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质课:探究加速度与力教学设计

来源:伴沃教育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知 识与技 能

1、理解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与力、与质量有关 2、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 过 程与方 法

1、演示实验定性说明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根据设计进行实验 3、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利用Excel处理数据,利用图像寻求物理规律

 情感态度和价 值 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3、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实验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三、【教学媒体】

1.分组实验器材:气垫导轨、弹簧称、气源、50g钩码若干、滑块、铁架台、标尺 、光

电门

2.演示实验器材:双层轨道、10g、20g、50g钩码 四、【教学设计思路】 演示 提出问题 各量如何小组讨论 根据现有动手实验 分析,处理归纳 开放性 的器材测测定加速数据,画图象总结 作 业 量 猜测影响加速 度因素 实验1:探究a-F关系 讨论设计实验2:探究a-m关系 实验方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控制变量法)

演示双轨道小车,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定量探究

(1)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探究一、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探究二、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实验方案的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实验桌上的器材,小组讨论确定

实验方案)

 实验中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

 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以用到哪些器材?  如何给物体提供恒定的合力?用到什么器材?

(3)实验原理:(1)分析气垫导轨特点,当倾斜时相当于光滑的斜面。

(2)光电门数字计时器能够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时间,利用公式求出

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从而测加速度的方法。

(3)利用光滑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平衡测出小滑块在斜面上的重力的分

力大小,从而求出运动时的恒定的外力的方法。

(4)、实验步骤:

(1)把气垫导轨一端固定到某一高度,弹簧秤勾住滑块,打开气源,稳定后读出弹簧秤的示

数,并填到对应的表格中。

(2)把数字计时器打开并且调节“复位”开关,显示“3”后,松开滑块,让其自由下滑。 (3)分别记录数字计时器上显示的三个时间t1、t2、t,并记录到表格中。

(4)保持滑块的质量不变,同时调节两边的铁夹的高度,改变轨道倾角,从而改变滑块的重力的沿斜面分力(即弹簧秤的读数),改变倾角重复实验4——5次。

(5)探究二中改变滑块的质量后,每次把滑块总质量计入表格中,调节轨道的倾角弹簧秤的示数不变,重复(2)(3)步骤。改变质量重复实验4——5次。

附表格:

探究一、滑块质量不变时,改变斜面倾角从而改变重力的分力

恒定力F遮光条第一次遮光第二次遮滑块运动时dda()ttt21

(5)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从图象中总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到实验结论。

3、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经历了实验的操作和测量的过程,以及通过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体验如何平衡摩(N) 宽d(m) t1(ms) 光t2(ms) 间t(ms) (m/s2) F 0.01 1 F0.01 2 F 0.01 3 F 0.01 4 F5 0.01 探究二、所受力不变时,改变滑块的质量(调节轨道使弹簧秤示数不变)

M第一次遮第二次遮滑块运动a(dtdt)t质量的倒数21滑块(g) 遮光条宽d(m) 光t1(ms) 光t2时间t1(ms) (ms) (m/s2) M(1kg) M 0.01 1 M 0.01 2 M 0.01 3 M 0.01 4 M5 0.01

擦力的操作办法。

(2)得到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3)本节课探究方法(物理规律普遍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制定方案 实验探究

六、【作业布置】

1、小桶总重力是否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为什么?什么条件下近似相等? 2、你还能设计哪些可行的实验方案?

分析论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