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1、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 A. 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 车间生产工人工资C.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2、产品的“三包”损失,应计入( )科目。 A.“废品损失”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3、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 ) A.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成本
B.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C.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D.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期间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
4、某企业7月1日存货结存数量为200件,单价为4元;7月2日发出存货150件;7月5日购进存货200件,单价4.4元;7月7日发出存货100件。在对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的情况下,7月7日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
A、648元 B、432元 C、1080元 D、1032元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A.借:制造费用 B.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贷:废品损失
C. 借:废品损失 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7、定额成本法下,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 )。
A、以前月份生产耗费超支了 B、以前月份生产耗费降低了
C、本月生产耗费超支了 D、本月份生产耗费降低了
8、某产品4月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800元,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为400元,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300元,回收废品残料的价值为1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4月份废品净损失是( )元。 A.1000 B.1100 C.1400 D.1500
9、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停工损失的项目是( )。 A.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 B.停工期间的制造费用
C.由于停工损失而获得的保险公司的赔款
D.停工期间发给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10、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
A.平行结转法 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逐步结转法 11、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 )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D.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结算出的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一般全部记入( )账户。 A.“辅助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基本生产成本” D.“管理费用”
13、在产品完工率为( )和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 所在工序工时定额 B 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50% C 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D 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的50%的合计数 14、下列方法中,可能导致“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有余额的是( )。
A、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5、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
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6、成本报表分析中,采用连环替代分析方法时,各因素的顺序为( )。
A.可以任意排列 B.应按一定原则排列:先质量后数量
C.应按一定原则排列:先主要后次要 D.应按一定原则排列:先数量后质量
17、商品加工过程中的有关收入,应( )
A.列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 B.冲减企业的销售费用 C.抵扣加工商品成本 D.冲减企业的销售成本
18、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
A.成本计算对象B.成本计算日期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
19、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 A. 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 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0、在产品完工率为(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 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 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
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品种法适用于( ) A.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B.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2、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包括( )。 A.新技术革命 B.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C.间接费用大大增加并且构成内容更加复杂
D.适时制、全面质量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出现 3、生产单一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 )
A.产品产量 B. 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价格 D. 产品品种结构 E.产品质量
4、按照系数比例分配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 )。 A、可以称为系数法 B、是一种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方法 C、是分类法的一种 D、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5、采用限额法时,在( )情况下,某种材料实际领料金额小于限额领料金额的差异为该种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A.投产数量小于规定的产品数量 B.投产数量大于规定的产品数量 C.投产数量等于规定的产品数量D.车间期初、期末均没有余料 E.车间期初、期末余料的数量相等
6、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缺点有( )。
A、各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C、不能为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D、不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7、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的方法有( )。 A.直接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交互分配法
8、废品损失包括( )。
A.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C.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D.“三包”损失 9、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 ( )
A. 小批生产 B. 新产品的试制 C. 产品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D. 单件生产 10、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 )。
A、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B、将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C、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成本差异计算实际成本 D、对定额和差异分别核算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分类法与产品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联系,只要产品种类繁多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
2、商品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 )。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 4、产品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总和( )。 5、凡技术上能够修复的废品均为可修复废品( )。 6、明确会计主体可确定会计核算的范围 。( ) 7、月末,材料费用必须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
8、“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一般应按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
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中按照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 )
9、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
10、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 1、 简述成本报表
2、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目的是什么?
3、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简述直接计入费用:
五、论述计算题(共30分)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原材料随生产进度分工序投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料。第一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300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3200件;第二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200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400件;第三道工序投入原材料定额为300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400件。完工产品为84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累计为526773元。(约当产量保留整数)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成本计算有哪几种辅助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3、#某工业企业2001年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所列全部可比产品的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为455000元,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500000元,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为458000元。该企业2001年可比产品成本的计划降低额为34 000元,计划降低率为8.5%。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2)确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3)采用因素分析法,计算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比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