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南马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物理理)(缺答案).doc

来源:伴沃教育


2010年下学期南马高中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正确,多选或错选的得0分,少选的得2分。) 1.在静电场中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大小跟电势差成正比 D.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

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的有

A.自由落体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平抛运动 D.机械能守恒的运动 3.下面是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B.1号干电池比7号干电池大,所以电动势也一定比7号干电池大

C.电源电动势表征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

化为电能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D.电动势、电势差虽然它们的单位相同,但物理意义不相同 4.比较磁场和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越大处的电场强度越大;同一电流元在磁场中受磁场力越

大处的磁感应强度越大

B.若电荷量为2×10C的电荷在电场中某处受到的电场力为2×10N,则该处的电场强

度一定为1×10N/C;若长为0.1m、电流为0.2A的电流元在匀强磁场中某处所受的磁 场力为0.1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5T

C.电场中某处的电场方向即为放在该处的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磁场中某处的磁

感应强度的方向即为放在该处的检验电流所受的磁场力的方向

D.点电荷电场中不存在电场强度相同的点;通电长直导线周围存在磁感应强度相同的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一个恒定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变速运动

3

-8

-5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 的静电计相接,极板 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 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 结论的依据是

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D.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7.如图所示,AB间电压恒为11V,R为阻值较大的滑线变阻器, P为R的中点,用一只0~5V~15V的双量程电压表的“5V” 档测PB间的电压时,电压表恰好满偏,若换用“15V”档测 量,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A.5V B.5.3V C.5.5V D.5.7V

8.细胞膜的厚度约等于800nm(1nm=10m),当膜的内外层间的电压达到0.4V时,即可让 一价钠离子渗透.设细胞膜内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则钠离子在渗透时 A.膜内电场强度约为5×10V/m B.膜内电场强度约为2×10V/m

C.每个钠离子沿电场方向透过膜时电场力做功约为6.4×10 J D.每个钠离子沿电场方向透过膜时电场力做功约为1.6×10 J 9.如图所示,在处于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 中,试探电荷q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 为W1;以OA为半径画弧交于OB于C,q由A点 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W2;q由C点移到B点电 场力做功为W3。则三者的做功关系以及q由A点 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 W2的大小

A.W1=W2=W3,W2=0 B.W1>W2=W3,W2>0 C.W1=W3>W2,W2=0 D.W1=W2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和

R2是两个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a 滑动时,

+Q O

C

B q A -19-20

55

-9

A U B R P V

流过R1的电流I1和流过R2的电流I2的变化情况 A.I1增大,I2减小 B.I1减小,I2减小 C.I1增大,I2增大 D.I1减小,I2增大 11.电源电动势为30V,内电阻不计,一个“6V,12W”

的电灯与一个绕线电阻为2Ω的电动机M串联接入 电路。已知电路中电灯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的 机械功率为

A.36W B.40W C.44W D.48W

12.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半径为R,一质量m的金属圆环套在轨道上

可自由滑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环在最低点的速度必须大于5gR,小环才可以通过最高点 B.小环在最低点的速度大于2gR,则小环可以通过最高点 C.如果小环在最高点速度小于gR,则小环挤压轨道的内侧 D.如果小环在最高点速度大于gR,则小环挤压轨道的内侧

13.赤道上某处有一竖直的避雷针,当带有正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的上方时,避雷针开始

放电,则地磁场对避雷针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正南 B.正东 C.正西 D.正北

14.环形对撞机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装置.带电粒子被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注入对撞机

的高真空圆环状的空腔内,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恒定的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局限在圆环 状的空腔内,粒子碰撞时发生核反应.关于带电粒子的比荷q/m、加速电压U和磁感应强 度B以及粒子运动的周期T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大 B.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比荷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小 C.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运动的周期T越大 D.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运动的周期T越小

L M K 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的横线上)

15.下图为—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是用直流10V挡测量电压,

则读数为 V。 (2)如果是用×100挡测量电阻,

则读数为 。 (3)如果是用直流5mA挡测量电流,

则读数为 mA。

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 “3.8V,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 R随电压U变化的图像。

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2Ω)、A2(量程0.6A,内阻0.3Ω); 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5kΩ)、V2(量程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R2(阻值范围0-2k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Ω)、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0.04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A2,电压表V1, 电源E2 ,滑动变阻 器 ,(填器材的符号)

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像如右上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此灯泡在不工 作时,灯丝电阻为 ;当所加电压为3.00V时,灯丝电阻为 。

17.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分

别为0.1Ω和1kΩ.下面为实验原理图

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 图中(见答题卷)画出U-I图线.根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 动势E= V,根据图象求出电池内阻r= Ω。 I/A 0.12 U/V 1.37 0.20 0.31 1.32 1.24 0.32 0.50 1.18 1.10 0.57 1.05

三、计算题(4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5×10kg的带电小球,穿过一根光滑的绝缘杆,置于场强为

2.0×10N/C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杆与水平面夹角为53°.小球刚好能匀速下滑, 问:

(1)小球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电量为多少?带何种电?

(2)杆上A、B两点相距10cm,小球由A运动至B电场力做了多少功?AB两点的电势

差是多少?(sin53°=0.8,cos53°=0.6 g=10m/s)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0V,内阻r = 0.6Ω,电阻R2 = 0.5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A ,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试求: (1)电阻R3和R1的阻值;

(2)当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以及R2上消耗的电功率。

20.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铭牌上给出了如下的技术参数表

规 格 后轮驱动直流永磁体电机 2

2

-4

车型 整车质量 最大载重 26″电动自行车 30kg 120kg 额定输出功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100W 40V 3.0A 质量为M=70kg的人骑此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f恒为车和人总重的k=0.02倍。取g=10m/s,求:

(1)此车永磁体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效率。

(2)仅在永磁体电机以额定功率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人骑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3)当车从静止开始以a=0.8m/s加速速做匀加速运动时,人骑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1.某空间存在着变化电场和另一变化的磁场,电场方向向右,如图甲中由b点到c点的

方向,电场强度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磁感应强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在a点,从t=1s 开始每隔2s有一相同带电粒子沿ab方向以速度v射出,第1s末射出第一个粒子,这 些粒子都恰能击中c点,若ab⊥bc,ac=2bc=2d,粒子重力不计,且粒子在ac间运动 时间均小于1s,求:

(1)图中E0和B的比值; (2)磁场的方向;

(3)若以第一个粒子射出前1s为零时刻,那么第一、二两个粒子击中c点的时刻各为

多少?

v a 甲 b c E0 t/s 0 2 4 6 8 0 2 4 6 8 2

2

E B0 B t/s 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