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羊肠毒血症的防治技术
羊肠毒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管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临床上有软肾病、类快疫之称。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多发于春末夏初青草萌发期和悉数季牧草结籽时期。多呈散发,绵羊多发,山羊较少。2-12月龄的羊最易感。发病羊多为膘情较好者。
2、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病症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类以摔搦为特征,山羊是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流涎,随后头颈显著抽摔,往往死于2-4小时以内;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的亡为特征,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时不觉有腹泻,通常在3-4小时以内死亡。
3、病理变化
皱胃含有未消化的饮料,回肠的某些区段急性发炎,心包扩大,内有灰黄色液体和纤维素状絮块,左心室的心内外膜下有点状出血,肮脏出血和水肿,胸腺常有出血,肾脏软化似脑髓样。
二、防治要求
最好的防治措施是及早进行疫苗防疫。应定期注射羊快疫—羊猝殂—羊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羊猝殂—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
第二节 羊快疫的防治技术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其特征为皱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绵羊对羊快疫最易感,鹿也可感染本病。发病羊的年龄多6-18月龄。
2、临床症状
发病很突然,往往没有什么样临床症状就死亡。有的病羊离群独处,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有疝痛症状。体温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至41.5℃左右。病羊最后极度衰竭、昏迷,通常经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
3、病理变化
胃底部及幽门附近的粘膜,常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块,表现发生坏死,出血坏血,出血坏死区低于周围的正常粘膜,粘膜以内膜下和心外膜下有多数点状出血。胆囊多肿胀。
- 1 -
二、防治要点
1、预防:定期注射菌苗。
2、本病的病程短促,多来不及治疗。
第三节 羔羊痢疾的防治的技术
羔羊痢疾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7日龄以上的很少感染。
2、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2天,病初精神委靡,低头弓背,不大吃奶;不久就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到了后期,有的还含有血液,直到成为血便。羔羊逐渐虚弱,卧地不起。若没有及时治疗,常在1-2天死亡,少数病轻的可能自愈。
3、病理变化
皱胃里多存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有真劲为1-2毫米的溃疡,溃疡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
- 2 -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间或出血。心血积液,心内膜有时有出血点。
二、防治要求
1、预防
每年秋季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或羊快疫—羊猝殂—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产前2-3周再接种1次。
2、治疗
可选用土霉素、磺胺脒、鞣酸蛋白、次硝酸、生碳酸钠等治疗。
第四节 羊猝殂病的防治技术
羊猝殂是由C型魏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多发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多发于冬、春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
2、临床症状
- 3 -
病程短促,常来不及表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有时发现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安、衰弱和痉挛,数小时内即可死亡。
3、病理变化
