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调试方案

来源:伴沃教育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调试方案

1 空调调试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大空间空调采用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系统,集中回风。小空间办公、会议室及标准客房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除标准客房新风空调箱设置在二个技术夹层内,通过竖向风管及每层的水平风管送至每各客房间外,其余空调设备均分层设置。地上部分的空调箱(包括新风空调箱)均设干蒸汽加湿装置;地下室、卫生间平时通风,防排烟风机在发生火警时,由消防中心控制该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开启,同时关闭排烟系统与平时通风、空调系统兼用的不需要的排烟风口,并开启风机进行排烟。当烟气温度达280℃时,排烟风管上防火阀关闭,排烟风机停止运行。

本工程通风、空调设计参数如下:

(1) 室外设计参数 参数 季节 夏季 冬季 干球温度(℃) 空调 34 —4 通风 32 3 湿球温度(℃) 28.2 相对温度(%) 75 大气压力hPa 1003 1021 (2) 室内设计参数

夏季 房间 名称 温度相对湿度(℃(%) ) 客房 餐厅、宴会厅 23 23 ≤55 ≤65 23 22 ≥40 ≥40 50 30 (℃) (%) 温度相对湿度m3/h.p 冬季 新风量大堂、咖啡吧 康乐设施 办公、管理用24 24 25 ≤65 ≤60 ≤65 ≤60 ≤70 20 20 20 22 28 ≥35 ≥40 / ≥40 ≤70 30 30 35 35 30 房 会议 室内游泳池

2)编制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图纸资料。 3)调试目的、要求

在新建的空调系统安装结束,正式投入使用前,需由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联合组成调试小组,对系统进行测试调整,这对于检验设计是否正确、施工是否可靠、设备性能是否合格,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施工单位交工前的重要工序。

空调通风系统测定与调整的目的,就是要检测各空调机组送风量和排风、排烟风机、风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调整平衡各个风口的风量,以保证室内换气次数、温度、湿度、噪声、空气流速等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检测完毕后,应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恰当改进的措施,使系统更完善,从而使空调机组在运行中达到经济和实用的目的。

4)调试内容

根据本工程空调系统特点,通风空调系统的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后测定和调整包括以下内容:

(1)风管漏风量测试

(2)通风机风量、风压及转速的测定 (3)系统风量与风口风量测定与调整 (4)通风机、空调机及风机盘管噪声测定

24 28 (5)空调系统室内参数测定 5)调试步骤、方法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空调系统调试以前,首先应熟悉空调系统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和设计说明,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的全貌及空调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

调试前,必须查清施工方法与设计要求不符合及加工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并且提出意见整改;

准备好试验调整所需仪器和必须工具,安排好调试人员及调试配合人员,调试配合人员应包括通风工和电工。

(2)现场准备工作

打开系统上全部阀门,并检查各个阀门灵活性,并且清理机组内杂物;检查风管的通畅性,特别是风机吸入口的障碍物必须清除;

检查机组内风机接线是否正确,并用摇表检查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 检查总风管及分支管预留测试孔位置是否正确,如果预留测试孔位置不合格或没有预留,则需在测试前选择、安装好测试孔。检测完毕后,需对测试孔进行密封。

检查各风机皮带松紧程度,过紧会增加磨擦力,皮带易损坏,电机负荷过大;过松会使皮带在轮上打滑,造成风量变小。

(3)漏风量测试

风管的漏风量测试采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同时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测量风管单位面积漏风量的试验装置。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的检验标准见下表:

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m3/h·m2)

工作压力500 (Pa) 中压系统 2.00 允许漏风2.25 2.71 3.14 3.53 4.08 600 800 1000 1200 1500 量 风管安装完毕以后,在保温之前按以下步骤对安装完毕的风管进行的漏风量的测试。中压系统风管的漏风量检测必须在漏光检测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按20%的抽检率进行抽检。如有不合格时,进行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为确保风管漏风量检测的真实、可靠性,风管的抽检部位由业主及监理进行指定。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将待测风管连接风口的支管取下,并将开口处用盲板密封。 试验方法:利用试验风机向风管内鼓风,使风管内静压上升到700Pa后停止送风,如发现压力下降,则利用风机继续向管内进风并保持在700Pa此时风管内进风量即等于漏风量。该风量用在风机与风管之间设置的孔板与压差计来测量。 试验装置见图: 风机调节阀整流栅孔板软管倾斜式微压计风管漏风测试装置试验风机:为变风量离心风机,风机最大风量为1600m3/h,最大风压2400Pa。 连接管:Ф100mm 孔板:当漏风量≥130 m3/h时,孔板常数C=0.697,孔径=0.0707m 当漏风量<130 m3/h时,孔板常数C=0.603,孔径=0.0316m 倾斜式微压计:测孔板压差 0~2000Pa 测孔管压差 0~2000Pa (4)试验步骤

