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欧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 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点,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
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3. 了解时区和日界线 课前预习:
1. 根据纬度位置判断亚洲和欧洲所跨的温度带。 2. 根据经纬度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
3. 根据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4. 预习活动中的问题,在其后做上笔记。 检查预习:
各小组反馈完成情况。 合作研讨:
1.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学
习亚洲位置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学习亚洲位置的方法和步骤,讨论总结出欧洲的地理位置。各小组简单汇报
2. 教师利用世界时区的图片讲解时区和日界线的变化规律,学生采用小组竞赛的
方法,完成P4活动的第2小题。
3. 阅读第2页的地形图,判断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 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 亚洲地势有何特征? 4. 学生通过练习分析总结欧洲的地形特点。 当堂巩固:
1.亚洲大部分的地理位置位于 半球。 半球。
2.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 洋、 洋、 洋、 洋。
3.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体育场开幕,此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区时为 。
4.欧洲的地形以 为主。
5.有关“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日界线”与0`经线是重合的。
B. “日界线”是0`经线与180度经线构成的。 C.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增加一天。 D. “日界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
6.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 的区时,也就是 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间。 课后反思: 1、学生反思和疑问
2、教帅反思
亚洲及欧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分析亚洲的气候特点。 2、 分析亚洲和欧洲河流特征,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3、了解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课前预习: 1、回顾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2、说明亚洲的纬度范围。 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4、在地形图上找到亚洲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5、预习活动的问题,在书中做笔记。 检查预习: 各小组反馈预习完成情况。 合作研讨: 1、看图1-7 找出亚洲所有的气候类型。亚洲缺少哪种气候类型?讨论并得出结论,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 2、亚洲的哪一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 结论: 亚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亚洲东南沿海的气候类型,分析并得出结论,亚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拔: 因季节不同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季风,分析图1-8 图1-9 用比较法比较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和对气候的影响。 完成下表(检测学生对季风的掌握情况)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4、指导学生归纳出,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时报方法和依据。 5、小组讨论第8页活动题1-6题,采用分析亚洲气候的步骤和方法,来分析了解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6、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填空) 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入印度洋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入北冰洋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大的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深的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盐度很高的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并总结出亚洲河网分布的特点。 讨论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水是顺着地势从高处往低处流动) 7.在图上找到了锡尔河和阿姆河,它们最终流向哪里?这两条河的长江的注入有什么不同?分析内流河不能注入海洋的原因。
提示( 有的河流最终不能注入海洋这就是内流河)
讨论得出:亚洲河网的另一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做11页的活动题,探素欧洲河流的特点,加深对欧洲河流各方面情况的了解。 9.阅读“欧洲的人口与国家”资料和亚欧人口分布图,分组彩用比较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 总人口数 2 .人口密度 3.人口自然增长率 4.人口分布密集区
5.人口分布稀疏区。 通过对比了解亚欧两大洲人口状况的不同。
10.学生分组讨论活动第3题,了解农业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当堂巩固:
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___________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2.、亚洲最长的河流为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_位。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___________,此河在我国境内称__________河。
3.欧洲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海洋,且是两大地形区的分界线,该河流是( ) A. 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 伏尔加河 D、 顿河 课后反思: 1、学生反思和疑问
2、教帅反思
非 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了解非洲的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2.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及特有的地形区及分布。 课前预习:
1.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 2.非洲有哪些非洲之前最,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 最大的盆地 最长的河流 非洲是大的半岛 最大的岛屿 最大的海湾 检查预习:
各小组反馈预习结果完成情况 合作研讨:
1.看图,观察非洲境内有哪几条重要的纬线穿过,看一看地球的五带中,非洲大陆主要 属于哪一带?
非洲的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如何?(填空回答)
1________________穿越非洲中部,_________________穿越非洲北部。____________穿过非洲南部。
2非洲位于_________半球的______部,东临__________洋,西临 洋,北隔 海 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 海与亚洲相邻。
精讲点拔,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交通地位,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门户,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2.完成16页的活动,看谁找得快。
3.读地图册比较各大洲所拥有的国家的数量总结出七大洲中国家最多的大洲。 4.观察非洲地形图及课本中的图1-17,以什么颜色为主?判断非洲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5.请同学们结合图1-17完成活协的五道小题,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6.结合非洲地形图,查阅第一节有关资料,说出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的第几位?非洲的地形具有什么特征?
