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第4期 2013年8月 ・环境监控与预警 Vo1.5.No.4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August 2013 监测技术・ doi:10.3969/j.issn.1674—6732.2013.04.006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 张建军,董铮,王悦 镇江212000) (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摘要:采用液液萃取一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Aroclorl016、Aroclor1221、Aroclor1232、 Aroclor1242、Aroclor1248、Aroclor1254、Aroclor1260。样品经正己烷溶剂萃取,再经全自动样品浓缩仪(EVA)浓缩萃取液至 1 mL,供气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加标回收率在75%~110%之间,检出限为0.1 Ixg/L。该方法采用双塔双柱双检测 器,排除了误检和其他物质的干扰,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简单、灵敏、准确。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多氯联苯;水体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732(2013)-04—0018—04 Determination of Aroclors in Water by Gas Chromatography ZHANG Jian-jun,DONG Zheng,WANG Yue (Zhenji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al Station,Zhenjiang,Jiangsu 2 1 2000,China) ABSTRACT:7 Aroclors,namely Aroclor 1016,Aroclor 1221,Aroclor 1232,Aroclor 1242,Aroclor 1248,Aroclor 1254 and Aro— clor 1 260,in water was determined by GC—ECD using liquid—liquid extraction.The sample was extracted with n—hexane,and then concentrated to 1 mL by EVA.which was used for GC deternlination,with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Values of recovery were found in the range of75%~110%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1 L.In this method,the use oftwo detectors with dual tower and du— al column can eliminate the disturbance of other materials and guarantee the analytical resuhs’reliability.This method was simpl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KEY WORDS:Gas Chromatography;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water 0 引言 较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特点,是当今气相色谱 分析各种基质中PCBs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器 。 多氯联苯(PCBs)以其急性毒效应、高残留性、 高富集性、远距离扩散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的影响,被国内外环境保护部门列入优先控制的有 机污染物名单…。PCBs用途很广,可作绝缘油、热 载体和润滑油等,还可用于许多工业产品的添加 笔者建立了液液萃取一气相色谱法(GC—ECD)测 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方法,方法相对简 单快速和经济实用,定性直观,定量结果令人满意。 1试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剂。由于PCBs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世 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停止生产和使用PCBs。虽然 今天商业上不再生产PCBs,但持久性和长距离迁 1.1.1 仪器 移性致使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将长期存在 。目 前,有很多研究关注于环境中多氯联苯的检测,包 括检测自然水体和土壤底泥中PCBs的分布情况。 自动浓缩仪:EVAllI(德国Lctech公司); 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气相色谱仪(配双 ECD检测器); 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为多种多氯联苯异构体 和同族体的混合物,在性质上与多氯联苯的单体大 色谱柱:双气相色谱柱,DB一1701(30 ITI× 0.53 1Tim)和HP一5(30 m×0.53 mlT1)。 