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 鹱文敖唷 2009年第11期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与素质教育探索 口赵燕 摘要: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是通过 对会计理论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 行原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角色 扮演和作用发挥等的深入掌握和理解 取得的。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与 素质,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 需求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为 本位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职 业能力;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0文献标识码:A 一、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 素质辨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技能”的解释 是“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 力”。通常认为,职业技能具有实用 性,它建立在相对单一的岗位或职 业基础上,呈现劳动者对于给定的 具体工作的胜任程度,是通过知识 学习或专项训练掌握并在反复实践 中形成的某项专门技术,涉及面窄, 专门性强,可以通过短期培训获得。 能力即才能和办事的本领,是 人们依靠智力、知识和技能等去认 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身心能 量,是通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会计 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会计职业活 动,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包 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 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能力、提 供会计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以及职业经验等。 36 素质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 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职业 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 应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来说,劳动 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 越多。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行为规 范以及价值观的引导,塑造学生的 人格和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职业 素质。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 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总体上倾向 于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职 业道德好,能够胜任会计职业的实 务人员,但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对会 计知识的掌握关注较多,对会计职 业能力和素质教育关注较少。 (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在课程设置上,会计专业课所 占的比重较大,而相关学科课程比 重较小,甚至空缺,结构也有失合 理。在教材上,侧重于实务性的制 度解释,有些高职院校则采用会计 职称考试系列教材,导致学生基础 能力不足。在素质教育方面,没有形 成会计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缺少专 门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专业素 质的养成。 (三)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 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业 的评价除采用闭卷笔试外,还采用 开卷考试、上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 等形式。但效果较差,其评价仍不能 摆脱普通教育考核模式,考试不依 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来进行,不利 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 能。由于素质在评价实施时很难在 量上给予考核,因此许多学校很少 有素质教育的量化考核评价方式。 三、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与 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思路和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性 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 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 职业教育。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要明 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 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同时要使 学生在技能、认识、情感等方面得到 全面发展,能够适应个人职业生涯 的发展及岗位要求的变化。 (二)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 课程体系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 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培养融入 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 争能力。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探索 力的培养中,会计类核心课程形成 了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包括 生从感性和理l生两方面认识会计理 养方案中,并制订学生素质培养教 论和会计实务工作;第二,改革传统 学大纲,设计学生素质考核与评价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 方案,加强素质教育过程评价,发挥 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在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对自 己的学习成果、独立探究的自学及 探索能力、小组合作的社交及管理 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行为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 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经济法、财经 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以培 养学生从事会计T作的业务能力。 针对学生就业领域及岗位群的 分析,见表1,考虑岗位知识结构的 学、实践教学、分组讨论和传统教学 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第三,合 理安排精讲与粗讲的比例,给学生 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关系,以及 留有自学的空间,在学习中逐步培 职业资格考核的需求,构建课程体 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 系。在专业课程中,开发相当比例的 力;第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团队精 专业技能实训,把毕业实践作为综 神的培养,在布置课程作业和讨论 合实践训练课程,将工作知识顺序 问题及实践教学时,按小组进行分 化,以优化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形成 工,并结合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采 职业能力。 取自评、小组测评及教师评价相结 表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领域及岗位群分析 就业领域 岗位群 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 收银员、出纳员、核算员、记账员、主管会计 主要就业岗位 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服务性机构的 助理工作岗位 税收协管员、代理记账员、审计助理员等 次就业岗位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分析与理财规划 助理理财规划师等 岗位 其他就业岗位 中小型企业的其他就业岗位 统计员、仓库保管员、营销员等 根据专业课程所需要的理论支 合的原则,评定学生的成绩。 撑,按照“必需、够用”原则,确定会 (四)以能力为本位,改变传统 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基础课程突 的考试评价体系 出会计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计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考试方 划中安排军训、公益劳动、实训、岗 法,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 位实习和文化素质拓展(选修)、专 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多 业素质拓展(选修)等课程,加强对 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采取闭卷、开 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卷、现场实际操作、辩论、课题研究 课程体系体现知识学习和职业技 与论文写作等方式或多种方式综合 能、能力、素质培养的递进和交汇关 运用的考核方法,同时提供多次考 系。 试机会,还可分类分项进行考试。评 (三)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 价标准要灵活运用绝对评价,以利 化的教学方法 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课件 力的培养。 的优势,在课堂上演示会计实务工 重视学生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工 作过程,补充实践教学的不足,使学 作,将学生素质培养纳入到人才培 表现,进行主动、客观的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 习成果的反思;同时,教师给予恰当 指导,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过程和 效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教师进 行指导『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 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 行为能力的生成与变化。 参考文献: [1]阎达五,王化成.面向21世纪会计学 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 会计研究,1 998(9). [2]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高等职业 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Z].苏 教高[200811 5号. [3]张国华.环境与会计教育改革[C].第 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 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2004(1 O). [4]杨凤翔.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高 专考核评价方法[J].职教论坛,2004 (1 2). 收稿日期:2009—02—13 作者简介:赵燕(1968一),女,江苏涟 水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高 级讲师,会计师(223003)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