十二指肠和空肠粘膜严重充血、糜烂,有的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胸腔、腹腔和心包大量特别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可以形成纤维素样絮块。浆膜上有点状出血。病羊刚病死时骨骼肌表现正常,在死后8小时内,细菌在骨骼肌里增殖,使肌间隔积聚血样液体,肌肉出血,有气性裂孔,这种变化与黑腿病的病变十分相似。
二、防治要求
可参照羊快疫和羊肠母血症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
第五节 牛出败的防治技术
牛出败四季均可发生。为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的急性传染病。若不及时诊治则可引起大批死亡。
一、症状
潜伏期为2-5天,分为急性败血症,肺炎型和水肿型三种。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生喉头肿胀,急性发作后突然惊异不安,强口伸舌,头劲伸直,喉头热痛敏感,常突然倒毙;慢性者反刍停止,卧地不动,排粪困难等。急性或慢性均发生高热,持续5-6天之久。
二、诊断
- 4 -
喉头争性肿胀,呈地方流行性,急性死亡等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三、防止措施
1、发病时,病畜进行隔离治疗。同群其它牛只每日测温2次,直到最后一头病例检出后5日炎止。病死尸体及内脏要深埋。厩舍,用具和场院等都应彻底消毒。
对同群健康牛只先注射免疫血清,3周后接种疫苗,对邻近的其它畜群,可立即接种疫苗。
2、平时注意畜群的饲养管理,力求厩舍清洁,避免拥挤和受热受寒,防止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以及寄生虫的侵害。新购牛只必须隔离观察,无病时方可同群饲养,常发本病的地区,每年要进行定期预防接种。
四、治疗
1、抗出败血清:牛皮下注射100-200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2-3次。
2、药物:可对症选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3、加强病畜护理和注意对症治疗。
第二章 家畜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第一节 概述
- 5 -
在自然家里有一些低级动物,他们不能独立生活,一定要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动物的体内或体表,吸引营养来维护他们的生活。我们把这些过着寄生生活的动物,就称为寄生虫。那些供给寄生虫的住所和食物,就换为宿主。宿主有野生动物,家畜和人。
根据寄生虫所寄生的部位不同,寄生虫分为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在家畜体内的寄生虫叫内寄生虫。如(肺线虫病,肝片吸虫病和脑包虫病)等等。在家畜体外寄生虫叫外寄生虫。如(蜱病分为两种软蜱和硬蜱,虱病分为羊虱,羊毛虱,绵羊虱蝇。羊血蝇幼虫病)
日喀则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畜牧业基础之一。全地区牲畜数量较多,草地面积较大,江河湖泊和沼泽地遍布,地形气候复杂,夏秋雨水充沛,再加上放牧管理不善,致使全区家畜寄生虫病的种类多,分布文,危害大。
一、流行于我们地区的主要家畜寄生虫病
据初步调查了解,我们日喀则地区的各类牲畜均患有多种寄生虫病,现归纳于:1、线虫病有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牛羊肺线虫病;2、蜘蛛病有蜱病;3、昆虫病有羊鼻蝇幼虫病,虱病;4、绦虫病有多头幼病(脑包虫病)等病的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二、家畜寄生虫病的危害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日喀则地区的一些重要家畜传染病得到了控制或被消灭,而家畜寄生虫病的严重性。就逐渐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家庭畜寄生虫大多数是慢性疾病,因此人们对它的危险往往还认识不足,甚至被忽略,因而影响了防治措施的贯彻。
1、家畜寄生虫病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
- 6 -
寄生虫病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有的容易被人们认识,有的则常常不被人们所注意。我们地区的家畜寄生虫病主要感染于牛羊,该病可引起大批家畜死亡,每年因寄生虫而引起的死亡数是惊人的,损失是巨大的。寄生虫病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我们地区的各县(市)牲畜,几乎都感觉有寄生虫病。除部分死亡外,大部分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使肉、乳、毛和皮的数量和质量普遍降低,役畜的使役力下降,幼畜发育受到严重阻碍。家畜寄生虫病还可能引起其它疾病,而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
2、传播疾病
