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基础题]
1.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一古代的四言诗歌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它出自( ) A.《诗经》 B.《离骚》 C.《唐诗三百首》 D.《宋词三百首》
2.“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3.汉朝的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这种文体的佳作很多,其中东汉张衡的代表作是( )
A.《子虚赋》 B.《上林赋》 C.《二京赋》 D.《两都赋》
4.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5.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为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的是( ) A.魏晋志怪小说 B.宋词 C.宋代话本 D.元曲
6.著名学者周汝昌曾这样评价一部小说:“虽然雪芹像是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请据此判断这部小说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提高题]
7.“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以上所介绍的我国古代文集( )
A.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形式 B.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活泼
C.大多篇幅较长,气势恢弘 D.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 8.请判断以下评论指的是哪一类文学形式?“其作品往往以帝王游猎为题材,极力描写皇家苑囿的广阔,林木的繁盛,禽兽的众多,游猎场面的壮观,以及音乐美女之盛”。 ( ) A.原始歌谣 B.骚体 C.唐诗 D.汉赋
9.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①发明了造纸技术 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士人群体的形成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资产阶级的产生 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 11.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材料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材料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请回答:
(1)请按所给材料的顺序写出它们的文学体裁。
(2)请指出材料一文体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原因。
(3)请指出材料三文体的特点,并举出三位代表作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