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挖掘“单元练习”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来源:伴沃教育
挖掘“单元练习”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作者:马 蔚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12期

【摘要】

单元练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板块,对其价值的挖掘,需要从整体谋划、系统设计、科学聚合中来实现语文与生活、语文与语言交际、语文与写作等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听说读写中增强语文能力。

【关键词】

单元练习 苏教版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来看,每个单元都有“习作”板块,也有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检阅模块,如单元练习。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以学习字、词、句为主,如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好铅笔字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则侧重于语文与生活、口语、写作、背诵等有关。所以,挖掘单元练习的教学价值,来改进和丰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反思传统教学,树立重组“单元练习”的信心

从“单元练习”设置的定位来看,一方面为单元教学进行辅助练习,另一方面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认识单元知识,掌握语文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单元练习”的重要性,将之“边缘化”。比如有些教师直接让学生回家当作业来做,而第二天却不进行知识“反刍”,学生对“单元练习”的态度是恐惧的,因为加重了课业负担;对于诵读模块,教师也仅限于“课余阅读”,未能将之与口语交际进行深入关联。甚至有些教师将“写好钢笔字”进行搁置,仅仅练习汉字描红,根本未挖掘“单元练习”的丰富内涵,仅停留于教学任务的作业层面。事实上,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单元练习”并非“附庸”,而是对单元课程的全面综合,体现出较高的整合性。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单元练习”的价值,有效拓宽“单元练习”的语文视野,与课程教学的互进、互融,增强学生对语文的运用能力。

二、围绕“单元练习”主体,有效延伸教学内容

“单元练习”是苏教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其地位在于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与运用,教师不能停留于浅层化教学,而是要深入挖掘,全面整合,来实现对知识的有益延伸和扩展。比如在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单元练习”中的“语文与生活”部分,对于其中设置的歇后语,有“八仙过海”“周瑜打黄盖”“姜太公钓鱼”“铁杵磨成针”等等。这些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是常用的,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惯用语。教师通过对这些歇后语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来挖掘更多类似的歇后语,并将之链接起来,来进行比较和探析,增进对歇后语语体色彩、语言魅力的体验。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课件,从故事展演形式中,来帮助学生领悟歇后语的特质。明白“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谜面,后一部分为谜底,两者的组合在于只说明前一部分,而本意却在第二部分”。同样,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知识迁移教学,特别是归纳平时了解的歇后语,从小组交流中来展示歇后语的趣味性。比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等。通过对相关歇后语的梳理,这些习惯用语本身丰富了单元学习材料,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歇后语的语用功能。

三、衔接“单元练习”各知识点关系,丰富学生生活

教育家科勒涅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元练习”模块的设置,教师还要从语文教学的生活性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单元练习”的生活内容。比如在苏教版第二册“单元练习”中的“想想做做”部分,其内容设置为国际妇女节到来,让学生做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送给妈妈,以作为节日的礼物。对于该环节的设置,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国际妇女节的文化内涵,将之与“母爱教育”相关联,来深化动手实践活动的生活性,也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对母亲的这份真诚。所以,抓住这一契机,教师可以立足“想想做做”,与学生交流在妇女节这一天,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于是,这一提问拉开了师生互动的话匣子,也让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有的学生提出要为妈妈洗洗头,梳个小辫子;有的学生提出要晚上为妈妈洗洗脚;有的学生说要为妈妈做点家务,帮妈妈洗碗、擦桌子、扫地;有的学生说,晚上要给妈妈讲故事,让妈妈做个美梦。在这些充满稚气的想法里,我们被孩子们的语言所感动,也让我们能够借助于“国际妇女节”这一感恩主题中,来升华了教学内容。这些原本在生活里常见的事,被孩子们重新挖掘出来,激励着孩子自己动手来感谢妈妈,做一张贺卡,来写上祝福的话,作为献给节日的最好礼物。我们从“单元练习”的挖掘中,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教育”。

四、通过“单元练习”来深化课堂内外的衔接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要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学以致用。苏教板小学语文第三册“单元练习六”中“学习字词句”,根据符号来认识天气,并连线作答。生活中,电视里的天气预报,会向我们展示不同的天气状况,其中的气象符号,比如“阴天”“多

云”“雾”“雨”“雪”等,这些符号的认识,也要贯穿于生活常识中。课下,让学生回家关注天气预报,从中来认识相应的天气符号。同时,在学习这些符号时,通过引入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为什么雪、雷、雾、霜”等天气里有“雨”字头?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举出其他字吗?比如“霞”“震”“雹”字等等。通过挖掘“单元练习”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也让学生的课下生活实践更加丰富、有趣。

总之, “单元练习”中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总结,不断推进教学策略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单元练习“读读背背”板块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詹海玲.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