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9月 第36卷第3期 309 文章编号:1OOO一2235(2002)03--O3O9一O2 偶然分支杆菌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59例临床分析 黄金生,陈 平,向 高,黄敏文,韩明其 关键词:分支杆菌感染;皮肤疾病;软组织感染 中图分类号:R517.9;R632.05 文献标识码:B 偶然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Mr)为Runyon 卡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亚胺培南、萘替米星 N型非结核分支杆菌(NTM).可引起肺部、骨骼、淋巴结、皮 肤软组织的感染.临床上多为散发病例,近年来医源性或暴 发感染病例时有发生[1 ]。1999年1~12月笔者收治因肌肉 注射引起的暴发偶然分支杆菌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59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予以报道。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9例.男性9例.女性5O例,男:女 为1 t 5.6.年龄31.95士27.18岁(7个月~71岁)。均有在同 一时期于某诊所接受不规范消毒注射器肌肉注射史。注射后 至发病时间55士10.5天(1O~166天).。 1.2临床表现感染部位以臀部为主。59例中单侧47例. 双侧12例,同时并有左上臂感染者1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 受累4例,共计76处病灶。早期多表现为局部疼痛(52处). 硬结肿块(72处).脓肿形成或脓肿破溃(63处),皮肤溃疡(3 处)等。6处病灶热敷后肿块增大,18处皮温升高.7处局部呈 急性炎症表现。至入院时局部表现为硬结23处,脓肿或破溃 53处,其中破溃或切开引流者创口内有2~3条窦道潜行(25 处).长达10 cm以上,患者均无发热。本组患者白细胞计数 及分类均正常,HIV抗体阴性。抽样28例患者金标法检测抗 结核抗体.1O例阳性,6例可疑阳性,12例阴性。 1.3细菌学检验 常规细菌培养阴性.涂片染色检查初步 鉴定病原菌为抗酸杆菌。48例(52处病灶)分别自脓肿腔或 自溃伤口深处、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中.经严格无菌操作采 样,行细菌学培养及病原菌鉴定。生化试剂部分购自杭州天 和公司,其余试剂均采用法国生物一梅里埃(Hemo line)培养 基,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3~7天见菌落生长.经初步鉴定为NTM(N)型,进一 步菌型鉴定为Mf,用偶然分支杆菌ATCC6841标准株(福建 省结核病防治所提供)做平行对照。39例阳性,9例阴性,阳 性检出率为81.3(39/48) 。本组阳性率为66.1 (39/59), 1例从淋巴结脓肿中检出Mf。同时进行药敏试验,Mf对阿米 收稿日期;2001—12—12 修回日期:2OO2一O5一O8 基金项目:南平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3521一E一9936(2)] 作者单位:南平市第一医院肿瘤科.南平353000 作者简介:黄金生(1964 ̄).男.主治医师. 敏感.动态监测未发现耐药性。 1.4病理学检查59例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灶45例,获取 54份组织标本送检。病理改变多样性.至少有七种形态表现 (图1,2).主要特征是假结核样结节(肉芽肿)r6成.伴有小脓 肿,外被空泡状细胞,呈环状或散在分布.可见多核巨细胞浸 润。其中主要表现有:(1)肉芽肿伴弥漫性炎症或脓肿36份 (66.67 );(2)肉芽肿呈局限性分布,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 增生13份(24.07%);(3)非特异性炎症5份(9.26%)。 2治疗与结果 2.1 药物治疗根据年龄、全身状况及药敏试验结果,59例 均选择敏感抗生素加抗结核药物联合用药,全程足量,督导 用药.疗程6~8个月。49例患者选用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利 福喷丁.1O例选用克拉霉素、利福喷丁。其中12例包括患儿 及伤口反复发作者在病灶切除前后加用亚胺培南共2O天。 2.2外科治疗视病灶情况,分别采取局部穿刺抽脓、脓腔 内注入阿米卡星.每次400 ̄800 mg,每日或隔日进行I切开、 扩创通畅引流;或选择敏感药物治疗6~8周后切除病灶。 2.3结果59例(76处病灶)行病灶切除45例(52处),其 中8例切口反复;手术扩创或切开引流6例(处),愈合4例, 1例(处)原发病灶对侧出现新发病灶.经扩创清除脓肿壁后 1期缝合治愈。1处淋巴结脓肿换药后治愈。7例(8处)脓肿 抽脓后病灶消失(未行切除)。3例(处)硬结及7处(含3处淋 巴结)病灶经药物治疗后病灶消失。59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经B超等动态跟踪随访1年未见病灶复发。 3讨论 3.1 快速生长型NTM可引起注射部位或外科创口的感 染,主要有龟分支杆菌、脓肿分支杆菌、偶然分支杆菌(Mf) 等。临床上以散发病例多见,但仍有暴发感染的病例。本组病 例依据同源的注射感染史、相同的表现与体征、集体暴发感 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39例患者的细菌学鉴定而作出诊 断。笔者认为,以下3点有助于NTM尤其是Mf引起的皮肤 软组织感染的散发病例的诊断:(1)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感 染可呈现硬结、肿块、溃疡,伤口经久不愈,皮下有潜行窦道I (2)外科感染伤口的常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在考虑其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1O !塑! ! uj ! ca!University Vo1.36 No.3 Sep,2002 致病菌感染时应考虑有NTM感染的可能.故病原菌检测有 引流不畅时,及时切开引流或扩刨通畅引流,防止扩散、缩小 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在排除污染可能的情况下检出Mf可 病灶。(2)脓肿局限者行局部脓腔穿刺抽脓后注药,直至缩小 确立诊断;(3)慢性经过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其组织病理学表 消失或转为硬结,为切除病灶创造条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 现具有Mf感染的特征,病检结果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组54 试验,监测耐药性。(3)药物有效治疗4~8周后.