7阅读18页的资料,结合地图,了解东非裂谷带和撒哈拉沙漠的有关知识。 (观察图1-2)中的风带和洋流,理解撒哈拉地区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 当堂巩固:
1.目前非洲共有 个独立图家。 2.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3.号称“非洲屋脊”的地形是 。
4.关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座活火山 B.位于撒哈拉沙漠之中 C.位于巴伐利亚高原 D.非洲最高峰 5.“地球上的伤痕”是指( )
A.苏伊士运河 B.东非大裂谷 C.莫桑比克海峡 D. 乞力马扎罗山 6.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 )
A.外力作用 B. 板块张裂 C. 河流切割作用 D. 冰川刨蚀
7.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有积雪覆盖,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 B. 海拔高 C. 受海上寒流影响 D. 经度大 课后反思: 1.学生反思和疑问
2.教师反思:
非 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各种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 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3.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4. 通过非洲的人口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重的人品,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课前预习:
1. 为什么非洲被称为“炎热的大洲” ,完成下列填空。 非洲“热带大陆”
(纬线)横量非洲中部。 、 (纬线)分别穿过其北部和南部。非洲3/4的面积在 线和 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处于 (温度)带,平均气温在 度以上。非洲气候特点之一是气温 ,北半球七月份的炎热中心在 地区,所以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
2. 非洲的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规律?读图1-24完成填空。
非洲赤道附近,几内亚湾沿岸降水 , 北回归线附近的 地区,降水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 岸,降水少。 3. 读图1-25,完成填空。
赤道附近的风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 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 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 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 气候类型。由此可见,非洲气候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以 为中心呈 对称分布。 检查预习:
各小组反馈预习完成的情况。 合作研讨:
1、通过预习中的三个填空题总结非洲气候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2、请同学们读图完成课本第21页第2、3小题,对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点拔:气候带的分布与纬度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又与地形地热密不可分。非洲气候除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外,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的部分海拔较高的地区形成了高山气候,气候带的垂直变化明显。如果高山基带所处的纬度位置越低,其呈现的气候带就越多,越完整。如喜马拉雅山地,安第斯山脉北段,横断山脉,台湾山脉等纬度位置较底。海拔较高的山地自然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3.非洲大陆有“富饶大陆”之称,这也是遭到殖民者入侵瓜分的主要原因,非洲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呢?非洲的矿产资源有何特点?
将国家与其对应的农产品、矿产品连线
黄金 摩洛哥 金刚石 利比里亚
铬铁矿 刚果民主共和国 磷酸盐 南非
赞比亚 石油 尼日利亚 铜 加纳 铝土 几内亚 剑麻 坦桑尼亚 可可
4.非洲除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有多种名贵树种,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居各洲之冠,这是为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在哪儿?