漏风声音试验:本试验在漏风量测量之前进行。试验时先将支管取下,用盲板和胶带密封开口处,将试验装置的软管连接到被测风管上。关闭进风挡板,启动风机。逐步打开进风挡板直到风管内静压值上升并保持在试验压力。注意听风管所有接缝和孔洞处的漏风声音,将每个漏风点作出记号并进行修补。

漏风量测试:本试验在有漏风声音点密封之后进行。测试时,首先启动风机,然后逐步打开进风挡板,直到风管内静压值上升并保持在试验时,读取孔板两侧的压差,按下述公式计算被测风管的漏风量:

漏风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Q=3600AV V= 2△P/ρ*C Q=3600AC =5091AC 式中:V—风速,(m/s) Q—漏风量,(m3/h) A—孔板面积(m2) C—孔板常数

△P—空气通过孔板的压差(pa) ρ—空气密度( kg/m3) 结论 为确保工程质量,对于本工程我公司计划在风管预制完毕、安装之前采用漏光法对风管的严密性进行定性检查,风管安装完毕以后按规定用漏风量测试对风管的严密性进行定量检测。 (5)通风、空调设备的风量、风压、转速的测定 风管内风压、风量采用毕托管及倾斜式微压计测定,以下图为例: 测定断面选择:测定断面原则须选在气流均匀且稳定的直管段上,即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管径,在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倍管径(矩形风管大边尺寸)的直管段上,对于上图系统来说,如果现场条件受到限制,可适当缩短距离,LS、LH及L’H可通过测量孔测量风压、风量,LH和Lx也可在风量入口处测得。 确定断面内的测点:首先将测定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接近正方形面积相等的小断面,其面积不大于0.05m2,测点位于各个断面的中心,然后采用毕托管和倾斜式微压计在测定断面上测量,将毕托管的动压孔逆气流方向水平放置,通过倾斜式微压计读出动压及全压。以下图为例:

1250800测孔测点LP断面测点布置图 小断面积:0.2*0.25=0.05m2 在Lp断面1250*800上至少测量20个点,各点分布在各个小断面积中心,如果气流不均匀,可通过增加测点数。各点动压测得后,则可计算出平均动压:Pd2 =(Pd1+ Pd2+----+ Pdn)/n (Pa)

Pd1 、Pd2 ------Pdn ——各测点动压 平均风速:V=√2g Pdp/ ρ m/s ρ:空气密度

对于LS、LH和L’H,送回风量可由公式:L=3600FVp m3/h计算。 其中F:测点处的断面积(m2) Vp :平均风速(m/s)

对于Lx可在风量出口和入口测得。采用热球风速仪、探头贴近格栅或网格,并垂直于风速,定点测量法测得风速。

Lx的风量: L=KFVp *3600 m3/h

其中F:测点断面积(m2)Vp——平均风速(m/s) K——断面面积修正系

风机的压力通常以全压表示,测定风机全压必须分别测出压出端和吸入端测定截面上的全压平均值。通风机的风压为风机进出口处的全压差。测定压力时风机吸入端的测定截面位置应尽可能靠近风机吸入口处。

通风机转速的测量采用转速表直接测量风机主轴转速,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的方法。

(6)风口风量的测定

采用热球风速仪,将探头贴近风口并垂直于风速,采用定点测量法可测得风速,如果与设计风速有出入,可调节风口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风量,直到测量值符合设计值为止,并且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大于10%。

风口风量:L=3600F外框* Vp *K(m3/h)

其中K:风口面积修正系数;F外框:风口外框面积(m2) Vp :风口平均风速(m/s)

