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须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按配合比严格计量投料;
2、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
形、移位时,应要求施工作业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
落;
4、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们;
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50小于毫米;
5、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份的边缘; 6、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 操作工艺 操作要点 1. 准备工作: (1)在原槽两侧土壁交错打入水平桩。桩面高度为基础顶面的设计标高。桩长10厘米,间距3米左右,桩外露2~3厘米; (2)清除基底表面的浮土,木屑等杂物。对无垫层的基地应修整铲平。对有混凝土垫层的应清扫干净,不留积水。对较干燥的非粘性土地基,应适量浇水润湿; (3)按规定垫好钢筋网片的垫块,并按图纸要求检查并修正好钢筋的间距,规格、准备工绑扎牢固;(4)模板缝隙严密,支撑合理,牢固,木模板在浇筑前应浇水润湿;作→浇筑(5)做好通道、拌料铁板漏斗、串筒的设置,施工水的排除等其它准备工作。 2. 混凝土浇筑:(1)从基槽最远一端开始,逐渐缩短混凝土的运输距离;(2)应→振捣→根据基础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每段的浇筑长度宜3米左右,但四个角不宜作为分段处;(3)对于基槽深度在2米以内,可根据工种量大小采用铁锹集表面修中投料或用手推车直接投料,但基槽深度大于2米的,必须用溜槽(串筒)下料。投料时应先边角,后中间的方法。 正→养护 3. 混凝土振捣:(1)宜选用插入式振动器,插点为“交错式”,以“快插慢拔”的操作方法为宜;(2)振捣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为准(3)注意分段、分层结合处,四角及纵模基础交接处振捣的密实。 4. 表面修正:待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后,应随即用大铲将其表面拍平、压实。如有坑凹应用混凝土补平。 5. 养护:(1)待基础混凝土终凝后,应对外露部分进行养护,方法由施工方案确
1
定。(2)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6. 注意事项:(1)不能踩踏在钢筋网片上进行操作;(2)留有插筋,预埋管道。孔洞的应保证其位置的正确性,并固定牢固;(3)应随时检查槽土有否坍塌危险、支护的牢固程度,以免伤人;(4)应按安全用电规定操作,夜间施工应使用低压电照明。 7、阳台和雨篷混凝土浇筑
操作工艺 操作要点 1. 悬挑部分与后面的平衡构件的浇筑必须同时进行,以保证其整体性。 2. 浇筑时,应先内后外,先梁后板,一次连续浇筑完,不允许留施工缝。 3. 对于支点外的悬挑部分,如因钢筋较密,可采用带刀片的插入式振捣器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模 4. 5. 6. 或配合人工捣固的方法使混凝土密实; 如带有梁的板,应顺支承梁的方向,先浇筑梁,待混凝土平板底后,梁板同时浇筑; 对悬挑板部分因板厚较小,宜用人工“带浆法”捣固,板的表面用锹背拍平,拍实,并反复揉搓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混凝土初凝后,表面即可覆盖,后即浇水养护,常温下不得少于7天。底模的拆除如结构跨度≤2米时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如>2米时,应100%时,方可进行; 严禁操作人员踩踏钢筋,应站在脚手架上操作; 夜间施工用于照明的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伏。 7. 8. 8、地面垫层混凝土浇筑
操作工艺 操作要点 1. 一般采用平板式振捣器,但其厚度超过20厘米时,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2. 浇筑厂房或大面积垫层时宜沿着长度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退着进行,并按伸缩缝分块浇筑,间隔进行; 3.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不宜超过2小时,否则按留置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4.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的厚度较薄,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要用大杠刮平表面如有泛水要求的,应找出坡度,按设计要求做好; 5. 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等设备暗管和图纸要求的预留孔洞、锚固件、木砖等; 6.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不少于7天; 7. 混凝土养护7天后,可拆除分块条但不得有损坏棱角等现象。 准备工作→浇筑→振捣→表面修正→养护→拆除分块条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