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早提出\"心理卫生\"这一术语的是美国学者( A斯威萨 )
2.女孩的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在( B9——13岁之间 )为快速增长阶段。 3.主要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的是指( B 个性表征系统 )
4. 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C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 ) 5.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所制约,其中( C 认知过程 )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6.最常用的一种行为疗法是( B 系统脱敏法 )
7.在关于青少年学习动机的理论中,近年来国内教育心理学家最感兴趣,并研究最多的一种理论是( A 归因理论 )
8.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高峰是在( B小学六年级 )
9.下列除( D相互利用 )之外,都属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10.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要指标是( B情感成分 )
11.个体希望和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这在舒茨看来属于(A包容需要 12.青少年适应环境、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是( D人际交往 ) 13.下列不属于和谐亲子关系的特征是指( C责任感 )
14.进入中学以后,师生交往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除( B 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和信任程度提高 )之外。 15.一位活泼、率真的中学生,人们往往会认为他诚实、善良、富有创造性,这是指( B 晕轮效应 ) 16.预防网络成瘾的最好方法是( C 提高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 )
17.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疏远,孩子常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在家里没有地位,类似情况属于( C专制型 )父母教养方式。
18.形成独生子女不良个性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D在家庭中缺乏必要的教育条件 )
19.班集体成员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这是( C同化效应 )
20.建立面向青少年的危机干预机构,这属于青少年自杀预防体系的( B二级预防 ) 21.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 ( C 斯威萨 ) 22.面对全体青少年,着眼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属于 ( C 发展性目标 ) 23.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联系过程称为( A 人际交往 ) 24. 青少年时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 B 11、12——17、18岁 ) 25.人格中的自我调控系统指的是( D 自我意识 )
26.艾尔肯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有两个特点,即( B幻想观众和个人不死 ) 27.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 D不合理认知 )
1
28.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 C 有效调控自我 ) 29.意志的核心是( A克服困难 )
30.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正确认识是( D他人的介入和帮助对当事人度过危机是十分重要的。 ) 31.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的特征是( A智力落后 )
32. 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 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 33. 人际交往主要理论之一的自我呈现论是( B戈夫曼 )提出的。 34. 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陷主要有自卑,多疑和( A孤独 )
35. 由于现实生活中自尊需要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吸烟的心理是一种( C补偿心理 ) 36. 过量饮酒会引起青少年的认知功能下降,比如( A逻辑思维混乱 )
37.重视亲子间的双向交流,互相理解,能以平等到的态度对待和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属于( A 民主型 ) 38.下列与独生子女个性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C家庭的社会地位 )
39.对一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发生困扰而产生的内心失衡状态而导致个体出现内心冲突、抑郁、焦虑等情绪不适,这属于( C 存在性危机 )
40. 危机干预最主要的阶段是( C 治疗干预阶段 )
44. 初中二、三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属于( B异性好感期 )
42.青少年会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人生的种种问题和思考,则说明他们处于人生观形成的( C 探索阶段 )
43.青少年个性成熟的标志是( D独立性 ) 44.自尊是( B 自我体验 )的核心。
45.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是( A正确认识自我 )
4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由此引起的冲突就是( B双趋冲突 ) 47. 一般认为人体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B素质 ) 48. 青少年怯懦的形成主要与( C 家庭的教养方式 )有关。
49.在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中,在6-12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 B 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 ) 50.“半期考试我必须考全班第一”,艾得斯认为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属于( A绝对化要求 ) 51. 由于过度焦虑引起的典型反应是( A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手足无措 ) 52. 属于心理测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B信度 )
53.做好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基础是( A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54.脑发育过程的最重要参数是( C脑电波的频率 )
55. 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D 教育因素 ) 56.早恋的情感呈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这属于( C变异性 ) 57.造成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个性表征系统 )
58.青少年性格的情绪特征在( A 小学六年级 )出现显著的变化。
2
59. 由那些发生的个体外部,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危机,称为( B外源性危机 ) 60. 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来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展,属于自杀预防的( A一级预防 ) 61. 个性动力系统的最高形式是( C 理想 )
62.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构成的,他将特质区分为( C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 63.个体自我意识的核心是( D 心理自我 )
