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耿春霞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4期
摘 要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与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立足课堂,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根基”的教学改革思路,为学生未来的就业、转岗等奠定基础,是值得职业学校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进下,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深入人心,不论在普通教育还是在职业教育,无数教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于职业学校而言,随着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堂作为学校“教”与“学”的主要阵地,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同时将能力培养与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此,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采取“整体规划、立足课堂”的推进思路,需要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提升”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实践与探索。
1 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内涵
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会自主获取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善于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其内涵是指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在毕业以后,能以永不懈怠的强劲内驱力去实现自身能力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能够继续修读有关课程和学位,能够在职业发生变更时很快地转变并适应岗位,以及承载生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身心素质,不断提升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追求生活愉悦、幸福的真正意义等。 2 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 2.1 明确统一要求,制定课堂教学规范
组织教师广泛展开讨论,根据不同的专业及课程类型,制定课堂教学流程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教师走进课堂的各项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凸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内涵,如:教师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师生互相问好、行礼→开展学生三分钟演讲→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师生“教”、“学”互动→多元评价→总结提升等,同时开展在课程中融入素质提升之我见、教研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讨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等活动,让教师明确授课专业的核心要求,采取多种办法促进教师思考,将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2.2 明确教育目标,贯穿在课堂教学当中
针对职业学校特点,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能力提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竞争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方面;二是行为举止的改变,如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化手段、常用的礼貌礼仪、仪容仪表等。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中的素质目标,以及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之素质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且又具专业特点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教学目标、技能教学目标、素质教学目标等,将三个目标融为一体,防止只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忽视了素质目标。 2.3 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定位
根据“学习金字塔”的学习理念,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开口说话、小组讨论、在做中学、甚至去教别人学,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提升等环节。教师备课的重点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不仅要写好教案,还要在课前准备好学案,创设学习情境或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等,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就业、转岗、升学、留学等提供所需的基础能力。树立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意识,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师、生的课前准备 3.1 教师的准备
(1)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晰课程地位。组织教师在备课前应认真学习授课班级的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本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掌握本课程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2)了解学生现状,确定主导教学方法。由班主任向任课老师介绍本班学生现状,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现状,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法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教法。(3)了解专业核心素养,融入知识、技能教学之中。开学前由专业部主任向任课老师解读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职业素养、安全知识、技能要求等,便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确定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教学目标的要求要具体、集中、确切,防止一般化和抽象化。(4)了解重点、难点,整合知识体系。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项目、模块),了解知识点的分布,对照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将备课结果撰写于教案之中,教案需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教案格式。教案应重点体现师生活动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评价与作业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排、教后记等部分。大力推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流程为:“个人自备、集体交流、专人整理、个性补偿、教后反思。”集体备课教案中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化补充。 3.2 学生的准备
(1)自主学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了解。按照学案要求自主学习,通过看书或上网、广泛收集资料、社会调研、独立思考等自助学习、自主学习过程,初步形成满足主题要求的知识(技能、素养)结构和内容。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寻找学案中要求解决问题的答案。(2)互助探究,在讨论合作中碰撞智慧。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素养)结构和内容与他人分享,以一种合作互助的探究方式,互补知识(技能、素养)结构和内容。由组长分工合作完成课堂展示内容,课堂展示要求以PPT汇报、模拟小品表演等形式,学生要在课前准备好道具,为课堂的展示汇报做准备。 4 课堂实施
(1)活动展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将课堂成为学生的一项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定的环境与情景,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大组(班级)内展示、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他组提问,教师适当引导,破疑解难。
(2)教师助学,提升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重难点、关键性的内容,可重点讲解,学生对自己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要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学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3)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内容、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选择和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活动的参与面要广。利用多媒体将文本、声音、图片、三维图象、电影片段、动画等集为一体,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信息化水平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推广学生自制PPT及电子作业。
(4)训练技能,在“工作”中培养职业素养。技能课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阵地,技能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操作,还要在技能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除了职业行为习惯等基本素养外,还包括敬业精神、合作态度、创新能力的培养。 (5)作业提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学生课外作业,课外作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要少布置一些不需动脑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作业,多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生成的作业,要结合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大力推广电子作业。
(6)多元评价,提高判断与分析问题能力。评价方式要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他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将评价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延续。立足于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学会客观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接受他人评价的同时学会接纳别人意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5 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特点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学习(看书、上网、思考)。(2)强化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互助学习(问答、讨论、争辩)。(3)把提问和讲解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成就感(课堂上展示学习结果、汇报、完成的任务)。(4)先学后教: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定教:只讲学生不会的;以教导学 :尽量让学生通过互助自己解决问题。 6 取得的成效
(1)学生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网络已经不再是单独的用来玩游戏、聊天,已经有很多学生开始用它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或课前查找资料,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 (2)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方式正在逐步改变、适应。在课堂上听讲已经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部分学生为了准备课堂上展示的学习内容,开始在网上寻找资料,自己组成团队学习、创作小品等。
(3)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三分钟演讲以及展示交流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三分钟(下转第32页)(上接第15页)演讲从刚开始什么都讲不出来,到拿着稿子读,到脱稿讲,到配有PPT及音频、视频;内容上从简单的感悟,到网上搜集材料,到与专业结合,到为课堂教学服务等,都体现了学生获取知识、表达思想等方面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4)学习习惯改变。学生初进校时上课习惯被动地听老师讲,缺少主动学习意识,目前课堂上开始注意记课堂笔记,课前依照学案要求预习,课后积极完成各种形式的作业。 陶行之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孩子怎样学习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探索一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讲”,学生在学习、展示成果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当然,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具有个性化的过程,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深入的摸索,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实现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