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和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早期严重度

来源:伴沃教育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和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早期严重度评估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2-12-04T13:52:49.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0期供稿 作者: 何晃养

[导读]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诊断及早期病情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何晃养 (广东省新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527400)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0223-02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诊断及早期病情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81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7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4例,对SAP组和MAP组在入院后1h、24h、2d、3d、5d抽血测定TNF-α和IL-6,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AP组和MAP组在入院后1h、24h、3d检测TNF-α和IL-6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AP病情变化和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对AP早期严重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Discussio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nd Interleukin-6 in acute pancreatitis diagnosis and early severity appraisal HehuangYang People’shospital of Xinxing county,Xinxing Guangdong 527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dynamic changes of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and interleukin-6(IL-6)and to determine their predictive value for 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AP)。 Methods 81 patients withacute pancreatiti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acute pancreatitis group(MAP,n=57) an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group(SAP,n=24),SAPand MAP Group at post –admission 1h,24h,3d,dedicated TNF-a and IL-6,then analysed and contrasted the results。Results The changof TNF-a and IL-6 levels at post-admission 1h、24h、2d、 3d、5d between SAP and MAP during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Dynamic changes of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are related to theoccu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and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on 3rd day may be a predictive index forseverity and pro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

【Key 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常见急腹症,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一种以炎性细胞浸润、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为特征的胰腺炎性疾病。AP在临床上可分为轻重两种,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占胰腺炎发病的80%,20%可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不仅累及胰腺,而且影响肝、肺、肾等其他器官,病死率高达20%~30%。过去30年来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轻型易于治疗,重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由于其病因复杂,疾病过程、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也不一致,这给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也带来很多不便。AP时体内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和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产生瀑布或级联放大效应,造成机体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及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动态观察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在AP的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早期SAP的诊断的对病人的预后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院采用TNF-a和IL-6早期联合动态检测AP患者,能够早期区分出SAP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急诊和住院的AP患者81例,其中男48例,女33例;年龄16~77岁,平均42.4岁。所有患者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24h内发病,其中57例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4例为重症急性胰腺(SAP)。发病原因:胆石症性39例,酒精性21例,高脂血症性13例,原因不明8例。SAP组和MAP组在年龄、性别、病因构成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1h、24h、2d、 3d、5d抽血测试TNF-a和IL-6浓度。TNF-a和IL-6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试剂盒分别由上海朗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晶美生物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上均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81例AP患者中,SAP组与MAP组住院早期的TNF-a水平比较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在81例AP患者中SAP组与MAP组住院早期的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SAP组和MAP组各时测点TNF-a浓度(pg/ml) n(%)

注:与同一时相MAP组比较,#P<0.05,与同一时相MAP组比较,*P<0.01 表2 SAP组和MAP组各时测点IL-6浓度(pg/ml) n(%)

注:与同一时相MAP组比较,#P<0.05,与同一时相MAP组比较,*P<0.01 3 讨论

AP发生时,各种胰酶通过不同的相继提前在胰管或腺泡内被激活,造成机体局部或全身的损害。大量的胰酶及有害物质被腹膜吸收入血,可导致心脑肺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引起引起多及其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细菌内毒素入血后还可触体内的但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

淋巴细胞产生并大量释放内源性介质,这将加重全身损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2]。目前,在临床上常用血尿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来诊断AP,但是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的程度与急性胰腺炎的轻重并不直接相关[3]。目前研究证明,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性疾病,细胞因子(cytokines,CK)在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机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CK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对AP的发生、发展及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与AP有关的CK有IL-1、IL-2、IL-6、IL-8、IL-10、IL-12和TNF等[4]。其中IL-1、IL-6、IL-8、IL-12、TNF,是导致MAP向SAP转化的主要致炎性细胞因子[5]。

TNF-a是一种单核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炎性介导的细胞因子,适量时可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抗感染作用,但当TNF分泌过多或调节失控时则会引起机体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或MOF,TNF是感染过程中机体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猴实验中发现,TNF在疾病早期含量即开始升高,2h后达峰值,以后开始下降,48h后浓度降至正常.说明TNF是SAP早期一种重要的炎症递质,在SAP早期参与了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AP发病的初期,血TNF-a浓度明显升高,且重型组又高于轻型组,TNF-a与病情的严重呈正相关。外周血TNF-a水平的测定可作为AP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发展的指标[6]。陈志华等研究也SAP患者血清中的TNF-a的含量表达显著高于MAP组(P<0.01),TNF-a与AP病情严重度有相关性[7]。本实验研究显示,入院后TNF-a浓度就开始增高,第2d达到峰值,SAP组和MAP组在入院后的24h、2d、3d和5d检测TNF-a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入院后就开始动态监测,TNF-a浓度就可以在初期判定SAP患者。

IL-6是一种重要的急性反应期炎症介质,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在炎症急性期IL-6明显维持在高水平,高浓度IL-6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免疫黏附,微血栓形成,抑制内皮的修复,使血管壁受损及通透性增加,加重了感染时的损伤。Stimac等对该院收治的117例AP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IL-6可以早期AP的严重程度,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hmoto等研究47例AP患者显示[8],血清IL-6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其水平变化可以预测AP的严重度。另有研究报道,在入院当天,第2,3和7天,MAP组和SAP组之间血清IL-6浓度有极显著的差异(P<0.05)。第1天,IL-6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9.7%,准确度为91%。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也提出:动态测定血清IL-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国外Pooran等研究发现,在发病后24h内,SAP患者与MAP患者的TNF-a和IL-6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a和IL-6可以作为病情严重度的指标,能够在早期从AP中区分出SAP患者。本研究显示,入院后IL-6浓度就开始增高,第2d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降。SAP组和MAP组在入院后的24h、2d、3d和5d检测IL-6的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中确定,AP入院后48小时内的早期重症预测因子包括Ranson评分和APACHEII评分(6)。但是以上两个评分系统检测项目过多,操作繁琐,价格昂贵,给临床的实施带来诸多的不便。本研究表明AP患者在入院24h检测TNF-a和IL-6浓度就可以初步判定重症患者,且其简单易行,准确度高,价格低廉,适用于各级医院,而且还可以进行动态的监测,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早期区分AP临床类型的指标。因此AP患者在入院时就开始动态联合监测TNF-a和IL-6浓度有助于早期评估疾病的严重度,及早确立SAP诊断,指导临床医生做出合理的最佳治疗。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胰腺病学,2004,4(1):35-38.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七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7-582.

[3]廖家智摘译,王家马龙审校.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诊断部分)[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

[4]Bhatia N,Brady M,Christmas S,et al.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acute Pancreatitis[J].J Pathol,2000,190:117-125 [5]Bone RC.Sir Israc Newoon,sepsis,SIRS and CARS[J].Crit Cere Med,1996,24:1125-1128.

[6]容海鹰,张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06,27(4):570-571. [7]陈志华,吕世静,邵燕丽.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5、IL-18和TNF-a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1):35-36.

[8]Ohmoto k,Yamamoto S.Serum interleukin-6 and interleukin-10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ereatitis:clincal implication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64):990-9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