由于寄生虫病的影响,家畜的抵抗力降低,而且一些寄生虫本身就可以传播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蜱就能传播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等。
3、家畜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有很多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有猪和牛的阑尾幼虫病,刺球幼病等,这些寄生虫的成虫期或幼虫阶段寄生虫在人体内,严重地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不仅使人发病,甚至造成死亡。比如,人的绦虫病比较多见,就是因为人们吃了不熟的猪肉和生牛肉,所造成的。
由上面的叙述可知,家畜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经济和人体健康的危险是何等严重,这就要求我们畜牧兽医工作者,要以认真的科学态度,全面了解我们地区家畜寄生虫病的危险性,摸清我地区家畜寄生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三、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
- 7 -
家畜寄生虫病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病都有它固有的发生,发展规律。必须掌握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它们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发展过程,进而为防治,控制和消灭家畜宁愿生虫病提供依据。其流行规律需注意以下几点:
1、寄生虫病与家畜的关系
了解某一种寄生虫病发生在哪些家畜,家畜的种类,性别,年龄等。
2、寄生虫病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气候,土壤、水源、草场、特点、海拔高度、野生动物等情况,对家畜寄生虫病有巨大影响。我们地区的牧民群众总结出一条经验:“今年雨多,明年必亡”,就是说在多雨的年份里,肝片吸虫,肺线虫和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比较严重。第二年春天就会有大批羊因寄生虫病而发生死亡。如肝片吸虫病在海拔4500公尺以下的沼泽和河谷地带比较严重,而海拔4500公尺以上的地区较少流行。
3、寄生虫病与季节的关系
家畜寄生虫病一般都表现出显明的季节性,如流行于我们地区的肝片吸虫病,消化道线虫病和肺线虫病,就有“春季高发”的特点。
4、寄生虫病与中间宿主的关系
有些寄生虫在它的发育过程中必须要有中间宿主(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期所寄生的宿主)如肝片吸虫必须在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以育一段时间。所以,在椎实螺体生长多的地方,往往那里的肝片吸虫病就比较严重。牛,羊,猪等家畜,是肉食兽(如狗、
- 8 -
狼、狐狸等)和人体多种绦虫的中间宿主。所以,凡是牛、羊、猪患有绦虫幼病的地方,那里的肉食兽或人体必须寄生有相应的绦虫的成虫。
5、家畜寄生虫病与放牧管理的关系
放牧好坏,对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有直接的影响。如长期在同一牧场放牧,尤其在夏秋季节长期在低湿沼泽地放牧,很容易导致家畜严重感染寄生虫。有句俗话:“夏秋在水草肥美地放牧,明春大批死”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如:夏秋季节母畜与仔畜混群放牧,或在同一草场上,先将成畜放牧,后将幼畜放牧,都会招致幼畜严重感染寄生虫。
6、寄生虫病与家畜营养状况的关系
家畜膘肥体壮,就可以有力地抵抗寄生虫的侵袭,而家畜瘦弱时,寄生虫就会乘机侵袭。
7、寄生虫病与传播途径的关系
很多种寄生虫(如消化道线虫,肝片吸虫,肺线虫,绦虫等)都是通过家畜采食和饮水时感染家畜的,有的寄生虫侧是通过家畜的互相接触而传播的,还有通过其它动物传递的,如吸血昆虫,就是某些血液寄生虫的传播者等等。
8、寄生虫病的发生和病程特点
大部分家畜寄生虫病的发生,都有固定的区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方流行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由上述多种因素(如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中间宿主、传播动物等)决定的。寄生虫病的病程一般都,即为慢性经过,从感染到发病,直至痊愈或死亡,往往要拖延数
- 9 -
月,有的达数年。
第二节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技术
本病是主要有肝片吸虫引起的,是牛羊肝脏和胆管内的主要寄生虫病。
一、流行规律
