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15米砼烟囱液压钢绞索提升倒装施工工艺

来源:伴沃教育
215米砼烟囱液压钢绞索提升倒装施工工艺

烟囱内筒为钢内筒时 ,采用液压提升安装,可以充分利用钢结构的工艺特性和液压系统优良稳定、高效、灵活、轻便、安全的特性。为了更加充分利用这些特性,特研制开发了烟囱钢内筒液压钢绞索提升倒装工法。

一工法特点

1.1 把大量的高空作业改为地面作业,施工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1.2 提升平稳,调节性强,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1.3 液压提升设备轻便灵活,便于安装和拆卸; 1.4 设备投入少且能重复利用,降低了工程费用。

二工艺原理

在烟囱外筒内壁或顶部钢平台上设置的提升支架及液压千斤顶以及在钢内筒上设置的提升吊点之间通过钢绞索进行连接,通过工作锚和安全锚提升钢绞索,并由钢绞索带动钢内筒达到提升的目的。

三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自承式和悬挂式结构的钢内筒的提升安装或其它类似工程的大吨位吊装。

四工艺流程(图略)

五施工方法

5.1 自承式钢内筒施工方法(以215米高烟囱为例) 5.1.1 提升设备的准备

根据钢内筒的实际重量选用六组液压千斤顶,千斤顶采用LSD100穿心式液压钢绞索千斤顶,每台千斤顶最大提升能力为110吨。

5.1.2 提升设备的安装

首先在外筒内壁+155米标高处做预埋件,然后在预埋件上安装提升支架和导索架,六组提升支架按65度均匀布置,导索架的半径要尽量大,以避免钢绞索折断。最后在提升支架上安装提升千斤顶,千斤顶放置要水平,以保证钢绞索的偏角小于0.6度。

5.1.3 液压泵站安装及油路连接

在操作平台上选择合适位置安放液压泵站,使泵站与各组液压千斤顶近似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泵站

- 1 -

与各组千斤顶之间高压油管的长度尽量相同,以保证提升的同步。

5.1.4 安装下部吊点(见图2)

在钢内筒节段上安装六组吊点,六组吊点在钢内筒上按65度均布,且六组吊点与钢内筒用环板连接,以减少提升时钢内筒的变形。

钢绞索锚板及工作夹钢内筒壁φ钢内筒下部提升吊点图 5.1.5 安装钢绞索

钢绞索选用Φ16.35毫米( 1870Mpa或2100Mpa)级,每根钢绞索的破断拉力为271kN(285kN),每个千斤顶使用八根钢绞索,六组千斤顶共计四十八根。把钢绞索穿过千斤顶和提升吊点,穿索时要使用梭线盘,且钢绞索左右旋要对称布置,避免钢绞索打搅。

5.1.6 提升工艺

(1).首先在第一节钢筒设三个临时吊点并用小车送入烟囱内部,采用三台千斤顶提起第一节内筒,后推入第2节内筒与之对接,焊接完成后提起,再推入第3节对接,钢内筒每节长度为7.3米。

(2).在第4节内筒上安装六组提升吊点,采用三台千斤顶和其中的三个吊点连接,提升内筒到第八节(此时钢绞索为二十四根)。

(3).将第1节内筒上的3个吊点拆除,下移连接到第4节内筒剩余的3个吊点上,此时钢绞索为四十八根。

(4).提升钢内筒到二十二节,此时对接长度达到158.5米,将钢绞索下移连接到第十二节预先安装的六组提升吊点上。

(5).连续提升钢内筒到顶标高215米,完成提升任务。 5.2 悬挂式钢内筒(以215米高烟囱为例) 5.2.1 提升设备的安装

在烟囱顶部的承重钢平台上按65度均匀布置六组液压提升设备,提升支架布置如图3所示。在六个提升支架上安装六组液压千斤顶。

- 2 -

液压提升支架φ提升液压缸烟囱承重钢平台φφ020 7 7764 7624悬挂结构液压提升设备布置图

5.2.2 提升工艺

(1).首先在第1节钢筒上设三个临时吊点并用小车送入烟囱内部,采用三台千斤顶提起第1节内筒,后推入第2节内筒与之对接,每节钢内筒长度为7.3米。

(2).在第4节内筒上安装六组提升吊点,将第一节钢筒上的三个吊点下移到第4节钢筒上的吊点上,并将另外三个吊点与剩余的三组液压千斤顶连接,此时钢绞索为四十八根。

(3).连续提升钢内筒到达安装高度并安装就位,固定在顶部平台上完成提升倒装工作。 (4)下部吊点安装、液压泵站安装及油路连接、提升设备型号参见自承式钢内筒提升工艺部分。

