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根据几个不同案例进行分部分分析)
一、关键经验
1、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量,会正确运用相应词汇表示比较结果
2、 寻找和描述物体的量(最X、最X;一样X)
3、 结合进行量的排序练习
4、 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二、关键经验入手——诊断教师制定的核心目标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
2、 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 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分类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分析
目标1:学习——是过程,要落在行为的目标;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没有分解目标,是活动名称在这里填空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目标2: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偏空泛
目标3:乐意与同伴 合作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何为探索?
修改
1、 仔细观察物体的特征,能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不同特征进行多级次的分类
2、 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活动目标
1、 感知6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 6,知道6的形成
2、 能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并用语言表述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
分析
目标1:感知6以内的数量——属于复习活动的目标
目标2:
能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不是操作、而是点数;用目测方法对于中班上期的幼儿还是比较难的。
。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并用语言表述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活动,不需要表述过程或结果。
修改
1、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的实物,认识数字6,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案例3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序数
分析
学习序数不必像基数数学一样逐个数的教,而是采集集中分段教学
一般分成两段——
第一阶段:学习 5以内的序数
可安排在中班进行
认识5以内的序数(一)
认识5以内的序数(二)
第二阶段:学习10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一)
。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活动的核心目标——
1、 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序数的含义,能用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等)正确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 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判定某一物体所处的位置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二)
活动的核心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初步理解物体排列的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2、 学会看箭头标志从不同方向(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判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的核心目标:
1、 会用序数词第1~第10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理解物体排列的位置因起始方向的变化而不同
2、 在学会单维判定物体排列次序的基础上,会二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右到左、从下到上等)判定物体的位置
。
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活动目标
1、 认识梯形,初步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干扰正确辨认梯形
2、 激发学习 图形的兴趣,提高观察、比较、动手的能力
目标1
认识梯形——没有分解,属于活动名称
能不受其他干扰正确辨认梯形——不受什么干扰?颜色、大小,达到形的守恒?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和游戏中感知和比较物体的高矮
2、 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修订
1、 区分高矮不同的物体,能正确运用“高”、“矮”词汇表示比较的结果
2、 知道比较高矮的要求 ,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3、 能按物体的高矮的差异,进行排列
。
5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三、从核心目标入手——分析教师设计的活动过程
关键要点
兴趣导入——紧扣课程内容
新知学习——达成活动目标
操作巩固——关注 不同层次
练习提升——体现逐步 发展
(一)兴趣导入——紧扣课程内容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
数学的抽象性特点
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层级分类
一、 利用图形娃娃,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图形娃娃,引导幼儿发现图形娃娃有哪些图形组成(如果是几何图形的学习或形状分类;可这样导入,进行图形的复习。)
。
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修改
一、 出示花片,引导幼儿发现花片的 不同特征
师:这些花片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活动过程
一、 以叮当猫过生日引出主题,复习5
师:今天叮当猫过生日啦,你知道它几岁了吗?引导幼儿点数生日蜡烛
案例3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一) 小动物排队
1、 数动物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小动物,看他们排着队来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图形宝宝来做客,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 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一、 教师出示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帮助幼儿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紧扣本次活动内容导入,复习图形体现由已知到未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高人矮人”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和你们玩过“高人矮人”的游戏,当老师说高人,你们就踮起脚尖走,当老师说 矮人,你们就蹲下来走。
2、师幼共同游戏进入教室
分析
活动案例中的“高人矮人”的游戏,教师没有引导幼儿进行量的比较相关词汇的表述,而是由教师直接说出了“高”和“矮”。
在量的比较的教育中,活动目标的重点首先要落在相关的量的比较词汇表述上。
三四岁幼儿对量的词汇掌握比较贫乏,从而造成对量的表述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用“大”或“小”这两个词汇作为通用词。
修订
(一) 请两个又将明显高矮差别的幼儿进行比较,让幼儿运用觉观察比较并正确运
。
8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用“高”、“矮”词汇表示比较的结果。
师:小明和小红比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小明高,小红矮)
四、认知学习——达成活动目标
第一次分类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分类标准(大小、形状、颜色)
师:如果要对这些花片进行分类,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2、鼓励幼儿说一说分类理由。
3、引导幼儿比较类和子类的关系。
第二次分类
1、引导幼儿再次讨论分类标准
师:如果要对这些花片进行分类,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花片进行分类。
3、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类方法
。
9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图 花片)
案例2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6
二、情景游戏《小动物送礼物》,认识数学6,理解6的实际含义。
1、情景一:大象送来生日礼物
师出示5个糖果,让幼儿从左导游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说一说:5个糖果可以用数字5表示。
教师的点数不规范
数字卡片排列不规范
(图5个苹果6个梨子)
(图5个小花6只蝴蝶)
2、情景第二:小狗也送来生日礼物
(1)师出示5个书包贴绒——对应摆放好,让幼判断书包和糖果一样多。
(2)师又出示1个书包,让幼儿直观地了解6是在5添上1的基础上形成的。
。
10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3)说一说6个书包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数字6像什么?