绵羊、山羊、牦牛和黄牛均可感染。多呈区域性流行。一般在多雨的年份特别严重,粪便中的虫卵冲到水中,椎实螺容易繁殖,易被牛羊吃到。椎实螺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软体动物。本病有季节性,在春末夏初雨水多的季节多发,一方面这种气候适应于椎实螺大量产卵繁殖;另一方面这种外界条件也正适合肝片吸虫的发育和毛蚴的卵出,因此牛羊大量感染。本病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江河两岸、湖泊、低洼沼泽地带。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寒牧区较少发生。肝片吸虫一般为夏秋感染,冬春发病死亡。3-5月份为发病并死亡的高潮时期,5月份后逐渐停息,若感染严重,秋季也可发生死亡。
二、临床症状
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的表现程度:
1、急性症状
只有在秋季,羊受到严重感染时发生。病羊表现容易疲倦,放牧时离群落后。有的出现腹泻和黄疸。迅速发生盆血,粘膜苍白,往往在症状出现后3-5天死亡。
2、慢性症状
- 10 -
羊的肝片吸虫病绝大多数是慢性经过,病程可达数月。主要症状是病畜消瘦、贫血、粘膜苍白,面部、下额、胸下和腹下水肿,被毛失去光泽而易断,食欲减退,甚至消瘦、乳汁明显降低,怀孕母羊易流产,病羊后期发生下痢,最后因极度消瘦死亡(牛的症状基本于羊相同,1.5—2两岁的犊牛表现较为严重)。
三、诊断方法
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很难作出诊断。要确诊必须抓到病原体。生前在粪便中找出虫卵,常用直接涂片法和沉淀法检查虫卵。最切实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对病畜进行剖检,若在肝胆管内找到虫体,再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应的病理变化,即可确诊。
四、治疗
阿苯达唑片(抗入敏),该药近年来在我地区已广泛适用。驱虫范围很广,疗效高,用量小,使用方便,该药能驱除肝片吸虫、绝大多数消化道线虫和绦虫。现用于驱除肝片吸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马5—10mg,牛、羊10-15mg,猪5-10mg,犬25-50mg,禽10-20mg,均一次内服。
五、预防
根据它的流行规律,因时因地,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驱虫。
1、本病在我地区流行时间
- 11 -
一般发生在12月至第二年的5月间,尤其以3月至5月发病最为严重。所以,在一年内定期驱两次虫。第一次在10月底至11月底。叫秋季驱虫。第二次在2-3月份进行,叫春季驱虫。春季驱虫比秋季驱虫更为重要,我们应当改变过去只重视秋季驱虫,而忽视春季驱虫的作法。
2、粪便处理
我们地区的牛羊一年四季基本上是放牧,从目前情况看,要做到对粪便的生物热杀灭虫比较困难,但是在用药驱虫后的3-5天时间内,限制牲畜的放牧范围,清除畜圈内的粪便还是可以做到的。
3、牧场预防
3.1夏秋季节,不在有椎实螺的地方放牧和饮水,而应在山地高坡草场放牧。
3.2若夏秋季节,不能避免椎实螺的地方放牧,则放牧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2个月。
3.3可以固定畜群在有椎实螺的草地上放牧,但每年要定期要驱虫。
3.4在有椎实螺的草地上割草,要割的高一些,牧草要晒干,或者要贮藏6个月以上才能喂。
3.5注意饮食卫生,尽可能不饮有椎实螺生存的死水和小溪流里的水,以饮河流水和井水为好。
3.6幼龄家畜和成年家畜应分开放牧,以防幼畜受到感染。
- 12 -
3.7多感染有肝片吸虫的肝脏,应深埋,不可乱丢。
第三节 牛羊肺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牛、羊肺线虫病是由某些线虫寄生虫在牛、羊的肺气管和支气管内所引起的疾病。本病以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牛的肺线虫是胎生网尾线虫,羊的肺线虫包括两个类型;一个是丝状尾网线虫,又叫大型肺线虫,一个是原园科线虫,又叫小型肺线虫。本病在我们日喀则地区流行面积广,发病率高,死亡严重,它是我区家畜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其地位仅次于消化道线虫病。
一、流行规律
牛,羊肺虫病的流行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年龄的关系
成年牛、羊与幼年牛羊均可感染,但以羔羊和犊牛发病多和死亡严重。
2、与性别的关系
从一些地区的情况看,母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公畜。
3、与季节的关系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静脉现为春季高潮(3-5月份)。
- 13 -
4、与营养的关系
家畜营养好,则抵抗力强,体内的幼虫不能发育成虫,但可以在畜体内长期存活,等到畜体营养差,抵抗力降低时,幼虫移到支气管和气管中发育成成虫,引起疾病的爆发。这就是本病在春季出现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5、与放牧环境的关系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在沼泽潮湿的草场上长期放牧的畜群,本病感染率高。
6、与气候的关系
夏秋季下雨多的年份里,肺线虫的幼虫繁茂,活动旺盛,感染机会多,第二年春家畜发病死亡多。
