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求
1.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指令单打印
机、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指令单打印机、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均与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指令单打印机用于生产计划室生成批次产品的生产计划指令单,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附第一二维码;
所述的原材料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计划指令单上的第一二维码,将生产计划指令单的数据耦合到原材料仓终端,并根据生产计划指令单的数据生成原材料仓日工单,还用于在原材料仓责任人填写并提交完原材料日工单后,生成原材料仓出仓单,所述的原材料仓出仓单上附第二二维码;
所述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用于扫描原料仓出仓单上的第二二维码,将原材料仓出仓单的数据耦合到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绑定生产线,生成生产线日工单,还用于在生产车间生产线领料员填写并提交生产线日工单后,生成生产线下线单,所述的生产线下线单上附第三二维码;
所述的成品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线下线单上的第三二维码,将生产线下线单的数据耦合到成品仓终端,生成成品仓日工单,还用于在成品仓收货查验员填写并提交成品仓日工单后,生成成品仓入仓单,成品仓入仓单的数据自动推送至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作为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数据存储到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数据仓库中,所述的成品仓入仓单上附有第四二维码;
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用于通过与ERP系统和GMP系统的数据接口连接,导入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其他参数的数据,并存储到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数据仓库中,再结合成品仓入仓单的数据,根据产品上线与下线时间的区间,在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中建立以时间为轴的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
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还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根据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的原材料与产品之间的定量转化关系,以及该批次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与产品的原材料的生产工艺理论消耗量的实际误差与规定误差的比对,当出现超出时进行预警分析;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还用于在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生产档案,获取相应生产批次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当检测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档案,获取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还生产的批次产品;在确认不是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则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锁定问题所在的环节、岗位与责任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共服务平
台,所述的公共服务平台用于企业基础数据管理、原料进货台账管理、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管理、产品销售台账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材料信息包
括用到了哪些批次的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相应用量,所述的生产过程信息包括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温度,湿度,压力,生产线设备养护记录,生产线环境维护记录,物料,中间品以及产品的标识信息,物料以及产品的防护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材料仓终
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并且均带有扫描功能和感知二维码的功能,通过感知二维码实现数据路径的联通,并完成数据的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
单上、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均为电子单或纸质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批次产品生产档
案的建立环节与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环节:
批次产品生产档案的建立:生产计划室生成批次产品的生产计划指令单,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附第一二维码;
通过原材料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计划指令单上的第一二维码,生成原材料仓日工单,在原材料仓责任人填写并提交完原材料日工单后,生成原材料仓出仓单,所述的原材料仓出仓单上附第二二维码;
通过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扫描原料仓出仓单上的第二二维码,生成生产线日工单,在生产车间生产线领料员填写并提交生产线日工单后,生成生产线下线单,所述的生产线下线单上附第三二维码;
通过成品仓终端扫描生产线下线单上的第三二维码,生成成品仓日工单,在成品仓收货查验员填写并提交成品仓日工单后,生成成品仓入仓单,所述的成品仓入仓单上附有第四二维码;
通过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用于根据生产计划指令单、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汇总形成批次产品生产档案;
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在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根据该批次产品生产档案,获取相应生产批次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当检测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档案,获取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还生产的批次产品,对这些批次产品与该批次产品进行召回;在确认不是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则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锁定问题所在的环节、岗位与责任人。