视病灶情 份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Mf皮肤软组织感染后组织 况,在B超引导下.距感染灶周边1.5~2.0 cm范围广泛地 学主要呈现三种表现I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伴肉芽肿为 完整切除病灶,深达肌筋膜层。术野用阿米卡星4 g浸泡lO NTM感染的重要表现形式,坏死灶及肉芽肿周围出现大量 ~2O rain,I期全层缝合。本组病灶以行手术切除为主要治 空泡细胞.呈条带或环状分布,对Mf感染的诊断有参考意 疗手段。 (图1,2见封四) 义。镜下组织学形态多样.有七种以上表现L.],未见干酪样坏 死,有别于结核性肉芽肿及其他真菌性肉芽肿。 参考文献: 3.2 NTM为细胞内寄殖菌,感染后治疗困难.耗时长,易复 [1]Rappaport W.Dunington G.Norton L.et a1.The surgical man— 发。文献报道多以抗生索加局部病灶切除治疗,但仍有争 agement of atypical mycobacterial soft—tissue infection[J]. 议【I ]。为此,笔者采取了综合治疗措施,以期探讨缩短病程、 Surgery・1990・108(1):36~39. 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资料显示,快生型NTM尤其是Mf. [2] Rodriguez G,Ortegon M.Camargo D,et a1.Iatrogenic my— 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多数抗结核药物耐药,而对抗生索 cobacterium abscessus infection i hist0path0l0gy 0f 71 patients 敏感[1]。本组资料中.在不同时期培养出的Mf药敏试验结果 [J].Br J De ̄natd,1997,137(2)i214 ̄218. 对以下抗生素具有稳定的敏感性.无耐药菌株产生:阿米卡 [3]李良成,扈庆华,刘军.等.一起由龟分支杆菌脓肿亚肿引起 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拉霉索、阿齐霉索, 的院内术后暴发感染的病原学调查[J].中国防痹杂志,1998, 亚胺培南,萘替米星。59例患者均采用敏感抗生索加具有协 20(4)l198. [4]韩明其,余英豪,黄金生.等.偶发分支杆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 同作用的抗结核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疗程6~8个月I部分 特征[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7(1):1O~11. 难治性病例及患儿手术前后每天加用亚胺培南0.5~2.0 g, [5] Suskind DL.Handler SD.Tom LW。et a1.Non・tuberculous 静脉用药2O天,全部患者未发生不可逆的药物毒副反应。 mycobacterial cervical adenitis[J].Clin Pediatrics.1 997,36 同时采取外科治疗指征为:(1)进展性脓肿或破溃伤口 (7):403~409. 文章编号:lOOO一2235(2002)03--O3lO—O2 自体心包片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中的应用 陈道中,许耀强,陈良万,林 峰,翁钦永 关键词:心包;婴儿l法洛四联症;移植,自体 中图分类号:R726.542.6 文献标识码:B 我科自I993年1月~2002年5月共完成2岁以下婴幼 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2O例,杵状指(趾)23例。实验室检查: 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9例,占同期法洛四联症纠治术的 血红蛋白143士26 g/l,。胸部平片心胸比0.57士0.05。心脏 13.9 .所有患儿术中皆用自体心包片扩大右心室流出道, 彩超l7例主动脉与肺动脉直径比值>2。跨肺动脉瓣压差 报告如下。 7I.3士I2.7 mmHg。室缺I.42士0.44 cm(0.9~2.5 cm)I其 中嵴下型3l例,干下型6例,混合型2例I合并房间隔缺损5 1临床资料 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左肺动脉缺如I例。 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 1.2手术方法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除2例用鼓泡式氧 19.5士5.3个月(5 ̄24个月).体重9.5士1.8 kg(4 ̄12 kg)。 合器外。其余用膜式氧合器,预充液中晶胶比0.36士0.II。血 病人术前有明显紫绀28例,伴晕厥史2例,心前区2~4肋 红蛋白调节在60 ̄80 g/L。室间隔缺损全部用涤纶片修补。 右室流出道全部用自体心包片扩大,其中单纯右心室流出道 心包片扩大l5例,跨跃肺动脉瓣环24例,多数扩大至左右 收稿日期:2OO2一O8—21 修回日期:2OO2一O9一O9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福州350001 肺动脉分叉处I心包片带瓣窦l4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 作者简介:陈道中(1948~).男,主任医师. I12.4士35.4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1.3士23.I mi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江成鸿等:‘雌激素受体和ki一67在小儿血管瘤的表达及意义 (SP法x400) (正文见第290页) 图1 ER在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图2 ki一67在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 肇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孤啡肽受体的分布 (正文见g 296 ̄) 圈1 ORL1 mRNA在额叶皮层神经细胞上的表达(A.神经元,B.星型胶质细胞,C_,J、胶质细胞,下图同) 圈2 ORL1 mRNA在下丘脑脑室旁区域神经细胞上的表达 圈3 ORL1 mRNA在海马CA1区神经细胞上的表达 黄金生等:偶然分支杆菌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59例临床分析 (HE ×40) (正文见第309页) IⅡl71u墅JI 0 Ij I 圈1包假绕结,核外结周节细,胞上旱皮卒样泡细状胞. 圈2假及结多核结巨节细,胞见. 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 9 ISSN 1000—2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