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Qingdao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16No.2Jun.2003
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趋势
及其博弈分析
邹立明,晏海宁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未来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将逐步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到时国内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全能制商业银行的严峻挑战。改变现存的银行分业经营模式将是尽快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发展模式、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了实施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优势和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能制商业银行;经济学解释;博弈分析;必要条件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98(2003)02-0029-0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来自世界各地的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于一身的金融业巨人正在逐步进入国内金融市场,这无疑将对国内处于分业经营模式的银行业产生巨大威胁。商业银行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经营制度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一、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现状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的经营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类,即/全能制0和/分离制0。所谓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即混业经营模式,是指一国的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上不受限制约束、业务多样化、经营多元化,可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的银行经营制度。商业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银行业务的同时,可兼营证券、信托以至保险业务,且商业银行资本可与产业资本相互融合。而所谓分离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即分业经营模式,是指一国商业银行受法律约束,只能经营间接性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经营制度。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银行业务与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相分离,
[1]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松散。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商业银行经营制度上大体有两种发展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全能制y分离制y全能制0发展模式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实行的是高度自由、放纵的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对金融业务的范围也基本没有限制,从而形成了全能制的商业银行经营制度。但在1933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美国有近万家商业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美国政府将该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形成的垄断和银行对证券业的过度介入造成的经济泡沫。鉴于此,美国政府先后出台了5格拉斯)斯蒂格尔法6(1933)、5证券法6(1934)和5威廉斯法6(1968)等一系列法律,限制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等银行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分离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金融创新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下,美国银行业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地通过收购、兼并和金融创新的方式进入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美国政府为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力,也默许了这些做法。而1999年5月12日通过的5金融服务现代化法6,则标志着美国在实行了近60年的分离制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后又回到了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模式上来。
与美国相似,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实施对分业模式的改革。从首先出台5金融改革法6到1997年的5日本银行法修正案6,日本目前已经
X
X
收稿日期:2003-01-10作者简介:邹立明(1974-),男,湖南冷水江人,硕士研究生。
29 2003年第2期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完成了由分离到全能的经营制度转换过程。同样,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面对来自世界金融领域的激烈竞争,逐步放开了对银行业务领域的限制,允许银行直接进入证券市场交易,从而也走上了全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制y全能制y全能制0发展模式
与美国不同,德国自始至终坚持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即/全能制y全能制y全能制0的发展模式。德国是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发源地。全能制的德国商业银行不但为企业提供短长期贷款,还可直接投资于新兴企业,包销公司证券,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与扩展过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财务咨询与服务。全能制的德国商业银行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通过将大量无法偿还的银行贷款转化为银行投资的方式,挽救了大批濒临破产的企业,使德国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大大降低。虽然德国于1974年爆发了赫尔斯塔特银行倒闭事件,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但德国并未因此而否定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而是通过健全金融法规、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更加完善了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使德国的商业银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与德国有着相似发展模式的还有瑞士、奥地利等国家。
综上所述,不管是采取全能制y分离制y全能制发展模式还是全能制y全能制y全能制发展模式,当今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确保本国银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均先后采用了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主要原因是较分离制经营制度而言,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具有以下优势:
1.增大市场份额。全能制商业银行能够使客户较容易地选择和使用需要的金融商品,所以能更好地吸引客户,充分占领市场。
2.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全能制商业银行由于拥有稳定、密切的银企关系,掌握较充分的客户信息,在对企业进行贷款、投资等金融交易决策时,即可减少信息收集成本,又可控制客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减少因决策造成的损失。