六主要设备

6.1 提升千斤顶

型号: LSD100 额定油压: 32.5米Pa 提升力: 1000kN 穿心孔直径: Φ125毫米

外形尺寸: 390毫米×1550毫米 行程: 220毫米 提升速度: 3.53米/h 6.2 提升泵站

型号: TZB2032 额定压力: 31.6米Pa 额定流量: 21.59L/米in 6.3 提升钢绞索

直径: 15.35毫米

强度级别: 1870米Pa (2100米Pa) 每根破断载荷: 272kN (290kN)

6.4 其它配套设备:卷扬机四台,55吨吊车1台及其它焊接设备、工具等。卷扬机用于安装环行操作

- 3 -

平台及人员上下的电梯,吊车用于起吊内筒节段。

七劳动组织及安全措施

7.1劳动组织

按项目法施工,本工法需管理人员17人,液压操作工人8人,其他工人21人,具体分工见表2。

所需人员一览表 表2 操作工人 工种 液压操作工 铆 工 焊 工 电 工 修理工 辅助工 人数 8 3 7 2 3 6 合计:29人 工作范围 操作泵站及液压千斤顶 钢内筒的对接 钢内筒的焊接 电气系统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 配合工作 职务 经 理 副经理 总 工 工 长 质检员 安全员 技术员 管理员 管理人员 数量 1 2 2 2 2 2 2 4 工作范围 对工程全面负责 生产进度、协调 技术负责 现场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安全控制 现场技术管理 资料及其它 合计:17人 总计:46人

7.2 安全措施

烟囱钢内筒的提升倒装作业部分操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间较长,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1)设专职安全员,认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检查安全措施。 (2)严格执行国家、企业有关安全条例,杜绝违章作业。

(3)全体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做好自身安全防护,高空作业人员经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4)高空作业必须有统一指挥,号令一致。 (5)地面设警戒区,并设专人值勤。

(6)上下通讯系统要求性能良好,并设专人保管,其他人不得随意动用。 (7)穿钢绞索时,钢绞索的前端应用牵引头夹持牢固,以免牵引过程中脱落。

(8)正式提升前应会同技术人员进行试提升,确认工艺合理、提升正常后方可正式提升。

(9)当钢绞索有浮锈时,将锚固夹持段及其外端的钢绞索浮锈和污物清除干净,以免在安装和提升过程中浮锈、污物填满工作夹片的齿槽而造成滑线。

(10)安装过程中不得损伤钢绞索,不得附着任何腐蚀索体的物质,并注意防水。 (11)认真做好现场文明施工。

八质量要求

8.1 烟囱钢内筒的安装参照国家及省市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17-89 《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05-2002

- 4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SDJ70 《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 DBJ08-216-96

8.2 江苏建筑工程管理局江苏宏盛烟塔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质量保证手册,ISO9002: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8.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1996年版)。

根据以上质量要求,制定出验收标准(见表3)。

筒体质量验收标准 表3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质量要求名称 筒体自由失圆度 局部垂直度 弧度差 筒口平直度 纵、横板缝相对不平整高差 两板间隙 坡口角度 钝边 纵缝错口 工作刻痕深度 验收标准(毫米) ≤31 <1.6 ±4.5 ±2.5 δ/10,且<2 ±2.5 ±6 2.5 >305 <0.6 0备 注 1米尺检 2米尺检

九经济效益分析

9.1 本工法除液压操作在高空外,其它工序包括对接、焊接、保温、探伤、防腐等大量的工作是在地面进行,大大降低了安全及措施投入。

9.2 由于液压提升操作简单灵活,能连续提升作业,使工期缩短,降低了人工费的投入。 9.3 本工法所使用的液压提升及配套设备能够重复多次使用,因此设备的投入成本大大降低。 9.4 上海外高桥电厂烟囱钢内筒的提升除去设备成本,科技增效仍达到65万元,江苏徐州电厂6、7号机组续建工程烟囱钢内筒的提升获得了约55万元的效益。

十工程实例

10.1 某某电厂4×215米/7.3米烟囱,每个烟囱设计为三个钢内筒,呈121º方向布置,悬挂在201.6米平台上,单筒重量约235t。采用了“六点钢绞索液压提升工艺”进行了钢内筒的提升安装,于2001年9月顺利完成了二个烟囱共六个钢内筒的提升安装工作。

10.2 海南某某电厂6、7号机组续建工程烟囱钢内筒为单筒自承式结构,重量为465t,采用了“六点钢绞索液压提升工艺”进行了钢内筒的整体提升安装,从2002年10月21日到2002年12月3日,在45天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钢内筒的提升安装工作。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