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D/LSLS—YA—008(第一版)—2012
硝酸装置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预案)
编制单位:金正大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012年02月20日发布 2012年02月30日实施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修 改 记 录
目录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硝酸装置危险性分析 ..................................................................... 2硝酸装置事故诱发条件 ................................................................... 3硝酸装置关键设备 ....................................................................... 第二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第三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 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体系 ...................................................................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3分厂级应急救援机构 .....................................................................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 1危险源监控 .............................................................................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 1报警系统及程序 .........................................................................
应急响应示意图 ...................................................................... 第六章 应急处置 ........................................................................
1响应分级 ............................................................................... 2响应程序 ............................................................................... 3处置措施 ............................................................................... 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通讯与信息保障 ......................................................................... 2应急物资保障 ........................................................................... 3其他保障 ............................................................................... 第八章 附件 ............................................................................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硝酸装置专项应急预案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硝酸装置危险性分析
硝酸装置是利用气氨与空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氮,再经过吸收制备硝酸的一套无机化工装置。装置一般由5个子系统组成:液氨蒸发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氨氧化反应系统、氨氧化(尾气)吸收系统和锅炉给水系统。
其中氨氧化工艺过程和氨氧化吸收系统连续性强,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强腐蚀的特点,存在火灾、爆炸危险性,具体情况如下:
1.1火灾爆炸危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①硝酸生产采用氨空法,氨气为乙类危险物质,爆炸极限为15.7%~27.4%(V%)。因此,硝酸生产必须控制氨空比在爆炸极限以下。混合器是氨气与高热空气的体积比进行混合的设备,氨与高热空气的配比接近爆炸下限,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②由于流量计故障,氨空比超高达到爆炸极限,给氧化反应阶段带来爆炸隐患。 ③氧化炉是氨气与空气在800℃用铂铑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制取氧化氮的设备,若混合气中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在高温操作条件下的氧化炉内发生爆炸。