技术说明书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产品质量追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建立产品批次全程质量安全记录,形成档案,实现产品质量追溯的系统及方法。背景技术
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据了解,到2020年,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将得到完善,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将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互通共享;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的比例将大幅提高。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起追溯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分别对其原辅料购进、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和销售去向等如实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实现对其生产经营的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召回相关产品、查寻原因。因此,生产经营者均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追溯体系。
然而,现有的生产型企业建立的追溯体系是基于传统的ERP的思路、方法、手段与工具,即以制定计划以及计划的执行作为关键点,对生产过程按流程进行管理,以流程再造为目标,是基于统一的数据中心,以软件的工作流设计实现工作流程的执行与管理,实现的着重点是岗位“人”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是由机器发起在先,岗位执行在后。流程再造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难点,投入大、操作复杂。产品生产过程难以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质量追溯数据,不容易获取岗位责任人的履职情况(指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的完成情况:做了没有,做完整没有,做对没有),难以实现针对产品质量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要求。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一种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以产品批次的时间为轴,不依赖流程,以数据耦合的方式建立以“物”为主线的三环节(原材料仓、生产车间生产线、成品仓)四节点(原材料出原材料仓、原材料进生产车间、产品出生产车间、产品入成品仓)的七维(时间、人、事、物料、环境、设施设备、工艺)数据耦合,从而形成产品批次全程质量安全记录档案,即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质量追溯数据,实现产品批次质量安全追溯,同时通过产品批次全程质量安全记录档案可获知岗位责任人的履职情况。
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系统,包括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指令单打印机、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指令单打印机、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均与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的指令单打印机用于生产计划室生成批次产品的生产计划指令单,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附第一二维码;
所述的原材料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计划指令单上的第一二维码,将生产计划指令单的数据耦合到原材料仓终端,并根据生产计划指令单的数据生成原材料仓日工单,还用于在原材料仓责任人填写并提交完原材料日工单后,生成原材料仓出仓单,所述的原材料仓出仓单上附第二二维码;
所述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用于扫描原料仓出仓单上的第二二维码,将原材料仓出仓单的数据耦合到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绑定生产线,生成生产线日工单,还用于在生产车间生产线领料员填写并提交生产线日工单后,生成生产线下线单,所述的生产线下线单上附第三二维码;
所述的成品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线下线单上的第三二维码,将生产线下线单的数据耦合到成品仓终端,生成成品仓日工单,还用于在成品仓收货查验员填写并提交成品仓日工单后,生成成品仓入仓单,成品仓入仓单的数据自动推送至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作为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数据存储到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数据仓库中,所述的成品仓入仓单上附有第四二维码;
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用于通过与ERP系统和GMP系统的数据接口导入与录入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其他参数的数据,并存储到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数据仓库中,再结合成品仓入仓单的数据,根据产品上线与下线时间的区间,在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中建立以时间为轴的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
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还用于在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生产档案,获取相应生产批次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当检测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档案,获取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还生产的批次产品;在确认不是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则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锁定问题所在的环节、岗位与责任人。
本技术所述的原材料是指产品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添加剂等的总称;所述的二维码是指令单、出仓单、日工单、下线单、入仓单等单上具有的能感知并识别的标识或产品的统称,如二维码、RFID等。