(7)系统风量的调整与风口风量的平衡 系统总送风量、回风量和新风量可通过调节各总风管上的调节阀来调整风量,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大于10%,风口风量的平衡以下图为例: ⅦⅥⅤⅣⅢⅡⅠS15S14风口风量的调整与平衡 S13S12S10S11S8S9S6S7S4S5S3S2S1从最不利环路末端风口S1开始,先测量S1风口的风量,然后分别出S4、S6、S8、S10、S12、S14风口的风量。接着测量I环路的S2及S3风口的风量,通过调节风口调节阀使S2 、S3风口风量与S1风口风量相同;第二步调节Ⅱ环路S5风阀,使S5风量与S4风量相同;第三步,调节Ⅲ环路S7风阀,使S7风量与S6相同,以此类推,使每个环路的风口的风量相同。

算出I环路的风量是否达到设计风量,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偏差不大于10%,如果误差超出10%,可调节I环路的支管调节阀,使I环路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同一风管,只改变风量,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其管路的阻力特性系数不变,因此,调节Ⅱ环路支管风阀使S4达到设计风量,这样S5的风量也达到设计风量,并可测出,以此类推,分别可测出各风口风量。

6)室内参数的测定

(1)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

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测定。一般空调房间选择在人经常活动的范围或工作面为工作区作为测试点。

测点数按下表确定:测定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波动范围 ±0.5-2℃ 室面积50m2 5点 每增加20-50 m2 增加3-5个测点 ±5-±10RH (2)室内噪声的测定

空调房间噪声测定,一般以房间中心离地1.2m处为测点,较大面积的空调区域应按设计要求,室内噪声测点可用声级计,并以声压级A档为准。

测点的选择应注意传声器放置在正确的点上,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对于风机,电动机等设备测点,应选择在距离设备1m,高1.5 m处测量。

对房间噪声测量时要避免本底噪声对测量的干扰,如声源噪声与本底噪声相差不到10分贝时,则应扣除本底噪声干扰的修正值。

对于风机盘管噪音,应在安装前试运行,并测出其噪音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7)安全措施

(1)进入现场调试人员严格遵守现场各种规章制度。

(2)调试人员调试时,应遵守各种所调设备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开启用电设备,及损坏现场设施。

(3)调试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应有人保护,以防梯子滑动。 8)数据整理与分析

检测全部完毕后,将测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将这些数据同设计和工艺要求的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被测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同时出具合格调试报告。

9)所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2 电气调试方案 1)主要内容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风机 倾斜式微压计 浮子流量计 补偿式微压计 转速表 热电风速仪 声级计 水银温度计 干湿球温度计 检测参数 漏风量 风管风压 漏风量 漏风量 风机转速 风口风速 室内噪声 室内温度 室内湿度 (1)230台动力配电箱的检测与试验。 (2)781台照明配电箱的检测与试验 (3)电力电缆的检测与试验

(4)各种负荷类型的电动机回路单体检测和联锁、试运行的检测与试验。(其中包括:冷水机组,排污潜水泵,离心式水泵,冷却塔风机,新风机,排烟风机,送排风机,消防泵,喷淋泵,空调器)

(5)接地装置测试

2) 动力配电箱、电源控制箱的检测与试验

(1)外观检查:动力配电箱、电控制箱外壳有无明显伤痕、掉漆,箱内空气开关,漏电开关,控制开关,保险器有无裂痕,手动分合闸动作情况是否良好,型号规格是否与图纸相符并应满足现场供电要求,线路布置是否合理,有无断线、

掉线情况,外部进出线端子是否搪锡。

(2)绝缘检查:用500V兆欧表检测各开关、线路、保险、控制回路的相间绝缘及对地绝缘,满足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收标准。

(3)模拟试验:用万用表或校线器校验回路,与图纸是否一致,加临时电源,检测各开关分合动作情况,指示灯是否正确指示。

3) 照明配电箱及照明系统检测与试验

(1)外观检测查:照明配电箱外壳有无明显伤痕、掉漆,箱内空气开关、漏电开关、保险器有无裂痕,手动分合闸动作情况是否良好,型号规格是否与图纸相符并应满足现场照明负荷要求,线路布置是否合理,有无断线、掉线情况,外部进、出线端子是否搪锡。

(2)绝缘检查:用500V兆欧表检测各开关、线路、保险的相间绝缘及对地绝缘值,满足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模拟试验:用万用表校验回路,与图纸相符。加临时电源,检测各开关分合闸动作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所有灯具应进行24小时试亮,并用照度计测量照度,检查照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变频控制器的检测与试验

