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班有几名后进生,他们学习成绩极差,很难跟上学习进度,经常违纪,虽然人数不多但危害不小。对这一类学生的教育应格外小心,选择教育的手段应格外用心,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众批评与个别批评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越轨行为进行教育的有力武器和有效方法,批评是对某种思想行为的否定,因而要真正做好批评工作,使之收到良好效果,并非易事。
批评的方式可分为当众批评与个别批评:
当众批评能够起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能够树立正气,压制邪气,对全班有教育意义。缺点是言多语失易被学生抓住把柄,形成被动局面。特别是个别后进生,他们的行为易受情绪左右,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受到当众批评有可能与教师顶撞、狡辩。一旦处理不当容易使矛盾激化,既难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又可能使教师的威信受到影响。
个别批评比当众批评气氛会轻松一些,学生更容易接受,但有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采取个别批评,班主任可以听取本人意见,核查事实真象,了解支配其行为的错误思想焦点,了解其内心世界,找到主攻方向,进而与之思想交锋,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后进生来说,采取先个别批评后当众批评效果更好。通过个别批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再进行当众批评,利用集体教育手段不但使当事人对自己的错误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帮助大家明辨是非,共同提高思想觉悟。相反如果只进行个别批评,而不进行公开批评则不利于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当众批评是进行班级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树立正气,建立起良好班风,才能真正教育好后进生。
二、如何写检查
检查是学生在接受班主任批评教育后,进行自我批评提高认识水平的一种手段。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发现,对个别后进生来说写检查往往流于行式,难以达到
令人满意的效果。从心理上分析,他们心智不成熟,对问题的看法片面、过激,有逆反心理,个别后进生是非颠倒,认识水平底下。从客观来说,他们学习基础太差,连一篇完整的检查都写不出来。主观来说,他们对写检查有抵触情绪,故意轻描淡写回避自己错误,很多时候,老师不得不让他们重新写检查。这些学生容易情绪冲动,行为偏激,他们往往认为重写检查是老师跟自己过不去,重新站到与老师对立的立场,造成教育的障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写“分析报告”代替写检查,效果不错。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对错误的行为与正确做法进行比较,写出错误行为发生前、后的思想,老师批评教育后对问题的认识,错误的行为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并规定了具体的字数。如我班一位后进生,在他的“关于上课与逃课”的分析中写到“早晨起来就不想去上学,心里挺烦。背着书包出来,边走边想不去上课了,太没劲。磨磨蹭蹭半天,一看表要迟到了,干脆不去了。这样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生承认在网吧呆了一天)挺高兴,也没多想……”对这样的“分析报告”学生能写到200~400字,这对他们来说已很不容易了,更重要的是其中写了一些真心话。这样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避免了言之无物,起到了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目的,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转变。
写检查与写分析报告实质相同,但效果有所不同。写检查,学生会觉得是写给老师的,是向老师低头认错,不免心生不满,从心理上产生对抗情绪。而写“分析报告”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分析,不论他们的认识水平如何,学生能够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对他们来说严厉的训斥,反复批评,不断地写检查,并没有多大作用,而采取这种写“分析报告”式的检查,效果往往不错。
三、如何惩罚错误行为
学生犯了错误要不要惩罚错误行为,又如何惩罚呢?犯了错误就一定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是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懂得,遵守行为规范是社会生活中与大家协调相处的必要条件。违背了它就要付出代价,就要受到惩罚。在学生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遵守纪律,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我们认为对错误的行为应该进行惩罚,关键是选择的惩罚方式要有积极的意义。要使学生明白老师否定的是其错误行为而不是学生本人,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和关心。这样在选择惩罚手段上,我们常常使用劳动惩罚如做教室或环境卫生,当老师帮手如发放作业、记班级日志,表演节目如唱歌、背诵等具有积极意义的方式。具体操作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错误不同场景,采取不同惩罚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的。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惩罚方式,其优点是易于执行,效果良好。后进生往往每天都出些问题,如迟到、上课说话,频繁的说教、批评并不是个好办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而以积极惩罚手段替代反复说教,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为他们改正错误提供了一条途径。
四、慎重请家长
当学生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或不服管教时才请家长。请家长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通过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应该注意到对个别不良行为较为严重的学生,请家长效果并不理想。他们不仅是学业的失败者也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对请家长表现得满不在乎,且不服家长管教。时有当着老师面与家长顶撞的事情发生,使家长陷于难堪的境地,使教育工作陷入僵局。另一方面个别家长有护短现象,这使学生很难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往往导致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找他人的错等,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
对这样的学生与其出了问题请家长,不如在日常管理教育中,用家庭亲情感动他们,用表扬鼓励他们,用严格要求约束他们。作为班主任应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个人及家庭情况。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后进生的家长从老师那听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批评,这使家长深受打击,对孩子丧失信心,很难选择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不要动辄就请家长,不但要家长知道孩子有什么问题,还要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增加学生和家长的信心。促使他们逐步改正缺点错误。
总之,对后进生的教育往往花费班主任极大心血,有时一个环节的偏差,可能使教育陷入僵局。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应格外注意。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力争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