进一步,还包括公共服务平台,所述的公共服务平台用于企业基础数据管理、原料进货台账管理、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管理、产品销售台账管理。
进一步,原材料信息包括用到了哪些批次的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相应用量,所述的生产过程信息包括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温度,湿度,压力,生产线设备养护记录,生产线环境维护记录,物料,中间品以及产品的标识信息,物料以及产品的防护记录。
进一步,所述的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并且均带有扫描功能和感知二维码的功能,通过感知二维码实现数据路径的联通,并完成数据的耦合。
进一步,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均为电子单或纸质单。
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包括批次产品生产档案的建立环节与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环节:
批次产品生产档案的建立:生产计划室生成批次产品的生产计划指令单,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附第一二维码;
通过原材料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计划指令单上的第一二维码,生成原材料仓日工单,在原材料仓责任人填写并提交完原材料日工单后,生成原材料仓出仓单,所述的原材料仓出仓单上附第二二维码;
通过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扫描原料仓出仓单上的第二二维码,生成生产线日工单,在生产车间生产线领料员填写并提交生产线日工单后,生成生产线下线单,所述的生产线下线单上附第三二维码;
通过成品仓终端扫描生产线下线单上的第三二维码,生成成品仓日工单,在成品仓收货查验员填写并提交成品仓日工单后,生成成品仓入仓单,所述的成品仓入仓单上附有第四二维码;
通过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用于根据生产计划指令单、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汇总形成批次产品生产档案;
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在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根据该批次产品生产档案,获取相应生产批次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当检测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档案,获取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还生产的批次产品,对这些批次产品与该批次产品进行召回;在确认不是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则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锁定问题所在的环节、岗位与责任人。
本技术以产品批次的时间为轴,不依赖流程,以数据耦合的方式建立以“物”为主线的三环节(原材料仓、生产车间生产线、成品仓)四节点(原材料出原材料仓、原材料进生产车间、产品出生产车间、产品入成品仓)的七维(时间、人、事、物料、环境、设施设备、工艺)数据耦合的数据链条,再通过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汇总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其他参数的数据与成品仓入仓单的数据建立以时间为轴的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实现了产品批次安全七维多层量化的质量安全追溯;数据耦合完成后,将自动形成事后的工作链条的信息与数据的完整,也就是岗位的工作在不影响质量的同时,信息采集与记录可以后补。但是信息的耦合没有完成的时候,将不能够自动将信息带入下一个环节岗位。本技术可很好地解决产品生产过程质量追溯数据难以建立,岗位责任人责任难以落实的问题。
本技术更具体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不依赖于流程,岗位间的数据耦合与责任交接由岗位责任人触发,触发后即可形成岗
位责任人的与产品批次全程质量安全相关的记录与档案,作为追溯的数据基础,可快速形成责任追溯链条;
2、针对某个岗位环节,信息的耦合没有完成的时候,将不能够自动将信息
带入下一个环节岗位,保证该环节的工作完整性,真正避免工作的错漏;
3、无论企业是否具备ERP,基本不增加企业因追溯管理要求而增加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实施例中建立批次产品生产档案的工作场景原理图;
图2为本技术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实施例中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实施例中产品批次追溯档案的数据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1、本实施例所述的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与方法均采用物料平衡原理,物料平衡:指产品或者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偏差。
物料平衡管理的目的:根据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定量转化关系,计算原料的消耗量,同时计算半成品、成品、副产物的产出量及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消耗量和组成,为工艺计算及设备计算建立基础。
本实施例针对的是原料、生产车间、成品的三节点的物料平衡。根据成品生产指令(一类产品的成品生产量的计划形成一次生产指令),以物品的品向改变为基线,以时间为轴,耦合三单(原料仓出仓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入仓单)与四个台账(物料的理论用量、产品的理论产量、物料的实际用量与产品的实际产量),建立数据关联。
2、本实施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及方法,首先对企业在生产环节的各项内容进行
了编码规范,包括:
1)原材料,建立编码规则与数据化模块,本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化模块即存储这些编码与所
对应数据的数据空间;
2)生产线,建立编码规则与数据化模块,本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化模块即用于存储编码与所
对应数据的数据空间;
用所在企业、所在生产车间、生产线编号、生产线类型等可以证明生产线唯一身份的参数进行编码。如:编码A00001B01L1D8617,前6位A00001表示所在企业的编码、第7到9位(B01)表示所在生产车间的编码、第10到11位(L1)表示生产线编号、第12位(D)表示生产线类型的编码、8617为校验码。
3)建立关键凭证,记录“原材料”编码规则与数据化模块;4)产品“量化”,建立一品一码的编码规则;
5)影响产品生产过程的关键点量化编码规则,包括时间、人、事、物料、环境、设施设
备、工艺;
6)建立仓储物流量化编码规则;
7)建立岗位量化编码规则。
其次,针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建档,包括:
1)原料仓建档;