不相同 J。目前,气相色谱法测定多氯联苯Arc— clor系列的方法,最好为配备双塔双柱双检测器的 气相色谱仪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是分析痕 量电负性有机化合物最有效的检测器,具有选择性 收稿日期:2012-03—28;修订日期:2012_o6_04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2一),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从事环境 监测工作。 第5卷第4期 张建军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 2013年8月 1.1.2主要试剂 载气:氮气(纯度≥99.99%); 试剂和材料:正己烷(农残级),氯化钠(农残 级),无水硫酸钠(优级纯,于40&C下烘烤一晚以 去除干扰物); 标准溶液:商业用多氯联苯标准品(Aroclor 1016,Aroclor 1221,Aroclor 1232,Aroclor 1242, Aroclor 1248,Aroclor 1254,Aroclor 1260)。 1.2仪器条件 1.2.1 自动浓缩仪(EVAm)的浓缩条件 油浴温度为40℃;高位激光蒸发过程的真空 度为190 mbar,高位激光蒸发过程的泵频率为 29 Hz;低位激光蒸发过程的真空度为210 mbar,低 位激光蒸发过程的泵频率为29 Hz,抽取样品时的 真空度为777 mbar;第二次抽取样品的时间间隔为 420 S;最终浓缩体积为1 mL。 1,2.2 GC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 ̄C; 检测器温度:320cC; 载气:氮气(流速7 mL/min); 色谱柱温度:初始温度150 ̄(2,保持0.5 min, 以12 ̄C/min的速度升至190℃,保持2 min,再以 4 ̄C/min的速度升至260 ̄C,保持10 min; 进样量:1.0 p.L; 分流比:1:5。 1.3分析步骤 1.3.1前处理 (1)样品采集 以干净褐色玻璃瓶采集2 L水样,采样瓶不得 用水样预洗。水样采集后于4 ̄C下冷藏,并于72 h 内完成萃取,萃取后40 d内完成分析。 (2)萃取 准确量取1 L水样至分液漏斗中,加入30 g NaC1和50 mL正己烷,充分震荡萃取10 min,静置 分层后收集有机相于三角烧瓶;再以50 mL正己烷 重复萃取一次,转移并合并有机相。 (3)萃取液浓缩 在萃取液中加入约3 g无水硫酸钠,静置 20 min脱水。用全自动样品浓缩仪(EVA)浓缩萃 取液至1 mL,浓缩萃取溶剂为正己烷。 (4)净化 为减少有机氯或有机磷农药对目标化合物检 测的干扰,采用硫酸净化萃取液。最后将萃取液浓 缩至1 mL,并用硅酸镁进一步去除萃取液中的有机 氯农药残留 J。 1.3.2标准曲线绘制 用正己烷配制0.0,0.1,0.5,1.0,2.0和 5.0 mg/L Aroelor 1016和Aroclor 1260混合标准溶 液系列,按上述色谱条件绘制外标曲线,其中Aro. ehlor 1016、Arochlor 1260除定量外还可用于描述 检测器的响应,证明检测器的线性。 配制2.0 mg/L Aroclor 1016,1221,1232,1242, 1248,1254和1260单点标准溶液,用于确定Aro— clor峰的形状及单点定量。 1.3.3定性分析 采用双柱双检测器法,在其中一检测器及其相 应柱子检出PCBs的样品必须由另一个检测器及 其相应的柱子来确定验证。记录Aroclor 1016, 1221,1232,1242,1248,1254,1260谱图中各自不同 保留时间的范围及Aroclor峰的形状,用于样品的 定性。 1.3.4定量分析 以气相色谱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来定性,以相 应保留时间的峰面积进行外标法定量。在每种 Aroelor指纹峰中选择3~5个定量峰进行外标曲 线定量,这些峰必须是Aroelor的特征峰。值得注 意的是,选择Aroelor标准的定量峰至少为最高峰 峰高的25%,并且要求定量峰分离度良好。对于 每种Aroclor,这3~5个特征峰至少含1个对这种 Aroelor是独一无二的峰。计算该3—5个特征定 量峰的浓度进行平均,即为测定的Aroelor最终定 量结果。 2结果与讨论 2.1 Aroelor峰的形状 7种Aroclor分别有不同的保留时间范围及 Aroelor峰的形状,7种Aroelor系列(2.0 mg/L)标 准谱图见图l_7。 3 2 N 2 Z 1 时间/min 图1 Aroclor 1016标准谱图 一19— 第5卷第4期 张建军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elor系列 2013年8月 6 一… .. 』 ^ 0 2 4 6 8 10 12 14 l6 18 Z2 时间/rain 图2 Arodor 1221标准谱图 Z 、、 褥 图3 Aroclor 1232标准谱图 \ 槲 图4 Aroelor 1242标准谱图 : 褥 图5 Aroclor 1248标准谱图 \ JII《_ 图6 Aroclor 1254标准谱图 2 \ 褂 图7 Aroclor 1260标准谱图 20一 将样品谱图与Aroclor 1016,1221,1232, 1242,1248,1254,1260标准谱图进行对照,峰型 和保留时间一致则确认存在相应的Aroclor,第1 根毛细管柱定性分析有检出时,还要用第2根毛细 管柱再次确定。 2.2标准曲线 用正己烷配制系列Aroclor 1016和Aroelor 1260溶液标准曲线,经色谱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Aroclor 1016和1260特征峰的标准曲线 2.3 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 在1 L超纯水中加入适量Aroclor 1016和Aro— elor 1260的混合标准溶液,萃取浓缩后测定,加标 回收率在75%~110%之间,相对偏差小于20%, 检出限为0.1 L,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2.4 实样分析 2009年,2010年根据江苏省沿江城市饮用水 80项合作的任务分工,笔者用该方法分析了2批 共76个样品中Aroelor系列多氯联苯,经过前处理 和样品分析,通过比较指纹峰,均未发现样品中含 有Aroelor系列多氯联苯。