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一):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奸佞(nìng) 沉疴(kē) 越俎代庖(bāo) 器宇轩昂(xuān ) ....B.干坼(chè) 击柝(tuò ) 桑梓之邦(zī ) 河水汤汤(tāng) ....C.断碣(jié) 不啻(chì) 嗟来之食( jié) 皓首穷经(gào) ....D.咫尺(zhǐ ) 炽热(chì) 一蹴而就(cù) 良莠不分(y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诅咒 报消 唾手可得 贻笑大方 B.包庇 瞠目 史无前列 手不释卷 C.愤懑 联袂 优柔寡断 出奇制胜 D.惋惜 寒喧 一暴十寒 栩栩如生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意义相差最大的一组是 A.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 老汉拄着拐杖,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踟躇在田野上。 ....
B.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 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C.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 可是这复杂辗转的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 D.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整天沉湎....于酒色,不想收复失地,实在可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则消息早已是明日黄花,但他还以为是新闻呢。 ....
B.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的。 ....C. 没有敢想敢干、无所不为的勇气,我们能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吗? ....D.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不管是修缮 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捡前夜的残梦。 收拾来的又 前夜的残梦, 今日的游戏。
A.或 因为 虽然 不是 就是 B.或 如果 但是 仅是 不是 C.还 即使 所以 仅是 不是 D.还 如果 但是 不是 只是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幽暗的果林里,灯光依旧燃烧着。
B.这个省是小麦、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区。
C.地处山沟里的山东齐鲁石化公司的青年们,新近兴起了一股“照相机”热。
D.过早地停止营业时间,对于广大顾客是不方便的。
7、下列句子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街。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D.“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同;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
二。
8、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 从外面看,一只睡醒了的船隐藏在一堆黑影里。 2、 乌云像移动的山,似起伏的海,奔涌聚合。 3、 赶明儿打个喷嚏也得向领导请示请示。
4、 无耻啊! 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A.拟人 明喻 夸张 反复 B.比喻 排比 借代 排比
C.拟人 排比 夸张 排比 D.暗喻 借喻 借代 反复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为一位姓马的青年所著的一本
书写的序言。
B.《都江堰》选自《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是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
C.鲁迅的《祝福》生动的塑造了祥林嫂这个被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深
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唐宋散文八大家
之一。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要一般的说就是会议纪要。它一般由“标题、正文(引言、主体、结尾)、落款”三大部分组成。
B.请示是下级向上级、个人向组织请求指示或报批事项时使用的应用文体。从行文关系看,它属于下行文。
C.解缙的名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从上下联的内容关系看应属于“正对”。
D.通知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正文所发布的信息应准确、清晰,对必须言明的时间、地点等内容不得遗漏。落款要具发文单位和日期。
11、下列文言句式与“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朽木不可雕也
12、“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这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朱淑真所写的一首以项羽为对象的《咏史》诗,对此诗解释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是对项羽的嘲讽与叹惋。
B.三、四句指出项羽不能用人,因而导致兵败身亡的可悲结局。
C.这首诗虽出自婉约派女词人笔下,却属于慷慨豪放、“金刚怒目”式作品。 D.这首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反对异族入侵的思想感情。 二、仿写、变换句式(6分)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D 6、B 7、C 8、A 9、A 10、B 11、C 12、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