④氨蒸发器液位超高,气氨中有液氨带到氧化炉。氨高温汽化后的体积可增大约908倍,极易造成氧化炉爆炸。
⑤系统生成的铵盐最容易在低压反应水冷器、氧化氮透平压缩机、氧化氮分离器处积累,发生爆炸。在硝酸生产过程中,铵盐积累也是工艺上最具爆炸危险的因素之一。
⑥氧化炉温度超高爆炸。
① 严格控制氨空比,设置氨空比超高联锁。氨空比超高联锁能立即切断气氨进料。生产中氨空比一般控制在9.6%左右,氨空比联锁动作值分别设在7%、11%。稀硝酸装置的安全联锁系统是稀硝酸生产的重要安全技术保证,应确保该系统完好。
首次开车应进行氨空比实验,将取样分析的氨空比值与仪表指示值比较,分析值与仪表指示值比照基本正确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操作,一般分析值要高于仪表指示值0.3%。为验证氨空比仪表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氧化炉点火后反应一开始应取样分析氨空比值,并与仪表指示值比较;正常生产后,每8h必须取样分析氨空比验证,以防氨空比仪表假指示。
②在气氨管线上设温度调节、压力调节、流量比稀硝酸装置潜在危险性分析与控
制值调解,并设置温度超低和压力超高联锁装置。
③氨气入口处设电磁阀快速切断装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切断供气。 ④ 当系统需要增量时,先增空气量,后增氨气量;当需要减量时,则先减氨气量,后减空气量。
⑤严格控制氧化炉中氨氧化率,防止过量氨气在炉内积蓄造成危险。 ⑥氧化炉设置炉温超高及超低联锁装置。
⑦严格控制系统中的铵盐量,铵盐高时喷水、蒸汽。铵盐设计值为5mg/L。在装置开车氧化炉点火后应立即分析铵盐含量,点火5min后,稀硝酸中NH4+含量降至500mg/L以内;点火30min后降至150mg/L以内;点火60min后降至20mg/L以内,否则重新进行点火。
正常生产后,应4h分析一次稀硝酸中铵盐含量。在点火前3~5min,低压反应水冷器进行喷水、氧化氮透平压缩机喷蒸汽、氧化氮分离器喷水,防止铵盐积累。正常生产后,每8h,机组喷蒸汽一次约10min。
在生产中,系统中铵盐超标,应停车,检查氧化炉催化剂铂铑网及附属设备完好情况。
⑧氧化反应的热量是由蒸汽过热器、废热锅炉带走的,生产中严格控制锅炉水流量,设置低流量联锁1 8 6 T / H(改变原设计值)。设置P102自启泵和联锁保护,保证氧化炉温度的稳定。
⑨设置汽包液位过低联锁停车。
⑩做好日常仪表系统特别是仪表联锁系统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 ?在控制室操作台、氧化炉侧、吸收塔处分别设置紧急停车按钮,当有事故发生时,启动紧急停车按钮,使系统安全有序地停止运行。
1.2配电间、仪表间、控制室及装置现场危险有害因素及措施
控制措施:氨气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各项建筑的结构类型,主要承重件的耐火性能、规格、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定类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
氨气有爆炸危险,稀硝酸装置厂房设置天窗通风,配合纵墙及山墙上的窗户达到泄爆要求,设置两个楼梯以满足疏散要求;稀硝酸邻接浓硝酸一侧的山墙为防火墙,达到防火分区的规定,满足建规要求。
在配电室、仪表间、控制室、装置现场安装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现场火灾报警柱、感烟探头46个;
氨原料罐区、氨蒸发区等可能有氨泄漏的区域安装可燃气报警仪14台(对重点部
位进行增设),以便氨泄漏及时报警;稀硝酸现场、压缩机及氧化炉厂房内、原料液氨罐区安装摄像头,信号对接到局域网,进行实时监控;装置设有双线消防供水系统:设有16个室外消火栓、3门固定消防水炮、配备4门移动消防水炮;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以消除可能的火险。
控制措施:配电室电缆槽内安装同轴缆式模拟量线形感温探测仪,电缆温升超限及时报警(原设计没有)。
控制措施:可燃气报警器完善好用;现场人员认真巡检及时发现漏点(氨漏处易结霜);现场人员配备防毒面具;在控制室和现场配备4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配套的2套重型防化服、5台洗眼器。
控制措施:对稀硝酸的设备、机泵、管线、阀门的法兰用保温盒封住,避免稀硝酸泄漏对人造成的直接灼伤;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可能的酸泄漏或氧化氮泄漏;现场人员配备防毒面具、防护玻璃面罩、防酸手套、防酸服、防酸靴;在控制室和现场配备4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及配套的2套重型防化服、5台洗眼器、足够的5%碳酸氢钠溶液。
控制措施:取样人员现场取样时需两人以上,穿戴好配备的防护用品;取样点采取避免硝酸喷溅措施;现场走梯避免窄陡;冬季做好防滑;取样瓶采取防滑落措施。
控制措施:装置内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安全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全厂接地线相互连接,构成全厂接地网,接地电阻≤4Ω;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查,定期检测,确保防雷、防静电系统完好。