分析:
教师不停地问:数字6像什么?
幼儿:口哨;汤匙;凳子;摇椅;鼻子;大肚子妈妈……
3、情景三:舔礼物,进一步理解6的形成、判断6以内的数。
请小朋友从盒子里找出食物数量是6(6)的卡片送给叮当猫,让幼儿将数量5的礼物添一添的方法变成数字6。再用完整的语句描述“5添上1就是6”
此环节比较多余,可以考虑为下一个环节整合。
不要拘泥于——将数字5的礼物添一添的方法变成数量6,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5添上1就是6”,这是等于另一个活动——6。
4、请小朋友说说6还可以代表什么,并用正确的量词表示,知道数字6可以表示所有的数量6的东西。
教师提问:生活中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幼儿:6个黑板;6个小竹筐;6栋房子;6只鸭子;6台电视机
可改成——教师投放5的实物和6的实物,让幼儿去取实物是6的物体,让幼儿表述
。
1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自己取的是什么,如我取的是6辆小汽车;我取的是6块积木等。
教师小结:6辆玩具小汽车6快积木都是可以用6来表示,凡是数量6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案例3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的序数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排队
2.用序数词第几说出每只小动物的排队位置。
我们现在从左往右开始数,谁排在第1?谁排在第2?谁排在第4?谁排在第5?谁排在第6?教书随意说出一只小动物,让幼儿说出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分析1
幼儿对序数词的掌握序数数学的重点
活动案例中教师提问:“我们现在从左往右开始数,谁排在谁排在第1?谁排在第2?谁排在第4?谁排在第5?\"
这样的提问是由教师直接说出了序数词,忽略了让幼儿“会用序数词(如第一、第二
。
1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等)正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的目标的达成,没有把握活动的重点。
修改
可以采用“小动物排队”的形式,提问幼儿:“XX排在哪里?”,关注幼儿是否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词进行表述,而不能提问“XX排在第几个?”当幼儿能较好地掌握序数词后,教师的提问可以变换角度,如“排在第1个的是什么动物?”。
分析2
没有向幼儿直观地说明判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教师注意向幼儿说明判定物体位置的方向,如“我们现在从左往右开始数,谁排在第1”。但教师这里的“从左往右开始数”指导语,对中班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为中班幼儿对左右空间方位 (图:分析2)困难。
修改
教师要学会运用手势、实物标记或箭头标志等辅助指导语“从这里数过去,排在第一的是什么动物”,这样可以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从左往右开始数”或“从右往左开始数”,如用实物标记(如从星星开始往月亮数)或箭头标记(→或←)表示从哪里数起。
3.变换小动物排列的方向,进一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们现在换个方向,从右往左数,这个时候谁排在第1?让幼儿依次说出其它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4.教师小结:同样的位置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
1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三、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梯形,引导幼儿说出梯形的名称,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梯形)
你们怎么知道这是梯形?
梯形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有点像?(正方形、长方形)
2.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A:引导幼儿比较梯形和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异同点。
B:教师总结梯形的特征。
3.出示各种图形,引导幼儿能不受其他干扰正确辨认梯形。
(二)“有趣的展览会”,学习比较高矮。
1.教师:“在桌子上有很多东西,有的高有的矮,请小朋友选两样东西比看什么高什么矮。”
2.幼儿进行自选材料进行比较。
3.引导幼儿交流:刚才你选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比的?
。
1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A幼儿说:我选的是两个小人。
教师:你是怎么比的?
