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Surgery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
总学时:100;学分:12.0;其中理论学时:90;见习学时:10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通过外科学理论学习及实践,学生应掌握外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外科临床工作流程,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医疗工作;掌握外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能拟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掌握外科常用诊疗操作、基本术式的指征、步骤、注意事项等,为学生以后从事外科学临床及其他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态度
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效率。应注重外科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动手,多与病人交流沟通,在实践工作中学到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自己寻找答案,将PBL的精髓贯彻于学习实践中。 (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同时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按病因分类,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类:(1)损伤: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需要手术或其他外科处理,以修复组织和恢复功能。(2)感染: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侵袭人体,导致组织、器官的损害、破坏、坏死形成,这类局限的感染病灶适宜于手术治疗。(3)肿瘤:绝大多数的肿瘤需要手术处理。良性肿瘤切除有良好的疗效;对恶性肿瘤,手术能达到根治、延长生存时间或者缓解症状的效果。(4)畸形:先天性畸形均需施行手术治疗。后天性畸形也多需手术整复,以恢复功能和改善外观。(5)其他性质的疾病:常见的有器官梗阻、血液循环障碍、结石形成、内分泌功能失常等,也常需手术治疗予以纠正。
随着药物更新、早期诊断技术与其他医疗科技(如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许多疾病的治疗都趋向为非外科治疗为主,但外科手术仍然是这些治疗无效或产生并发症时不可或缺的后续治疗手段。外科学不但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分期、治疗、预后,而且更重视手术的适应证、术前的评估与准备、手术的技巧与方法、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预后等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问题。
临床外科学根据治疗目标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外科(腹腔、乳房、甲状腺及简单的皮肤外科)、心脏外科、胸腔外科(两者可合称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脑外科)、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矫形外科(骨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等。此外,外科微创手术(内窥镜、腔镜手术)的领域也正在蓬勃发展。外科学在临床应用上和麻醉学、护理学、病理学、放射学、肿瘤学等其它医学专科关系极其密切,同时也与内科、儿科、妇产科等临床基础课程相关,因此尚需要了解上述学科的基础知识。 四、教材、参考资料及学习网址
1. 教材:
《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第八版,陈孝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上、中、下)吴阶平,裘法祖等,人民卫生出版社;
《DavisChristopherTextbookofSurgery》15theditionISBN:0721678750 《克氏外科学》中文翻译版,王德炳等,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陈孝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英语精要》(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材)陈孝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吴在德,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学学习与考试指南》杨为民、邹声泉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外科实习医生手册》吴在德,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版,陈孝平,人民卫生出版社; 3.课程学习网址:http://wkjpkc.tjh.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