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设计
汝州市第五高级中学(五高初中部)
九年级历史 王金格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准确无误地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3.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 6世纪前的日本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2.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3.时间及人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孝德天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4.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5.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6.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
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7.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8.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6世纪前的日本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探究二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 素)。
2.说说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 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谈谈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4.谈谈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 的发展。
探究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集团形成的 原因是什么?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
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 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武 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2.幕府统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源氏 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3.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 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四)归纳总 结 整体感知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