控制措施:定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容器缺陷;安全阀定期检测,保证完好。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双台安全阀单台送出校验,应密切关注该容器设备及系统内压力,确保不超压。
控制措施:对该装置的1台桥式起重机和1台电动单梁起重机定期进行检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检修时,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管理。
控制措施:氧化炉与废热锅炉的温度在8 7 5 ℃ ~ 4 4 0 ℃ ,四合一机组机内介质温度大于250℃,采取保温隔热,加强员工风险教育。
控制措施:设备检修时,采取管理及技术措施,确保高处作业安全。 控制措施:遵守用电各项管理规定。
控制措施: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硝酸装置事故诱发条件
从生产过程分析,该系统发生事故存在3种情形,其一是废热锅炉爆炸;其二是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其三是装置内化学品出现爆炸,系统可能诱发的事故条件的情况
如下:
2.1废热锅炉诱发因素
系统缺水(突发性断电、控制阀关闭)、超压、超温等,导致锅炉爆炸。 2.2化学品泄漏
反应器等设备可能因腐蚀、设备缺陷等原因导致设备内的氨、二氧化氮、硝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出现泄漏,可能导致人员中毒等事故
2.3有化学爆炸可能的爆炸物
反应器内的氨、氢气和内部可能残存的硝酸与氨形成的硝酸铵;可能残存于反应器内的原料液氨和压缩机油;诱发条件是与系统相连运行的氨蒸发系统、氢气管线的阀门内漏或未关严,氨空比失调(未高度或调试不准备、仪表故障);开、停车后,氨氧化系统吹扫不彻底,导致在窗口内残存氢气、氨、硝酸铵、有机物和杂质;以及开、停车程序存在偏差等。
2.4可能的引爆能源
有电点火源、锅炉系统水热循环热源、系统旋转构件松动或变形时碰撞产生火花、液氨与强氧化剂二氧化氮作用放热、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静电和检修设备过程中使用明火等。 3硝酸装置关键设备
3.1机组,空压机为碳钢,尾气透平为耐热不锈钢,四和一机组氧化氮压缩机为304;
3.2氧化炉,材质为304和耐热不锈钢。 3.3吸收塔为304。
第二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预防为主;有备无患、综合防治; 统一指挥,快速响应;专业处置,科学应对;控制事态,降低损失。
第三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体系
我公司硝酸装置应急救援组织(公司级)主要由一个指挥部和六个应急救援小组构成:
协调联络队 抢险抢修队 事故处置队 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办公室 物资保障队 治安消防队 后勤医护队 2 指挥机构及职责 2.1指挥部构成及职责 总 指 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生产总监
成 员:安全环保部、生产管理部、技术设备部、保卫部、健康管理办公室、仓储物流部、后勤服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分厂负责人、电修车间、机修车间、自控车间等负责人。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查和批准工作;
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总兼、安全环保部经理、生产管理部经理、技术设备部经理(夜间为生产值班或当班调度)。
2.2协调联络队构成及职责 组 长:生产管理部经理
副组长:生产管理部副经理、调度长
成 员:生产管理部成员、机、电、仪车间管理人员 2.3抢险抢修队构成及职责 组 长:技术设备部经理
副组长:技术设备部副经理、设备工程师
成 员:六大分厂维修人员和机、电、仪车间工作人员 2.4事故处置队构成及职责 组 长:安全环保部经理
副组长:安全环保部副经理、安全员
成 员:各分厂安全员、工艺员和各分厂工艺班长 2.5物资保障队构成及职责 组 长:办公室主任
副组长:供应部经理、仓储部经理
成 员:采购员、办公室车管科人员、库管员 2.6治安消防队构成及职责 组 长:保卫部经理
副组长:保卫部副经理、义务消防队队长
成 员:义务消防队员 2.7后勤医护队构成及职责 组 长:健康管理办公室经理 副组长:接待中心经理
成 员:健康管理办公室成员、接待中心全体人员 2.8六个应急小分队集合及替补 3分厂级应急救援机构
分厂级应急救援组织由一个指挥部和二个应急救援小组组成: 应急处置小组 分厂应急指挥部 3.1指挥部构成 总指挥:分厂厂长 协调联络小组 副总指挥:安全员、副厂长 成员:分厂管理人员
职责:负责组建分厂级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实施训练工作;负责分厂级事故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事故升级时,负责及时向公司汇报;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上风向。 3.2应急处置小组 队长:维修组长
成员:分厂所有维修及部分工艺人员
职责:负责实施抢险、抢修措施,控制住危险源;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3协调联络队 队长:工艺班长 成员:分厂所有工艺人员
职责:负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各小分队快速集合,到达认定地点;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或进行相应调节;负责配合事故处置队做好事故调查和取证。
