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采一放”工艺在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践
吴 涛,田运奇,王建伟
(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河南登封 452473)
摘要:在厚煤区,工作面采用浅孔抽放措施后,拔梁和放顶煤工序同时作业,会引起瓦斯升高,制约矿井安全生产。采用“两采一放”回采工艺后,避免了2道工序交叉作业中出现的瓦斯涌出曲线叠加现象,并延长了瓦斯抽放时间,为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关键词:“两采一放”工艺;放顶煤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
中图分类号:TD82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506(2009)03-0049-02
Practiceof\"TwoWiningandOneCaving\"TechniqueonBlastingandTop2coal
CavingWorkingFace
WUTao,TIANYun2qi,WANGJian2wei
(DapingCoalMineofZhengzhouCoalCo1,Ltd1,Dengfeng 452473,China)
Abstract:Inthickcoalseamworkingface,ifshortboreholedrainagetechniqueareused,theworkingprocedureofdrawingtop2coalsupportingsteelframeandtop2coalcavingareconductedsimultaneously,thegascontentwillincrease.Thiswillthreatensafetyproduc2tion.However,afteradoptingthetechniqueof\"TwoWiningandOneCaving\",notonlytheabovementionedphenomenonhasbeena2voided,butalsothedrainagetimehasbeenextendedaswell.Applyingofthistechniquecreatinggoodconditionsforasafeproductionattheblast2winningtop2coalcavingface1Keywords:\"TwoWiningandOneCaving\"technique;top2coalcavingworkingface;normalcirculationoperation
大平煤矿16071工作面于2005年3月开始生产,初期采用“边采边放”的三八制作业方式。2006年6月以后,因受地质构造影响进入厚煤区,工作面采取浅孔抽放措施后,拔梁及放顶煤工序同时作业,但引起瓦斯迅速升高,严重制约着安全生产。为此,大平矿提出“两采一放”新方案。采用“两采一放”回采工艺后,有效治理了瓦斯,保证了工作面连续作业。2007年6月底回采结束,共采出厚煤5917万t,平均月产为2139万t,最高月产达312万t,实现了安全生产。
之间。工作面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1 工作面概况
图1 16071工作面平面布置示意
16071工作面位于大平矿井东翼16采区的中
下部,走向长480m,倾斜长80~163m,平均110m,煤厚112~1619m,平均515m。工业储量5217
2 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16071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
万t,可采储量4817万t,标高在-8010~-1719m
收稿日期:2008-11-18
作者简介:吴 涛(1984—),男,河南登封人,技术员,2003年毕业于河南工程技术学校,现从事计划经营管理工作。
炮采放顶煤工艺,2006年6月起工作面逐步进入厚
煤区(煤厚在610~1619m),采动过程中煤层瓦斯大量释放,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居高不下,经常徘徊在017%,工作面拔副梁和放顶煤时,由于瓦斯集中
・49・
2009年第3期 中州煤炭 总第159期
释放,很容易达到018%的断电浓度,严重制约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2)方案确立。针对工作面在拔副梁和放顶煤期间,瓦斯集中释放,瓦斯浓度迅速升高至不利于组织生产的状况,对原回采工艺进行改进,将拔副梁和放顶煤2道工序合理地布置在不同的班次中,使瓦斯均衡释放,避免了2道工序交叉作业出现的瓦斯涌出曲线叠加现象,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
倍。作业过程中,拔梁和放顶煤是使顶煤位移最大的2道工序。这2道工序施工过程中都会释放大量的瓦斯到作业空间,在超过新鲜空气稀释能力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瓦斯超限,使作业环节被迫中断,无法完成正规循环作业。为此,将拔梁与放顶煤2道工序进行了调整,使其布置在不同的班次中,从而避免了2道工序交叉作业中出现的瓦斯升高曲线叠加现象,同时减慢了推进速度,相对延长了抽放时间,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3.3 调整前后效果比较
(1)调整前。由于拔梁和放煤2道工序在同一班次内存在交叉作业现象,往往造成2个瓦斯涌出曲线高峰值的叠加现象,使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浓度经常在017%~018%,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频繁中断作业,无法实现正规循环,威胁到安全生产,平均日产量为500~600t。(2)调整后。将2个瓦斯涌出高峰期分班安排,同时延长了抽放时间,16071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瓦斯降到了015%以下(图4),可实现连续作业,保证了安全生产,日产量升为900~1000t,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稳定了职工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方案分析
3.1 调整前后回采工艺
劳动组织由“边采边准”三八制作业方式调整为“两采一放”三八制作业方式,即每天8:00班、16:00班为采煤班,0:00班为放煤班。原回采工艺:
每班的打眼放炮ϖ拔主梁ϖ装运煤ϖ拔副梁ϖ放顶煤ϖ移刮板输送机(图2)。调整后的回采工艺:(8:00班、16:00班)打眼放炮ϖ拔主梁ϖ装运煤ϖ拔副梁,(0:00班)放顶煤ϖ移刮板输送机(图3)。
图4 回采工艺调整前后瓦斯模拟量趋势对比曲线
4 结语
(1)“两采一放”工艺的适用条件。①工作面长
度至少能容纳2个采煤班作业,满足施工力量安排需要;②平均煤厚超过6m,适应放顶煤作业。(2)“两采一放”工艺的应用效果。避免了拔副梁和放顶煤工序交叉作业中出现的瓦斯涌出曲线叠加现象,同时减慢了推进速度,相对延长了抽放时间,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放顶煤回采,工作面月产量增加了110万t,提高了经
(责任编辑:秦爱新)济效益。
3.2 调整原因分析
2006年6月以后,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基本
进入了厚煤区,整体煤厚在10m以上,局部达1619
m,因此采动瓦斯涌出量大幅度增高为前期的2~3・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