5.读图1-30,思考23页的1、2小题,分析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生率的特点。
6.读图1-27中非洲的农产品分布情况,讨论第3小题并总结。
7.谈谈非洲的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当堂巩固:
1.非洲矿产资源居世界前列的是 、 、 2.非洲是枣椰、 和 原产地。
3.非洲大量出口的农作物是 、 、 4.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高 B.季风气候显著 C. 干燥地区广大 D. 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 5.关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尼罗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因而流量很大。 B. 刚果河流经热带沙漠地区,因而流量较小。 C.. 尼罗河全长6600多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D. 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向西注入印度洋。 6.目前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 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 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 宗教、资源和能源问题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黑非洲”之称,是因为这里( ) A. 土壤肥沃,黑土地分布广 B. 黑色的煤炭资源遍地都是 C. 社会治安差,黑社会势力大 D. 本地90%以上是黑种人 课后反思:
1.学生反思和疑问
2.教师反思
美 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 2. 利用南北美洲地形图,分别了解两大洲在地形方向的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会对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 3. 进一步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 课前预习: 1. 查找资料,了解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 2. 读图1-31,说出美洲的海陆位置。美洲东部濒临 洋,西部濒临 洋,北部濒临 洋,西北隔 海峡与亚洲相望,美洲本是一个整体,现将美洲大陆划分为南北美洲是以 运河为界。 3. 阅读巴拿马运河资料,并完成下列表格 运河名称 巴拿马运河 所属国家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 苏伊士运河 检查预习: 各小组所馈预习情况 合作研讨: 1.阅读“穿过白金海峡的三线” 介绍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 0 西时区 东时区 东十二区西十二区 减一天 (4月30日) 中时区加一天 (5月1日) 2.阅读“中美地峡”和“西部印度群岛”材料,讨论回答: 1为什么中美地峡多火山、地震? ○2.为什么中美地峡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3中美洲有哪7个国家? ○4西印度群岛上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哪些? ○3.利用图1-35,1-36等表格,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对比了解南、北美 洲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异同。 项 面积五带目 (万中的大 平方位置 洲 千米) 北美 洲 南美 洲 地形分布 西部 中部东部 最长的山脉 最长的河流 名称 流向 注入地 流经国家 主要的气候类型 4.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第27页的活动。 当堂巩固: 1.有“美洲大陆桥梁”称号的是( ) A.麦哲伦海峡 B. 中美地峡 C. 巴拿巴运河 D. 德雷克海峡 2.拉丁美洲的范围是指( ) A. 美国以南的美洲 B. 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C. 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3.不属于穿过白金海峡“三线”的是( ) A.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B.俄罗斯与美国的分界线 C. 加拿大与美国的分界线 D. 国际日期变更线 4.拉丁美洲主要通用的语言是( ) A. 英语、葡萄牙语 B. 英语、西班牙语 C. 英语、法语 D.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5.一艘由日本横滨开往温哥华的轮船于3月2日中午12点,由东十二区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经过5分钟后,船上的时间为( ) A. 3月2日2时5分 B. 3月1日12时5分 C. 3月2日11时55分 6.下列关于南美洲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 B. 同北美洲一样,中部为纵贯南北的大平原 C.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都在南美洲 D. 南美洲最高峰是麦金利山 课后反思: 1.学生反思和疑问 2教师反思 美 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分析,掌握北美洲和南美洲气候的特征,突出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的影响。
2.了解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3.了解美洲居民的组成。 课前预习:
1、 结合图1-37,1-38和阅读材料“学看气候图(二)”总结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
量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看图1-40,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为什么降水丰富?
3、 观察图1-41,北美洲缺少哪些气候类型?其中又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南美洲以
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 检查预习:
各小组所馈预习完成情况 合作研讨:
1、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第29页的五项活动。
2、阅读“美洲的居民”材料后,讨论文中的几道思考题。 3、阅读有关美洲经济的介绍,思考 1、美洲有哪几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2、结合图1-45,说说南美洲经济和非洲经济有哪些相同之处?
4.完成活动内容,比较南北美洲在面积、地理位置、国家、人种等方面的异同。 当堂巩固:
1.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
A. 南极洲 B. 南美洲 C. 北美洲 D.亚洲 2.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
A. 亚洲、欧洲 B. 南美洲、北美洲 C.亚洲、北美洲 D.北美洲、非洲 3.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种族是( )
A. 白种人 B. 印第安人 C. 混血人种 D. 黄种人 4.南美洲的主要出口商品是( )
A.工业制成品 B.农矿产品 C. 电子、电器 D. 化学,钢铁
5.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巴西 C. 委内瑞拉 D. 智利 6.玉米的原产地是(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中国 D. 阿根廷 7.南、北美洲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
A. 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 B. 亚马逊河、圣劳伦斯河 C. 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 D. 尼罗河、密西西比河 8.亚马逊河的长度和水量分别居世界( )
A. 第一位,第二位 B. 第二位, 第一位 C. 第一位,第三位课后反思:
1.学生反思和疑问
2.教师反思:
第二位,第三位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