3.4应急小分队集合及替补
发生事故时,由协调联络队负责组织集合本小组有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等候指挥部下达指令,组织人数由组长根据救援实际需要确定。(小组成员以正在公司上班人员为主体)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由车间值班人员负责担任现场总指挥。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硝酸装置异常事故的发生,公司主要如下预防措施:
1.1人员监控 1.2视频监控
硝酸现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并将视频监控引入公司调度室和公司局域网,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 2预警行动
2.1 预警条件
当硝酸装置运行中出现下列情况,必须及时按响应级别和报警程序及时上报: 2.2预警方式、方法 2.3预警信息的发布程序
事故发生后,由生产总兼(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代表公司对外发布有关信息,或代表公司接受媒体等采访,发布的主要内容有事故应急救援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控制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并回答新闻媒体提出的各类问题。如生产总兼不在现场,可由应急救援总指挥或总指挥现场指定专人授权代表公司负责统一对外发布有关信息或接受媒体等采访。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对外发表言论。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1报警系统及程序
公司调度室设有24小时报警电话为:6088100、6088200、6088300,内线88100、88200、88300。发生报警仪报警、巡检人员发现泄漏或爆炸等事故后,现场操作人员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工长或直接向公司生产调度室拨打报警电话,公司生产调度接到报警后,先根据本预案要求,进行分级判定事故级别,按事故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同时向安全环保部、生产管理部和技术设备部汇报。具体响应程序如下: 应急响应示意图 通知生产和安环部 事故信息 报生产调度 发生严重漏泄或爆炸 启动分厂级预案 判定级别 轻微泄漏或异常情况 启动公司级预案 应急结束 恢复生产 合格 疏散周边企业和居民 合格 处理效果 不合格向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 通知分厂厂长及值班人员 组织工艺及维修人员现场处理 不合格 处理效果 已控制 事态判定 事态严重重大事故 需要疏散周边人员
向地方政府报告 调动社会救援力量全并请求支援 面展开事故处置 事态判定 立即通知总指挥和各小组迅速集合 各小组根据指挥部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1.1分厂级应急救援处置: 当班调度接到通知后,属于分厂级应急救援事故,由当班调度负责通知分厂厂长或值班人员,分厂厂长或值班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按程序对事故进行处置。处置合格,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如事态扩大,依靠现有人员无法控制的,应立即向生产调度汇报事故情况,由调度负责进行升级管理,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1.2公司级应急救援处置
属于公司级应急救援事故,由当班调度负责通知应急指挥部和协调联系队,并配合协调联系队立即通知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集合,赶赴现场,根据指挥部命令,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处置合格,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如事态扩大,依靠公司现有人员无法控制的,由指挥部决定,启动社会级应急预案,需要疏散周边企业人员的就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请求支援。
1.3社会级应急救援处置
属于社会级应急救援事故,由指挥部负责及时向临沭县安监局、临沭消防大队、临沭县环保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并请求支援。同时安排人员做好接应工作,并全力配合政府,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章 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根据硝酸装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一般事
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现场设施设备出现轻微泄漏,由报警检测仪报警或巡检人员发现,没有引发人员中毒或人身伤害事故,或者废热锅炉发生缺水、超压等岗位人员或通过内部处理可以控制的事故,锅炉本身没有大的损坏,也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一般事故原则上只进行公司内部报警。