3.分散金融风险。全能制商业银行由于实施多元化经营,其在某一领域的损失可由其它业务来弥补,从而减少了金融风险,增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4.增强银行赢利能力。全能制商业银行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原因,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赢利
[2]
能力也就相应提高。30二、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经济学解释
(一)资产专用说解释
资产的专用性,是指资产用途的多少,即对投入一种生产过程中的资产进行另一种生产用途的资源再配置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特征、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其资产就具有了一定的专用性。如果某一行业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则利用现有资产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就越高,进入然后又退出该行业的沉没成本也越高,越容易导致分业经营;相反,如果某一行业资产的专用性很低,则很容易利用现有资产进行其它领域的经济活动,进入和退出该行业的沉没成本很低,存在随时进入该行业的动力,此时容易导致混业经营。要维持银行业或证券业的正常运行,资本、信息和企业家才能都是必须的生产要素。现实经营情况表明,银行业和证券业对这三个基本生产要素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即银行业和证券业运营资产的专用性很低。银行业可以轻松的利用现有资产转而经营证券业;证券业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利用其已有资产进行银行业务方面的经营。其实,整个金融领域内的运营资产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即其下属分支领域的运营资本专用性很低,也正是这种低专用性,促进了全能制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二)产业经济理论解释
首先我们来看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情况。所谓规模经济是研究厂商的规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状况。银行业就是一种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但当银行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成本就会出现劣加性,即单位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大而上升。此时就涉及到范围经济的概念。所谓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由于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的扩张,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状况。也就是说,同时经营A与B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C(A+B)小于分别经营A和B产品的成本之和C(A)+C(B)。如果商业银行扩大其经营的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在享受规模经济的同时还将享受到范围经济的好处,这也为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提供了强有利的理论支持。
(三)信息经济理论解释
信息经济理论认为,市场上的信息不但不完全,而且在个主体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即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掌握的信息比另一方多。商业银行所处的信贷市场就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作为贷方的商业银行总想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借款方的情况,从而尽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
可能的回避风险;而与此同时,借款方则尽可能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以获取有利于自身的信贷条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贷方的商业银行是完全处于信息劣势的。但是,如果商业银行采用全能制经营制度,长期同时经营贷款与投资业务,此时的商业银行就能够较为及时和全面的了解借款方的财务及其它经济情况,信息劣势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投资或贷款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从信息经济理论出发,全能
[3]
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是必然的选择。三、全能制商业银行经营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以下将分别从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博弈行为出发,讨论实行银行混业经营的条件并提出建议。
使用逆向归纳法对该博弈树进行分析。首先考虑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当IE\\CB0-CB¹从而UBh\\UBf成立时,在中央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的银行政策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将选择混业经营。当IE\\CB.-CBº从而UBh.\\UBf.成立时,在中央银行制定混业经营的银行政策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将选择混业经营。所以,当¹º成立时选择混业经营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弱占优策略。在¹º成立的情况下考虑中央银行的策略选择。已知国有商业银行将采取混业经营的策略,中央银行将在UGf.和UGh.之间进行选择。当IG0-IG.\\C0-CG.»从而UGh.\\UGf.成立时中央银行将选择制定混业经营的银行政策。即,当¹º»都成立时,该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中央银行制定混业经营的政策,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混业经营的模式。
(二)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的静态完全信息博弈
假设在外资银行进入该市场之前,国有商业银行占有整个市场的份额,设为1,外资银行进入后将抢占Ki(i=f,h;f,h分别代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分业和混业经营的情况0[Ki[1)的市场份额。如果该经济体内的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外资银行将抢占Kh份额的IB和IE;如该经济体内的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则外资银行会获得Kf份额的IB和所有的IE。设外资银行的收益为UF。
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存在如下博弈矩阵:
外资银行
分业混业
进入(UBf,UFf)(UBh,UFh)
不进入(UB.f,0)(UBh.,0)(一)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动态完全信息博弈
假设在某经济体中,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和一家中央银行,且中央银行代表政府行使金融决策权。初
期,中央银行制定国内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政策,下一时期将实施金融开放政策,有一家外资混业经营银行将选择是否进入该市场。如果外资银行的收益大于等于其成本则其选择进入该市场,否则不进入。
假设中央银行的收益为UG=IG-CG,商业银行收益为UB=IB+IE-CB,I表示收入,其中IB表示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收益,IE表示混业经营带来的额外收益,C表示成本,主要包括各种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等,此外CG中包括中央银行监管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的成本等,而CB中包括商业银行违反政策及逃避监管所承担的责任,各种不良影响和后果等。
国有商业银行
UBf=IB(1-KF)-CBfUBh=IB(1-Kh)-CBh+IE(1-Kh)UBf.=IB-CBf
UFh=KhIB+KhIE-CFf
UFf=KfIB+IE-CFfUBh.=IB+IE-CBh.