二、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病畜的初期症状主要是咳嗽,尤其是驱赶和夜间休息;早晨出圈时最明显,咳嗽先是个别牛羊发生,之后常成群发作,在圈舍附近可以听到畜群的咳嗽声,阵发性咳嗽时,常咏出粘液团块,镜检时见有虫卵和幼虫,患病牛羊常从鼻孔排出粘液分泌物,常打喷嚏,患病牛羊迅速消瘦,贫血,头部,颌下和四肢水肿,呼吸困难,幼畜症状较为严重,急性严重者死于寄生性肺炎,慢性患畜,多因高度营养不良往往导致死亡。
三、诊断方法
- 14 -
根据症状特别是咳嗽,发病家畜数和发病季节等,可以怀疑是本病。再结合剖解死亡特征畜,在肺气管和支气管内发现虫体,就可以确诊。当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具备时,在生前可进行粪便幼虫检查,于以诊断。
四、治疗
本病不论何时发生,都应积极进行治疗性驱虫,不可拖延,以防造成大批死亡。
治疗的具体药品有:
1、盐酸左施咪唑片
此药对羊的丝状网尾线虫和牛的胎生网尾线虫的成虫均有很好的驱虫效果。内服,一次量,牛、羊、猪等的每1kg体重配7.5mg的药物,均一次内服。
2、阿苯达唑片(抗蠕敏)
本品为广谱,高效、低毒,不仅对多种线虫高效,吸虫和绦虫也有驱除效应。
内服,一次量,1kg体重,马5-10mg,牛羊10-15mg,猪5-10mg,均一次内服。
五、预防
根据它的流行规律,因时因地,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驱虫。
1、本病在我地区流行时间
- 15 -
一般发生在12月至第二年的5月间,尤其以3月至5月发病最为严重。所以,在一年内定期驱两次虫。第一次在10月底至11月底,叫秋季驱虫;第二次在2-3月份进行,叫春季驱虫。春季驱虫比秋季驱虫更为重要,我们应当改变过去只重视秋季驱虫,而忽视春季驱虫的作法。
2、粪便处理
我们地区的牛羊一年四季基本上是放牧,从目前情况看,要做到粪便生物热杀灭虫比较困难,但是在用药驱虫后的3-5天时间内,限制牲畜的放牧范围,清除畜圈内的粪便还是可以做到的。
3、牧场预防
3.1实行科学轮牧;充分了解当地牛、羊肺线虫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它的季节动态,要制定动态可行的防治措施。
3.2季节轮收:就是划分夏秋草场和冬春草场。
夏秋在山地高坡和干燥的牧场放牧。夏秋雨季多时肺线虫的幼虫繁殖活动旺盛,感染率较高,此时要尽量避免在低湿草场放牧。轮牧是对本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
3.3搞好预防性驱虫,每年要进行2次全面的预防性驱虫,秋季驱虫可在10-11月份进行,春季驱虫可在春季死亡的高发段未到之前,即2-月份进行。
第四节 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技术
- 16 -
本病由多绦虫的幼虫期多头蚴(或简称脑包虫)引起。成虫寄生在狗、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牛、猪、马、骆驼等的大脑内,在延脑和脊髓中偶尔可发现。两岁以下的幼龄绵羊和犊牛最易感染,人也可遭受侵害。牧民称本病为“团巴”。本病对牛羊的危害大。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
一、流行规律
脑包虫的成虫叫多头绦虫,寄生在犬、狼和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当含有虫卵的节片被排到牧场上,污染牧草和水源,牛羊在吃草或饮水时吞食了这种虫卵后,卵就在消化道内幼虫,并钻入宿主肠壁的血管内,然后随血液被带到脑子里,并且在该处经过2-3个月的发育生长而成为脑包虫。犬和狼等动物在吃了含有脑包虫的羊头和牛头后,脑包虫内的每个头节即可在他们的小肠内约经过两个月左右发育变为成虫。
二、临床症状
患脑包虫病的牲畜,其临诊表现是很特征的,根据症状就可以达到确认。如病畜表现为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消失,常卧地不起,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迟钝,往往将头偏向一侧,或高举或下垂。有脑包虫寄生部位的头骨往往变软。有的病畜出现茫无目的地向前奔驰,或离群呆立,或把头顶在某一物体上;有的病畜做旋转运动,动步不稳,特别在转弯时明显,甚至突然倒立;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眼底,视神经萎缩,眼底充血,对光线反应不敏感。有的病率对当脑包虫宋磊生在小脑天幕时,突然变得很胆小,对出现的任何声音都表现不安,往往头高举向声音相反的方向奔驰或打转圈,行走时往往撞在前面的障碍物上。
三、诊断方法
- 17 -
初期诊断比较困难,在后期病畜有特殊的症状,由于多头蚴在脑内寄生引起脑部炎症。如运动失调、转圈运动、多头蚴在左侧时病畜往左转圈,在右侧时往右转圈等,一般可以确认。病畜暴跌不安,经常发生痉挛,对周围环境刺激没有明显反应,同时,常出现体温升高,脉博和呼吸加快,重者3-4个月死亡。
四、治疗
在多头蚴充分发育后,在确定寄生部门的基础上可进行外科手术摘除,有一定疗效,方法是:局部剃毛,消毒,将皮肤做“U”或“V”字形切口,打开术部颅骨,选用注射器吸取囊液,在摘除虫体;或局部剃毛,消毒,将皮肤做“U”或“V”字形切口,打开术部颅骨片后,漏出囊液,用毛巾捂住病畜口鼻,在用摄子拉出嚢液后,覆盖还原颅骨片,在伤口上用PNC80万单位一支,SM一毫克一支,消炎粉,再缝合,其后在外部伤口缝后处涂擦红毒素软膏,然后静脉滴注氯化钠5%,加上PNC1600万单位;氯化钠5%,加上氨基比林30-40毫升即可。