原料仓建档是建立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基础数据准备工作之一,通过在追溯软件中记录原料仓基本信息,形成原料仓的档案。原料仓基本信息包括:(1)原材料仓类型(即仓库属性,如常温、阴凉等);(2)原材料仓名称;(3)原材料仓编号;(4)仓库负责人;(5)入库验收人;(6)出库复核人;(7)养护人等;原料仓建档完成后,根据编码规则形成原料仓的编码。
2)生产车间建档;3)生产线建档;4)成品仓建档;5)岗位建档;
6)岗位的责任人建档;7)原材料建档;8)关键工艺建档;9)产品建档。
本实施例的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平台、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指令单打印机、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指令单打印机、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均与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的指令单打印机用于生产计划室生成批次产品的生产计划指令单,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附第一二维码;
所述的原材料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计划指令单上的第一二维码,生成原材料仓日工单,还用于在原材料仓责任人填写并提交完原材料日工单后,生成原材料仓出仓单,所述的原材料仓出仓单上附第二二维码;
所述的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用于扫描原料仓出仓单上的第二二维码,生成生产线日工单,还用于在生产车间生产线领料员填写并提交生产线日工单后,生成生产线下线单,所述的生产线下线单上附第三二维码;
所述的成品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线下线单上的第三二维码,生成成品仓日工单,还用于在成品仓收货查验员填写并提交成品仓日工单后,生成成品仓入仓单,所述的成品仓入仓单上附有第四二维码;
本实施例原材料仓终端、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以及成品仓终端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本实施例优选平板电脑。
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用于根据生产计划指令单、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汇总形成批次产品生产档案;
所述的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还用于在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生产档案,获取相应生产批次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原材料信息包括用到了哪些批次的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相应用量,所述的生产过程信息包括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相关的温度、湿度以及压力信息;当检测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根据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档案,获取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还生产的批次产品;在确认不是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则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锁定问题所在的环节、岗位与责任人。
所述的公共服务平台,用于企业基础数据管理、原料进货台账管理、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管理、产品销售台账管理。
本实施例中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均为电子单或纸质单,本实施例优选为电子单。
本实施例中的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包括批次产品生产档案的建立环节与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环节:
如附图1所示的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的建立:本实施例中档案的数据结果如图3所示。档案样式如下:
如上表所示,档案分成不同的数据属性(如上表所列的原材料、生产线设备养护记录、生产线环境维护记录),并建立有不同属性数据的数据仓库,追溯档案的追溯粒度可自行规定(即可按实际增加属性数据,或增加属性数据的参数)。
生产计划室生成批次产品的生产计划指令单,如表一所示,所述的生产计划指令单上附第一二维码;
表一
通过原材料仓终端用于扫描生产计划指令单上的第一二维码,生成原材料仓日工单,如表二所示,在原材料仓责任人填写并提交完原材料日工单后,生成原材料仓出仓单,如表三所示,所述的原材料仓出仓单上附第二二维码;
表二
表三
通过生产车间生产线终端扫描原料仓出仓单上的第二二维码,生成生产线日工单,如表四所示,在生产车间生产线领料员填写并提交生产线日工单后,生成生产线下线单,如表五所示,所述的生产线下线单上附第三二维码;
表四
表五
通过成品仓终端扫描生产线下线单上的第三二维码,生成成品仓日工单,如表六所示,在成品仓收货查验员填写并提交成品仓日工单后,生成成品仓入仓单,如表七所示,所述的成品仓入仓单上附有第四二维码;
表六
表七
通过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用于根据生产计划指令单、原材料仓日工单、原材料仓出仓单、生产线日工单、生产线下线单、成品仓日工单以及成品仓入仓单,汇总形成批次产品生产档案;
如附图2所示,说明:根据已形成的产品批次生产档案,可进一步形成批次原材料的使用档案。具体是,第一步:根据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参照上文的档案数据结构与档案样式),可将产品批次的生产信息与原材料批次的使用信息进行关联,即针对某种原材料批次,其在某个产品批次的生产中形成一条使用记录,包括原材料名称、使用数量、原材料进货台账、产品名称、产品编号、产品批号、产品留样号、产品检验号、产品有效期、投料时间T1、生产线下线时间T2等;
第二步:针对其他产品批次的产品批次质量追溯档案,同理可形成很多条原材料批次的使用记录,通过简单的数据挖掘技术,从这些使用记录中找出属于第一步中所述的原材料批次的其他的使用记录;
第三步:汇总所述原材料批次的所有使用记录,即可形成该原材料批次针对产品批次生产的使用档案;
第四步:同理,其他原材料批次可形成针对产品批次生产的使用档案。
问题产品的质量追溯:在某批次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产品生产批次追溯服务器根据该批次产品生产档案,获取相应生产批次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与生产过程信息,当检测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时,停止该原材料继续投产,根据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档案,获取该批次产品的原材料还生产的批次产品,对这些批次产品与该批次产品进行召回;在确认不是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则分析生产过程信息,锁定问题所在的环节、岗位与责任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