重大事故是指装置出现严重泄漏事故,报警器报警或巡检人员发现,并导致装置现场严重故障,不及时处理会发到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或者装置已经发生轻微火灾或设施设备局部发生爆炸,造成轻微人身伤害事故,通过公司全厂响应能够及时控制事故,不会影响周边企业或居民生产生活的;发生重大事故时,调度人员必须立即通知总指挥和各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必要时应向临沭县人民医院请求支援。造成人员伤亡的还应及时向临沭县安监局进行汇报。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装置本身严重泄漏,且泄漏物无法及时控制,可能会影响周边企业或居民生产生活,或装置已经发生严重爆炸事故,已经造成较大的人身伤亡事故,需要启动社会级应急救援。由指挥部负责按及时向临沭县安监局、临沭消防大队、临沭县环保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并请求支援。同时安排人员做好接应工作,并全力配合政府,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响应程序
硝酸装置涉及危险化学品较多,一旦控制不好,容易发生泄漏或爆炸事故,事故后果严重,涉及面广。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若处理不当,会引起其他车间发生次生事故。必须按照下列程序,各负其责,才能使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2.1一般事故处置:当硝酸装置发生下列现象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处理,同时上报分厂值班人员或调度,(如果先报分厂值班人员,由分厂值班人员通知调度,如果先报调度,则由调度通知分厂值班人员),由调度负责通知安全环保部和生产管理部,由分厂负责组织人员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2.2重大事故的处置:
2.3当依靠公司内部应急响应无法控制的事故,由指挥部负责及时向临沭县安监局、临沭消防大队、临沭县环保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并请求支援。同时安排人员做好接应工作,并全力配合政府,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处置措施
3.1一般事故处置,出现一般事故现象按下列方案进行处置。 原因:
(1)调节阀失灵。
(2)A、B两台蒸发器液位波动。 (3)蒸发水量和水温波动。
(4)液氨纯度不高、含油、水量较多。 (5)氨过热器低压蒸汽波动。 (6)氨蒸发器列管漏。 处理:
(1)联系仪表修理调节阀。 (2)调节液位至正常液位。
(3)调节蒸发水量,采用通过中压蒸汽等办法保证适当的蒸发温度。 (4)与调度联系提高液氨纯度,把蒸发器底部的油、水排至辅助蒸发器。 (5)调整低压蒸汽压力和流量,稳定气氨压力。 (6)停车后做检修处理。 原因:调节器故障。
处理:(1)如果是氨/空比值或氨系统调节器失灵,应作“紧急停车”。 (2)如果是一般调节器,应立即将“自动”切为“手动”遥控给定阀位,使工艺保持正常,必要时切为现场手动操作。
(3)联系仪表工检查修理,确认修好后,可切为“自动”操作。 原因:
(1)输入信号线路故障,其热电偶导线断,温调指示最大,比值调节指示最小,调节阀关闭。
(2)温度输入信号线路故障,其热电偶线路短路,温调指示下降,比值上升。 (3)限幅器开的太小,使氨量加不上。 (4)氨/空比值超过允许值,使炉温升高。 处理:
(1)工艺立即按“紧急停车”处理,联系仪表工查明原因,进行修理。 (2)发现比值上升还未越限时,应立即检查炉温指示和铂网颜色是否正常,并联系仪表查明原因,进行修理;如比值越限,联锁动作,立即做“紧急停车”处理。
(3)限幅器开的大一些,使氨量增加。 (4)降低氨/空比值。 原因:
(1) A、B两台蒸发器E1101A/B液位过高。
(2)蒸发水量不足或温度低。 (3)氨过热器低压蒸汽不足或温度低。 (4)蒸发器上部除沫器坏。 处理:
(1)调节LICA1101A、LICA1101B液位达到正常值。 (2)调节蒸发水量和循环水温度。 (3)调节进入氨过热器的蒸汽量。 (4)停车检修。 原因:
(1)铂网发生暂时性和永久性中毒。 (2)铂网表面污迹、碳渣或铁屑太多太脏。 (3)铂网破裂或脱边,触媒筐坏。 (4)锅炉盘管泄漏。 处理:
(1)停车后清洗、活化铂网。
(2)更换空气过滤器;更换过滤器滤布,清洗铂网(停车后)。 (3)检修铂网或换新的铂网,检修触媒筐。 (4)停车检修锅炉系统。 原因:
(1)生产负荷小,饱和蒸汽产量小。 (2)TRCA1158调节阀故障,喷不上水。 (3)喷水减温器喷头坏,喷不上水。 (4)过热器盘管泄漏。 处理:
(1)加大负荷量,一般不应低于设计负荷的80%。 (2)联系仪表检修调节阀。
(3)停车后,配合仪表工检查喷水减温器喷头。 (4)停车后,检查过热器盘管。 原因:
(1)过热段温度剧烈变化,盘管骤冷骤热。
(2)锅炉水质不好,盘管结垢严重,阻力不均,局部受热。 (3)经常处于低负荷运行,造成过热温度过高。
(4)制造质量缺陷。 处理:
(1)严格控制过热器温度,特别是刚开车锅炉系统升温升压时,严格按升温升压曲线进行。
(2)停车处理结垢。 (3)负荷应控制在80%以上。 (4)停车检修。 原因:
(1)液位自调系统失灵,液位计导压管堵塞。 (2)排污量大。
(3)泵出现故障,打不上量。 处理:
(1)联系仪表工检查疏导处理。 (2)调节排液量。
(3)联系检修人员检查维修。 原因:
(1)腐蚀或设备老化。 (2)野蛮操作所至。 处理:
立即检修人员检查,并使用快速堵漏设备进行堵住漏点。 必须时紧急停车,并杜绝一切火源,防止出现火灾爆炸事故。 3.2重大事故处置
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并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置: f后勤医护队将事故过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如果等待救护车,则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护理,防止伤势加重。