依据变频控制器的说明书、操作手册,与厂家配合对变频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设定,电机空载试运行,检测变频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5)电力电缆检查与试验

(1)用500V兆欧表测量各电缆芯线对地及电缆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测量值应满足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规范要求。电力电缆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与有关的低压电子元件、变频控制器等不允许测试绝缘的设备断开,以免损坏元器件。

(2)用万用表或校线器对主回路电缆进行校线,以保证电缆两端的相位一致且与供电电网的相位相符,对照控制原理图和接线图校对二次回路,确保二次回路接线准确。

6)交流电动机及回路的检测与试验

交流电动机包括冷水机,排水泵,潜水泵,离心式水泵,冷却塔风机,离心风机,新风机,排烟风机,送排风机,空调器消防泵,喷淋泵等,对以上各类电

机单体及对应回路应做如下检查试验:

(1) 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常温下测得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2)用直流双(单)臂电桥测量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1%,在测量时电动机转子应静止不动。

(3)检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连接的正确性,采用直流感应法进行测试。 (4)用1000V兆欧表对电动机绕组耐压1分钟,无击穿、绝缘降低等异常情况。

(5)电流互感器的检测与试验:外观目测无损伤后,根据标准,用500V兆欧表进行一,二次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检查,不低于1MΩ。用双电流表法测试一、二次变比误差,其误差小于铭牌规定要求,对一次线圈用1000V兆欧表进行1分钟的交流耐压试验,无击穿或绝缘降低等异常现象。

(6)电流表试验:外观检查无损坏后,根据JTG124—93标准,加试验电流对电流表刻度值进行校验收,应小于铭牌误差范围。

(7)交流接触器试验:用500V兆欧表进行相间、对地绝缘检查,满足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加电吸合检查上、下端接触是否良好,有无异常声音。

(8)热继电器试验:加试验电流对热继器各刻度进行校验,热继电器保护动作正常。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1.15倍整定,加电流至整定值,热继电器在70~110秒之间动作。

(9)模拟试运转:将联轴器脱开或将皮带拆下,通电试控制回路用万用表监视动作情况是否正常。

(10)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起动前,先将与电动机联轴器脱开或将皮带拆下,对难以拆除的机械,要求尽量减小电动机的负载。用钳型电流表和盘柜上的电流表测量并记录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空载电流,钳型电流表上的显示值与盘柜上的显示值应一致,且三相电流应平衡,其相间误差不大于最小一相的2%。电动机起动后,应用硬木棍或螺丝刀靠在电机有关部位听电机内部声音,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用转速表测量转速,在额定电压下测得的转速

应与铭牌规定的转速相符。电动机空载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测温仪测试电动机轴承及定子绕组等部位的温度,检查电机温升是否正常。在电动机运行时,用测振仪测量电动机的振动,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电动机空载运行时,应记录电动机起动电流、空载电流、振动、温升、噪音等有关数据 。若各种数据合格,运行2小时后,电动机无异常情况,即认为电动机系统运转合格。

7) 接地装置测试

应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各接地极、接地网、以及各种配电箱体、各类未端电器设备外壳等进行测试。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点不得少于3处,且每点测量的次数不小于3次,计算出平均值即可以认为是该点的接地电阻值,电阻值依据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判定是否合格。

8)调试人员安排

根据本工程调试任务大,难较高的特点,需现场负责人1名,专业技术负责人1名,电气调试员18名。

9) 调试所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双臂电桥 兆欧表 兆欧表 高精度万用表 三相调压器 标准电流互感器 伏安表 电流表 电流表 型 号 QJ44 500V 1000V DT系列 9kvA HL23-1 T32-VA 0—5A 0—10A LPS-4303 单 位 台 块 块 块 块 台 块 块 块 台 数 量 1 1 1 1 1 1 1 1 1 1 10 直流稳压电源 11 接地电阻测试仪 ZC-1000 0~100Ω 台 台 1 1 12 接地电阻测试仪 3 本工程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空调系统、DDC弱电统间连锁较多,在条件具备情况下,各专业应积极配合进行模拟联动试验,检查联动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电气调试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达到优良。

4 所用规范、标准目录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标准GB50150—91 2)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3)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调表计量检定规程JTG124—93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5 各种记录表格 1)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2)电表校验报告 3)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4)绝缘电阻检查试验报告 5)热继电器试验报告 6)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7)时间继电器试验报告 8)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9)自动开关试验报告 6 交工验收