首先考虑外资银行的选择。给定国有银行分业
假设中央银行将选择制定分业或混业经营的银行政策,而国有商业银行则有遵守中央银行规定和规避监管两种可能的选择。双方之间有如下博弈树,其中f,h分别代表实行分业和混业经营。UBf=IB-CBUGf.=IG.-CG.UBh.=IB-CB0+IE
UBf.=IB-CBUBh=IB-CB.+IEUGh.=IG-CG0
经营,则KfIB+IE\\CFf¼从而UFf\\0时外资银行选择进入策略。给定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则Kh(IB+IE)\\CFh½从而UFh\\0时外资银行选择进入策略。当¼½都成立时选择进入该市场是外资银行的弱占优策略。再考虑国有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给定外资银行进入,则(Kf-Kh)IB+(1-Kh)IE\\CBh-CBf¾从而UBh\\UBf时国有商业银行选择混业经营。
31 2003年第2期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给定外资银行不进入,则IE\\CBh.-CBf¿从而UBh.\\UBf.时国有商业银行选择混业经营。当¾¿都成立时选择混业经营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弱占优策略。当¼)¿都成立时,该博弈的纳什均衡为:外资银行
[4]
进入该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面对金融业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将要面临的挑战以及世界范围内银行业全能经营的趋势,我国中央银行应该抓紧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水平和力度,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意识,使得中央银行因商业银行的倒闭所产生的预期负收益大幅度减少,从而CG0减小,CG0与CG.的差额减小,条件»得到满足,制定混业经营的银行政策政府将有利可图。
我国的商业银行应从经营成本和服务质量和范围方面下手,通过机构改革和人员的精简以及电子网络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不断升级,不断减小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成本CB;通过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即Ki也不断减小,从而条件¼½将更加难以成立,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相反,条件¾¿变得更为容易满足,从而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全能制的经营制度,全面提升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陈也华.金融服务全能化对我国金融分业运行模式的挑战[J].经济体制改革,2000(3).
[2]彼德#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1.
[3]葛兆强.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
联出版社,1996.
综上所述,当条件¹)¿都成立时将会形成中央银行选择制定混业经营的银行政策,外资银行选择进入该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三方纳什均衡。
在初期由于金融法规的不健全,中央银行如果制定银行混业经营的政策将会面临巨大的成本CG0,其中因银行的倒闭所产生的预期负收益和造成的不良后果非常巨大,而制定分业政策则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商业银行所面临的规避中央银行监管的成本非常大,则商业银行绕开监管实行混业经营所达到的规模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中央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特别是商业银行倒闭的负收益减小从而CG.较小,如此»将不会成立,从而此时中央银行应该制定分业经营的政策。
在内部条件不成熟时,如果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外资银行进入市场后将会凭借其低廉的成本和优质的服务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从而Kh较大。而商业银行为争夺客户,短期内只能从存贷利差方面下手,从而所面临的成本CBh较大,在激烈的竞争下倒闭风险增大,如此¾难以成立,从而此时中央银行应选择分业,商业银行选择分业。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DevelopingTrendoftheUniversalCommercialBankandItsGameTheoryAnalysis
ZOUL-iming,YANHa-ining
(EconomyCollege,Qingdao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071)
Abstract:SinceChinahasbeenamemberof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China.sfinancialmarketwillbegraduallyopenedtothewholeworldinlessthanfiveyears.ThenChinesecommercialbankswillhavetofacese-verechallengesfromuniversalbanksofthewholeworld.TochangetheextanttraditionalmanagingmodelofCh-ina.scommercialbankswillbeoneofthemostefficientwaystoenhancetheabilityofourbankstocompetewithforeignones.Thisthesiswillretrospectthedevelopmentprocessesofdevelopedcountries.bakingsystems,andfromtheanglesofeconomicsandthegametheorywewillanalyzeandexplaintheadvantagesandprerequisitesofimplementinguniversalbankingsystemrespectively.Atlastwewillgivesomerelatedadviceaccordingtothepre-requisites.
Keywords:universalbank;economicexplanation;gametheoryanalyses;prerequisite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