64. 个体认知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是( C 16、17——40岁 ) 65.守恒观念的形成是( C 具体运算 )阶段开始的标志。 66.青少年心理赖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生物因素 )
67.对性问题避而不谈,对异性敬而远之,这属于( B 性压抑 )问题。 68. 青少年性格的意志特征在( C 初中二年级 )以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69. 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阶段,一般属于( A 异性疏远期 )
70.因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便哀叹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这属于( C糟糕透顶 ) 71.以下不属于情绪的基本状态的是( D热情 ) 72.情绪评价理论的创立者是( C 阿诺德 )
73.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赞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 B 人际关系 )的适应。 74.以下不属于青少年时期出现的焦虑有( D 生活焦虑 ) 75.抑郁最典型的心理特征是( B 缺乏快感 ) 76.与盲目和独断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
77.一个人一方面要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个目标时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 D 趋避冲突 ) 78.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 C 补偿 )典型的例子。 79.( D )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
80.心理学家麦尔斯的研究表明,( A 知觉能力 )发展最早。
二、填空题
1.中度心理异常,也可称心理障碍,主要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2..我国许多中小学将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分为总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三级体系。其中总目标是开发人的心理潜能,提高综合心理素质。
3.青少年自我调节的特点是自我控制向主动性、自我教育发展。。
4.造成青少年产生自卑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对自我的不合理认知。这具体表现在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透顶三个方面。。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接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
6.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并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
7.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不管是哪种分类法,都要遵循以发展性辅导为主、预防性辅导为辅这一基本原则。
3
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来实现的,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能取得自己与环境的平衡,而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9.克服孤僻的方法有:一是社会支持疗法;二是扩大交往范围;三是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 10.自我要作为主体起作用,必须具有两个特征,即分离感和同一感,它们也是自我的两个基本侧面。 11.心理卫生的一般目标包括学会调适和学会寻求发展两个层次。
12.青少年自我体验的特点有自我体验日益丰富和深刻,自我体验的闭锁性、矛盾性、易变性。 13.意志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四个方面。。 14.形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 15.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16.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和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7.调查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在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中最常用的是访谈法和问卷法。 18.形成青少年从众心理的原因有相信他人心理、寻求安全心理、群体认同的需要。 19.个体对挫折的反应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情绪性反应;另一种是理智性反应。 20.人际交往中的社会性退缩行为可分为无意社交型、被动焦虑型和抗拒社交型三种类型。
名词解释题
青春期 P15 自尊心P70 学习困难P124 网络成瘾P165 晕轮效应P146 道德品质P24 视角转换P73 自卑P74 焦虑P91 挫折P107 个性P47 性格P51 从众心理P73 投射P113 自我效能感P121 主观能动性P28
简答题
1.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P3—4
2.对青少年开展性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或为什么说性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成长教育、人格教育?)P41 3.如何激发与维持青少年的学习动机?P129—131 4.青少年与同伴交往有哪些特征?P141—143 5.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有哪些?P11—12 6.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早恋?P35—36 7.青少年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P89—90 8.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P121
9.为什么说开展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是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P7—8 10.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P20—21 11.简述青少年性格发展的特点。P52 12.如何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P72—73
4
论述题
1. 论述青少年如何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P77—79 2.论述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P150—153 3. 论述如何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个性。P61—62
4. 论述如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有效地预防与矫治。P168—170 5.如何帮助青少年克服自卑心理?P75—76 6.结合实际,论述有效应对挫折的策略。P111—114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P22
8.如何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P57—58 9.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特点有哪些?P67—68
10.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发展特点有哪些?P104—105
11.论述青少年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P25—28 12.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P105—107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