设置情境,让幼儿知道比较高矮时,被比较的物体应站(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1.请小红让在积木或椅子上,提问幼儿:现在是谁高谁矮?
2.教师小结:比高矮要站在一样平的地方,不能有的站在地上,有的站在(椅子)上。
四、操作巩固——关注不同材料
复习巩固
1.一组幼儿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二级分类。
2.一组幼儿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三级分类。
材料投放有问题,没有体现多样性、丰富性,没有贴近儿童的生活材料
第一组练习,让幼儿画,浪费时间,重复上面的练习,没有提升
分组自选活动:《我们也来送礼物》,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
介绍材料
。
15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第一组:提供操作卡、实物卡、数字卡,让幼儿“按数取物”。
第二组:提供操作卡和印章,让幼儿“按数盖章”。
第三组:提供操作卡和记号笔,让幼儿“数物连线”。
第四组:提供操作卡和数字卡片。让幼儿“看图识数”。
分析
好——分成四组,活动内容不同,考虑到一定的难度差异。
不足——分组材料太单一,四组都是作业单,可以有实物的操作,这样一方面既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又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性。
幼儿的作业单没有号数
(四)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
请两个幼儿比高矮,教育幼儿不挑食多锻炼。
1.教师:小朋友和小时候比长高了。
2.请小红和小明比高矮。
教师问:小红和小明比谁高谁矮?
。
16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教师问:为什么小明比小红高?
3.老师说:要想长高,要多吃东西,多增加体育锻炼。
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能从3-4个高矮不同的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高的和最矮的物体。
材料:3-4座高矮不同的房子、3-4棵高矮不同的树、3-4个高矮不同的小动物。
结合进行4-6个物体高矮的正、逆排序练习,巩固幼儿对高矮的认识。
第一组:瓶子高矮排排队(4个)
第二组:动物高矮排排队(5个)
第三组:小树高矮排排队(6个)
练习提升——体现逐步推进
知识推展:以“帮忙超市老板将商品上架”延伸到生活中的层级分类结束活动。
师: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进行层级分类,超市的老板想请你们帮他把货品上架,小朋友可以用今天学的本领来帮商品上架。
改:引导幼儿理解类和子类的关系
。
17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讨论:是杯子多,还是有把手的杯子多?为什么?
杯子多,有把手的杯子少。
因为杯子包括没有把手的杯子和有把手的杯子
2.讨论:有把手的杯子多还是有盖子的杯子多?为什么?
有把手的杯子多,有盖子的杯子少
送礼物给叮当猫,齐唱《生日快乐》歌
(三)小动物搬新家
1.幼儿根据工作单位上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回相应的房子里。
2.教师检查是否正确。
如果是第一次活动应定为在“一堆判定”
在活动的尾声,幼儿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所涉及的练习提升的活动要考虑难度的推进和趣味性。
请小动物住房子的游戏
玩法:发给幼儿每人5张不同的小动物卡片和1和5层楼房的卡片请幼儿根据老师的
。
18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要求来将动物的卡片放到楼房卡片的第几层上。
(图:楼房 和动物)
(四)幼儿作业单练习,加深对高矮的认识
教师介绍:作业单上画着一组一组物体,如大树和小花,孔雀和麻雀、楼房和树。吸管和绳子、积木和电池。在记录单子上给高的物体打钩,给矮的物体打叉。
(五)请幼儿按高矮排队
五.从活动过程入手——探讨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注意:
精选活动材料
避免无效提问
慎用活动小结
利用有限空间
(图:例1、例2、例3)
注意
。
19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粗细、厚薄都是长度问题。
长短是物体两端之间距离的长度。
高矮是物体从下到上距离的长度。宽窄是指物体横面距离的长度。
粗细是物体横截面的长度。厚薄是扁平物体上下面之间
例:6以内的序数
以“看电影”导入,教师提问:“小朋友,你去过电影院看电影吗?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看,可是电影院的路很远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乘坐汽车去吧!”,
例:认识梯形 总结梯形的特征,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不一样长,另外两条边是斜斜的,不平行的,它有自己的特征。
1. 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案例诊断分析《福建教育》2010、11、12
2.“量的比较”教育中几个关键要点的把握--以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为例” 《福建教育》2011.1/2
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0”的案例诊断分析 《福建教育》2011.5
。
20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21欢迎下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