驱虫药物治疗:(1)比喹酮:牛羊10-30毫克\\公斤,把药物与液体蜡按1:9的比例混合,做臀部深层肌肉注射,有一定效果。(2)敌百虫:用5%-10%水溶液2-3毫升直接寄生虫脑多头蚴的囊泡肉,杀虫效果达98%。
五、预防
对多头蚴的预防主要是不使牛羊吃到被犬等粪便污染的牧草、饮料和饮水,但这又必须不使犬等吃到病畜的脑片脊髓而感染上多头绦虫,为此就必须对犬进行驱虫,同时要杜绝用羊头等喂犬。
- 18 -
第五节 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由寄生在牛羊消化道内的各种线虫所引起的疾病,称为牛、羊消化道线虫病。本病通常呈地方性流行,牛羊消化道内的线虫很多,它们往往以不同的种类和数量同时或单独地寄生宿主体,对牲畜的危害性较大;是当前全地区最严重的家畜寄生虫病。引起牛羊消失道线虫病的病源很多,我们地区牛羊消化道内寄生的线虫主要有:捻转血矛线虫、噢斯特他线虫,马歇尔线虫(以上寄生虫寄生在羊的第四胃中),毛园线虫(第四胃和小肠中),细颈线虫,仰口线虫(以上寄生虫寄生在羊的小肠中),夏伯脱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道口线虫(以上三种寄生在大肠中)。
一、流行规律
1、与年龄的关系
各种年龄的牛羊均可感染,但以周岁羔羊最为严重。
2、与性别的关系
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母畜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似乎比公畜高。
3、与季节的关系
一般表现为夏秋季感染,冬季发病,春季大批死亡的规律。3-5月份为死亡高发期。
4、与放牧管理的关系
- 19 -
春秋季节在低湿牧场放牧比在山地高坡牧场放牧易感染。
5、与草场轮牧的关系
我们地区的草场轮牧制度一直没有健全完善,群众中虽然有季节性轮牧的习惯,但从对防止家畜寄生虫病的角度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这种季节性轮牧近几年来也受到威胁。这是我区家畜消化道线虫病流行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与寄生虫的关系:
消化道寄生虫的发育周期短,繁殖快,加之虫卵和幼虫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强,耐低温,甚至可以越冬,而且存活时间长,有的可以在草地生存一年以上,这就使家畜容易遭受感染。
二、临床症状
综合各种消化道线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畜体消瘦,食欲减退,眼结膜苍白,贫血,下颌间隙水肿(严重的病例),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呈现拉稀或泻痢,畜体发育受阻。少数病例体温升高,呼吸、脉搏频数增快,心音减弱等,严重的病例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引起死亡。
三、诊断方法
各种消化道线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大致相似,单靠临床症状来鉴别诊断是哪种消化道线虫所引起的疾病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生前检查其粪便,并根据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后,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做到确诊。尸体剖检:最好剖检已经病死的家畜,或者宰杀几个有代表
- 20 -
性的病畜,在消化道内检查虫体。
四、治疗
目前,我们地区治疗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的常用药物有:
1、敌百虫:绵羊每公斤体重用0.1-0.2克,山羊0.05-0.07克,牛0.03-0.08克,配成10%的溶液一次灌服。此药对多种消化道线虫有很好的驱除效果。
2、盐酸左施咪唑片: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牛、羊、猪7.5mg,均一次内服。
3、阿维菌素:内服,一次量,每公斤体重羊、猪0.3mg。
五、预防
牛羊消化道线虫病在我们地区流行广泛,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方可取得显著效果。
1、搞好调查研究:从调查研究入手,充分了解当地牛、羊消化道线虫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它的季节动态,为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实行科学轮牧:轮牧是防治本病发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根据各地条件,可灵活采取(1)季节轮牧(2)小区轮牧。
3、搞好预防性驱虫:每年应进行两次全面的预防性驱虫。秋季驱虫,可在10月-11月份进行,春季驱虫可在春季死亡的高发期未到之前,即2-3月份进行。
