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和《职业病范围的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综合考虑沈阳骅飞管业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该公司在生产、储存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以下10类: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噪声、灼烫、中毒。
4.2.1火灾、爆炸危险性
1.在生产储存过程中有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等可燃物质的存在,若通风不好,容易积聚大量的易燃物质,遇火花或高温就会发生火灾事故,若易燃气体积聚达到爆炸极限还易发生爆炸事故。
2.焊接过程中使用乙炔、氧气,食堂中使用液化石油气,若气瓶瓶阀损坏、软管破裂等现象使得气体发生泄漏,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遇火花高温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同时由于钢瓶本身原因,如充装过量、使用不合格气瓶、气瓶暴晒等原因造成气瓶内压过大,还易发生气瓶物理爆炸事故。
3.从电气火灾发生的总的情况来看,导致失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不善而造成短路、电气设备过热和打火花引起的。在电气设备运行时,必须注意不要超过设备的额定负荷。因为超负荷运行必然会使设备过热,这样也就容易引起火灾。暂时架设或临时使用的电线,特别是当发生故障或过载时,就会成为电气失火的突
出原因。在雷雨较多季节,建筑物上如果没有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也可能发生雷击起火。
4.2.2机械伤害
本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机械设备有切割机、修整机、脱模剂、电焊机等,在作业过程中,如若没有适当的防护装置,作业人员有受到机械伤害的可能。
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都是对人体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出性损坏的因素。
机械制造与加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灯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违反操作规范,注意力分散,忽视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不安全装束等。
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没有经过安全和技术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
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
3.对作业现场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如人进行设备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4.2.3触电 1.触电
如果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电气开关,电缆敷设的接地或接零及屏蔽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差,都会造成漏电,导致触电伤人事故。电气伤害的方式、途径和原因分述如下:
①伤害的方式:触电伤害是由电流形式的能量造成的,当伤害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②伤害的途径:人体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发生电击;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到跨步电压造成电击。
③电击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
a.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等隐患;
b.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
c.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
d.专业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 2.雷电
在雷雨天建筑物存在着被雷击的危险。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的特点,一旦被雷电击中,不但可能损坏生产设备和设施,造成大规模停电,而且还会导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4.2.4物体打击
生产中存在多处起重设备,从高处有可能会掉下有关物件或零部件等,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使用、运输量较复杂,如果个人保护不当或作业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易造成杂物伤人等。
4.2.5起重伤害
起重机械是间歇升降、搬运物品的机械,它广泛用于生产过程中,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起重机械的使用容易造成
人员的伤害。起重机械伤害一般包括:吊物坠落伤害、吊物挤撞伤害、高处坠落伤害、机上触电伤害、绳索碾绞伤害、吊机翻覆伤害及检修意外伤害等七种。
本项目有多台吊车,作业人员有受到起重伤害的可能。起重作业危险因素如下:
1.起重机在运行中对人体造成挤压或撞击。
2.起重机吊钩超载断裂、吊运时钢丝绳从吊钩中滑出。 3.调运中重物坠落造成物体打击,重物从空中落下又反弹伤人。 4.钢丝绳或麻绳断裂造成吊物下落;使用应报废的钢丝绳;使用的吊具吊运超过额定起重量的吊物等造成重物下落。
5.机械传动部分未加防护,造成机械伤害,违章在卷扬机钢丝绳上面通过,运动中的钢丝绳将人挤伤或绊倒。 6.违章载人。
7.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裸导线未加屏蔽等造成触电。 8.人站立或坐在吊钩上。
9.吊运时无人指挥、作业区内有人逗留、运行中的起重机的吊具及重物撞击行人。
10起重工未戴安全帽。
11.作业现场光线不良,造成视野不清。 12.司机与指挥人员联络不畅,或误解吊运信号。 13.挂方式不正确,造成吊物从吊钩中脱出。 14.使用的钢丝绳超过安全系数。
15.钢丝绳从滑轮轮槽中跳出。
16.制动器出现裂纹、摩擦垫片磨损过多。 17.起重机车轮从轨道上脱轨。 18.吊运中突然停电。
19.吊具或钢丝绳与导电滑线意外接触。 4.2.6车辆伤害
由于警示标志不清或无警示标志,企业在运送原料和产品过程中,由于司机无证驾驶、疲劳驾驶、机动车辆质量问题,还有作业人员未遵守管理制度,司机驾驶不慎等原因造成厂内作业人员受到车辆伤害。
4.2.7噪声
本工程的切割机、泵等设备都会产生较强的噪声。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作用于人体会产生各方面影响及危害,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声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诱发许多疾病,如头晕、失眠多梦、消化不良及高血压,降低脑力工作效率,使人体疲劳,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噪声的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工作易出差错,不仅影响工作进度,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容易引起工伤事故。《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中规定:工人作业场所噪声容许标准为90dB(A)。另外噪声干扰报警信号,引发事故,影响安全生产。
4.2.8灼烫
企业生产无加热过程,但在锅炉房和食堂中,由于设备温度超过
60℃,人员接触后容易造成灼烫伤害。
4.2.9中毒
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等可挥发性物质,如若通风不好,在空气中积聚过多浓度过大,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另外食堂中的液化石油气如若发生泄漏,人员吸入后也可发生中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