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通讯与信息保障
1.1公司电修车间切实加强日常通讯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各单位内、外部联系信息网络全天24小时畅通无阻.
1.2各单位负责人及应急队员均应提供移动电话号码,并保证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保持通讯畅通。
2应急物资保障
2.1内部保障
公司厂区内配备3M6800全面罩46个,3M6200半面罩43个,轻型防化服7件,重型防化服8件,防火服2件,长管式空气呼吸器1套,背式空气呼吸器12套,防毒面具12个,长管防毒面具5个,手持式检测仪4个,快速堵漏设备一套,空气充气泵一台。(防护器材配备情况见附件6)
警界线5000米,应急手灯50把等。 2.2外部救援保障 请求社会援助时应注意:
a应明确告之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介质和行走路线。 b应派专人在指定地点等候,负责联络、引导。 c应详细告之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 d社会救援队伍参入救援时,应统一指挥、明确信号。 3其他保障
3.1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由公司车辆管理科和保卫科负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卫科必须安排人员对厂区内部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保证应急救援车辆顺利通行;同时车辆管理科必须安排专用车辆服务于应急工作,保证应急交通便利。
3.2治安保障
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由保卫科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治安工作,禁止一切与抢险救灾无关的人员进入警戒区域;防止应急救援期间发生打、砸、抢、盗等行为。必要时可请 110及周围单位进行增援。
3.3技术保障 3.4医疗保障
我公司距临沭县中医院约2km,距临沭县人民医院约3km,一旦发生事故,可根据实际情况,向中医院或人民医院请求支援。
第八章 附件
一、硝酸安全救护常识 (一)、成分组成信息: 1、化学名称:硝酸;分子式:HNO3
2、主要组分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3、理化性质:分子量:63.01,蒸汽压:4.4kPa(20℃),熔点:-42℃/无水,沸点: 86℃/无水, 溶解性: 与水混溶, 相对密度: (水=1)1.50(无水), 相对密度(空气=1)2.17。
(二)、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其蒸汽有刺激作用,引起粘膜和上 呼吸道的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长期接 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皮肤接触引起灼伤。口服硝酸,引起上消化道剧痛、烧灼伤以至 形成溃疡;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至窒息等。
(三)、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 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 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 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或用 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 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 2-4%碳酸氢钠 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 医。 (五)、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 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氮。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六)、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 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 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七)、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 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
使泄漏物与可燃物 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 储存容器内。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 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