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学后教〞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根本流程如下:
导入目标----自学阶段----“先学〞阶段〔自主练习、学法指导〕----后教阶段----“当堂训练〞检测评价
〔一〕创设情境 导入教学目标
教师运用各种形式设制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当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同时,运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围绕目标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如:在健身拳教学时,可以设置武术明星〔李小龙、成龙等〕情景导入本课。
〔二〕巧设问题,自学阶段
如:在“滚翻〞教学时,设置问题:“你在哪里看到过滚翻?〞、“他们是怎么滚翻的,有几种滚翻?〞、“如何能翻一直线,为什么会翻斜出垫?〞、“日常生活、娱乐时哪些动作是与滚翻动作相关联的?〞、“你能否把自己学的的滚翻组合?〞
〔三〕自主探究,“先学〞阶段
通过问题的创设,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即“先学〞阶段,在体育教学中;与文化不同的是在这个阶段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而教师更强调观察。体育教学是开放性的,在学生的“先学〞中会出现各种的结果,面对大空间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情况,教师就要认真全面广泛观察,只有收集到比拟有用的信息,对后面的“教〞才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养成讨论的习惯,而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和自己的所掌握的运动技能,进行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合作。
例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的学案〔抱与接的区别、什么位置接球最舒服、两脚站位等〕,进行预习,学生练习时,两人一组练习,会出现抱球、传球无力不到位等现象,学生互相学习,自己解决这些的问题,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自练,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自练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讲解,“后教〞阶段
教师对学生自主交流讨论、练习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入“后教〞阶段,对于局部领会知识不够清晰、运动技能还不够熟练的同学,因及时的补救,跟上了班级教学进度。同时,运动技能好的的学生在此阶段过程中,那么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运动技能也能有所创新。这样,通过这一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自主创新方面都有所提高。在这个阶段改变以前的“先教后学〞课堂教学模式,而“先学后教〞的“后教〞阶段,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先学〞时,通过巡视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教师就不要讲了。
例如我教高一年级“肩肘倒立〞这一课时,学生分组后,在总结时根本能说出“后倒举腿、手撑腰、脚面绷直〞等根本要领。这时教师就可以完成一套优美的示范动作,赢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教师再适时的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细节,如有的学生没有“展髋,夹肘〞,教师做到精讲,这时候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要求分组去练习了。在再次练习过程中,“肩肘倒立〞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很快就被学生掌握了,学生学起来更积极,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也更准确、更牢固。真正
做到了“要我练〞转成“我要练〞。作为体育教师,会幸福地享受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带来的轻松。
〔五〕展示提升,“当堂训练〞检测评价阶段
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稳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
在体育课中,我们每学完一个动作,会让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点评,对于运动技能不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二、“先学后教〞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 〔一〕促进了教师备课能力的提高
“先学后教〞对教师备课能力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一般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备课,而“先学后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就要求自己先备课,对教材的分析,体育课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先学后教〞的,因此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自己用什么策略去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集体备课,根据个人的备课的根底上,进行集体备课,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一些教学问题,集体研讨,课前二次备课及课后备课、这大大提高了教师备课能力。
〔二〕促进了单元教学方案的完善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而单元教学方案是学年、学期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的深化和具体化,它在体育教学中已被广泛地采用。单元方案能使备课工作更有科学依据,防止盲目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先练后教〞是根据教学实际来制订单元教学方案,克服教学方案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
例如:高一年级排球教材中,正面双手垫球一单元的教学方案: 1.移动触球游戏 2.自垫
3.教师讲解:在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时,击球点一定要保持在正确位置上,也就是腹前的一臂距离左右,通过全身的协调用力,把球垫在目标内。击球点保持正确了,击球部位还要正确,必须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桡骨内侧平面触球。击球部位过高,既不便于控制球,不便于起球,又易造成“持球〞、“连击〞犯规;击球部位过低,球就会乱飞。所以,在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时,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击球点和击球部位。这两项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反复练习,稳固提高。
4.师生互相评价。
这样的单元方案紧紧围绕着学生求知、好学的心理,特别是第一节课,让学生带着许多问题来上课,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提问也就更多。又通过有针对性的结对子教学、分层教学等;让学生自主确定目标,自主选择练习难度,自由组合练习和自我评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途经无非有两个:一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二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技能往往会记得更牢。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的技能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拟关键的。而“先学后教〞就表达了这一点,教师要创造时机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促进了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把“先学后教〞引进体育课堂,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身体活动为线索,以尝试练习贯穿于一节课。此时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通过认真观察,积极尝试和思考去获得知识,开展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作用又离不开教师所作的积极启发和诱导。同时学生的学习又依赖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此时教师的教学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的引导、指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到关键, “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抓实学生的“先学〞,也要把握好讲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