电气调试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合格的试验报告。根据工程要求,办理工程交接验收手续,交付业主使用。

7 空调水系统调试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设一个中央空调系统,系统的冷源由三台(二台3517KW,一台1759KW)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热源由二台(每台10t/h)燃天燃气蒸汽锅炉经汽-水热交换后提供。

2)编制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6)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图纸资料。 3)调试目的、要求

新建的空调系统安装结束,正式投入使用前,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调整,这对于检验设计是否正确、设备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施工质量是否可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本酒店能否达到一流水平的必要条件。

空调水系统测定与调整,主要是进行流量和水温的测定,以使各空调末端机组送风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并平衡各个风口的风量,以保证室内换气次数、温度、湿度、噪声、空气流速等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检测完毕后,应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恰当改进的措施,使系统更完善,从而使空调机组在运行中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

4)调试准备

(1)认真审阅图纸,熟悉冷冻水系统图和工作原理及各类设备制造厂家的有关技术说明书。

(2)认真检查管道安装质量,按系统图核对设备和管道连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空调系统进入调试前,循环水泵、热交换器等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完整性检查、加油、清洗,确保设备能投入正常运行,对循环泵应事先做好单机试车,且管道系统水压试验与系统循环清洗工作已经完毕。

(4)认真做好调试记录,出具调试报告。 (5)认真配合各工种和设备供应商的单机调试。 5)系统调试

(1)冷却水系统的调试

系统注水前必须对系统进行单机试运转、排污,再次注水时,要确保水的浑浊度不大于50毫克/升,并不得含有油污和机械性的杂质。

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可适时调整冷却塔风机叶片的角度、进出水阀门的大小,观察喷头工作状况,如有堵塞或变形,必须及时清洗或更换,以使布水均匀、水量、水温满足设计要求。

系统运行时,必须先开循环水泵,后开风机。 (2)冷冻水系统调试

系统空载循环运行:系统进水时先把各层面的分支管阀门全部关闭,当总管水进水时打开全部放空阀,尽可能把空气放尽,总管水灌满后再依次把各楼层阀门打开,水全部灌满后将系统内空气放净,经检验合格后开启水泵进行系统空载循环试运转。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相应管路的设计流量值对水力平衡阀进行流量设定,全部设定好以后,只需要使用流量测试计算机“OV-DMC”对系统中的几个点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即可。

对于无水力平衡阀的支管或末端设备,可在效能测试时,根据设备的出风的参数,通过对进出水阀门的调节,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可从同一水力平衡阀管路的最末端开始。

综合效能测试时,必须先开冷却水系统,再开一、二级冷冻水泵,最后才开启制冷机。以免发生意外。

8消防系统调试方案

本工程的消防工程由招标人另行选择专业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我司作为总承包管理,为保证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能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性能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将严格要求专业分包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试验工作。主要内容为线路测试,报警与灭火设备的单体功能试验,系统的接地测试和整个系统的联动开通调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工作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严格按照系统设计要求的功能进行调试。调试负责人由有丰富经验及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与调试的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并按照调试程序进行工作。

调试人员应在系统调试前,认真阅读消化系统原理图、平面图(施工布线图)。透彻理解设计意图,了解火警设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对有关数据的整定值、调整技术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本工程采用的系统模式所要求达到的报警及联动控

制功能要求必须完全领会,方可进行调整试验工作。

1)联动试验要求:

(1)用专用测试仪表或其他方式,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探测器输入模拟信号,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启动系统;

(2)启动一只喷头或以0.94 L/s~1.33L/s的流量从末端试水装置处放水,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和消防水泵等应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信号。

2)消火栓系统调试

消火栓(箱)设置位置应符合消防验收要求,标志明显,消火栓水带取用方便,消火栓开启灵活无渗漏。

启动消火报警按钮或用专用测试仪表或其他方式,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探测器输入模拟信号,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启动系统。

开启消火栓系统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消火栓,进行消火栓栓口喷水试验,当消火栓栓口喷水时,信号能及时传送至消防中心并启动系统水泵,消火栓栓口压力应≯0.5MPa,栓口喷水,水枪的充实水注应符合设计规范验收要求。

火灾报警系统调试以及与联动设备联动调试合格后,可在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下,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施工调试单位共同参加下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92)等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系统验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