1)光合、氧气 (2)CaCO3═══CaO+CO2↑ 2C8H18+ 25O2 ═══ 16CO2+ 18H2O

(3) C2H4 (4) ①③

28.⑴活塞 ⑵ 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⑶ 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有一

段水柱高出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下降 ⑷ 长颈漏斗 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 产生大量气泡 压强增大 长颈漏斗 脱离接触 ⑸ 尖锐的爆鸣声 没有将发生装置中原来有的空气排尽 ⑹ CO2 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 ⑺ B D 四、计算题(共计15分) 29.需要氢氧化钙308kg

高温 点燃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 欢迎下载教学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