图8、图9为2010年1 月双塔双柱检测器测定镇江水源水所得谱图,经分 析得出样品中不含Aroelor系列多氯联苯。 第5卷第4期 张建军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el。 系列 2013年8月 定水体中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方法。操作快速有 效,方法定量线性良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 \ 褂 均达到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时间 ̄rain [1] 孔祥吉,李冬,张杰,等.SPE—Gc—Ms方法分析城市生活 污水中多氯联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 图8 DB一1701柱检测谱图 35(8):1084—1088. [2] 曹先仲,陈花果,申松梅,等.多氯联苯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 危害[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3(5):375~380. [3] 阎吉昌.环境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 槲 [4] 俞是聃.快速溶剂萃取一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 爆 多氯联苯Aroclor系列[J].理化检验,2009,45(3):288— 295. . [5] 俞是聃,曾子安,林达.快速溶剂萃取、色质联机法及气相色 时间/rain 谱法测定土壤中多氯联苯[J].干旱环境监测,2009 23 图9 HP~5柱检测谱图 (1):1—5. [6] 常爱敏,宗栋良,粱栋,等.水中多氯联苯的检测方法研究 [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6):84-87. 3结语 建立了液液萃取一气相色谱法(Gc—ECD)测 (上接第3页)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 潜在的重污染事件进行预警。预报预警系统可为 家重点实验室.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M].北京:气 环保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政策咨询建议象出版社.1999. ,使管理 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如控制大型污染源排 [5] 朱蓉.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及其应用[J].应 用气象学报,2001,12(3):267-278. ’、 放、进行交通管制等措施,并可通过电视、媒体、短 [6] 王自发,谢付莹,王喜全,等.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 信等多种途径提醒公众减少外出活动时间,以避免 统的发展与应用[J].大气科学,2006,30(5):778—790. 重大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管理部门环境 [7] 韩志伟,杜世勇,雷孝恩,等.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 政策制定、环境外交、环境国际合作、环境科学研究 统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3):202—206. 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8]符春.数值预报方法在广州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J].环 境科学与管理,2006,31(7):161~165. [参考文献] [9] 邓雪娇,邓涛,吴兑,等.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与能见度数值 预报模式系统[J].广东气象,2000,32(4):l8—22. 罗淦,王自发.全球环境大气输送模式(GEATM)的建立及 [1O]杜世勇,谭晓哲,田勇,等.济南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研究 其验证[J].大气科学,2006,30(3):504—518. [J].环境科学研究,2002,15(4):20—23. [2] SCHERE K L,WAYLANDR A.EPA Regional 0xidant M0del [11]王茜,付晴艳,王自发,等.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在上海市空气 (Rom2.0):Evaluation O/1 1980 NEROS Data Bases r R] .质量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 】989. 2(4):1—7. [3] 任万辉,苏枞枞,赵宏德.城市环境空气污染预报研究进展 (本栏目编辑周立平) [J].环境保护科学,2010,36(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