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
广大干部群众:
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尚往来、宴请客人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是亲友间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近年来我镇部分地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加重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养成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特发出如下倡议:
量力而行,抵制“天价彩礼”。《朱子家训》有云:“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每个家庭都应尊重客观实际,根据自身家庭的物力和财力情况,量力而行。在选择伴侣时,以人品、感情为重,不为物质、钱财所累,体谅对方父母的辛苦,不要让“天价彩礼”绑架了美好婚姻。全镇适龄男女青年要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从自家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反对攀比之风,以实际行动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
破旧立新,提倡婚事新办。提倡适度办婚礼、节俭过日子,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探索文明、简约、时尚、浪漫的时代婚礼,以参加集体婚礼、旅行结婚、夫妻共植纪念树、节省婚礼费用献爱心等方式,举办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自觉抵制大操大办攀比成风、婚车成串影响交通、鞭炮滥放污染环境、大摆宴席铺张浪费,力戒恶俗闹婚,力求婚礼仪式简
朴、氛围温馨,让婚礼充分体现传统文化、家风传承和感恩教育。
厚养薄葬,提倡丧事简办。百善孝为先,要传承尊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自觉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在生活中,给予老人足够的精神慰藉,满足老人的正常物质需求;在办理丧事时,简化丧葬程序,缩短治丧时间,控制来宾规模,节省丧葬支出,提倡以佩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以敬献花圈代替烧纸钱,以行鞠躬礼或脱帽致哀代替磕头跪拜,以播放哀乐代替吹喇叭,以遗体告别代替繁琐的封建礼仪,让白事充分体现对逝者的追思、对生命的尊重。
崇尚节俭,提倡喜事小办。提倡在办理满月、升学、入伍、生日、乔迁等喜事小办或不办,尽量控制宴请的次数、规模和档次,尽量减少邀请的对象和范围,做到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自觉抵制盲从攀比、跟风宴席,做到不请客、不送礼、不收礼,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条短信、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
良好习惯需要我们自觉养成,社会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创造。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作风,培育孝悌和睦文明家风,倡导婚丧嫁娶时代新风,自觉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xx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