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夹缝中求生存——西部电影终将拨云见日

来源:伴沃教育
 MING RI FENG SHANG

文 艺 评 论

夹缝中求生存——西部电影终将拨云见日

摘要:最近电影《百鸟朝凤》在影坛刮起一阵对西部电影探讨的热潮,有如此大的反响不仅仅因为影片是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也不是为了《百鸟朝凤》屈膝的制片人方励,更不是影片传达的关于唢呐这项民俗艺术传承的社会问题,只因它是西部电影的惊鸿一瞥,是它让西部电影再一次在大众视野中引起关注。关键词:西部电影;创新

一、辉煌走向平庸的西部电影

《百鸟朝凤》让电影人想起西部电影这个中国新时期电影的拓荒者,想起了这个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真正起点。《黄土地》、《老井》、《双旗镇刀客》、《红高粱》等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在谈起西部电影的辉煌时,曾经师从电影美学大师钟惦棐的仲呈祥老先生曾满含深情说过:“一系列西北电影的代表作,是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最辉煌最光彩的一段。西部电影的贡献不仅在于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营养,而且为中国民族文艺继续繁荣提供了启示”[1]。西部电影为中国电影奠定了人文基石,开创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新时期,是最辉煌的历史记忆。

虽然西部电影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辉煌的背后隐藏着危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物质生活得到巨幅改善,可精神层面却没有赶上发展的步伐,上世纪西部电影的创作依循的是计划经济的配额制,导致电影艺术家们没有过多考虑票房的压力,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大举进攻很快占据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国人物质生活的背后是巨大的生活压力,电影的艺术魅力与人文价值不再是国人走进影院的初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票房意味着一切,好莱坞式的电影迎合了国人压抑的心理,恢弘的巨制,绚丽的画面无不抓住了国人紧张的神经,这些对传统电影尤其是西部电影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优秀作品无法投拍,人才纷纷转移。在新世纪里只剩下《天地英雄》、还在苦苦支撑。虽也是西北电影的血脉传承,可西部电影的没落已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二、再创辉煌任重而道远1、重新审思本土化电影

《百鸟朝凤》的横空出世加之它复杂的背景以及习总书记的“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发展路线使它受到更多关注,也让更多电影人重新审思本土化电影, 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说的“我们要把西部电影引向未来,就要考虑西部电影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如何应对本土化和国际市场的问题”,西部电影同

文|王 哲

中国电影整体一样一定要产业化,要把西部电影引向未来,就要考虑西部电影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如何应对本土化和国际市场的问题。而西部电影崛起必须资源整合利用让文化和产业接轨且和谐共生,但由于西北这一地域的特殊地理环境,加之人才的大量流失,电影的投资依靠政府和个人,这些都是西部电影的发展的隐患,为西部电影蒙上了阴影。

2、解决问题需统筹兼顾

因此想解决这些问题,西部电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考虑,首先,西部电影要做到合理融资和商业化贷款,而合理的融资和商业化贷款不仅仅可以带来丰富的电影启动资金而且“投资即风险”的常识会使投资者更加慎重,因此在电影开拍之前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审核剧本、演员等等一系列工作,在保证不缺失电影的艺术魅力与人文价值的同时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而单一的投资譬如政府和个人,会很大限度的限制影片的内涵甚至会使影片充满个人意志。以电影《画皮》为例,影片是一部地道的西部电影,票房高达两亿元人民币,电影是西部人策划、创意,而最终的投资单位有七八家之数量,这充分证明了融资可以更新观念、引进人才、变革机制让西部电影人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发展中起到极大的作用使西部电影人大有可为。

3、国家政策锦上添花

2016年4月30日,首届中旌中国西部影视论坛在西安盛大举行,其中5000万寻找西部电影“黑马”更让人兴奋不已,这为资金严重匮乏的西部电影注入了一计强心剂,来自国内影视圈的30余位影响力人物,与西部200电影人共话“丝绸电影”,为西部电影寻找新爆点。而5000万专项基金和剧本奖更是全部用于对西部电影新锐编辑的扶持与合作,为西部电影能够再次走出去搭建了桥梁。而这只是个开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落实,给西部带来更多机遇和资金,这些都为西部电影的崛起创造有利的条件。

4、底蕴、文化加之借鉴、创新必将重塑辉

其次,西部电影要更加注重西部地域、人文和商业的有机结合,这里有八百里秦川,有灿烂辉煌的历史,丝绸之路、文景之治、大唐盛象,有巧夺天工的莫高窟壁画,有一望无际的甘南草原,有陆心之海之称的青海湖等等,因此如何从更宽广的文化和商业角度去深入发掘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含义是亟待解决的,当新西部电影面对新世纪电影发展、碰撞之时,应继续保持和发扬西部电影一直具备的人文关怀,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和注重商业化的运作体系,从运作和包装方面入手,制作的影片也可朝两方向发展,一是走传统的西部电影道路,注重和延续原先西部电影的人文关怀和内涵,真实揭露西部人民的生存状态,靠创新性、区域性和民族性取胜,如《百鸟朝凤》走的就是这条路,影片有中国传统的师徒情义,对传统文化没落依然坚守的品格和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以及人文关怀的强烈呼吁和思考,而另一条则是商业化电影的道路,确保西部电影具有人文内涵观点的同时生产道路也要多元化,充分发掘和利用西部古老的历史人文历史,靠传奇性、奇幻性、娱乐性、商业性、大制作取胜,《英雄》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影片里有我们熟悉的西部画面,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安静的长河落日,宁静、孤寂的荒凉小镇,还有观众熟知的明星,专业化的创作队伍,优秀的摄像和奥斯卡级别的服装设计,以及后期的网络宣传和媒体造势,还有不可或缺的西部背景元素,这几条路线可以借鉴与交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三、结语

西部文化的特色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把握都应该是制作围绕的主基调,而成熟的市场意识以及趋于良性的市场化运作空间将是西部电影良好发展的外部基本保障,而精良的制作水准和具体的操作技巧也是保证西部电影立于不败之地和真正融入多元化世界电影格局的具体可行之途,只有这样西部电影才能在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和谐发展、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作者简介:王哲(1992~),男,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编导。

参考文献

[1]张晓楠.产业化,西部电影的救赎与出路[N].中国文化周刊.2008-10-31.

321《美丽的大脚》、《可可西里》、《图雅的婚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