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
作者:窦茗越
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问题。而在传统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教学太过于理论化,这就造成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美术技能没有办法提高,在加上美术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学前教育美术技能的时候,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如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等对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的独特教学特点,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学前教育美术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的兴趣,以此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这得到了很多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如何对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会学前教育美术技能,从而有效的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质量提高方法 一、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和作用 (一)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
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的质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第二、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的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的质量,可以完善学生的性格,让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发展。
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意思是指:通过美术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构图能力,让学生对绘画作品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前教育美术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思是指:在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从而绘画出更有创作性的作品,以此让学生向个性化更好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完善学生的性格,让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发展的意思是指:在美术技能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观点,以此发展学生的性格,让每个学生都对美术有不同的看法,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阔。
所以,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美术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
在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过程中,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的意思是指:在学习美术技能的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提升美术技能教学质量,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更加轻松、简单的学习美术技能课程。 促進学生智力的发展的意思是指:根据科学研究,人类的左脑是负责语言和抽象思维的,比较注重逻辑性,右脑是负责形象思维的,比较注重情感功能,而在人们正常生活中基本上都是使用左脑思维,很少使用右脑进行思维,所以在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过程中,能使右脑得到锻炼,因此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能让学生的右脑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由此来看,在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提升美术技能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
二、传统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缺乏相关的经验
在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接触美术技能教学较晚,这就造成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缺乏相关的经验,这种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刚刚从大学毕业,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导致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效率没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第二、这些刚刚毕业的美术老师,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并不了解,造成美术技能教学和学前教育专业无法进行结合,从而让美术老师没有办法针对学前教育美术进行教学[3]。 (二)传统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受到上述的问题影响,造成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传统的学前教育美术技能的发展方向上,学前教育美术老师主要是以美术基础知识的培养为主,而不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进行个性化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主创作能力没能得到提高,让学前教育专业不能和美术技能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过程中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质量没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一)对学前教育美术初学者进行量化
在学前教育美术初学者刚刚接触美术课程时,学生对学前教育美术老师讲解的基础知识不容易理解,如果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刚开始就以基础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会造成影响学生对学习美术技能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美术技能失去兴趣。所以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先让美术初学者进行自由创作,在自由创作中寻找学习美术的兴趣,然后在一点一点的学习美术技能的基础知识,从而提升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质量[4]。
(二)区分学前教育美术技能知识点
在学习学前教育美术技能的过程中,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应该区分美术技能的知识点,因为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更加偏向幼儿化,在绘画作品的色彩上会更加的鲜艳,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所以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这种情况进行探索,对美术技能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有效的区分美术技能的知识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例如: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男学生的思维更有逻辑性,能设计出很好的绘画构造,在绘画过程中体能也比较好,但是对于绘画的色彩的敏感程度是弱于女学生的,而且有些男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难以进行精细的绘画学习。而女学生对色彩有更高的敏感度,在学习美术技能过程中有很好的耐心,能进行更加细致的绘画学习。所以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区分美术技能的知识点。
(三)丰富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过程中,由于美术基础知识的枯燥、乏味,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的过程中缺乏兴趣,让美术技能教学效率不能得到提高。所以美术老师应该丰富学前教育美术技能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让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积极性,从而让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比如: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利用动画里的卡通人物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术基础技能[5]。 (四)注重平时的美术素养累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术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要想创作出好的绘画作品,就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所以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可以根据这个方向,让学生注重美术素养的累积,鼓励学生经常进行绘画作品的练习,以此掌握美术技能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方向。例如:在学生练习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练习更加基础的绘画作品(如:小狗、小猫、金鱼等),这种绘画作品,一方面比较基础,能让学生练习构图等技能,另一方面,这种绘画作品更偏向幼儿,能更好的和学前教育专业相结合[6]。 (五)利用多元化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环境
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美術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美术技能教学。比如:学前教育美术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以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前辅导或者课后复习,从而巩固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知识,让美术技能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
在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美术技能的过程中,因为学前教育专业更加偏向幼儿化,所以美术老师应该针对这个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兴趣,促进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以此提升美术技能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婵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探索[J].大众文艺,2019 (08):201. [2]王艳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有效性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 (22):161. [3]张君琳.浅析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美术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J].中外企业家,2018 (26):166.
[4]邱金弥.浅谈学前教育美术技能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J].才智,2018 (06):106. [5]宋丹凤.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课教学质量的路径选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 (03):166-167.
[6]曹斌.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04):150-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