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为了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卫生行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开展全区数字城市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抽调专门人员,对卫生系统实施数字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数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卫生系统数字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分工确定专人负责信息化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卫生系统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局机关和部分单位已建成内部局域网。今年6月我局又筹集资金10万元,购置了16台台式液晶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并全部安装了正版办公软件,有效改善了办公自动化条件,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
二、数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1.电子政务网建设
- 1 -
我局通过凉州政府网信息公开查询系统,根据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法规,主要开展政务信息报送签收、非涉密电子文件的传输和交换、会议通知报名、办公自动化业务等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为提高执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支撑和服务。
在大力推进新农合住院管理系统网络化建设上,实现了乡镇级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系统升级、完善,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进行出入院和收费等管理,并与区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实现了我区新农合住院患者信息的自动审核、实时监控、信息汇总管理。
2.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建成了全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省卫生厅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计划将全区48家乡镇卫生院和城区4家医院陆续纳入,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就能接受千里之外专家的会诊及治疗。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省厅的统一安排下按进度进行。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备较少,部分设备配置低、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2.我局和部分下属单位未接入光纤,网络一直使用原有宽带,连接速度慢。
- 2 -
3.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制约工作效能的提升。 四、“十二五”数字城市建设展望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卫生部建立的卫生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应用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大力优化卫生资源,有效提升卫生服务居民的保障作用,深化卫生数据中心应用,以实际成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信息化体现服务人性化、决策智能化、业务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分步实施、安全可靠、务实高效。
发展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卫生信息体系为目标,通过进一步重点加强业务支撑系统和数据中心数据利用的建设,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适应医药体制改革发展要求,高效便捷的卫生信息化体系。同时加强卫生信息管理体制和机构的培育,保持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全市前列地位。
(二)重点建设内容 1.数字医院建设
依据卫生部出台的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标准,逐步进行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与区域卫生数据中心进行整合实现电子病历共享。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根据中医药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建立适合中医
- 3 -
药事业发展的信息系统。
2.数字化社区卫生建设
建立全区统一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信息系统基础上,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涵盖居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基础医疗、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等健康信息,实现“多档合一”,积极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有效集成和补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档案活起来,业务应用无障碍。
3.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
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全区计划免疫、体检信息、疾病收集的联网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医疗机构实现疾病网络检测和预警,同时提供疾病谱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4.急救和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
在卫生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以及医疗卫生各专业业务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上,建设和完善急诊、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急诊急救指挥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预警信息监测系统等。通过全市应急实时指挥视频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控、分析、预警和决策指挥能力,通过系统的外部接口建设,与其它周边县区应急救援机构联动协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 4 -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卡通”信息化建设 做好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工作,使用好已下达的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和安装计算机和打印机。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完成院内管理信息系统,与惠农惠农“一卡通”、 “远程会诊”等信息平台进行有效对接,以实现全区卫生信息系统“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责任制,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具体项目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2.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在做好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对投入形成有效补充,系统建设统一规划,合理降低成本,避免重复投资。
3.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建设
积极完善岗位编制、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引进和培养结合的方法,形成一支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