- 21 -
4、保护幼畜:牛羊消化道线虫病,对幼畜的危害最为严重,所以要对幼畜进行适时的驱虫,加强饲养管理,春秋季节和母畜分开放牧,尽可能安排在没有污染或污染较少的牧场放牧。
5、粪便的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圈内粪便经常打扫干净,并将其堆积发酵和烧毁。尤其在驱虫后的3-4天内,更需注意。
第六节 蜱的防治技术
蜱是蜘蛛昆虫类之一,而家畜蜘蛛昆虫病就是寄生在家畜体表或体内器官的蜘蛛和昆虫所引起的疾病。我们地区家畜蜘蛛昆虫病种类很多、分布广,各种家畜均有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全地区现已发现的蜘蛛昆虫病,主要有蜱病(硬蜱和软蜱)。它是寄生在各种家畜体表的外寄生虫,除直接侵袭、危害家畜并夺取营养外,还能传播传染病和疾病。以硬蜱的分布较广,危害较大。
一、流行规律
1、蜱的活动期多在4-5月份。蜱的发育需经过四个阶段,从虫卵开始,要经过两次脱皮,最后发育成成虫。
2、畜体上的雌虫和雄虫交配后,雌虫吸饱血液,离开畜体落到地上,钻入墙壁石缝下处,经1-4周后产卵,卵经过一段时间就孵化出幼虫,幼虫再经过第一次脱皮和第二次脱皮后,发育成成虫。
3、成虫经常在地表或草上活动,有家畜经过时,就爬在畜体上,开始新的生活。
- 22 -
4、每年的11月初至3月底为本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时传播面广,同时耐寒性强。去除虫体时只能用手摘掉并杀死。但一些小的若虫和幼虫无法摘除,又会慢慢成长并扩散到全身。温暖季节未发现此虫。此病主要是集中在牲畜膘情差的期间容易发病。
二、症状
患体外寄生虫病的绵山羊体质差,膘情下降,触摸绵山羊的体表时下颌、腹部、尾部上有大量的成熟吸血硬蜱和软蜱,此虫把绵羊的血大部分洗完后,绵羊呈极度消瘦、贫血、食欲减退、呈皮肤炎,毛焦枯燥、全身无力而导致死亡。在流行病学上看,是季节性感染,是牲畜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
三、诊断
根据肉眼观察,在病畜体表发现此虫,即可确认为蜱病。
四、治疗
1、阿维菌素:内服,一次量,每公斤体重牛羊0.3mg。若用该药去除牲畜的体外寄生虫,就要进行两次全群的预防性驱虫,每隔7-10天,各服药一次,才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2、敌百虫:在喷雾器内用1%-2%的敌百虫溶液喷淋牛羊的体表上,有较好的效果。
五、预防
1、在各地新引进的绵山羊或新生仔畜必须经过细致检查、隔离、并进行驱虫灭蜱处理。
- 23 -
2、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圈舍的卫生,消除羊粪,堆到固定的场所进行烧毁。
3、冬初进入冬圈以前,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并喷洒驱虫药物。
4、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合理放牧,轮换或结全副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壤改良措施,以减少感染。
5、根据本病的季节动态,应在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驱虫。
第七节 虱病的防治技术
虱病是由绵羊虱蝇、虱和毛虱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的总称。绵羊虱蝇、虱和毛虱是三种不同的家畜寄生虫、但是,由于他们所引起的家畜病状及对它们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所以我们把他们综合起来作以叙述。
绵羊虱蝇主要寄生在绵羊体表,虱和毛虱各类家畜均有感染,其中,以绵羊的虱和毛虱危害最为严重。
一、流行规律
1、虱子的分布较广,虱病在我们地区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2、虱的传播主要依靠接触性传染,有时由家畜的梳刷相互传染。
3、虱子对宿主的选择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所以牛和猪的虱子不感染羊和马,羊的虱子
- 24 -
也不感染牛和猪。
4、家畜的虱病主要在冬、春、秋季发生。
二、症状
三种寄生虫可单独感染,也可混合感染于家畜。严重感染时,家畜发痒不安,经常啃咬或用后踢搔抓发痒部分,或者在墙壁、木柱和其他物体上摩擦,造成创伤。被毛干燥粗乱,容易脱落,病畜消瘦贫血,幼畜发育不良。尤其是羔羊和瘦弱羊严重感染时,可能发生大批死亡。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痒觉、脱毛、皮肤肥厚、脱屑等,在结合毛间发现大量虱子即可确认。
四、治疗
1、阿维菌素:内服,一次量,每公斤体、羊0.3mg。该药去除牲畜的体外寄生虫时需进行两次全群的预防性驱虫,每隔7-10天,各服药一次,才能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2、敌百虫:在喷雾器内用1%-2%的敌百虫溶液喷淋牛羊的体表上,有较好的效果。
五、预防:(参照蜱的预防)
- 2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